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新冠肺炎的药
⑴ 新冠肺炎并没有特效药,那些已经被治愈的人是怎样痊愈的
原因如下:一,患者自身可以产生抗体;二,一些抗病毒药物的应用;三,对症支持治疗。新型肺炎没有特效药的这一说法只是说明没有针对于这一种病毒有效的药物,而不是说新型肺炎是不治之症,这一点是大家要明确的。
总之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手段,所以大家听到新型肺炎不要闻风丧胆,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它。
⑵ 新冠肺炎相关治疗药物即将纳入医保,医保有多重要
国家医疗保障局日前发布《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与新冠肺炎相关的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用药、第二批国家集采中选药品等有望纳入2020年医保目录拟新增药品范围。
专家指出,医保目录调整拟将与新冠肺炎相关的治疗用药纳入新增范围,将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提供重要支撑。
⑶ 没有“特效药”,我们就对新冠肺炎束手无策了吗
没有“特效药”,仍有治疗方法
实际上,对于大部分疾病,人们并没有发现“特效药”,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没有相应的治疗方法。例如感冒,虽然能通过接种疫苗的方法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但并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通常会采取对症治疗,即给予缓解流涕、打喷嚏、咳嗽、头疼等不适症状为主的药物,同时要求患者注意休息,增强抵抗力。如果症状轻微,甚至不需要这些感冒药,仅仅依靠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就能康复。人们通过对某类疾病的深入研究,可以掌握一些通用的治疗手段,虽然不能保证绝对有效,但一般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并且在经过长期探索之后,对用药剂量和副作用已经明确,使用起来也相对安全。
新的“特效药”还在路上
“特效药”和“有效药”,谁更是我们期待的选择呢?“特效药”对疾病非常有效,我们一旦掌握,就可以“兵不血刃”地将疾病消灭。但是,研发这样的药,哪怕科学家熬得了数十年寒窗,也不一定能守得到铁树开花。
按照药物开发的平均周期来看,一个新药从实验室研究到最终上市,最终广泛用于患者,一般需要10~15年以上的时间,最快也得2~3年。这对于“来势汹汹”的传染病,特别是新型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来说,研发新药往往是来不及的。然而,“有效药”是我们对抗某类疾病长期积累获得的较为安全的通用手段,虽然并不那么精准,但是也能将疾病这个“敌人”杀个“丢盔弃甲”,再通过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将“残军”消灭,对疾病也可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特效药”也是有不良反应的,使用时应该注意剂量、适应症、禁忌症、副作用等问题,不可掉以轻心。在没有通过广泛的人体试验确证疗效之前,更不可盲目相信新的“特效药”。
没有“特效药”并不可怕,新型冠状病毒也没有那么可怕。只要我们坚持对疾病和有效药物进行研究,获得规律性的治疗手段,即便没有“特效药”,也能在新型疾病面前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火墙”,为击败疾病打下基础。
⑷ 看着新冠肺炎在有些地方又出现了,现在有防治药品了吗
最近是有一些地方出现病例了,包括天津、上海都有,不过都是零星的病例,没有回大范围的传播扩散答。而且咱们国家的疫情防控工作很强,所以咱们老百姓也不用慌。防治药物建议买几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今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充分肯定了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救治中的重要作用。白皮书中指出,中国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中医药参与救治确诊病例的占比达到92%,以连花清瘟等“三药三方”为代表的针对不同类型新冠肺炎的治疗中成药和方药,临床疗效确切,有效降低了发病率、转重率、病亡率,促进了核酸转阴,提高了治愈率,加快了恢复期康复。因此,中药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增加新适应证:“在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常规治疗中,可用于轻型、普通型引起的发热、咳嗽、乏力,疗程7-10天。”而且,这药购买也很方便,基本上全国各大药店都有售,马上快过年了,备着点服用,希望咱们都能健康平安过年。
⑸ 现在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又紧张了呀,有没有什么防治用药啊
目前来说,对于新冠病毒感染来说,除了打疫苗,没有其药可以防止更好的办法。
⑹ 首个新冠口服药或诞生,治关节炎的秋水仙碱,真能战胜新冠肺炎
在新冠肺炎全球蔓延的今天,我们已经逐渐习惯了新冠病毒成为地球上的新一员,企图使其像SARS病毒一样快速消失,已经是一个短时间内不太可能实现的美好心愿,因此,疫苗和治疗药物,仍是对抗新冠病毒的重要“法宝”。
1月23日,加拿大蒙特利尔心脏病研究所(Montreal Heart Institute,简称MHI)的研究团队发布消息称,他们发现秋水仙碱(colchicine)在新冠治疗试验中产生积极效果,可以成为对抗新冠病毒的有效口服药物。
⑺ 如果发明出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能拿诺贝尔奖吗
新冠肺炎疫情已扩散至全世界,截至3月31日,全世界的确诊病例已超过80万,死亡人数将近4万。更可怕的是,目前疫情还是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美国等一些国家每天的新增病例能达到1万甚至2万。疫情的发展会使医疗资源变得越来越短缺,那时候新冠肺炎的致死率肯定会高于现在。意大利的新冠肺炎致死率能够超过11%,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医疗资源严重短缺,很多病人得不到有效的救治。
屠呦呦因发现能够治疗疟疾的青蒿素获得了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疟疾是受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疟疾仍在几十个国家和地区高度或中度流行。青蒿素治疗疟疾的功效要强于传统药物奎宁,并且副作用更低。屠呦呦的发现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她获得诺贝尔奖当之无愧。
和疟疾相比起来,新冠肺炎的传播能力更强,致死率更高,对世界的影响也更大。如果新冠疫情得不到控制,全世界恐怕会有十多亿甚至更多人患上新冠肺炎,因此死亡的人数也会达到上亿之多。而就目前的形势看,新冠疫情距离被控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能否被控制还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一些国家甚至做好了依靠全民免疫来抵抗疫情的准备。在这样的形势下,能够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要比几十年前能够治疗疟疾的青蒿素更有价值。更何况几十年前的时候还有奎宁可以治疗疟疾,而目前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药物能够治疗新冠肺炎。仅凭这些就可以让发明了治疗新冠肺炎药物的科学家获诺贝尔奖。
如果新的药物能够直接杀死病毒,那样它在医药史上的意义会更大。人类有很多顽固的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比如感冒、乙肝、艾滋病等。如果找到了能够直接杀死一种病毒的药物,很可能会在此基础上找到杀死其他病毒的药物。这是伟大的开创性的发现,这样的伟大发现已不是诺贝尔奖可以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