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无定河治理

无定河治理

发布时间: 2021-02-08 09:54:12

㈠ 黄河变化治理方案。

近年来黄河水沙量减少的原因,在中、小雨的情况下水利水保措施有一定作用,但更主要的因素是大雨、暴雨量的减少。据有关资料统计,黄河河口—龙门区间20世纪80年代后期较70年代以前大雨次数减少了26.2%,暴雨次数减少了53.2%,而近十余年来大雨、暴雨次数减少得更多。黄河中游大部分属超渗产流地区,由于大雨、暴雨的减少,进入黄河的水量亦随之减少,同样是100毫米降雨量分为5天降下与1天降下其入黄水量将有很大差别,在这里降雨强度应起到很大作用。暴雨的减少,意味着洪峰流量的减少,其对黄土的冲蚀能力减少,沙量亦随之减少。
1997~2007年潼关平均来沙量仅为4.16亿吨,最大输沙量为1998年的6.61亿吨,最小输沙量为2006年的2.47亿吨;平均最大洪峰流量仅3440立方米每秒,最大为1998年的6500立方米每秒,最小为2004年的2140立方米每秒。而1996年来沙量达11.4亿吨,洪峰流量为7400立方米每秒,该年主要为黄甫川、窟野河等多沙粗沙地区普降暴雨,形成黄甫川黄甫站洪峰流量达5900立方米每秒,窟野河温家川站洪峰流量达9800立方米每秒,并形成干流龙门站洪峰流量达10600立方米每秒。而在1994年来沙量即达12.4亿吨,洪峰流量为7360立方米每秒。该年8月份河口—三门峡区间连降三次暴雨,雨区主要分布在无定河、延河、北洛河,龙门最大洪峰流量为11100立方米每秒。以上两年与前述之11年枯水段仅相隔几年,其水利水保措施不会有很大改变,据此也可以说明主要是降雨强度与落区形成了该两年与1997~2007年输沙量的巨大差别。 又从系列资料中可知,2002年是陕县(三门峡)自1919年建站近90年来年径流量仅次于1928年的特枯水年,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局部地区发生大暴雨仍可在该地区形成历史特大洪水和输沙量。2002年7月,河口—龙门间支流清涧河发生大暴雨,子长站24小时降雨量达274.4毫米,子长站流量达5500立方米每秒,是自1953年建站以来实测第二大洪峰;清涧河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分别达2.39亿立方米和1.08亿吨,分别是水土保持治理后1970~1997年均值的1.7倍和3.4倍。 另外,1994年8月31日,北洛河也发生了一次特大暴雨,吴旗站次暴雨量达214毫米,吴旗、刘家河、(氵状)头三站洪峰流量分别达7010立方米每秒、8030立方米每秒和6260立方米每秒,其中(氵状)头站洪峰流量系自1932年设站70余年来的最大值。
以上情况可以说明,黄河中游地区20世纪70年代以后水利水保措施对减水减沙起到一定作用,但更主要的应是大雨、暴雨的发生几率及量级较前期明显减小,其中局部地区一旦发生大暴雨,则可能产生历史上最大洪峰流量和输沙量。 二是现状水利水保作用下,目前采用减沙量为4亿吨,笔者认为这4亿吨主要是干支流大、中、小型水库所拦截。据黄河流域水库淤积调查组于1994年编制的《黄河流域水库泥沙淤积调查报告》,对全流域(不包括山东省)601座大、中、小型水库淤积量调查,截止到1989年水库淤积量为108.97亿立方米,如按30年计,年均淤积量为3.63亿立方米。黄河流域大部分水库修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也就是说,这些水库至今已拦沙三四十年,不少水库已淤满或接近淤满。宁夏清水河长山头水库,总库容3.05亿立方米,20世纪七八十年代已淤满,已完全失去防洪减淤作用,其上游的水库群目前也大部分淤满,正在除险加固加大排沙量。泾河上的巴家嘴水库,总库容为5.11亿立方米,已淤积泥沙4亿立方米以上,防洪库容已不足,目前正加开大型溢洪道以泄洪排沙,完工后,一般洪水泥沙将全部泄往下游,不再具备防洪减淤效能。凡此种种,目前黄河上大量水库都在除险加固,措施主要是加大泄洪排沙能力,如果发生大暴雨洪水,有的水库除本次洪水泥沙排出库外,可能还将原有已拦沙量冲出一部分,入黄沙量将进一步增加。
三是水利水保措施拦截了部分沙量,但随着国家近些年各项建设的实施,人为水土流失有所加剧。据黄委水保局初步统计,全流域各项开发建设项目已达2万多个,扰动地表面积达1.4万平方公里,弃土弃渣量达24亿吨,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5600平方公里,新增水土流失1.2亿吨。以上统计数据可能较粗略,但近年来矿山、铁路、公路、输汽管道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带来新的水土流失应是不争的事实。
三、几点认识
近年来黄河洪峰流量、沙量减小的主要原因,应是中游地区大雨、暴雨频度及量级减小造成的,水利水保措施对水沙的减小仅起次要作用。
目前的水沙量减小应是黄河水沙周期变化中的特枯阶段。从历史资料分析,往往一个枯水枯沙段过后,随之而来的是丰水、丰沙年或丰水丰沙系列,陕县水文站于1942~1959年曾出现连续18年平均实测输沙量达17.5亿吨的事实值得我们在选择水沙系列中予以关注。
水利水保措施减沙量中应以流域内大、中、小型水库拦沙为主。由于很多水库已运用三四十年,有不少已淤满或接近淤满,已失去继续拦沙减淤作用;且由于大规模开发建设,人为水土流失有一定的增加,因此在流域规划中所定现状减沙4亿吨,2010年减沙5亿吨,2020年减沙6亿吨,可能偏于乐观,尚应近一步深入分析。
为了治理黄河,科学家设计方案,一定要保护好森林,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通过本课学习,使人人都明白一个道理,破坏森林是自杀的行为。

