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治理
① 如何防治罗非鱼嗜水气单胞菌病
【病原】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引起。
【症状】高峰期主要出现在5~8月,有肠炎型和体表溃烂版型两种不同类权型的症状。肠炎型主要表现为肛门红肿,肛门附近的皮肤发红,解剖观察可见肠道无血却发红;体表溃烂型表现为病鱼体表呈斑块状溃烂,并可遍及全身,体表充血,鳞片脱落,肌肉外露,呈红色斑块状病灶,严重时可溃烂成洞穴状,肝褐色,胆肿大、墨绿色,因此又称溃疡病、溃烂病(图23)。
图23 罗非鱼嗜水气单胞菌病
【预防方法】(1)实施综合预防,特别应对养殖池进行彻底清淤消毒,有条件的应每年或隔年干塘和曝晒。
(2)定期(10~15天)每立方米水体用25~30克生石灰全池泼洒(或选用效果好的环境保护剂)。
(3)鱼种放养前,用4%的盐水洗浴5~10分钟。
(4)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新。
【治疗方法】(1)用1克/米3漂白粉(有效氯含量30%)全池泼洒;隔天1次,连用3次。
(2)同时投喂大蒜素等内服药,效果更佳。
(3)内服按每100千克鱼每天用土霉素1~3克拌饵料投喂,连续3~5天为一个疗程。
(4)病情特别严重的亲鱼,可在背部肌内注射硫酸链霉素,剂量为每千克体重20毫克。
② 如何防治罗非鱼细菌性烂鳃病
【病原】由柱状嗜纤维菌引起。
【症状】病鱼体色发黑,尤以头部最严重,通常称此病为“专乌头瘟”。病鱼鳃属盖骨的内表皮发炎充血,严重时中间部分的表皮常被腐蚀成一个圆形不规则的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鳃丝腐烂,鳃丝骨条尖端外露,特别是鳃丝末端黏液很多,并多半附有污泥,游动缓慢,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呼吸困难,轻压鳃部有大量血水流出。此病在淤泥较厚的水体中,温度在21℃以上发病最为多见,周年发生,春夏交替的不稳定暴雨季节容易暴发。
【预防方法】(1)从改善环境入手及时排污,清污及换水,静水保种用光合细菌5~10克/米3的浓度全池泼洒,可有效地抑制有害病菌的繁衍与感染。
(2)全池泼洒生石灰15~20克/米3,一般每两周1次。
(3)鳃上、体表如有寄生虫,要及时杀灭。
【治疗方法】(1)全池泼洒高锰酸钾,使池水成3克/米3浓度。
(2)全池泼洒福尔马林30克/米3浓度。
(3)全池泼洒含氯制剂,漂白粉1克/米3,连续7天。
③ 如何防治罗非鱼水霉病
【病原】由水霉感染引起。
【症状】水霉不感染健康无损伤的罗非鱼。在病初,肉眼只能看见鱼体伤口处组织红肿,皮肤附着一层白色黏液。随着菌丝的生长,大量新繁殖的菌丝为白色或灰白色,棉絮状。同时,菌丝体还能深入肌肉中,其分泌的毒素能破坏肌肉组织使之坏死。从而导致病鱼游泳失常、食欲减退,甚至停止摄食、瘦弱而死。主要发生在早春和秋末、冬初20℃以下的低水温季节,刚移入越冬池这段时间最易暴发水霉病,其病情的严重程度与损伤情况有关,通常都是散在性发病(图24)。
图24 罗非鱼水霉病
【预防方法】(1)养殖管理,起捕、运输和过塘时,操作要细致,避免鱼体受伤。
(2)苗种放养时,用2%~4%的氯化钠浸浴5~10分钟。
(3)越冬池放鱼前,用生石灰10~20千克/亩消毒。
(4)罗非鱼进入越冬池后,用纯二氧化氯0.3~0.5克/米3浓度全池泼洒。
(5)入冬前提高越冬池水体的盐度,使池水盐度提高到10左右。
【治疗方法】(1)用400克/米3食盐和400克/米3小苏打(碳酸氢钠)合剂全池泼洒。
(2)用五倍子末全池泼洒,用药浓度为2~4克/米3。
(3)用五倍子末拌饵投喂,每千克鱼用0.1克,每天3次,连用7天。
④ 如何防治罗非鱼小瓜虫病
【病原】抄由多子小瓜虫引起袭。
【症状】体表、鳍条、鳃有许多针头大小的小白点,严重感染的个体,体表黏液增多,形成一层白浊状薄膜;寄生处组织坏死,发炎,并有出血点。病鱼食欲不振或停食,身体消瘦,游动无力,呼吸困难,终致死亡。流行高峰期为秋末冬初和春季,水温25℃以下,主要危害罗非鱼的苗种。
【预防方法】苗种进出境或放养苗种时应严格检视,发现带虫者,应杀灭处理后再放养。【治疗方法】(1)用200~250毫克/升冰醋酸药浴15~20分钟。
(2)3.5%食盐和1.5%硫酸镁,浸浴15分钟。
(3)每立方米水体用生姜3克、辣椒粉0.5克,先将生姜捣烂,加入辣椒粉混合煮沸半小时,全池泼洒。
(4)用浓度0.5克/米3硫酸铜全池塘均匀泼洒,每天1次,连用3~5天,每天镜检鱼体和鳃,没发现小瓜虫即停药。注意:要使用3天以上才有效,但混养有其他鱼类的隔天泼洒。
⑤ 如何防治罗非鱼爱德华氏菌病
【病原】由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引起。
【症状】病鱼体色发黑,腹部膨大,肛门发红,眼球突出或混浊发白。此外,有的病鱼体表可见有膨胀发炎的患处,尾鳍、臀鳍的尖端和背鳍的后端坏死发白。解剖观察,有腹水,生殖腺特别是卵巢有出血症状,肠管内有水样物贮积或肠壁充血。肝、脾、鳔等内脏,特别是肝脏有白色小结节样的病灶,并发出腐臭味。症状和病程因病例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有急性和慢性型之分,前者症状典型,后者不明显。本病是罗非鱼养殖中危害较大和常见病之一,一般在水温20℃以上流行较广,华南地区和北方温室养殖时有发生。
【预防方法】放养密度要合理,并定期消毒,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新。
【治疗方法】(1)用漂白粉(有效氯含量30%)1克/米3全池泼洒消毒。
(2)磺胺甲基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