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河流整治名录
① 青岛市区有几条河
青岛市共有大小河流224条,均为季风区雨源型,多为独立入海的山溪性小河。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较大河流33条,按照水系分为大沽河、北胶莱河以及沿海诸河流三大水系。 大沽河水系包括主流及其支流,主要支流有小沽河、五沽河、流浩河和南胶莱河。大沽河是全市最大的河流,发源于招远市阜山,由北向南流入青岛,经莱西、平度、即墨、胶州和城阳,至胶州南码头村入海。干流全长179.9公里,流域面积6131.3平方公里(含南胶莱河流域1500平方公里),是胶东半岛最大水系。大沽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61亿立方米。该河20世纪70年代前,径流季节性较强,夏季洪水暴涨,常年有水;70年代后期,除汛期外,中、下游已断流。 北胶莱河水系包括主流北胶莱河及诸支流,在青岛境内的主要支流有泽河、龙王河、现河和白沙河,总流域面积1914.0平方公里。北胶莱河发源于平度市万家镇姚家村分水岭北麓,沿平度市与昌邑市边界北去,于平度市新河镇大苗家村出境流入莱州湾。干流全长100公里,流域面积3978.6平方公里。该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5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24公斤/立方米。 沿海诸河系指独流入海的河流,较大者有白沙河、墨水河、王戈庄河、白马河、吉利河、周疃河、洋河等。
② 青岛(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特征)自然地理小论文
青岛,别称“岛城”、“琴岛”、旧称“胶澳”,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沿海,胶东半岛东部,东、南濒临黄海,隔海与朝鲜半岛相望。拥有一个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
青岛为海滨丘陵城市,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间低凹。其中,山地约占青岛市总面积(下同)的15.5%,丘陵占2.1%,平原占37.7%,洼地占21.7%。青岛市海岸分为岬湾相间的山基岩岸、山地港湾泥质粉砂岸及基岩砂砾质海岸等3种基本类型。浅海海底则有水下浅滩、现代水下三角洲及海冲蚀平原等。
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市区由于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受来自洋面上的东南季风及海流、水团的影响,故又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点。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四季分明。
青岛市共有大小河流224条,均为季风区雨源型,多为独立入海的山溪性小河。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较大河流33条,按照水系分为大沽河、北胶莱河以及沿海诸河流三大水系。
水生物资源
胶州湾、崂山湾及丁字湾口水域营养盐含量高,补充源充足,异样菌量比大陆架区或大洋区高出数倍乃至数千倍,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尤其是胶州湾一带泥沙底质岸段,是发展贝类、藻类养殖的优良海区。该海区的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经济无脊椎动物、潮间带藻类等资源也很丰富。[4]
动植物资源
青岛特有的四大珍稀植物:青岛老鹳草、青岛薹草、胶州卫矛、青岛百合。[6]
青岛地区植物种类丰富繁茂,是同纬度地区植物种类最多、组成植被建群种最多的地区。有植物资源种类152科654属1237种与变种(不含温室栽培种及花卉栽培类型)。原生木本植物区系共有66科136属332种,分别占山东省木本植物区系科、属、种总数的93%、84%和80.2%。
③ (一)青岛市主要河流
青岛全市共有大小河流224条,均为季风区雨源型,多为独立入海的山溪性小河。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较大河流有33条。
1.大沽河干流及其支流
