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口岸治理体系

口岸治理体系

发布时间: 2021-02-01 18:10:05

A. 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

耻辱历史:1840年的鸦片战争;1858、1860年的英法入侵;1894年的甲午中日海战;专1900年的八国联属军的入侵;1931年日本占领东三省;1937年的卢勾桥事变等等,伴随着这些入侵战争是丧权辱国的条约,中国一步步被沦为殖民地,人民一步步被沦为奴隶。
祖国强大标志: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开始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苏珍宝岛战役,中印之战,几乎和周边几个国家都打了一遍,原子弹、氢弹、卫星相继成功,进入五大常任理事国,收复香港、澳门,宇航员上太空,航空母舰的制造和使用等等,这些都是令人自豪,扬眉吐气的大事,如今中国的国际地位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共认的第三大强国。三分世界有其一!

B. 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五大任务是什么意思

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五大任务、18个领域工作目标
郑州要紧紧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加快推进相关工作,全面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辐射带动功能。
一、夯实产业基础,全面提升综合经济实力
(一)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全面提升制造业基础能力和创新能力,在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领域,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创新型领军企业,打造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等。
(二)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增强国际物流通道和文化旅游交流功能,提高服务业外向度,积极引进跨国公司和企业集团区域性、功能性总部。加快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郑州期货交易所等平台发展,搭建辐射全国的特色化、专业化服务平台,提升服务经济层次和水平等。
(三)加快培育发展新经济。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创新,发展分享经济、平台经济、体验经济、社区经济。建设龙子湖大数据谷,打造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核心区等。
二、突出改革创新,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
(一)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以高效市场、有限政府为目标,基本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适应现代治理体系要求的政府管理服务模式。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力度,全面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最大限度放宽市场准入和减少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的干预等。
(二)改革优化创新政策制度。清理妨碍创新的制度规定和行业标准,构建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深化保障和激励创新分配机制改革,落实创新成果处置权、使用权和收益权改革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制度的相关政策等。
(三)加快聚合创新要素资源。支持开展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国家级科研院所设立分支机构,建设全国重要科教中心。加快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建设等。
(四)打造创新创业发展平台。推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郑(州)开(封)创新创业走廊等建设,积极开展重大政策先行先试。培育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推进跨行业跨区域协同创新,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发展开放式众创空间等。
三、发挥区位优势,打造交通和物流中枢
(一)着力增强航空枢纽作用。进一步增加连接全球主要枢纽机场的货运航线和洲际客运航线,形成覆盖全球的国际客货运航线网络。加强国际国内航线对接,强化郑州机场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等便捷高效交通系统的无缝衔接,提升国际化服务能力等。
(二)巩固提升全国铁路枢纽功能。优化铁路枢纽布局,加快建设郑州南站和高铁快件物流集散中心,完善枢纽货物转运集疏系统。拓展铁路枢纽对外通道网络,构建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速铁路大通道,强化郑州铁路枢纽在全国铁路网的作用和地位等。
(三)建设多式联运国际物流中心。结合郑州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和示范物流园区建设,推进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出海港(国际陆港)一体协同,建设以航空、铁路为骨干的国际物流通道,完善以快速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支撑的国内集疏网络等。
四、坚持内外联动,构筑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
(一)提升“一带一路”节点作用。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口岸互联互通,建设东联西进的陆海通道。聚焦物流、装备制造、工程承包等优势领域,深化与中亚、俄罗斯、东南亚、东中欧等重点区域的合作,建设双向经贸产业合作园区和海外物流基地,全面加强文化、旅游、教育、医疗、人才等领域交流合作等。
(二)构筑双向开放大平台。高水平建设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扩大投资领域开放,积极有效吸引境外资金、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扩大航空服务对外开放,创新国际医疗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等。
(三)大力发展口岸经济。拓展郑州国际航空口岸和国际铁路口岸功能,健全口岸经济发展机制,促进口岸与枢纽、物流、贸易、金融联动发展。提高功能性口岸、海关特殊监管区运行效益,加快发展中转贸易、离岸贸易等新型业态等。
(四)增强辐射带动功能。强化郑州核心功能,推进中原城市群交通一体、产业链接、生态共建、服务共享。发挥中部崛起战略支撑作用,加强与中部地区省会城市互动合作等。
五、彰显人文特色,建设国际化现代都市
(一)引领大都市区建设。加快与开封、新乡、焦作、许昌等城市融合发展,共建高效衔接基础设施,共守生态安全,健全多元共享公共服务体系,打造现代化大都市区等。
(二)营造美丽宜居环境。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着力构建森林、湿地、流域、农田和城市五大生态系统,构筑主城区绿色生活圈、城市周边生态隔离圈、外围森林防护圈。突出西部山地、黄河沿岸等生态空间主体功能,加强黄河湿地保护修复等。
(三)彰显中原文化魅力。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古都文化、功夫文化、根亲文化和儒释道文化,提升凝聚荟萃、辐射带动和展示交流功能,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提升嵩山论坛影响力,打造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交流的重要平台等。
(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优化城乡空间布局、规模和结构,统筹全域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布局、农田保护、产业集聚、村庄分布、生态涵养。推进公交都市、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等建设,提升城镇现代基础设施水平等。

