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大理整治不文明闹婚

大理整治不文明闹婚

发布时间: 2021-02-08 22:35:38

A. 婚闹习俗粗俗而又无耻,怎么看待这种不文明现象

对于婚闹人们的看法都不一样,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一种不文明的做法,但是也有很多人拍手叫好,他们认为结婚一辈子就这一次,自然要闹得开开心心的,别出心裁才能彰显自己婚礼的与众不同,这是朋友之间的一种比较特别的祝福。如果只是普通的闹洞房确实可以给一对新人带来幸福的祝福,但是如果闹得过火了,一场婚礼就会变成闹剧。

亲朋好友在结婚的时候闹一闹是无伤大雅的,既可以活跃结婚现场就能够把这份祝福送给对方。但是如果非要闹出一些“气氛”闹出一些名堂来,甚至还会闹成了一种社会风气就显得有些过分了。遏制这种婚闹习俗是文明社会的需求,更是对传统习俗的一种保护,我们应该呼吁,为了社会文明一定要遏制这种陋习、恶习,营造良好的文明环境和社会风气,给我们的后人做一个榜样,远离无耻又粗俗的婚闹,树立全新的现代文明婚礼。

B. 恶俗婚闹将被严重整治

民政系统在领证时向新人宣讲不文明婚闹行为危害,逐一签订《抵制恶俗婚闹承诺书》;公安系统进行专题研究,加大劝导、纠正、执法力度;团委、妇联在青年、妇女群体中发起遏制恶俗婚闹、倡导喜事新办的主题实践活动,且妇联要围绕妇女维权,开展杜绝骚扰亵渎伴娘、新娘主题活动……

考虑到婚闹跟移风易俗关联紧密,那种温风化雨式引导倡导和高压打击结合的做法,显然不宜只是雨过地皮湿、一阵风就过,而应提升到公共文明的高度,进行靶向施治、精准治理——在拿捏好分寸、矛头对准“恶俗婚闹”并避免将打击面扩大化的前提下,实现常态化、长效性整治,并拓宽治理效力的辐射面和下沉层次,让更多人自觉跟恶俗婚闹说不。

C. 大理结婚有闹伴娘

这个保证是有的。
那个地方结婚都是有这样的事情。
都会闹伴娘的、
但是就看什么情况了。素质什么样了。

D. 又现不文明婚闹!一男子结亲双手被绑跳泥塘,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我认为这是种陋习,早就应该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在结婚时闹一闹是很多新人步入婚姻少不了的一步,可是在现代社会当中有很多婚姻实在是太过分,有时甚至喜事变丧事,这种婚闹陋习早就已经应该被时代摒弃,可却依旧存在于很多人的生活当中,让人苦不堪言。

我一点都不愿意这种婚闹状况发生在自己身上,如果我遇到了这种状况,和朋友之间反目成仇,可能是我最终的选择。我不觉得这种欢乐是祝福,我想也不会有人觉得这是祝福。

把不文明婚闹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年轻人的婚礼才能更讨喜。

E. 闹婚恶俗都是农村的吗

闹婚恶俗都是农村的吗
直击农村闹婚“恶俗”:人人喊打却又无可奈何,怎么办?

