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政治理念
A. 希拉里·黛安·罗德姆·克林顿的政治主张
2009年7月,希拉里在泰国首都曼谷高调宣布“美国回来了”。从此至今,美国“重返亚洲”就成为最普遍的国际政治语言。
2011年10月,希拉里在太平洋正中央的夏威夷宣布,欧洲中心的时代结束了,美国在中东的力量要继续撤离。美国要建立的是一个“太平洋世纪”。一个好的亚太政策,既能使美国分享与亚洲国家经济合作所带来的长远好处,又能从政治上制约对其构成安全威胁的国家。2010年7月,在第17届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上,希拉里称南海的争议事关美国国家利益。南海局势从此升级。自那以后,希拉里多次在与东盟国家的交往中挑起南海议题,发起对中国的攻势。
2011年11月,希拉里在美国援助菲律宾的舰艇上公开宣称“美国将与菲律宾‘站在一起’,与菲律宾‘一起战斗’”,从而增加了菲律宾挑衅中国的气焰。在钓鱼岛问题上,希拉里也以微妙的态度,适时地为日本“打气”,甚至表态称钓鱼岛问题适用于《美日安全保障条约》第五条。除此之外,在伊朗问题、叙利亚问题和中非关系等问题上,希拉里也多次敲打中国,制造国际舆论,抹黑中国的形象。 要搭建好亚太的战略框架、控制好中国问题,希拉里必须挖掘出更多的“巧实力”。除了进一步巩固亚太地区的盟友关系,希拉里还不辞辛劳、穿针引线,竭力拉拢曾经的“离心力量”。
2011年11月,希拉里实现了对缅甸的访问,这是50年来美国国务卿首次到访缅甸,美缅关系就此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撬动了东南亚地区中美影响力的微妙变化。2012年7月,在希拉里最长的一次外交出访中,她曾绕着中国兜了一圈,实现了其任内第三次访问越南,同时她还访问了蒙古、老挝这两个此前从未去过的国家。
希拉里的这一系列“破冰之旅”被视为美国“重返亚洲”的重要战略步骤。 2010年年末,西亚、北非阿拉伯国家的民众运动突然爆发,美国从中东收缩力量的大战略,在巨大的变局面前出现了犹豫和争议。口头上支持中东民众运动、鼓吹“民主、自由、人权”倒没有什么争议,眼看着穆巴拉克、阿里等一批长期的朋友下台时的纠结也可以忍受,毕竟沙特、巴林等盟国的局势还可以维持。
在利比亚战争问题上,希拉里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等人对美国介入利比亚表示谨慎的时候,希拉里成了坚定的主战派。 2007年,希拉里在11月/12月一期的《外交》杂志双月刊(提前出版)上撰文,集中阐述外交政策主张。美国媒体认为,希拉里这篇名为《21世纪的安全与机遇》的文章基本上反映了当前美国民主党关于对外政策的主流观点。其主要观点为:同时运用硬实力和软实力;与敌人谈判并加强与盟友的关系;处理贫穷和疾病等威胁国际体系稳定的问题;重视实务而非意识形态等。希拉里非常重视中美关系,在文中多次提到中国,并主张采取对华接触政策。主张美国必须通过经营具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和缩小分歧的方式,说服中国加入国际机构和支持国际规则。
在中美关系当中十分敏感的台湾问题上,希拉里给人的感觉也是态度不明、摇摆不定。
中日钓鱼岛争端问题上,希拉里支持钓鱼岛在《美日安保条约》范围内,但对南海问题上不持特定立场,却又表态反对任何侵犯日本对钓鱼岛管辖权的单边行动,并承认钓鱼岛及其附属海域归日本,承认钓鱼岛属于日本行政管辖范围。
希拉里是一位富有争议的政治人物,从年轻时期支持共和党,到后来转而参与民主党,并游走于党内自由派和中间温和派之间;惟一般认为其依然具有自由派色彩。
2005年5月的一次盖洛普民意调查结果显示,54%的受访者认为希拉里属自由派,30%认为她属温和派,仅9%认为她属保守派。
一般认为希拉里在国内事务上无疑是自由派,而在国防外交上是民主党内的鹰派。总的来说民众对她的看法并无太大变化,多数人仍然认为希拉里属于偏向中间的自由派,而共和党保守派也一直对她十分不满。
B. 希拉里克林顿的政治主张 谢谢
中新网10月16日电 美国下届总统大选民主党热门候选人、参议员克林顿•希拉里在最内新一期《外交容》杂志发表了全面的外交政策,称“美中关系将成为本世纪全球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表示将推进积极的对华外交。