C. 新型智慧城市是以为民服务全程全时、城市治理高效有序、数据开放共融共享、经济发展绿色开源、网络空间安

新型智慧城市是以为民服务全程全时、城市治理高效有序、数据开放共融共享、经济发展绿色开源、网络空间安全清朗为主要目标,通过体系规划、信息主导、改革创新,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现代化深度融合、迭代演进,实现国家与城市协调发展的新生态。其本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措施与体现。城市治理和管理不仅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的重要载体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础。过去的几年间,我国近三百个城市开展了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有效改善了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了管理能力,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

一图全面感知、一号走遍郑州、一键可知全局、一体运行联动、一站创新创业、一屏智享生活……让城市更智慧,生活更便利,郑州要对标世界一流,走在全国前列。郑州市经贸信息委有关负责人透露,郑州正在制定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数字政府”建设总体方案,瞄准2018年建成全国一流、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总体目标,以提升民生服务和城市治理能力为重点,通过建设十大工程,努力在2020年实现“六个一”发展目标,建成国家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一、提出“六个一”发展目标

根据正在制定并征求意见的方案,郑州提出了到2020年智慧城市建设要实现的“六个一”发展目标:

“一图全面感知”——建成全面感知城市安全、交通、环境、网络空间的感知网络体系,更好地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的社会运行态势;

“一号走遍郑州”——建成电子公共服务体系,个人通过身份证号+生物识别、企业通过社会信用代码+数字证书可以办理各类公共服务事项;

“一键可知全局”——建成基于大数据、信息共享和人工智能的决策辅助体系,在一个地方鼠标一点即可获取所需的来自全市各部门、各系统的所有数据,并能提供各类定制化决策支撑报告;

“一体运行联动”——在公共安全、城市运行管理的各领域通过信息化手段建成反应快速、预测预判、综合协调的一体化城市运行管理体系,实现市区联动、部门联动、军地联动;

“一站创新创业”——通过数据开放平台和大数据交易平台,释放数据红利,打造成基于开源数据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提升数字化产业经济活力;

“一屏智享生活”——融合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的与市民生活相关的各类服务,建设一体化市民服务平台,市民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可方便快捷获得高品质生活服务。


二、重点推出“十大工程”

据悉,围绕“六个一”目标,郑州将重点推进高速宽带网络工程、全面感知体系工程、城市大数据工程、智慧城市运行管理工程、智慧公共服务提升工程、智慧公共安全体系工程、智慧城市治理优化工程、智慧产业发展工程、网络安全保障工程、标准规范保障工程等十大工程。

其中,智慧公共服务提升工程将以贯穿服务市民和企业的全生命周期需求为主线,优化整合各级各部门服务内容,建成国内领先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民生服务体系,包括构建新型卫生管理和医疗服务模式、建设面向社会需求的教育智慧服务体系、建立智慧社区公共服务平台、打造智慧气象服务新模式、构建口岸智能化便捷化通关体系等等,市民和企业服务体验和便利程度将极大提升。

三、创新推动“数字政府”建设

作为河南省“数字政府”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一,郑州将通过改革和创新推动“数字政府”建设工作,建立以大数据驱动政务创新的政府信息化建设新模式,依托“数字政府”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简政放权,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实现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

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可100%网上申报,行政审批事项平均审批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压缩50%以上,推进至少500个事项实现全城通办,切实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