◆ 农村闹婚“恶俗”人人痛恶喊打,但又无可奈何,常常被裹挟其中推波助澜

◆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
每年腊月,是我国不少农村地区结婚的“高峰期”。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原本该是人生大喜的婚事,在一些地方却由于闹婚“过火”变成了不堪回首的囧事。捆人上树、肆意扮丑、拳脚相向等不良现象频频出现,甚至出现猥亵妇女等违法违规行为,让风俗变恶俗、热闹变胡闹、闹婚变闹心。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一方面要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摒除陈规陋习。
多名受访群众反映,农村闹婚“恶俗”人人痛恶喊打,但又无可奈何,常常被裹挟其中推波助澜。希望各地党委政府能将农村闹婚“恶俗”列入移风易俗整治重点,逐步引导群众摒弃旧习惯、涵养新风气、形成新婚俗,逐步铲除农村闹婚“恶俗”的生存土壤。
变味的“丑陋”婚俗
“娶媳盖房,乡党帮忙”,是许多农村的乡风民俗。可来自鲁东地区的刘洋前段时间回乡帮表哥接亲,过火的闹婚行为“刷新”了她对婚庆活动的认识。
“那么冷的天里,我表哥全身上下只穿一件衣服。闹婚的人,七手八脚用透明胶带把他绑在树上,还把啤酒往他身上泼。还振振有词,说闹婚,越闹越喜庆。我当时就被吓懵了。”刘洋说。
闹婚,在我国的婚礼习俗中由来已久,但记者采访发现,这项本意在添彩助兴、表达祝福的习俗,却在一些地方变得恶俗。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地方,被闹婚的对象也不一样。”今年33岁的徐军辉曾经策划、参加过数十场婚礼,在他生活的江西南昌,“被闹婚”的对象主要是新郎、伴郎。
徐军辉说,在当地,亲朋好友中午闹婚时“下手较轻”,只是在新人敬酒时,对他们的饮食“动手脚”;而晚上闹婚也就是俗称的“闹洞房”,亲友们则会在KTV或者新房中,要求新人“表演”大尺度“节目”,如果对表演不满意,或者被新人拒绝,大家则要用事先准备好的筷子敲打新郎。
“不管怎么闹,新郎、伴郎挨筷子打是肯定的,不想被打也没办法,都是这么过来的。有次我为朋友当伴郎,接亲之前特地买了个头盔戴着,接亲全程一刻也不敢摘下来。”徐军辉说。
除“折腾”新郎新娘、伴郎伴娘,有的地方还不放过新人的父母。用油彩把脸涂成大花脸、头上再扎上几撮朝天辫,四五十岁的人被打扮成小丑一般,还容不得反抗,挂着笑容撑下全场。更过分的是,个别地方公然强求公公与儿媳在众人面前做出亲昵举动,令人瞠目与不适。
2017年10月,国内一家门户新闻网站对近五年发生在我国各省的闹婚新闻事件分析后发现,最常出现的闹婚方式为“被绑”,多在其他项目开始前实施,免得新郎、伴郎溜之大吉;其次为“被辱打”“被扮丑”“被游街”等。
在被统计的新闻事件中,全国闹婚事件主要出现在山东、云南、河南、陕西、广东等地,“受害者”多数为新郎,其次为伴郎或伴娘,最后是新娘与双方父母。
事实上,许多人都对类似的低俗闹婚感到不满。早在2014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就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手机腾讯网对21155人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79.2%的受访者都曾经历过“闹洞房”,60.9%的受访者直言并不喜欢“闹洞房”婚俗。
闹婚风气之炽,也令许多年轻人心怀畏惧。记者粗略检索后发现,“闹伴娘”是网络提问的重点领域。很多人发帖提问:“某某地方结婚闹伴娘吗?闹得严重不严重”“下周要去某地当伴娘,心里好紧张”。有的人举办婚礼、临时招聘伴娘,开出的条件之一便是“文明结婚,不闹伴娘”。
恶俗闹剧折射道德缺失
最初的婚俗,具有祝福佳偶、缓解“盲婚哑嫁”尴尬的美好用意。受访专家对记者说,但在社会环境演变过程中,不同地域的发展阶段、文明程度、法治观念等各不相同,再加上法不责众、喜事为大等心理作用,披着婚庆民俗的外衣、行恶俗低俗之实的“闹婚”开始寄生于婚俗之上。
有调查数据显示,从地域分布看,闹婚事件的分布呈现两极分化:大中城市相对较少,小城市与乡镇更为普遍。杭州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原所长王涤认为,我国传统婚俗中,闹新房的风俗确实存在,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如今在很多地区已经被扬弃了。