㈡ 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示意图

黄河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回,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答严重,有无定河、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剧上升.进入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于中游流域,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故选:A.

㈢ 治理黄河的方法有哪些

根治黄河的主要方法:

1.种草种树,坡耕地退耕还林、还牧,使土石不下坡,清水长流;

2.修筑梯田,打坝淤地,以减少入河泥沙;

3.上中游修建水库也是治黄的重要措施,修水库水仅发电,还可治沙与防洪,调节黄河径流。如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后,可发挥防洪、发电、灌溉、防凌、防淤、养殖、旅游等多种功能。下游加固大堤,确保堤岸万无一失。

㈣ 如何治理黄河

1、黄河的特点是水少沙多,水沙运行过程不协调。黄河65%的水量来自兰州以上,而90%的泥沙来自中游黄土高原,但二者在时间上常不相适应。

2、当中游来沙多,上游来水少时,就造成河道的严重淤积,洪水位不断抬高,威胁堤防安全。为缓解黄河流域特别是下游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应从汉江、淮河上游调水入黄,冲沙减淤,改善生态环境,兼顾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的供水作用,并通过黄河以南构成的“串联水库”的调度,把黄河下游河道作为淮河及汉江上游洪水的入海通道,扩大黄河下游河道过洪断面,同时将小浪底水库乘机所排泥沙输送入海,提高该水库的综合效益。

3、将市场机制引入污染防治领域。通过市场作用,从原来谁污染谁治理的企业个体行为,引申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分工和供求关系,形成社会化专业化的环保企业乃至环保行业,向污染责任方提供商业性环保服务,逐步实现环境治理市场化、社会化、企业化。同时,在企业比较集中的工业园区鼓励多家企业污染处理设施共建共享和治污设施专业化运行,提高治污设施处理效率,降低污染治理费用,逐步解决普遍存在的投入大量资金建成的环保设施,不能充分利用的问题。

4、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行绿色GDP,把环保工作纳入地方党政一把手的政绩考核。

5、给予环保部门更大的执法权。如处罚力度,关停污染企业等。

6、环保体制需要进一步理顺,实行垂直管理,脱离地方的制约

(4)无定河治理扩展阅读:

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北源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支脉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南源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支脉各姿各雅山北麓的卡日曲,西源发源于星宿海西的约古宗列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每年都会生产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

