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2014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

2014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

发布时间: 2021-02-04 03:42:30

『壹』 2014年研究生考试政治大纲

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Ⅱ.考查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要求考生: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约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约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约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约16%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约16%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16分(16小题,每小题1分)
多项选择题 34分(17小题,每小题2分)
分析题 50分
Ⅳ.考查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的创立。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和方法。
(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物质世界和实践
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社会的物质性。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实践与人的存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人和自然的关系。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规律及其客观性。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联系的内涵和特点。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联系与运动、变化、发展。发展的实质。发展与过程。唯物辩证法与科学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相互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事物存在的质、量、度。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意义。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
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唯物辩证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
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三)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1.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过程。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
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真理与价值
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价值及其特征。价值评价及其特点和功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3.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与创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自由与必然。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
(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旧历史观的缺陷与唯物史观的创立。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构成及作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容及其意义。
生产力的含义和结构。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及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国家的起源和实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社会形态的内涵。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的产生和本质。阶级斗争的根源和作用。阶级分析方法。
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改革的性质和作用。
科学技术的含义。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3.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现实的人及其活动与社会历史。人的本质。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个人与社会历史。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正确评价无产阶级领袖。
(五)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商品的二因素。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价值规律及其作用。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所有制和所有权。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剩余价值的实质。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剩余价值率。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的本质、源泉和后果。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过剩人口。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资本循环及其职能形式,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资本周转及其速度。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及实现条件。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平均利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分割。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形成及其尖锐化。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具体表现和周期性。
3.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构成及本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和本质。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垄断的形成、本质及垄断组织。垄断与竞争。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主要形式及作用。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及其后果。垄断资本国际化条件下的垄断组织。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实质。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后果。
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贰』 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2014)几月出版

至少得暑假过后,一般10月份左右, ban也大量上市。祝你好运,望采纳

『叁』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2014年什么时候出来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多选题

二、多项选择题: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7.右边这幅漫画对于我们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警示意义在于
A. 人类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将受到自然界的报复
B. 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来自于不当的人类实践方式
C. 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对立的
D. 人类依附于自然是摆脱自身困境的根本出路
17.【答案】AB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根据题干“漫画对于我们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警示意义”这一问法,要求我们选择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观点,排除人与自然关系的错误表述。选项C只看到人与自然的对立,没有看到二者的统一;选项D把人类依附于自然看成是人类摆脱自身困境的根本出路,完全否定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所以选项CD是错误的。从表面上看,生态失衡、全球危机是自然系统内部平衡关系的严重破坏,实际上它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严重失衡,因为这种危机是由于人的实践活动进入自然系统而导致的,它是以“天灾”形式表现出来的“人祸”。故选项B正确。恩格斯早2014考研就提出了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以及“人类同自然的和解”问题。故选项A也正确。因此此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B。

18.19世纪英国作家惠兹里特说:“一个除了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纯粹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与这句话在内涵上相一致的名言还有
A.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C.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D. 饱经风霜的老人与缺乏阅历的少年对同一句格言的理解是不同的
18.【答案】ABD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题干中的“书本知识”指的是理性认识。题干引用的话表明: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去,脱离实践的空洞的书本知识是无用的,选项A是我国宋代诗人陆游勉励他的小儿子所写的一首诗中的两句,选项B是孟子的话,原话是:“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都是强调仅凭间接经验是不够的,还要重视直接经验,重视实践,与题干引言内涵相符,是正确选项。选项D是黑格尔一段名言的浓缩,强调人生的阅历经验对于认识的重要意义,强调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要通过感性的认识来说明,感性认识丰富的人与经验贫乏的人相比,对事物理解的深度是不一样的,也符合题意。选项C强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质的区别,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内容本身正确,但与题干引言内涵不符合,是干扰项。正确答案为选项ABD。

19.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体现这种一致性的公式有
A. 个别——一般——个别 B. 实践——认识——实践
C. 群众——领导——群众 D. 团结——批评——团结
19.【答案】ABC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的本质一致性。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党的群众海文考研路线的哲学基础。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正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认识从实践中来,主要是从群众的实践中来;认识回到实践中去,也主要是回到群众的实践中去。因此,辩证法的“个别——一般——个别”、认识论的“实践——认识——实践”、群众路线的“群众——领导——群众”,这三个公式是一致的。故此题的正确答案是ABC,而D选项说的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不符合题意。