但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由于文化生活、文明素质的更新与发展相对迟缓,生活情志枯燥单一、落后文化大行其道,闹婚现象仍然较为普遍,让新人及家长难堪尴尬出丑,甚至侮辱人格尊严。
受访专家指出,越是偏远乡村,亲朋好友的意见在婚礼筹备中就越举足轻重,越容易把所谓的“传统”婚礼习俗延续下去。长此以往,一些低俗、封建的闹婚方式便假借着“文化传统”的名义得以延续。
国浩律师(济南)事务所律师刘国敏认为,“闹婚”变“闹剧”,也反映出一些地方法制意识淡薄的问题。
刘国敏说,在婚姻自由、恋爱自由的当今社会,闹婚行为不仅无助于婚姻关系,还有可能因为闹得太大太过,给新人和双方亲友都带来不愉快。尤其是在一些恶性“闹婚”事件里,闹婚者的行为,已经远远超出了“陈规陋俗”的范畴,有违法犯罪之嫌。
2017年6月,一段“疑似闹婚伴娘被袭胸猥亵”的视频在网上传播,引发网民和警方关注。随后,西安警方通报称,视频中涉嫌猥亵的两名男子已被警方查获。
“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很多恶俗的闹婚视频借助社交网络大肆传播,给受害人带来二次伤害。”刘国敏说。
一些人固守从众心理、喜事为大的思想,也为“婚俗”变“恶俗”推波助澜。
“一些粗俗暴力、整蛊、不顾底线的闹婚行为,其实质都是一种从众行为。老一辈或者‘过来人’觉得‘闹闹又怎样,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年轻人则想着怎么把这种婚俗‘发扬光大’,所以有的地方就逐步演变成了群体性的伦理秩序混乱,或是低俗闹剧。”徐军辉说。
铲除闹婚“恶俗”生存土壤
近年来,全国范围内掀起的移风易俗活动,为改变基层婚庆习气提供了历史契机。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点穴式的政策文件先后出台,直指婚丧嫁娶中的陈规陋习,取得一定的积极作用。
2016年,云南大理州发布《大理州进一步整治不文明闹婚行为的通知》。其中明确禁止在县市城区道路和公共场所闹婚,禁止出现庸俗下流的歌舞表演、搞笑闹剧以及裸露身体、着猥亵性奇装异服、扔鸡蛋、乱扔杂物、践踏草地、污染水源等行为。并要求各机关和企事业干部职工及家属子女一律不得组织或参与不文明闹婚行为。
作为中央文明办确认的全国农村移风易俗工作试点省份,山东自2016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建立起“红白理事会”制度。理事会的会长、副会长,由当地村居德高望重的长辈担任,全程参与指导操办红白事,为婚丧嫁娶箍上村规民约的“八项规定”。
王涤等受访民俗研究学者认为,新风换旧俗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此过程中更应重视精神层面的移风易俗。通过倡导文明婚礼、增强法制观念等方式,引导村民在潜移默化中转变思想认识,遏制部分农村地区恶俗“闹婚”行为,使新的婚姻风尚成为农村婚俗的主流。
“尤其对借闹婚之名、行恶作剧之实的行为,应及时予以喝止。”王涤说,婚庆主事者与德高望重的长辈,应跳出陈陈相因的陋习,维护基本的公序良俗。
“近几年多次发生的低俗、恶俗闹婚证明,某些陈规陋俗在‘人情’‘面子’压力之下,容易不了了之,仅靠公愤或舆论远远不够,要举起法律的武器。”刘国敏说,有关部门主动追责和惩处在恶性闹婚事件中涉嫌违法犯罪的人,才能树立起文明婚俗的权威和标杆,形成“闹婚”不是“胡闹”、风俗不是违法行为“挡箭牌”的社会意识。
在我国,婚丧嫁娶、迎来送往中的人情风俗承载着交流互动、情感沟通等功能。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高永安等专家指出,要遏制部分农村地区的扒衣、捆上树、喷辣椒粉等恶俗“闹婚”行为,就要加强对群众的社会文明宣传教育。尤其是在社区、农村,通过村规民约、社区共识等柔性条例实施监督和引导,建立起基于熟人社会的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引导基层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观。
“培养一地良好的社风民俗是一个长期过程,但不能因此忽视懈怠日常工作。要从身边事、身边人着手,打破婚礼恶俗循环往复的怪圈。”高永安说。
徐军辉等受访者认为,婚姻登记、婚庆公司等单位和部门,还可以利用自身资源,提前让新人知晓当地“闹婚”规范,宣传、引导公众转变婚俗观念,用更新颖的婚庆创意和更专业的环节设计来营造欢乐喜庆氛围。这既能有效保护和传承传统婚俗文化,又注入现代特色,赋予其文明内涵,让“闹婚”坚守中华文明基本伦理道德底线的同时,充分表达新人和亲友的喜悦、祝福。