大沽河流域位于胶东半岛西部,约在东经120°30′~120°25′,北纬36°10′~37°12ˊ之间。总的流域总面积6131.3km2,其走向大致与干流走向相同。流域北部为山区和低山丘陵区,南部为山麓平原和平原洼地,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坡度山北向南逐渐变缓。它发源于招远市阜山西麓偏西方向500m处山溪,从招远自北南流,在马连庄镇西巨家村北入莱西市境。由北向南流入青岛,经莱西、平度、即墨、胶州和城阳,至胶州南码头村入海。流域内山区527.6km2,丘陵区1597.4km2,平原区1705.1km2,洼地801.2km2,分别占流域面积的11.4%、34.5%、36.8%和17.3%。流域范围包括烟台市的莱州、招远及莱阳市的一部分;青岛市的莱西市以及平度、胶州、即墨、城阳四市(区)的一部分。大沽河青岛段作为青岛市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约6067.5km2,水系包括干流及其支流,主要支流有小沽河、五沽河、流浩河和南胶莱河,在青岛市有母亲河之称。
图4-1 胶东半岛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
2.胶莱河干流及其支流
胶莱河位于胶东半岛沂山脉与昆嵛山脉之间。约在东经119°30′~120°6′,北纬36°12′~37°6′。干流全长130km,总流域面积5478.6km2。其中,北胶莱河长100km,流域面积3978.6km2。南胶莱河长30km,流域面积1500km2。胶莱河流经昌邑、莱州、高密、诸城以及青岛市的平度、胶州、胶南等县(市)。流域形状呈南北方向长的长方形,而河流是东南-西北向。流域最大宽度64km,最小宽度8km,各支流均正交于干流,成羽状河系。胶莱河流域的水流一般是由两旁分水岭向干流集中。流域内平原居多,以堆积地貌为主。侵蚀和冲积台地约占流域面积的75%。火山形成的地貌约占7%,丘陵面积为18%。丘陵区及侵蚀台地分布在各支流的上、中游地带,冲积台地分布在干流两岸。流域内年降雨多集中在6~9月,汛期与枯水期变幅很大。在整个流域中,流域面积超过100km2的支流有泽河、淄阳河、白里河、昌平河、白沙河、三苗家、龙王河、现河、胶河、墨水河。
另外独流入海的河流,较大者有白沙河、墨水河、王戈庄河、白马河、吉利河、周疃河、洋河等。
④ 青岛市自然生态环境
一、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位于东经119°པ″~120°57འ″,北纬35°34″~37°09༼″。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全市总面积10654km2,其中市区(含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城阳、黄岛7个区)1102km2,所辖胶州、胶南、即墨、平度、莱西5市9552km2。
2.地形
青岛为海滨丘陵城市,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间低陷,其中山地约占全市总面积的15.5%,丘陵占25.1%,平原占37.8%,洼地占21.7%。全市海岸分为岬湾相间的山基岩岸、山地港湾泥质粉砂岸及基岩砂砾质海岸等3种基本类型。浅海海底则有水下浅滩、现代水下三角洲及海冲蚀平原等。
3.水文
青岛市共有大小河流224条,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较大河流33条,其中流域面积在500km2以上的5条,即大沽河、北胶莱河、南胶莱河、小沽河、泽河。大沽河是全市最大的河流,发源于招远市阜山,流经莱西、平度、即墨各市和城阳区,于胶州市营房镇码头村南入海,流域面积6131.3km2,总长179.9km,青岛市境内流域面积4850.7km2,是目前市区汲取径流水和地下水的主要水源地。
至2002年青岛市共有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21座,另有小(一)型水库73座,小(二)型水库397座,塘坝376座,大小拦河闸167座,机电井7.2万眼,地表拦蓄能力总计为10.2×108m3(其中引黄1.1×108m3)。
二、生态环境
1.土壤环境
青岛地区地形复杂,土壤类型较多,但主要有五大类,即棕壤、砂姜黑土、潮土、褐土、盐土。青岛市土壤总面积82.55×104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4.35%。
2000年青岛地区全市水土流失总面积40.64×104h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6.6%,其中中等水力侵蚀面积占44.2%,中等以上程度的水力侵蚀面积占10.83%。耕地水土流失总面积22.92×104h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56.4%;耕地中度水力侵蚀面积9.65×104h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23.8%,占耕地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2.1%。草地水土流失面积880h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0.22%。
