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环境整改
1. 哪些地区环境整改力度仍需加大
2月8日,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江西、河南、广西、云南、宁夏等8省(区)公开了中央环保督察的整改落实情况。尽管督察整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三是一些环境问题出现反弹。个别地区在督察进驻期间对部分污染较重企业,特别是“散乱污”企业等采取简单关停措施,督察进驻结束后又恢复生产,导致人民群众反映较多。
目前8省(区)督察整改报告已经党中央、国务院审核同意,但整改工作还未结束,8省(区)将进一步强化社会监督,回应社会关切,更好地做好后续各项整改工作。下一步,国家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将继续对各地整改情况实施清单化调度,并不定期组织开展机动式、点穴式督察,始终保持督察压力,压实整改责任,不达目的决不松手。
2. 环境限期整改通知书要求整改期限是多长时间
环保法是效力涵盖全国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难以就整改期限作出具体规定,只能提出限期整改。就某一具体事件的改正期限,则由具体负责该行政行为的行政部门在责令改正通知书中依据该事件难易程度确定。
3. 谁给我篇关于义乌环境保护问题调查报告, 谢谢
义乌市“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为确保完成省政府“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2008—2010)目标,有效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创造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政[2008]7号)要求,特制定义乌市“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战略要求,以污染减排和环境整治为重点,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环保工作体制创新、政策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文化创新,加快形成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全面加强城乡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环境支撑。
二、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今后三年的努力,确保完成“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和环境保护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根本上解决义乌江水环境污染问题,交接断面水质达到省市考核要求,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
(一)主要污染物减排。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比2005年下降15.1%以上;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2005年下降15%以上。
(二)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62%以上,地表水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70%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85%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天数大于310天/年。区域环境噪声小于55分贝比例大于70%。废旧放射源安全收贮率达到100%。
(三)工业污染防治。重点工业污染源实现稳定达标排放,“飞行监测”达标率达80%以上;基本完成经济开发区、义乌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完成60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
(四)城乡污水、垃圾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处置。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0%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3%以上,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全面实现无害化处置。
(五)农业面源和土壤污染防治。完成年存栏猪100头以上畜禽养殖场(户)排泄物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26万亩,农药减量控害增效示范面积达到1.5万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使用面达70%以上,肥料、农药利用率分别提高5%;提升标准农田总体地力,确保土地退化指数小于15;积极开展农田土壤污染修复示范区创建,示范区内农田土壤重度污染区污染程度降低5—10%,中、轻污染区污染程度降低5%。
(六)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环境统计重点调查企业中占90%以上污染负荷的企业全面安装在线监测监控装置,并与环保部门联网,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数据上传率、准确率均达90%以上;环境监测机构、执法监察机构达到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环境污染突发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高,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七)生态保护和修复。完成52万亩生态公益林建设,提高森林生态防护、水源涵养等多种功能,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全市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平方公里;废弃矿山生态治理率达80%以上,创建绿色矿山1座以上;完成4.01万平方米国省道边坡复绿,“青山白化”治理率达90%以上,“三沿五区”坟墓治理率达70%以上。
(八)生态市建设。创建成为国家生态市,建立健全生态市建设长效工作机制。
4. 义乌市城市用地现状
8.7.1.1商业、服务业用地现状