F. 哪些闹洞房习俗比较不文明,甚至闹出人命来

哪些闹洞房习俗比较不文明,甚至闹出人命来?太吓人了

闹洞房,又称闹房,闹新房,耍新娘,玩新人,是中国结婚习俗的一种形式。亲戚朋友可拥入新房,喜笑逗乐,其招数千奇百怪。闹新房不但全家高兴,闹洞房的亲朋好友,也乐得借机喧腾一番,使出各类新招数,让新郎新娘"坐困愁城",哭笑不得。

闹洞房又有三天不分大小之俗,有的地方的闹洞房习俗比较不文明,甚至闹出人命来。十多年以前,在我们邻近的一个县的一个山村有一家做父母的精心的为自已的孩子举行了婚礼,当天晚上,有很多朋友前来闹洞房。

这些朋友在新郎新娘身上玩尽了各种奇招异式,最后把小俩口捆绑起来,新娘子放在床上,新郎则被打开箱子放了进去,把箱子一盖,这些人便坐在箱子上面玩起了扑克,这一玩,就是四五个小时,天亮了,他们也玩够了,打开箱子一看新郎因长时间在箱子里没有空气窒息死亡了。吓得这些闹洞房的朋友们一个个的呆立一旁。

新郎父母闻迅跑来一看自已的孩子死了,当场也昏死过去,被人们送到医院抢救了过来。

闹洞房的朋友们也分别受到了法律相关的判决。

结婚是人生一件大喜事,我们应该废除一些不文明的闹洞房习俗,朋友结婚,大家来祝贺一下,把美好的祝福留下就行,朋友结婚,有你参加就行。

我发小远嫁到阿坝州里,只有我一个伴娘。男方那边属于旅游景区,住在半山腰,当地人都是办的坝坝宴,流水席。婚礼流程基本上就是上午接亲,包着城市开车溜达一圈,偶尔停停,散红包和糖果,中午到婚房拜堂,吃席,敬酒,闹洞房,晚上再吃一顿,结束后各自安排。婚礼前一天,我们女方的亲属朋友就住在宾馆里,新娘子也呆在这里。婚礼当天一早就开始化妆,打扮,几个人嘻嘻哈哈的等着婚车过来迎亲,听到外面的动静,都开玩笑说出点题逗逗男方。新郎过来敲门,我说你唱歌给新娘表白下,他不好意思,另一个小妹妹就说给红包就让你进来,我们都知道男方准备了一大包小红包,就是里面包1块2的那种,表示月月红。新娘也笑嘻嘻地喊着给红包。结果就听到“嘣嘣”几声,门就被几个胖子踹开了,我当时贴着门,拉着把手,一下子给撞到墙上,手被门锁挂了一下,流了点血,脚崴了一下,还是其他姐妹拉我起来的,那几个男的也不知道看到没,直接跑到新娘那边起哄,我连忙跟着,生怕这些人闹过了。还好新郎跟着进来,又是道歉,又是递花,然后抱着新娘到车上。我安排好女方亲戚跟车,还有负责抱被子的人,坐到车上才觉得脚疼,揉一揉就忍着。路上新郎下车撒红包,好多人抢,看着就热闹,以为该开车走了,结果发现有人抢新郎。那几个男的,也是差不多年龄,先是抢过红包袋子往外抛,拉着新郎到路边草地上,拿出一套红色衣服让新郎必须穿上,还说,热闹一下,涂点粉。我一看,居然是一套女士内衣,上衣塞了两个橘子,脸上涂了厚厚的红粉,超级滑稽。还有一个人按着脸用口红写着“乌龟王八蛋”,写完还想牵着领带,敲着脸盆走一圈。