2000年青岛地区盐渍化土地总面积为3885hm2,占国土总面积的0.35%,比1986年减少了4607hm2,但耕地盐渍化面积增加到2085hm2,占盐渍化土地总面积的53.7%。近10年来,由于连续干旱和治理,青岛地区胶莱河谷平原、即墨西北洼、莱西姜山洼地等砂姜黑土已基本摆脱了涝、渍的危害,目前盐渍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即墨市的蓝村、王村、温泉、崂山王戈庄、流亭、胶州营房等以及大沽河下游的滨海低洼地区,造成盐渍化土地的直接原因是海(咸)水入侵,如即墨市周瞳河下游、滨海地带的海水入侵,造成大批机井报废,大片良田荒芜。
2000年青岛地区沙化土地总面积714hm2,占国土总面积的0.06%,主要分布于莱西市的孙受及胶河、白马河河床附近以及胶南寨里等地的海滩近岸处,总体危害不大。
2.湿地状况
调查数据显示,青岛的湿地总面积为17.76×104hm2,约占青岛市总面积的16%,是沿海地区湿地资源比较丰富的区域,其中面积最大的湿地是胶州湾。青岛的湿地可以分为5类:①海岸湿地,包括青岛湾、金沙滩、即墨的丁字湾、沙子口湾、灵山湾等海湾;②河口海湾,包括胶州湾的河流入海口等;③河流湿地,主要有大沽河、小沽河、洋河等大小河流;④湖泊,主要包括崂山水库、产芝水库等大小水库和池塘;⑤沼泽湿地,主要分布在城阳区的棘洪滩、胶州营海等处,以芦苇丛湿地为主要表现特征。
3.森林状况
青岛市现有林地总面积360122.1hm2,其中有林地面积247404hm2,灌木林地面积3773.9hm2,疏林地面积2550.6hm2,未成林造林地18368.3hm2,苗圃地面积6864.7hm2,无立木林地303.3hm2,宜林地80817.3hm2,辅助生产林地40hm2;另有潜在林地55200.9hm2;林木总蓄积量556.03×104m3;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31.37%。
4.植被
青岛市天然植被较少,多为人工栽培或通过封山育林次生形成的乔、灌、草植被资源。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地瓜、蔬菜等,主要果树有苹果、梨、桃、葡萄等,主要乔林有松、槐、杨、柳等,主要灌林有棉槐、胡枝子等,此外还有众多草本植物。
三、城市环境质量状况
就各年的三废排放情况而言,总的趋势是逐年增加,自2000年到2004年,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增加了20.27×104t,年平均增加5.07×104t;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增加了4924259×104m3,年平均增加1231064.75×104m3;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增加了145.49×104t,年平均增加29.1×104t。三废的增加,加重了生态环境的负荷,但各区的排放情况不尽一致。
从分区的资料看,黄岛区的情况比较严重,各项指标的单位GDP排放量基本居全市之首,应加强重点管理和治理。
就市区城市污水处理厂而言,情况大不一样。各处理厂年度内处理污水的量相差较大,各自的负荷也不同,压力最大的为团岛污水处理厂和海泊河污水处理厂,2004年能力利用在87%以上。据最新资料显示,海泊河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已经不能满足污水处理的要求,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就空气质量而言,情况也大不一样,郊区各区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明显好于市内4个区。
⑤ 河道整治工程划分中型或小型项目是怎么划分的
河道整治工程划分中型或小型项目通常是根据河流的面积大小来划分,标准如下内:容
中型项目的河道整治工程所整治的河道河流面积为一万至三十万亩(不包括一万亩),即河流面积范围约在6.67~200平方千米内(不包括6.67平方千米);
小型项目的河道整治工程所整治的河道河流面积为一万亩至一万亩以下,即河流面积范围约在6.67平方千米及以下。
此外,大型项目的河道整治工程标准是所整治的河道河流面积在三十万亩以上,即河流面积超过200平方千米的河道工程属于大型项目。
⑥ 河流治理(包括水和污泥等)有哪些新的方向吗
1)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技术;
2)人工湿地结构及组合工艺;
3)生态护岸技术方法;
4)水生植物群落优化及扩增等技术。
⑦ 青岛大沽河治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大沽河是胶东半岛最大河流,由北向南流经青岛的莱西、平度、即墨、胶州和版城阳五个权区市,流域面积4781平方公里,占青岛市域总面积的45%,被称为青岛的“母亲河”。作为惠民工程,青岛还把大沽河治理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纽带,缩小长期困扰青岛发展的南北差距问题,带动辖区流域范围内50个镇处、2513个村庄、240万人口的发展。通过治理,形成“城市、特色镇、新型农村社区”城乡协调发展格局;优化“北果南菜”的农业总体发展格局,打造一批全省乃至全国水平的现代农业基地,将大沽河流域建设成为现代农业产业聚集带;形成“滨河旅游区—旅游特色城镇—滨河旅游节点—特色景点(村庄)”的多层次旅游发展格局,带动流域旅游产业的发展。