对1999年航空照片的解译结果表明(见表8.8及图8.39),义乌市商业、服务业用地主要集中于城区北部,总用地面积为1.2567km2,其中金融保险与餐饮旅馆等用地规模较小,主要为商业用地,面积为1.1418km2,并且每一块商业用地面积都在5×104m2以上,规模效应十分明显。这与杭州市和宁波市的商业用地有显著不同。在国内其他城市也鲜见这样的商业用地规模,只有北京中关村电子科技城具有这种特征。商业用地的高度集中形成了一种综合效应,既可以增大商品的流通量,又促使商品经销商之间有一种充分公平的竞争压力,商品批发者有充分挑选的余地,从而促进了义乌市商品经济的极大发展。从商业用地在义乌市的地理位置分析,义乌市商业用地紧邻义乌火车站和义乌长途汽车站,交通运输极为方便。这种商业用地结构明显地能够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8.7.1.2工矿仓储用地现状
今天,义乌已成为重要的小商品市场的交易中心,这需要有数量众多的小商品生产加工企业和仓储设施作为支撑。航空遥感图像解译与实地调查发现,义乌市工业仓储用地与商业、服务业用地类似,呈片状分布,绝大多数工业仓储用地个体规模都在2×104m2以上。1999年工业用地总面积达4.6076km2(见表8.8及图8.39),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16.6%,具有规模效应。从地理位置看,工业用地基本分布于义乌市西部与北部,并且有向西北方向扩展之势。各工业用地之间还有较大空间的农用地与水体存在,为义乌市工商业的今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8.7.1.3公用设施用地现状
1999年公用设施用地面积总计为1.3749km2(见表8.8及图8.39),其中除了保证城市正常运转的公用基础设施用地以外,瞻仰景观及休闲用地规模大,在市中心及沿江两岸都是绿化非常好的瞻仰景观休闲用地,如市民广场、绣湖公园、义乌乐园及会展和体育中心等,它们极大地改善了义乌市的城市环境与面貌。
8.7.1.4公共建筑用地现状
公共建筑用地包括的三级地类较多,有机关团体、教育、科研设计、文体、医疗卫生及慈善等用地,1999年总计为2.2489km2(表8.8,图8.39),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8.1%。在公共建筑用地构成中,教育用地面积1.3594km2,比机关团体、科研设计、文体、医疗卫生及慈善用地类型的总和还要多,说明义乌市发展了之后,又投入了更多的财力物力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但比较之下,义乌市目前的科研设计用地较少,仅为0.0022km2,不足公共建筑用地面积的0.1%。从义乌市长远发展角度看,加强这方面的投入与建设一定会给义乌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8.7.1.5住宅用地现状
随着义乌市场经济的崛起,城市住宅建设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市区范围内70%以上都是新建的宽敞整齐的住宅,尤其是沿义乌江两岸,高档住宅所占比例大,辅助设施建设用地多,依山傍水,居住条件明显好于其他地区(图8.39)。义乌市住宅建设的另一特点就是住宅小区化,住宅改造规模地进行。统计结果表明,1999年义乌市住宅用地面积总计为11.2099km2,其中城镇单一住宅用地面积6.0810km2,占54.25%,城镇混合住宅面积0.6968km2,占6.22%,农村宅基地面积4.4322km2,占39.54%(表8.8)。
表8.8义乌市土地利用现状统计结果(1999年;单位,km2)
图8.39义乌市1999年城市川地现状航空遥感解译图图中地类按表8.1中的2级分类表示
8.7.1.6交通运输用地现状
义乌市地处金衢盆地东缘,铁路运输与南方其他地区一样相对不甚发达,但公路运输及航空交通运输发展快,城区外围环城公路已基本建成,由市中心向东南呈环状放射的交通系统密集地覆盖整个市区,仅市区段义乌江上就有9座跨江大桥。在航空遥感解译区范围内,1999年交通运输用地面积达6.9735km2(表8.8),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25.13%。在义乌市基本没有交通堵塞现象,这不但给义乌市民带来极大方便,而且为义乌的更大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8.7.1.7特殊用地等现状
特殊用地在义乌市面积很小,仅为0.0818km2(表8.8)。
5. 义乌环保局投诉电话
义乌市宗泽路631号后门6楼有染色加工厂,希望解决
6. 义乌的自然环境
义乌位于浙江省地理中心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回四季分明,光热答资源丰富,雨热同期年平均气温在17℃左右,平均气温以七月份最高,为29.3℃,一月份最低,为4.2℃。年平均无霜期为243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1100-1600毫米之间,年平均日照2129.7小时。
7. 环境整改书面报告怎么写
区爱卫办:
整洁迎五一”攻坚月活动实施方案》和区爱卫办《关于集中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依照区治理办《关于在全区集中开展“深入治五乱。现将我委攻坚月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活动时间
为期一个月。年4月15日—5月15日。
二、活动内容
(一)深入治理“五乱”打造整洁优美的新区环境。
1开展环境卫生清洁行动。集中治理新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安排小区和施工工地周围道路的环境卫生。约8600㎡。出动120名环卫工人,81小时机械切实做好黄河广场、三国文化长廊、政府机关周围、休闲场所等节日及“5.12纪念活动期间人流量大和人群聚集区域的清扫保洁工作。
2开展清除“牛皮癣”规范广告设置。对新区内新出现的牛皮癣”进行集中清除。
3对新区内破损的市政设施进行维修。美化新区形象,提升新区宜居质量,使新区市政设施完好率达到98%以上。
4因地制宜地推进新区环境美化亮化行动。改善新区景观。促绿化“破墙”美化新区环境,打造靓丽家园,营造欢乐、喜庆气氛。
5协助交通、交警、市执法局三大队、区建设局、乡对新区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工地乱象进行治理。
(二)深入发动全体干部职工。
做到地面整洁无垃圾、无污垢;墙面天棚无灰尘、蜘蛛网;窗明几净,发动全体干部职工在单位内进行了清洁卫生大扫除。物见本色,办公设施、设备无灰尘、无污垢;资料、书报、物品摆放整齐。档案柜上无杂物。厕所地面无泥土、无烟头、无纸屑;大小便池无尿垢、污垢、无臭气;洗手池见本色、洁白无污垢;绿化带无杂物、纸屑、塑料袋、烟头、果皮等;花盆外无泥土、无污垢、盆内无杂物、无烟头。
(三)抓好宣传引导。
进一步提高新区居民维护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继续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公益广告宣传。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四)及时报送情况。
对存在问题及时向治理办汇报并请示解决方法。及时将活动情况向治理办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