这是最有希望获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希拉里首次表明外交政策的整体方向性。发行该杂志的外交评议会已提前于15日公布了相关内容。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希拉里还提出应在反恐措施、全球变暖等问题上加强同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国的合作力度,然而她并未直接谈及日美双边关系。
希拉里称,美中双方应当并且能够共同完成的事宜众多。她指出,中国在朝鲜弃核问题上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希拉里也表示,当然美国在涉及本国利益的问题上不会妥协,但必须构筑一个同中国保持合作的未来。
她还指出,应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的基础上构筑新的东北亚安全框架。
希拉里同时表示,美国的外交政策应当遵循多边协调主义向前发展,强调将彻底改变布什政府的外交路线。她表示将通过安全的方式使驻伊美军平安归来,而伊朗核问题也存在各种可能,强调应当通过对话积极应对,力争打开目前的僵局。
C. 希拉里的简介
希拉里·黛安·罗德姆·克林顿,美利坚合众国第67任国务卿,为美利坚合众国第42任总统威廉·杰斐逊·克林顿夫人。
中文名: 希拉里·黛安·罗德姆·克林顿
外文名: Hillary Diane Rodham Clinton
国籍: 美国
出生地: 美国芝加哥
出生日期: 1947年10月26日
职业: 政治 美国国务卿
毕业院校: 耶鲁法律学院、威尔斯利学院
主要成就: 出任当选总统奥巴马的国务卿
纽约州国会参议员
配偶: 威廉·杰斐逊·克林顿
子女: 切尔西·维多利亚·克林顿
信仰: 卫理宗
政党: 美国民主党
现居住地: 华盛顿特区
目录
名字来源
希拉里简介
婚姻
从政经历美国第一夫人
纽约州国会参议员
第67任美国国务卿
“他爱我,而且,他需要我!”
疯狂的决定
最出色的竞选总管
连任参议员 意在竞选总统
宣布参加2008美国总统大选
总统梦由来已久
竞选标语
要为自己竞选
优势
面临挑战
勤奋
退出竞选
提名为下届国务卿
出任美国国务卿
经典语录名字来源
希拉里简介
婚姻
从政经历 美国第一夫人
纽约州国会参议员
第67任美国国务卿
“他爱我,而且,他需要我!”
疯狂的决定
最出色的竞选总管
连任参议员 意在竞选总统
宣布参加2008美国总统大选总统梦由来已久竞选标语要为自己竞选优势面临挑战勤奋退出竞选提名为下届国务卿出任美国国务卿经典语录展开 编辑本段名字来源
1995年4月,希拉里·克林顿同艾德蒙·希拉里爵士见面,后者是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第一人。其间希拉里·克林顿提到她的名字正是由艾德蒙·希拉里爵士而得来,因为她的母亲希望她也能够像希拉里爵士一样,在人生中勇攀高峰。然而,艾德蒙·希拉里爵士成功攀登珠峰发生在1953年,即希拉里·克林顿出生五年多之后。在她出生之时,艾德蒙·希拉里还是个无人知晓的新西兰平民。希拉里的对手因此而抨击她的贪慕虚荣和不诚实。直到2006年美国中期选举,她对此事仍难以自圆其说。回忆录《亲历历史》。
编辑本段希拉里简介
希拉里1947年10月26日生于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一个富商家庭,从小对各种各种领导职位表现出极大兴趣,是学校和社团中的活跃分子。1965年,希拉里进入马萨诸塞州韦尔斯利大学主修政治学。1969年,她又就读于耶鲁大学法学院,是第一个在在韦尔斯学院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的学生,而她富有争议的演讲也引起了全国的注意。1973年获法学博士学位,求学期间,她结识了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比尔·克林顿。 希拉里1975年10月与克林顿结婚后,进入美国著名的罗斯律师事务所工作,并曾两次当选全美百名杰出律师。随着克林顿1993年入住白宫,希拉里成为美国历史上学历最高的第一夫人。在8年白宫生涯中,希拉里积极参与政事,负责国家医疗保健改革,还推动国会通过国家儿童健康保险项目等。 2000年2月,尚未离开白宫的希拉里宣布竞选纽约州参议员,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谋求公职的第一夫人。同年11月7日,她当选为国会参议员。2006年,她获得连任。在2008年美国总统民主党党内预选期间,希拉里作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曾一度领先奥巴马,但最终以失利告终。