20.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类的交往活动日益普遍和深化,交往作为人类特有的活动和存在方式,对社会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 交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 交往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和改善
C. 交往是科学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D. 交往促进人自身的发展
20.【答案】ABCD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交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交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交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交往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和改善。(3)交往是科学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4)交往促进人自身的发展。对照选项,此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BCD。
小提示: 此考点在2010年大纲解析中已删除,无需训练。

21.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当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会使
A.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 B. 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加
C.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D.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提高
21.【答案】AB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后,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由于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因此,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但在同样时间内生产商品的数量增加了,也即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加了。故此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B。
21.【答案】AB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后,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由于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因此,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但在同样时间内生产商品的数量增加了,也即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加了。故此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B。

22.通过对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过程中交换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
A.Ⅰc是通过第Ⅰ部类内部交换实现的 B.Ⅱ(v+m)是通过第Ⅱ部类内部交换实现的
C.Ⅰ(v+m)是通过和Ⅱ(v+m)交换实现的 D.Ⅰ(v+m)是通过和Ⅱc交换实现的
22.【答案】ABD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过程中的交换关系。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的产品是通过三个方面的交换实现的:(1)第Ⅰ部类内部各部门和企业的交换,实现了第Ⅰ部类内部在生产资料上消耗的补偿,故选项A正确。(2)第Ⅱ部类内部各部门和各企业的交换,实现了第Ⅱ部类内部资本家和工人对消费资料的需求,故选项B正确。(3)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考研英语之间的交换,实现第Ⅰ部类内部资本家和工人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实现第Ⅱ部类在生产资料上消耗的补偿,因此选项D正确。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交换,社会总产品就实现了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因此,此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BD。
小提示: 此考点在2010年大纲解析中已删除,无需训练。

23.为了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可以采取的货币政策手段有
A. 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 B. 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C. 实施物价补贴 D. 调整再贴现率
23.【答案】ABD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手段。
货币政策是为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由中央银行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的决策行为,由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等组成,目的是稳定币值和发展经济。其主要手段包括: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更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买卖政府债券)等。故此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C属于财政政策的手段,因此应排除。
小提示: 此考点在2010年大纲解析中已删除,无需训练。

24.为完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基于
A. 各种生产要素都能创造价值 B. 要素所有权关系在经济上的体现
C. 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内在要求 D. 各种生产要素都具有价值
24.【答案】BC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因。
把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结合起来,是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一大特点,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在分配制度上的体现。故选项C正确。所谓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社会根据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和劳务生产服务过程中的投入比例和贡献大小给予的报酬,即劳动力、土地、资本、信息、管理等要素共同参与收益分配。简单地说,是要素所有者的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故选项B正确。并不是所有的生产要素都能创造价值,只有劳动者的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因此选项A的表述不正确,应排除。各种生产要素都具有使用价值,但并不都具备价值,比如土地具有使用价值,但是没有价值,因此,选项D的表述也是错误的,应当排除。因此,此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BC。

25.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对毛泽东思想做出系统概括和阐述的党的文献有
A.《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 刘少奇在七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C. 邓小平在八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5.【答案】BD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系统概括毛泽东思想的党的文献。
自从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在抗日战争时期出现后,中国共产党在1945年的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和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曾对这一概念作过概括与说明。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2年中共十二大通过的党章,对毛泽东思心理学考研想的科学涵义作了完整的概括和表述。故此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BD。选项AC是干扰项。

26.关于民主革命时期富农身份的界定,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
A. 剥削雇农的剩余劳动,是农村中的资产阶级
B. 既是劳动者,又是剥削者
C. 自身不劳动,出租土地并放高利贷
D. 对雇农的剥削带有浓厚的半封建性
26.【答案】ABD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民主革命时期对富农的界定。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其中农民阶级包括富农、中农和贫农。富农是农村中的资产阶级,占农村人口的5%,他们大多有一部分土地出租,又放高利贷,对于雇农的剥削也很残酷,带有半封建性,但富农一般自己也参加劳动。故选项ABD正确。选项C自身不劳动,出租土地并放高利贷是对地主身份的界定,故错误。因此,此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BD。

27.新中国建立之际,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有
A.“一边倒” B.“反霸权主义”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另起炉灶”
27.【答案】ACD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中国建立之际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阐述了新中国奉行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强调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自己来处理,任何国家都不得干涉,确定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方针,提出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另起炉灶”:一九四九年春,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一个重要外交方针,就是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一边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前夕,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提出了“一边倒”的方针,宣布了我国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之内。“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把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清除一下,然后再谈建立外交关系。故此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CD。“反霸权主义”是我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要求,故排除。