郑州将实现100项高频服务眨眼办,申请人刷脸眨眼后即完成申请;自助终端机提供超过100项政府服务;100项服务主动推送办理;每一项便民举措,全年必须完成100万次的业务量,才算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同时,郑州将建设全市统一政府移动应用APP,实现政务服务贴身随行,整合超过500项服务内容,下载量超过100万次。

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随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随着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和“数字中国”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新的要求,这不仅推动了传统意义上的智慧城市向新型智慧城市演进,更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金鹏信息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D. 中国电子口岸网的内容和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的内容有什么区别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China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 Commerce Center,简称CIECC)成立于年,肩负国家信息化建设重点工程(金关工程)主干网建设、维护、运营的使命,运营中国国际电子商务权威、稳定、安全的第三方服务平台,承担中国电子商务的培训任务,并不断将中国电子商务国际交流与合作引向深入。
CIECC紧跟国际技术潮流,积极将先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CIECC运营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第三方服务平台--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简称EC网)始终保持世界领先的技术水平,并建成拥有100个城市节点的国家级网络基础设施。EC网为中国各级政府部门和国内外企业提供了安全、稳定的电子商务运行环境和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体系,已经拥有企业会员近80万家,成为业内公认的一流网络运行平台。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CIECC的业务涉及电子商务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安全认证、信用服务、现代物流、国际合作、教育培训等,服务范围覆盖中国商贸领域主要企业。
CIECC运营的“在线广交会”作为电子商务第三方专业服务的先行者,打破时空界限,为不能参加现场广交会的企业提供网上参与广交会的机会。经过七年的发展,“在线广交会”在国内外企业中拥有很高的声誉,拥有60万家企业会员及金牌会员,被称为“永不落幕的交易会”。
基于不断扩展的大型、统一、共享数据库平台,CIECC建设的“全国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和“加工贸易/外贸企业数据库”入库企业近40万家,“全球采购商数据库”入库海外企业60万家。在此基础上,CIECC与行业协会共同建设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信用体系”和“中国医疗保险信息网”,开创了中国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先河。
CIECC承担的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电子商务安全认证系统”是我国首家自主开发、自主版权的CA安全认证系统。该系统作为首家大陆安全认证系统通过了“泛亚联盟”(PAA)的认可,为中外企业的跨国电子交易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和支持。
为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服务,CIECC设立了由技术专家组成的CIECC客户服务中心和遍及全国100个城市的技术服务队伍,为企业用户及政府部门提供业务咨询和技术支持。
CIECC主动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其它国家和电子商务国际组织建立对话与磋商机制,保持密切合作,务实开展国际电子商务促进工作。CIECC发起成立了APEC电子商务工商联盟并担任联盟主席、参与泛亚电子商务联盟(PAA)的创建工作、积极参与政府间经贸信息合作,经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大会批准,联合国全球贸易网络中国发展中心设立在CIECC。
为营造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环境, CIECC已经着手与戴尔、B-Global、大连口岸物流网、光大银行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和机构合作开展了一系列务实性探索工作,构建以贸易基础服务、贸易物流服务、贸易金融服务、贸易专业服务和贸易公共服务为核心的一体化电子贸易服务体系,全力推动中国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截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简介

2001年5月18日,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海关总署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China E-port Information Data Center简称“数据中心”)。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主要承担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金关工程"--中国电子口岸系统集成、网络平台建设、应用项目开发和系统运行维护, 为政府管理部门和全国500多万家进出口企业提供全程电子政务服务。为了适应中国电子口岸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2002年10月,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在全国41个直属海关所在地设立数据分中心。分中心系各直属海关直属事业单位,负责承办本地区政务卡、企业卡的录入、制作和为本地区联网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操作培训、热线咨询等各项服务工作,进一步保证了电子口岸应用项目顺利推广及运行正常。

自成立以来,数据中心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集中力量,做好国家重点应用项目的开发、试点和推广工作,目前已推广电子口岸应用项目31个,并在全国47个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及300个地级市设立中国电子口岸专网接入节点,实现了与海关总署、外汇管理局、国税总局、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商务部、公安部、铁道部、贸促会、香港工贸署、澳门经济局以及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11家商业银行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入网企业达18万家,每日处理电子单证数量达50万笔,中国电子口岸门户网站每日点击率超过430万次,在整顿国家经济秩序、加强政府综合治理、便利企业通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数据中心内设办公室、技术部、运行部、客户服务部和财务部5个部门,现有员工323名,拥有6名博士、76名硕士以及一大批IT尖端技术人才,致力于将软件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服务国家外向型经济发展,落实中央“电子口岸”建设,保证“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工作需要。