编辑本段婚姻
1975年,希拉里与比尔·克林顿结婚,由于丈夫和自己的政治需要,很快转而投靠美国民主党。结婚初时,希拉里拒绝改从丈夫姓氏,仍坚持自称“希拉里·罗德姆”。在当时普遍保守的阿肯色州,此举明显过于激进,被认为是缺乏传统家庭观念的表现,也对比尔·克林顿的政治前途产生了负面影响。权衡利弊之后,希拉里最终让步,从此真正成为了“希拉里·克林顿”。 1998年莱温斯基事件揭露后,希拉里与比尔·克林顿的婚姻状态一度成为全美关注的焦点。不少支持者敦促希拉里同克林顿离婚,但她最后选择妥协。她的决定保护了她自己和比尔·克林顿的政治前途,但也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她一向提倡的女权主义理想。 在莱温斯基事件之后,有报道指希拉里在担任纽约州参议员时因为丈夫比尔·克林顿继续有胡混绯闻而打算离婚,甚至连离婚文件都已准备好,但是因为政治原因而最后不了了之。
编辑本段从政经历
美国第一夫人
1993年1月20日 –2001年1月20日 希拉里与克林顿照片
总统:威廉·杰斐逊·克林顿 前任:芭芭拉·布什 继任:劳拉·布什 作为美国第一夫人,希拉里在政策事务中占据着突出的地位,舆论普遍认为她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实权的第一夫人。1994年,她力主推行的克林顿保健计划未能获得国会通过,但1997年,她还是协助通过了美国国家儿童健康保险计划和领养与安全家庭法案。 1996年,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公众人物之一,时任美国第一夫人的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阐明了要动员大家的力量来使社会成为一个地球村,以此来帮助所有的孩子健康、快乐、活泼地成长。1998年莱温斯基事件揭露后,希拉里与比尔·克林顿的婚姻状态一度成为全美关注的焦点。不少支持者敦促希拉里同克林顿离婚,但她最后选择妥协。她的决定保护了她自己和比尔·克林顿的政治前途,但也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她一向提倡的女权主义理想。
纽约州国会参议员
任期:2001年1月3日 – 2009年1月21日 前任:丹尼尔·帕特里克·莫伊尼汉 继任:科尔斯顿·吉里布兰德 希拉里是一位富有争议的政治人物,普遍认为其具有浓厚的自由主义色彩。2000年,希拉里搬迁到纽约并当选美国参议院议员,成为第一位获得公职的第一夫人和纽约州第一位女性参议员。她的竞选策略和丈夫比尔·克林顿相似,即以满足选民的实际物质利益为主要手段,同时更加偏重于健康、儿童、社区等妇女关心的话题。就任参议员以来,希拉里一面维持自由派选民的支持,一面在争夺中间派的选票上面颇下苦心,包括投票支持伊拉克战争。但是,民众对她的看法改变不大,绝大多数人仍认为希拉里属于自由派,保守派更对她深恶痛绝。随着伊拉克战争局面的持续恶化,希拉里又转变态度,开始反对布什政府的内政外交,这也为她后来的总统竞选留下了把柄。 在2006年11月7日进行的美国中期选举中,希拉里以绝对优势连任纽约州参议员,得票中以女性选民居多。
第67任美国国务卿
就任日期:2009年1月21日 希拉里与奥巴马演讲
总统: 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二世 前任:康多莉札·赖斯 2008年12月1日,美国总统当选人奥巴马提名希拉里出任美国国务卿,并于2009年1月21日正式就职。希拉里在就职之后的首次出访选择了亚洲,而第一个出访的国家是日本 ,中国是最后一站。 早期生活 希拉里生于芝加哥伊利诺伊州一个富商家庭,从小就对各种领导职位表现出极大兴趣,是学校和社团中的活跃分子,充满爱的童年生活奠定了她对家庭、工作要忠诚的信念和服务大众的信念。 1969年,希拉里·罗德姆成为第一个在韦尔斯利学院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的学生,而她富有争议的演讲也引起了全国的注意。 1973年,希拉里从耶鲁法学院毕业开始了律师生涯。随后,她搬迁到阿肯色州并加入国会水门事件弹劾调查小组。 职业生涯 希拉里开始是美国共和党的支持者。在60年代到70年代,先后在多次总统选举中为共和党出力,成绩喜忧参半。但她借此机会发展人脉,结识了很多名人政要,为实现自己日后的远大目标奠定了基础。 1975年,希拉里与比尔·克林顿结婚,由于丈夫和自己的政治需要,很快转而投靠美国民主党。结婚初时,希拉里拒绝改从丈夫姓氏,仍坚持自称“希拉里·罗德姆”。