2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
A.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B. 以人为本
C.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D. 统筹兼顾
28.【答案】ABCD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要坚持做到: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故此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BCD。

29.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是
A.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 什么是现代化、怎样建设现代化
C.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29.【答案】ACD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医学考研论坛所回答的基本理论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因此,选项ACD为正确答案。B项为干扰项。

30.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因为
A. 它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B. 它能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
C. 它在制定国家其他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D. 它能使广大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30.【答案】ABC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原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它与我国的国家性质相适应,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它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在全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首要地位;它在制定国家其他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充分反映了我国政治生活的全部面貌;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既能充分发扬民主,有利于全国人民参加管理,又保证了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体现了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因此,正确选项是ABC。在我国,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可见不能一概说广大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故选项D是错误的。

31.2005年,胡锦涛主席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的原则性意见是
A.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决不动摇 B. 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C. 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D. 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31.【答案】ABCD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胡锦涛同志关于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
2005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即“四个决不”):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故此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BCD。

3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 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
32.【答案】AC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国内大事。
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故此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C。

33.2007年2月,胡锦涛主席在与苏丹总统巴希尔的会谈中提出,处理达尔富尔问题应该
A. 尊重苏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B. 发挥非盟、联合国的建设性作用
C. 有利于促进达尔富尔地区局势稳定 D. 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问题
33.【答案】ABCD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国外大事。
2007年2月2日至3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苏丹。2日,同苏丹总统巴希尔举行会谈。关于达尔富尔问题,胡锦涛表示,中方认为,处理达尔富尔问题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尊重苏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2)坚持对话和平等协商考研英语真题,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3)非盟、联合国等应该在达尔富尔维和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中方支持政治解决达尔富尔问题进程。(4)促进地区局势稳定,改善当地人民生活条件。因此此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BCD。

『肆』 2014年考研,请问张剑锋《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大纲解析(精读版)》什么时候出版。

作为一个过来来人,我觉得还是用源大纲解析就行了,先看去年的也行,因为每年变化不大。市面上一些辅导书内容都是大纲解析上的,一开始我也有用过一些辅导书,但是到做题的时候发现,很多题干或者选项都是出自大纲解析原文的,而在辅导书上却没有看到,可能辅导书为了精简字数或者为了显示的与大纲解析不一样,删掉了很多有用的东西。前期的时候就用这一本大纲解析就行了,到后期再看看20天20题之类的书。
大纲解析就是和大纲配套的,高教社出版的那本。

『伍』 2014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红宝书)多会儿出来呀

8月底9月初吧,每年大概这个时间。不过千万不要等着红宝书出来了再开始复习,那样就晚了。可以先找去年的红宝书看看,大纲每年会有变化,但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面比较难理解,建议你提早复习。祝你考研成功哦

『陆』 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用之前的可以嘛

我考了4次了,虽然每年都买新的大纲解析,每年都会有一些考点的更换和删减,专但是大体上其实还是属都差不多的。就是一些当年的重要会议比如今年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啦一些新的论断这些的会有新的考点了这些,但是这些往往都会在后面各种肖四,任四,启航的20天20题等等里面都会有,到时候把握个脉络强化一下,不过一本大纲解析也没多少钱嘛,所以我还是年年都买,重新画一遍重点也当作是一种提高。

『柒』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的内容是不是摘自4本教科书的内容,2014大纲解析什么时候有

是4本教材的总结,从知识点上完全覆盖,只是减去了教材中的讲解性内容。
辅导班出的资料更适合自学。就看你想花多长时间、考到什么分数了,理科生和文科生的学术背景也不一样,文科生的话建议只背大条目,理科生如果看不懂哲学建议去找改版前的马列哲学教材,或者听一听辅导班的课
政治这个东西过线就行,学太多也不一定提分,只要线索清晰把卷子填满就好

『捌』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的介绍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图书,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教育部考试中心编著。

『玖』 考研政治红宝书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pdf

可以进行追问,还有大纲PDF,肖秀荣和其他资料。

风中劲草(音频,PDF):http://..com/question/1495437763592324979.html


『拾』 高教版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参考书和大纲解析有何区别

这个,买书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啊,现在的很多辅导资料都在名字或者出版社上迷惑学生,买的时候要慎重!红宝书的全称是: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是高等教育出版的。 查看原帖>>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