㈤ 陕西地区治理水土流失的方法。

近两年来,陕西全省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660平方公
里,新修梯田、坝地、墙地、河滩地219万亩。全省约13.7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
区有60%得到治理,年输入黄河泥沙量大量减少。
随着以水土流失治理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的逐步深入,陕西省林草等相关产业也得到
迅速发展。到去年底,全省仅经济林面积就达2500多万亩,陕北的红枣、仁用杏,陕
南的木耳、板栗、杜仲、生漆,关中平原和渭北旱原的猕猴桃、苹果、花椒等主导产业的
形成,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广大群众治理山河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陕西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全省80%的耕地和70%的人口都分布在水
土流失区。1997年以来,陕西省委(曹政府组织农;林冰等有关方面的专家,编制了
全省跨世纪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提出用10到50年的时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生态环境
预防监测和保护体系,使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28.8%提高到48%,基本实现“山川
秀美”的目标。
陕西各地在每年的“大会战”中,各级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都要亲自抓一
至两个规模大、标准高的综合治理典型。榆林地区在无定河等三个流域,由各级领导抓了
千亩以上的大样板100个,极大地推动了全面治理工作。延安市和各县乡领导每人包抓
一个万亩和500亩以上流域治理点,以点带固,也取得良好效果。
两年来,全省已开工和即将开工的重要生态工程项目20多处,其中亿元以上的10
处。这批项目除国家定向补助外,还吸引群众投资15亿元。同时,陕西还积极引进世界
银行贷款等资金3.07亿元,用于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治理,使生态环境建设形成多渠
道、多元化投入的新机制。