在当时普遍保守的阿肯色州,此举明显过于激进,被认为是缺乏传统家庭观念的表现,也对比尔·克林顿的政治前途产生了负面影响。权衡利弊之后,希拉里最终让步,从此真正成为了“希拉里·克林顿”。 在1979年至1981年和1983年至1992年担任阿肯色州第一夫人期间,希拉里活跃于关注儿童福利的组织中,并担任了沃尔玛及其它一些公司的董事。 1979年,她成为罗斯律师事务所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合伙人。希拉里在1988年和1991年被评为“全美100位最具影响力律师”。 感情生活 希拉里与克林顿相识在一个“公民自由”课的课堂上。老教授讲解了一个复杂的法律案件。听课的同学们头昏脑胀,克林顿也迷迷糊糊地打起了盹。老教授放完幻灯片后询问同学们处理的办法,同学们都面面相觑。这时,克林顿模模糊糊醒过来了,不假思索地说出了答案。希拉里不由得对这个吹牛的英俊小伙儿另眼相看。而克林顿也被身旁这个穿着法兰绒长裙的美丽姑娘深深地吸引了。下课后,克林顿竟情不自禁地尾随她出去,但没有足够的勇气主动上前去跟她搭腔说话。 1975年10月11日,希拉里和克林顿在阿肯色州结婚。几乎到婚礼前最后一分钟,希拉里的母亲才发现女儿还没有礼服,于是带她去迪拉德百货商店买一身传统结婚礼服。希拉里根本没有想这些事,她确实有与精明强干正相反的另一方面——迷糊懵懂。5年后,他们唯一的女儿切尔西出世。以前曾有人问希拉里是否体验过她所盼望的“幸福的生活方式”,她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在与比尔。克林顿相爱时。”虽然有人说她视权力胜过魅力,她看到了克林顿内心世界的复杂性,而正是这一点令克林顿难以拒绝。但是不可否认在气质、思想和风格诸方面,他们似乎是那一代男女中的理想配偶。她传统的“男性气质”、活力和忍耐,正好与他带有“女性气质”的温和、多情和敏感相匹配。这是理智与政党的结合,至少,也是他们身上野心的融合。 1991年10月3日,在明媚的艳阳天下,克林顿宣布参加1992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竞选。1994年夏天,克林顿在接受采访时公开承认希拉里对他决定参加1992年总统大选的影响。在被问到为什么他相信妻子的政治判断力时,克林顿说:“她有第六感,我不得不佩服她。”希拉里为了确保丈夫的初选胜利,帮助克林顿确定和修改电视讲稿,设计公众形象,制订竞选策略,甚至对丈夫电视辩论中的措辞和风度等细节一一过问。在克林顿参加美国总统竞选时,希拉里·克林顿刚过40岁,事业正处在巅峰时期,是美国最出色的律师之一,而为了丈夫的事业,她不得不结束自己的律师生涯,做起了备受瞩目却不断引起争议的美国第一夫人。 总统选举 作为美国政治中的重要人物,希拉里愿意更上一层楼的打算是比较明显的,舆论普遍认为她已为竞选总统私下筹备多年。2007年1月20日希拉里在她的个人网站的一项宣布中说,她正组建一个竞选总统研究委员会,明确表示加入2008年总统职位的角逐。 在初选开始之前,她的情况是诸多参选人中最为乐观的,在民意调查和获得资金两方面都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在2007年8月,由于徐咏芫政治献金丑闻,她的声誉蒙上一层阴影。9月,她的竞选团队退还了所有徐咏芫拉来的赞助,基本平息了风波。 2008年全国党内初选,希拉里一开始在全国民调中大幅领先其他候选人,且已经拥有相当数量的超级党代表支持,政治评论员都预料希拉里将代表民主党参加总统大选,但是政治的不可预测性在本次初选中表露无疑。民主党政坛新秀巴拉克·奥巴马异军突起,与希拉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奥巴马在艾奥瓦州的全国第一个党团投票中胜出,震撼选情。其后,奥巴马和希拉里在长达六个月的初选中互有崭获,但是奥巴马始终维持并稳定扩大领先的局面。到5月中旬,奥巴马率先积累获得半数选票,希拉里已无反超的可能。6月3日,最后两场初选完成投票,奥巴马最终获得足够的票数赢得提名。希拉里在当日对奥巴马表示祝贺,但直到7日才正式承认竞选失败。 2003年出版自传 《亲历历史》(living history)
D. 美国大选如果是希拉里获胜,会给国际社会带来什么希拉里的政治主张是什么样的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希拉里为代表的民主党继续美国的霸权主张。
E. 希拉里是什么党
希拉里是民主党的。
希拉里·黛安·罗德姆·克林顿( Diane Rodham Clinton,1947年10月26日-),美国律师、民主党籍政治家,第67任美国国务卿,纽约州前联邦参议员,美国前第一夫人。