⑧ 湖北省河流水系名录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之称。境内除长江、汉江干流外,省内各级河流专河长5公里以上的有属4228条,另有中小河流1193条,河流总长5.92万公里,其中河长在100公里以上的河流41条。长江从西向东,流贯省内26个县市,西起巴东县鳊鱼溪河口入境,东至黄梅滨江出境,流程1041公里。
境内的长江支流有汉水、沮水、漳水、清江、东荆河、陆水、滠水、倒水、举水、巴水、浠水、富水等。其中汉水为长江中游最大支流,在湖北境内由西北趋东南,流经13个县市,由陕西白河县将军河进入湖北郧西县,至武汉汇入长江,流程858公里,全长1532公里,在湖北境内由西北趋东南,流经13个县(市),至武汉汇入长江,流域面积6.24万平方公里。
名录可向湖北省水利厅咨询。
⑨ 河流的治理措施:
1、滩地的保留和利用
滩地是山溪性河道的特有产物。一般河道滩地较开阔,洪水期水流漫滩,利于行洪滞洪,应保留其功能,并充分开发利用。流经城区的河道,在维持滩地行洪功能的同时,利用滩地设置绿化地、公园、交通辅道和运动场所,开发其休闲、亲水功能,成为市民娱乐、健身、游玩的好地方。
整治中,顺应河势,因河制宜,保留河滩和弯道,恢复河道的天然形态,减少河床的坡降,降低洪水位,减少洪峰压力,同时可降低防洪堤的高度。另外,弯曲的水流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为各种牛物创造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2、采用生物固堤,减少堤防硬化
对于乡村田间河道,除个别冲刷严重河岸需筑堤护坡外,应尽量维持原有的自然面貌,保持天然状态下的岸滩、江心洲、岸线等自然形态,维持河道两岸的行洪滩地,保留原有的湿地生态环境,减少由于工程对自然面貌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堤防建设中,可采用大块鹅卵石堆砌、干砌块石等护岸方式,使河岸趋于自然形态。个别受冲河岸堤防内侧可采用种植水杉等根系为直根的树种或草坪护坡等植物护堤措施。
3、生物群落多样性恢复
恢复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其对象包括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的恢复。按照河流生态系统整体恢复的理念确定生物群落恢复任务,难点在于如何选择指示物种。具有操作性的方法是把重点恢复濒危、珍稀和特有生物物种以及保护和恢复重要生物资源。此外,还应加强土著物种的保护,防止生物入侵。
4、河流污染治理
截污分流。截污是治理城市河流污染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通过建设雨、污水管网,将原本直接排入城市河流的污水收集至城市污水处理厂或者人工湿地,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从而削减了排入河流的污染物总量。截污分流法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河流水污染的问题,但实施难度较大,涉及到水利、市政、道路等多个部门,因此一般需要通过行政手段辅助。
(9)青岛市河流整治名录扩展阅读:
河道治理的重要性:
为充分发挥水利工程设施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减少洪灾损失,促进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实现,对农村河道进行整治已势在必行。
通过河道整治使其城镇、基础设施等防洪标准有较大提高,区域内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防洪安全保障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为新农村建设、群众安居乐业、社会繁荣稳定提供良好的基础,促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共建人水和谐的社会环境。
为了实现江我国水系规划总体目标,保障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尽快确定河网水系整治及防洪排涝规划,全面提升片区河网水系面貌及防洪排涝能力,创建现代化的水利设施和管理体制,从而为加快推进我国的水系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