中国电子口岸受到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国电子口岸系统
中国电子口岸的建设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1998年10月,朱总理在国务院召开的八省(区)打击走私骗汇工作座谈会上指示:“要加快银行、外汇管理局和海关之间的计算机联网,加强对报关单和进出口核销工作的管理,从源头上防止骗汇、逃汇违法活动的发生。” 2000年8月,朱总理听取中国电子口岸系统建设汇报后指出:“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特别是先进信息技术,加快政府管理信息化进程,是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迫切要求,各级政府、各个部门都要把推进行政管理信息化作为一件大事。当前要通力合作,加快‘金关工程’和‘金税工程’建设,把海关、税务、银行、外汇、外贸管理和执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海关总署和外汇局于研究开发的中国电子口岸第一个应用项目“进口付汇报关单联网核查系统”在1999年1月投入使用后,起到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和推动下,在有关部委的配合支持下,海关总署会同公安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外经贸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民航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外汇局,按照“电子底帐+联网核查”管理模式于2000年底完成了中国电子口岸系统建设。

电子底帐+联网核查取得的初步成效
中国电子口岸主要作用
建立进出口货物电子底帐,实施综合治理。国家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分别将各自掌握的企业档案、合同、报关单、核销单、舱单等电子数据集中存到公共数据中心,并实行联网核查,从根本上杜绝利用假单证走私、骗汇、骗税等违法犯罪活动,提高政府部门综合管理效能。

促进政务公开,加强廉政建设。“电子底帐+联网核查”管理模式使国家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法行为更加规范、统一、透明,并在各部门之间和作业环节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从而增强廉政建设的力度。
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中国电信结合中国电子口岸业务特点,推出全国统一的95199拨号、宽带和专线3种接入方式,企业只要从电信公网“一点接入”,就可以透过公共数据中心向海关、国检、外贸、外汇、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和单位申办各种进出口手续,既节省时间,又减少奔波劳累之苦,从而提高贸易效率,降低贸易成本。

可靠的安全系统
中国电子口岸安全系统采用PKI标准公钥技术和国内最先进的CA身份认证系统,入网用户经过工商、税务、技监、外经贸、海关、外汇6个部门进行的资格审查后取得入网IC卡,并使用IC卡开展业务,从而有效防止抵赖和篡改数据。该系统由国家密码办、总参三部以及信息产业部邮电科学院联合研制开发,2000年12月通过了国家信息安全保密鉴定。
中国电子口岸主要应用项目
进口许可证联网核查
进口报关单联网核查
出口收汇核查
出口退税
企业年检
快件通关
加工贸易电子帐册
网上支付
通关单联网核查
ATA单证册通关
IT企业联网监管
进口汽车证明书联网
一次报关报检
减免税申请
出口加工区
联网报关
无纸通关
舱单申报

中国电子口岸的推广应用,在加强政府监管,打击走私、骗汇、骗税,提高贸易效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中一个重要的业务应用系统,“金关工程”中国电子口岸将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总体目标,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为建立高效、廉洁、勤政的政府服务,为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服务
----截电子口岸网

从上面你就可以了解他们各自是如何的了?

E. 如何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实质是整合多方力量和资源、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及时对违法犯罪等社会治安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多环节防治,根本目的是立足预防,从源头上进行防范和治理。

不断减少和消除产生社会治安问题、影响社会稳定的诸多社会矛盾和消极因素,最大限度地预防、控制和减少违法犯罪,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长期稳定。

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建立在警务现代化、公安信息化、执法规范化、防控立体化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化防控体系,涉及面广,科技含量高,参与力量具有广泛群众性和社会性,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等。

各个工作环节之间具有内在联系,环环紧扣,相辅相成,仅仅靠公安机关一家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依靠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借助各种手段,科学配置社会管理资源。


(5)口岸治理体系扩展阅读:

2015年4月13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

该《意见》内容包括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加强社会治安防控网建设、提高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科技水平、完善社会治安防控运行机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格局6部分21条。

2015年4月13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