㈥ 无定河的历史。

无定河
无定河是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也是一条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大河。人们已经很难详尽地测出它的年龄。不管是江海横流,山摇地动,还是日转星移,大地沧桑,它总是那么一往无前,专注地流向黄河,完成它生命的追求。它,就是陕北大地的精灵!
远古的摇篮
无定河,也是一只远古的摇篮,陕北高原的生命之河。早在若干万年以前,它就哺育了陕北大地最初的告别树上生活的先民,让他们在自己的庇佑下去繁衍生息,去创造开拓。在1922年一个美丽的黄昏里,一位叫作桑志华的法*国神父,沿着无定河漫步。他以一个地质古生物学家的慧眼,在一大批古脊椎动物的化石里,拾起了一枚门齿。这枚门齿化石经北*京协和医院解剖部主*任步达生研究,确认它是3.5万年*前的晚期智人的门齿。四十年代,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家裴文中在他的一部专著中首先使用了“河套人”和“河套文化”这两个中文概念。这样,在无定河畔沉睡了几万年的“河套人”、“河套文化”,终于被昭*示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在人类文明史上放射*出了夺目的光*辉。
两*岸
在无定河两*岸,还遍布着难以计数的新石器时代尤其是龙山文化遗址,其密集程度几乎和现代的村落一样。面对这些丰富的远古文化遗存,你的眼前似乎浮现出一群群裹*着兽皮的男人和女人,他们举着磨制的石刀、石斧、石镰、石石奔,以勤劳的双手,制*造陶器,修盖房穴,饲养家畜,刀耕火种,进行着人类童年时期的最初拓荒。他们以群*体的力量和智慧,开发着陕北高原这块蛮荒的土地。
原始社*会解*体
公元前两千多年,当我*国的原始社*会解*体,进*入奴*隶社*会后,据史书*记载,这里生活着鬼方、犭严 狁、狄等游牧民*族及他们建立的小方国。在无定河与黄河的交汇处不远的清涧县李家崖村的山间,至今还屹立着一应当时的小方国城池。城依山势呈葫芦形,面积约七万平方米,沿悬崖筑石为墙,下临滔滔无定河水,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这里的房穴遗址和一些属于自*由民的墓葬里发掘出戚、斧、等青铜器。还有云雷纹、绳纹的夹砂陶器罐、鬲的碎片和大量的牛、马、羊、猪、鸡、兔等动物骨骸,大量的遗物无一不在说明他们所创造的文明几乎与中原达到了同步发展的程度。
孕育
无定河所孕育的古代文化到了秦汉之际,进*入到了一个极其辉煌的时代。那时的无定河流域森林茂*密,水草丰盛,牛马衔尾,有着碧水青山的自然景观和兴旺发达的农牧林生产。解*放后,在绥德、米脂等县的无定河流域出土了大批的汉代画像石,就形象地再现了这一历*史时期的风貌。它以众多的牛耕、拾粪、收割、放牧、饲马等画面,以强烈的韵*律感和饱满的生活气氛,表现了对劳动这一伟大主题的歌颂;那些车骑出行、策马狩猎、迎宾谒见、聚*会宴饮场面.则是汉代社*会上层阶*级奢侈生活的写照;众多的奏乐、舞蹈、百戏、六博、投壶等图象,逼真地反映了汉代文化艺术繁荣的原貌;还有杀猪宰羊、庖厨烹调、汲水、庄园庭院、门;购楼阁等画面,使人们多侧面地窥见了陕北高原古代*生活、民情风俗和建筑风格。更有那绚丽多彩的神*话传说的题材和形象,西王母、东王公、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臂背生翼的羽人、辟鬼驱邪象征祥瑞的铺首衔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独角兽等等,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神秘怪异,斑斓夺目的浪漫世界。这一幅幅由民间无名匠师们的天才、智慧和辛勤劳动而创作出来的伟大作品,不但使你感受到了迷人的艺术魅力和永久的生命力,同时也使你看见了一条充满活力的、美丽富饶的无定河形象。这一繁荣一直延续到五胡十六国时期,当时的大夏国王赫连勃勃还对这一带湖泊密布、清*流潺*潺的景象失声赞叹,于是在无定河畔大兴土木,营建*国都统万城。
战乱
由于历代连绵不断的战乱,屯军开垦,毁*灭森林,破*坏植被,到了唐代,无定河就再也不是“清*流”了。无定河这个名称就是到了唐代中叶才始见于记载。它浊流滚滚,泥沙沉淀于河床,使河身也难以稳定,故称“无定”。两*岸的地形地貌也发生了很大变迁,逐渐形成了风沙滩地、河塬涧地、黄土丘陵沟壑三种类型,呈现出一派荒凉。唐代诗人陈陶在《陇西行》中写到: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这凄凉的诗句,是对无定河漫漫历*史的真*实写照,而陈佑的《无定河》一诗,又抒发了多少悲凉,多少惆怅:
无定河边暮笛声,
赫连台畔旅人情。
函关归路千余里,
一夕秋风白发生。
宋代著名军事家、科学家沈括曾在陕北一带率兵抗击西夏,也对无定河流域作过详细的考察。在他晚年所著的《梦溪笔谈》中,曾对无定河作过这样形象生动的描写,他说:“余尝过无定河,度活沙,人马履之百步外皆动,倾倾然如人行幕上,其下足处虽甚坚,若遇其一陷则人马拖车应时皆没,至有数百人平陷无孑遗者。”写出了无定河泥沙滚滚,飘忽无定,车陷人没的情景。
作为历*史的见*证,无定河还是一条历经磨*难的红色的河流,它的两*岸还留下了中*国革*命的足迹。从陕北最早的闹红开始,无数共*产党人的鲜血就洒在了这里。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就在1933年8月3日,在陕北米脂县城南十里铺的无定河畔,王*兆卿、毕维周、崔明道、高禄孝、王守义、高庆恩等六位共*产党*员,面对反*动派的屠*刀,坚*贞不屈,凛*然大*义,高*呼“共*产主*义万*岁”的口号,倒在了哺育他们成长的陕北大地上,殷殷鲜血汇进了无定河水,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正气歌。这就是著名的“无定河畔六烈士”。
动*乱的社*会,频繁的自*然*灾*害,使无定河流域的地面越来越支*离*破*碎,沟壑纵横,土壤沙化,气候干*旱,成为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它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达2.2亿吨之多,占三门峡以上输沙量的16%,仅流失的氮、磷、钾每年就有500多万吨。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陕北高原大地日见贫瘠,蓄水抗旱能力降低,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同时,大量泥沙的下泄,给黄河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威*胁。 漫步在无定河畔,穿过历*史的云烟,也许你还会想象到一幅早已逝去的画面。两千年*前,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骑着一匹瘦马在珊珊走来,他在西风残照的无定河上游蓦然抬头,看见了一条被人们称为“榆溪旧塞”的绿色林带,与万里长城相映同行。他倘徉徜着赞叹着,把它如实地写进了他的《史记·卫将军列传入过了若干年,南北朝地理学家鹂道元又一次到了这里,看到这条秦代栽植、汉代维修加宽的绿色长城宛如一条绿绸似的蜿蜒盘绕,不禁叹为观止,于是也在他的名著《水经注冲记下了这一壮观的规模和方位。曾几何时,这个绿色的梦消失了,代替它的是一个残破的黄*色梦*境。但是,当你今天站在无定河畔,你会欣喜地发现,一个新的、更美的梦在复苏,正展现在你的眼前。然而,这不是梦,而是二十世纪末的伟大现实。
历*史终于跨过了漫漫长夜,无定河也终于迎来了它的春天。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无定河的治理,开展了持久的征山治水活动。19*82年全*国第四次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上,又把无定河列入全*国水土保持八大重点治理区之一。现在,陕北人*民在国*家的统*一规划下,开始营造比“榆溪旧塞”更加宏伟的绿色长城——“三北”防护林带。无定河,这条历尽磨*难的河,如今正在翻开新的一页历*史。它将喷银吐玉,流彩溢金,唱着欢快的歌,从硕果累累、美丽壮观的陕北高原上流淌而过。

㈦ 有关“无定河、忘流川、奈何桥”的详细解说

http://ke..com/view/37327.htm http://ke..com/view/58459.htm忘流抄川袭没有!