希拉里于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中,首度参与美国民主党总统初选。虽然希拉里领先对手伊利诺伊州联邦参议员贝拉克·奥巴马27万张民选得票,但最终在超级代表制度票数败给对手。
虽然她并非首位参与联邦总统大选的女候选人,但却被普遍认为是历史上第一位的确很有可能当选的。最后奥巴马成功当选后,提名她出任国务卿,并最终成为美国历史上的第3位女国务卿,成为2011年和2013年美国最受欢迎的政治人物。
(5)希拉里政治理念扩展阅读:
民主党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托马斯·杰斐逊和詹姆斯·麦迪逊在1790年代创建的民主共和党(Democratic-Republican Party),当时还简称为共和党,以突显拥护共和主义的原则。民主共和党组成了史称第一党系(First Party System)的政治势力主轴。
民主共和党专门反对由亚历山大·汉密尔顿领导的执政党-联邦党和其政策,当时联邦党提倡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放宽对于宪法的解释、以及一个由精英统治的政府。
杰佛逊党人(1801年之前)在英国与法国的战争中支持法国,并且反对与英国签订媾和的杰伊条约(Jay Treaty),因为担心那将会助长美国国内的君主主义势力。民主共和党将独立的农夫(自耕农)视为是共和国的中流砥柱,轻视都市、银行、和工厂。
杰佛逊和他的朋友麦迪逊于1798年将地方州的州权树立为该党的核心理念。民主共和党在美国南部和西部拥有最多支持,但在东北部六州则势力不大。
F. 希拉里对华政策
高度重视中美关系
在人气猛增的同时,希拉里不失时机地在11月/12月一期的《外交》杂志双月刊(提前出版)上撰文,集中阐述外交政策主张。美国媒体认为,希拉里这篇名为《21世纪的安全与机遇》的文章基本上反映了当前美国民主党关于对外政策的主流观点。其主要观点为:同时运用硬实力和软实力;与敌人谈判并加强与盟友的关系;处理贫穷和疾病等威胁国际体系稳定的问题;重视实务而非意识形态等。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希拉里非常重视中美关系,在文中多次提到中国,并主张采取对华接触政策。在开篇谈到美国需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时,她说,“一个高速发展的中国必须融入国际体系”。在专述中国的段落中,希拉里认为:“美中关系将成为本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她说,尽管美国和中国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体系极大不同,在一些问题上分歧很深,但美中合作的空间很大。
希拉里说,美国必须通过经营具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和缩小分歧的方式,说服中国加入国际机构和支持国际规则。她还着重谈到了中美之间的环保合作问题。她认为,美国应与中国及日本发起一个联合项目,以发展新的清洁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希拉里还谈到了中国将给美国带来的一些“挑战”,比如非洲。她宣称,在资源领域,“美国在非洲面临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大国的竞争。”
反复多变确有原因
总体而言,希拉里在这篇文章里谈及中国时,调子是积极的,讲合作多于讲矛盾。但从她以往的讲话来看,她对中国问题的表态反复多变,有“忽冷忽热”的感觉。
前不久,希拉里曾大谈“中国经济威胁论”,一方面宣扬“中国持有大批美国国债威胁美国经济自主”,另一方面又加入“中国商品威胁论”的大合唱,甚至号召抵制中国商品。此外,她还支持向中国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的提案,希望借此压中国调整人民币汇率。
在中美关系当中十分敏感的台湾问题上,希拉里给人的感觉也是态度不明、摇摆不定。不久前,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中国问题专家史文披露,两年前他听希拉里说,“美国政府、美国人民永远不会为了台湾去打仗”。但之后希拉里却通过发言人表示,在台湾问题上,她倾向于支持包括布什在内的此前7届美国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保持战略模糊政策。
