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院感整改措施ppt
『壹』 血液透析专科护士培训内容
血透专科护士培训计划培训
通过各阶段培训、工作,使新入科护理人员能尽快适应医院护理工作,全面掌握各项护理规章制度、职责、工作流程、护理技术操作 规范、护理工作方法,充实基础护理理论与技能,熟悉血透室专科疾病特点,适应血透室专科护理工作,初步掌握专科护理知识与技能,平稳过渡至下一阶段的血透室专科护士培训。
一、第一阶段
1、熟悉《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知识;
2、熟悉护理工作规章制度,重点核心制度和血透室专科制度;
3、熟悉护理岗位职责及各班次工作流程、标准、各责任组分管内容;
4、熟悉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医|学教|育网整理;
5、熟悉护士职业道德规范和礼仪服务规范,护患沟通技巧;
6、掌握血透室的结构布局、三区划分的环境要求;
7、掌握血液净化的原理、适应症、治疗目的;
8、熟悉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9、熟练掌握基础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第二阶段
1、掌握基本专科技能——肝素溶液的配制;透析管路的安装、预冲;
2、掌握基本专科理论——透析液的成分及作用;水处理系统的原理、保养、监测;透析用水的质量监测;
3、掌握各类血透机的性能、操作方法;
4、掌握透析患者的治疗流程、接诊和登记程序;
5、掌握各种血液净化护理记录单和各类登记表的记录方法及注意事项;
6、掌握基本院感知识、血透室消毒隔离制度、职业防护和职业暴露 处理流程;
7、掌握血透室常用仪器和抢救器械的保养及使用;
8、掌握患者透析费用的收缴、登记和确认程序。
三、第三阶段
1、掌握常见透析中用药种类、作用机制及用药规范;
2、掌握患者透析中输血及血制品规范;
3、掌握透析患者常规化验指标及检查项目的方法、意义、标本采集 注意事项等;
4、熟悉透析患者的抗凝剂的选择、使用方法、并发症等;
5、熟悉血透专科护理常规,掌握透析患者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包 括血管通路保护、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
6、熟悉透析中常见并发症和紧急意外事件处理预案和流程;
7、熟悉血透质控专项检查的相关要求内容及标准;
8、熟悉各项基本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如HD、HDF、CRRT、HP的原理、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等和HD上机、下机、HDF上机、下机、动-静脉内瘘的穿刺、静脉置管的护理、无肝素透析护理等内容)
『贰』 感染科实习护士的自我鉴定
一般是先写自己在刚入科的时候是什么状态,经过了感染科的实习后有哪些成长和心得体会,最后感谢一下帮助自己的带教老师。真挚、诚恳即可。
『叁』 血透室库房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病历监测制度
一、为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多发部位、多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等,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开展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医院感染病例的综合性监测和医院感染漏报率调查。
二、为及时掌握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暴发趋势,开展医院感染散发病例24小时报告制度,定期总结、分析,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三、医院感染管理科必须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每季度向院长、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书面汇报,向全院医务人员反馈,监测资料应妥善保存。特殊情况及时汇报和反馈。
四、医院应每年对监测资料进行评估。
五、根据本院的特点有计划地开展目标性监测,并定期总结、分析、反馈,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及提出改进措施;监测结束,应有终结报告。
六、根据医院的耐药特点有选择的开展医院感染耐药菌的监测,并定期总结、分析、反馈,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及提出改进措施;监测结束,应有终结报告。
七、当发现医院感染暴发趋势时按我院《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与控制制度》中的流程进行处理。
医院感染病例登记报告制度
一、各临床科室必须对住院病人开展医院感染病例感染监测,以掌握我院医院感染发病特点,为我院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二、医院感染病例由临床主管医生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初步诊断,并及时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
三、感染日期的确定是以出现症状的日期或实验室出现阳性证据(收集标本的日期)的日期认定。
四、明确诊断后,由经治医生认真填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并于24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五、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病例,尚需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六、对疑似医院感染的诊断,主管医生报告科主任,会同该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一同讨论,并作进一步的分析及检查,作好讨论记录,讨论后能确定的按本制度第四条的规定进行报告。
七、小组讨论尚不能认定的,须将该病员的全部资料及讨论的结果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委员会研究、分析,最后认定或否定。
八、在本科室建立的“感染病例登记本”上登记感染病人的信息。
九、对所经治的病人,如在相对较集中的时间内出现较相同的感染,除了向本科室负责人及时报告外,还应及时向感染管理科进行报告,共同查找感染原因,避免发生医院感染的暴发或流行。
『肆』 血液透析病例信息报送制度
院内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内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使医院病人、工作人员和社会人群不受环境有害因素的伤害,提高医疗效果,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特作规定如下:
(一) 感染管理的组织机构
1、 医院内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内感染管理委员会是以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为目标的行政管理和业务监督机构。它的主要任务是实施感染控制和管理计划。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由业务副院长兼任,其他成员为有关学科的科主任组成。
2、 医院内感染管理办公室:是医院内感染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直属医务部领导的专职机构。
3、 临床科室院内感染管理小组:组长为各科室主任兼任,另外有一名监控医师和监控护士。
4、 医院内感染管理监控员:一般由个科住院总医师和护士长担任,也可指定专人管理。
(二) 各级感染管理组织职责
1、 医院内感染管理委员会职责
①、 根据上级有关规定,指定全院控制医院感染规划及各项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②、 对医院感染的重大问题及时进行讨论和决策。
③、 根据《综合医院建筑规范》要求,以及预防医院感染和卫生学的标准,对医院的改建、扩建和新建,提出审定意见。
④、 对医院感染管理科(办公室)工作进行审定和考评。
⑤、 半年召开一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议,研究、协调和解决医院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重大事项;遇有紧急问题随时召开。
2、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职责
① 拟定全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和阶段性计划,经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批准后,具体组织实施。
② 监督全院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定期分析,反馈。
③ 组织医院感染管理宣传教育及各级人员的培训,定期考评。
④ 开展医院感染检测,并分析医院感染的各种检测资料,及时向全院反馈,按要求上报。
⑤ 组织拟定有关全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
⑥ 对医院发生的医院感染流行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组织实施,并及时上报。
⑦ 对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卫生用品的购入进行质量审核,对其贮存、使用及用后处理进行监督管理。
⑧ 对本院环境污染、消毒药械效能进行检测,提出考评意见。
⑨ 协调各部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供业务技术指导。
⑩ 开展医院感染的专题研究。
3、 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①、 制定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
②、 监督检查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对医院感染可疑病例,可能存在感染的环节进行检测;可能针对性进行目标检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
③、 对医院感染散发性病例按要求登记报告;对法定传染病要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要求报告。
④、 对流行、爆发病例应立即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
⑤、 按要求对疑似或确诊医院感染病例留取临床标本,及时送病原学和药敏试验。
⑥、 监督检查本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⑦、 组织和参加医院感染的培训。
⑧、 严格监督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制度,切实做好对卫生员、配膳员、陪住、探视者的卫生血管理。
4、 科室院内感染管理监控员职责
①、 在医务部领导下,在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的指导下,做好本科室院内感染管理制度的落实。
②、 负责医院内感染的日常检测,结合本科室实际采用有效的消毒灭菌方法并对医务人员(包括护士、清洁工)进行有关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消毒、灭菌、隔离等教育工作、督促检查本科室工作人员,认真执行消毒、灭菌、无菌操作和隔离技术等规章制度的落实。
③、 及时发现患者中发生的医院感染
『伍』 怎样做上下班迟到早退整改措施 qc主题ppt实例
管理类的成果可以看一下“国优成果”淘宝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