㈧ 长江、黄河的上中下游分界线、河段特征及其治理方法谢谢。

长江:河口、旧孟津
黄河:宜昌、湖口
一、长江上中下游分界
1、湖北省宜昌市以上的长江河段为长江上游。
2、湖北省宜昌市至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之间的长江河段为长江中游。
3、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以下的长江河段为长江下游。
二、黄河上中下游分界
1、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以上的黄河河段为黄河上游。
2、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至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之间的黄河河段为黄河中游。
3、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以下的黄河河段为黄河下游。
长江、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征,洪涝灾害成因及综合治理
(一)长江
(1)长江各河段水流特征
上游:落差大、多峡谷、水能丰富;
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下游:江阔水深、少支流。
(2)易洪段: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尤其是荆江段。
(3)成因
①自然原因——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暴雨时南北两岸支流同时涨水;荆江河段河道弯曲,有“九曲回肠”之称,排水不畅,有长江的“地上河”之称;中游地区湖泊淤积严重,蓄洪能力下降。
②人为原因——中上游地区滥垦乱伐,水土流失加剧,河水含沙量增加;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河道弯曲,泥沙淤积,河床变浅、湖泊面积缩小;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湖泊蓄洪能力下降。
4)措施:上游地区植树造林;中下游地区退耕还林、还湖;三峡水库防洪作用巨大;裁弯取直;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二)黄河
(1)黄河各河段的水流特征
上游:河源水清,峡谷段水能丰富,河套段水流平缓;
中游:多支流、多峡谷、含沙量大;
下游:水流缓慢,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
(2)易洪河段:下游。
(3)成因: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后,带来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华北平原后,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从而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4)措施:①上、中游地区,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植树种草、打坝淤地、修筑梯田等);修建水库(小浪底水库)。
②下游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

㈨ 历史上永定河的治理事件有哪些

永定河 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管涔山,流经内蒙古、河北,经北京转入河北,在天津汇于海河至塘沽注入渤海。永定河全长548公里,自门头沟区三家店流入石景山区后,流经五里坨、麻峪、庞村、水屯等地,经衙门口村南流入丰台区。 永定河,古称澡水,隋代称桑干河、金代称卢沟,每年7至8月汛期。河水自燕山峡谷急泄,两岸峭壁林立,落差为320:1,最大流量5200立方/秒左右。河水挟带大量泥沙,河水浑浊,年含泥量3120万吨。元、明代有浑河、小黄河等别称。由于河迁徙无常,俗称无定河,历史上曾留下多条故道。其中离北京较近的大型故道有3条:第一条古故道由衙门口东流,沿八宝山北侧转向东北,经海淀,循清河向东与温榆河相汇。第二条西汉前故道自衙门口东流,经田村、紫竹院,由德胜门附近入城内诸“ 海”,转向东南,经正阳门、鲜鱼口、红桥、龙潭湖流出城外。第三条三国至辽代故道,自卢沟桥一带,经看丹村、南苑到马驹桥。史载这一故道历时900余年,一直到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进一步疏浚河道,加固岸堤,才将史称无定河改名为永定河。 永定河旧名无定河,海河流域七大水系之一,是河北系的最大河流。流域面积47016平方千米,其中山区面积45063平方千米,平原面积1953平方千米。永定河全长747公里,流经内蒙古、山西、河北三省、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共43个县市。全流域面积4.7万平方公里。永定河上游有桑干河和洋河两大支流,在河北省怀来县朱官屯汇合,以下的河段称永定河,在延庆县汇入妫水河,经官厅水库流入官厅山峡(官厅水库至三家店区间)。从官厅至朱官屯河长30km,官厅山峡河长108.7千米,至门头沟三家店流入平原。从三家店以下至天津的入海口,河道全长大约200km,在水利系统将其分为三家店至卢沟桥、卢沟桥至梁各庄、永定河泛区和永定新河四段。 水利设施有官厅水库、珠窝水库、落坡岭水库、三家店水利枢纽。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