旁边的人都在哈哈大笑,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新郎配合了一会,就要回车里,却遭拦截,还要下跪说“XXXXX”之类脏话才可以走,我看时间不够了,让伴郎去拉,结果伴郎也遭了。最后新郎气的吼:“你们要干啥子?给脸不要脸”,一把把身上的衣服撕掉,直接推开那些人回车上。好不容易回到山上,男方客人都安排好,把新娘送到2楼等着,我又帮着安排女方亲戚。等12点,由一位年迈的老知客唱词拜天地,拜双方父母,对拜,磕头敬茶,送婚房,滚婚床。换衣服下楼开始走酒席,我端盘子跟着新人敬酒,等大家吃得差不多了,才坐下吃饭。一圈下来,俩新人,我,伴郎都累得不想说话吃什么了。酒席完毕,还要陪着旁人说说笑笑,脚都肿了。还以为结束了,结果捣蛋没脸皮几人组又到婚房里闹腾,吃苹果什么的都是小意思,尼玛问女生是不是处啊,有过几次啊,爽不爽啊?爽你个大头鬼!我发小揪他老公,新郎霸气外漏,赶走那群讨厌鬼。吃完晚饭,我直接回酒店睡觉了。这次婚礼基本上都还好,除了新郎被整,我都没有吃亏。我问新郎他们以前的习俗就是恶搞么?其实也不是,都是最近几年看网上其他地方这样搞感觉特别,模仿一两次,他本人也不喜欢,本来打招呼给朋友来正常点,结果有那么几个脑残的搞那么多事,一个队上的,又是这么个日子不好翻脸,累得不行,最后还要给酒店赔偿门钱,还要让婚庆摄影剪带子,还要重新包红包给小孩子,难受,想哭。我是第一次当伴娘,也是第一次感受这样古朴的婚礼,最喜欢的是拜堂,知客每一个动作都有一段唱词,如“跪父母,叩谢父母养育恩”。结婚不仅仅是一场仪式,它让人感受到一种庄严,明白自己的责任,感谢世界美好,感恩父母抚育,感谢今生有你陪伴!这种才是我们传统的礼仪,不需要豪车相迎,不需要酒店显示辉煌,更不需要夺人眼球的搞怪。在天地,父母,亲朋的见证下,迎接祝福,共筑爱的小巢,这才是为什么要有婚礼的原因。很多时候,哪怕当地有不同观念的闹腾,只要新郎不愿意,大大方方的说明,也是对自己和朋友负责。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天,新郎和新娘都最大,都想给未来留下美好的想念,那么就不要怕那些恶俗的人打着“为你好”的幌子来恶心你!我们的老祖宗才不背黑锅!祝愿每一对新人都和和美美,甜甜蜜蜜!

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闹洞房的风俗,可是有些风俗不能单纯用风俗这个字眼来看他了,有时会演变成极度不尊重人的行为。

我就曾亲自经历过闹洞房的恶习。首先他们会闹新郎新娘。新郎最惨,被脱光衣服,只剩内衣内裤,双腿岔开用胶带绑到大树上;穿上情趣内衣跳舞;在裤子里面放上八带..

闹新郎新娘也就罢了,更多分的是有很多人会去闹伴娘,我也见过一个男的伸手放进伴娘的衣服里胡乱乱摸找一颗花生;还起哄扒光伴娘的衣服,一个大男人压在伴娘的身上。

看到这些我就很生气,美其名曰是为了朋友结婚闹闹喜庆,但是闹得也太过分了。本来是个大喜的日子,何必弄得这么恶俗呢?如果是真心祝福,难道不是应该让他们有一个美好的回忆吗?

看了好多闹伴娘的例子,我觉得我是不是小气了?我是远嫁,伴娘都是发小和闺蜜,跟我老公的那些朋友不熟。结婚那天,我提前跟老公和伴郎说了,不许闹伴娘,当然也不许闹我,开开玩笑可以,但是脱衣服绑树上、玩猥琐的游戏这些我接受不了。后来老公的一个表弟故意把枣子扔进伴娘礼服里面,然后说是玩游戏,要找一个伴郎蒙上眼伸手去摸出来。妈蛋,几个意思的说?我的闺蜜请了假,大老远的飞机转客车的赶来给我当伴娘,轮得到你来闹?穿着婚纱当场就发火了。热闹一下可以,但是这些猥琐的游戏谁发明的呀,真心厌恶。

G. 姐妹请我去当伴娘,但闹伴娘的风俗太过分,我该怎么办

遇到这样的事情,我觉得可以直接拒绝吧,其实婚闹他们这些人也是会看你什么态度的,如果你是半推半就,他们可能会闹得更凶,如果你会义正言辞的拒绝,那么他们可能会收敛一点,实在不行身边就带几个身体好的朋友 ,遇到那种过分的婚闹,至少可以抵挡一下。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婚庆往往是数十年难得一遇的重大事件,热热闹闹、风风光光自然是全家人的心愿。欣喜之时,新人的家长尤其需要保持头脑清醒、注意下好先手棋,事先提醒新人防范风险,安排亲友暗中保护。一旦出现隐患苗头,果断予以制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切圆满、喜而无忧。

H. 大理数名城管围殴摊贩是怎么回事

4月9日,一段“大理城管围殴摊贩”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系大理市古城保护管理局执法人员在开展流动摊贩整治过程中发生不文明执法行为。视频显示,五名身穿制服的城管执法人员追打一名疑似摆摊男子,将其围住后拳打脚踢。围观者不断质问执法人员“为什么要打人啊?”,并喊着“录下来”。

通报还称,大理市公安局已对该事件介入调查,待调查结果出来后,将按照调查处理性质和责任认定,对涉及此事的有关人员依法依纪予以严肃处理。同时,大理市古城保护管理局将继续开展古城综合整治工作,并严格要求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做到依法行政和文明执法。

I. 我妈妈43岁昨天和继父结婚闹洞房的时候继父的朋友借着婚闹占便宜这是不是过分了

确实过分了,现在还有一些地方保持这不文明的闹洞房行为,我觉得这些其实都可以取缔了,结婚是两个人的事儿,没必要闹这些。

J. 大理正月十五闹花灯在哪

大理正复月十五闹花灯的制地方有很多,最为有名的应该是在云南大理弥渡县密祉乡。每年农历正月十五闹花灯是云南大理弥渡县密祉乡的传统活动,已传承了上千年的历史。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节日期间,密祉乡的所有大小自然村都要组织一支支花灯队到密祉的大寺街进行舞狮、耍龙灯、花灯表演等,用自编自唱的方式庆祝党的政策、人民的生活好,共同祝愿来年的生活更加美好。

各村灯队云集密祉大寺前的广场上,耍龙、舞狮、跳灯、唱灯、赛灯、闹灯、放鞭炮,通宵达旦、昼夜狂欢、人山人海,被誉为“东方花灯狂欢节”。

时间:主要集中在正月十五、正月十六两天。地点:密祉花灯广场、密祉大寺街。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