其实,希拉里在对华政策方面这些看似矛盾的表现,放在美国政治的背景下考察则不足为怪。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已是美国政界主流的一种共识。但为了拉选票,美国的政治候选人在面对不同的利益团体时,往往会作出不同的表态。比如,在对黑人听众演讲时,就会多讲一些提倡种族平等的话;而面对劳工和工会团体时,则会提倡贸易保护主义,甚至不惜嫁祸于其他国家。而一旦当政,则必须从实际出发处理外交问题,包括中美关系。
希拉里是克林顿执政时期的过来人,想必十分了解其中的玄机。因此,对于美国总统候选人有关中国政策的各种不同说法,更多的还是要“听其言,观其行”。
G. 希拉里·克林顿
全名:Hillary Diane Rodham Clinton(希拉里·黛安·罗德姆·克林顿)
美国一般人都有个 middle name,中文直接翻译就是 中间的名字。 她的中间的名字就是 Diane 。 而 Rodham 则是她父亲的姓。在美国以及传统的中国社会,例如:台湾,一般女性结婚以后,会改为丈夫的姓。例如: 蒋宋美龄。 所以她父亲的名字就变成了她的中间的名字了。 克林顿就变成了她的姓。 生日:1947年10月26日
国籍:美国
政党:美国民主党
配偶:威廉·杰斐逊·克林顿
子女:切尔西·维多利亚·克林顿
信仰: 卫理宗
求学经历: 威尔斯利学院→ 耶鲁大学法学院
现居住地: 华盛顿特区
[编辑本段]从政经历
希拉里是一位富有争议的政治人物,当第一夫人期间曾主持一系列改革。曾参加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角逐,但最终失败。希拉里并不是第一位参与美国总统大选的女性,但她被普遍认为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确有可能当选的女性候选人。虽然希拉里失意于总统宝座,但其同党的巴拉克·奥巴马成功当选总统之后,提名了她出任美国国务卿,她成为美国第三位女国务卿。
美国第一夫人
1993年1月20日 –2001年1月20日
总统:比尔·克林顿
前任:芭芭拉·布什
继任:劳拉·布什
作为美国第一夫人,希拉里在政策事务中占据着突出的地位,舆论普遍认为她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实权的第一夫人。1994年,她力主推行的克林顿保健计划未能获得国会通过,但1997年,她还是协助通过了美国国家儿童健康保险计划和领养与安全家庭法案。1996年,希拉里因白水事件而在联邦大陪审团前作证,成为迄今唯一一位被传唤的第一夫人。
1998年莱温斯基事件揭露后,希拉里与比尔·克林顿的婚姻状态一度成为全美关注的焦点。不少支持者敦促希拉里同克林顿离婚,但她最后选择妥协。她的决定保护了她自己和比尔·克林顿的政治前途,但也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她一向提倡的女权主义理想。
纽约州国会参议员
任期:2001年1月3日 – 2009年1月21日
前任:丹尼尔·帕特里克·莫伊尼汉
继任:科尔斯顿·吉里布兰德
希拉里是一位富有争议的政治人物,普遍认为其具有浓厚的自由主义色彩。2000年,希拉里搬迁到纽约并当选美国参议院议员,成为第一位获得公职的第一夫人和纽约州第一位女性参议员。她的竞选策略和丈夫比尔·克林顿相似,即以满足选民的实际物质利益为主要手段,同时更加偏重于健康、儿童、社区等妇女关心的话题。就任参议员以来,希拉里一面维持自由派选民的支持,一面在争夺中间派的选票上面颇下苦心,包括投票支持伊拉克战争。但是,民众对她的看法改变不大,绝大多数人仍认为希拉里属于自由派,保守派更对她深恶痛绝。随着伊拉克战争局面的持续恶化,希拉里又转变态度,开始反对布什政府的内政外交,这也为她后来的总统竞选留下了把柄。
在2006年11月7日进行的美国中期选举中,希拉里以绝对优势连任纽约州参议员,得票中以女性选民居多。
第67任美国国务卿
就任日期:2009年1月21日
总统:巴拉克·奥巴马
前任:康多莉札·赖斯
2008年12月1日,美国总统当选人奥巴马提名希拉里出任美国国务卿,并于2009年1月21日正式就职。希拉里在就职之后的首次出访选择了亚洲,而第一个出访的国家是日本 ,中国是最后一站。
[编辑本段]名字来源
1995年4月,希拉里·克林顿同艾德蒙·希拉里爵士见面,后者是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第一人。其间希拉里·克林顿提到她的名字正是由艾德蒙·希拉里爵士而得来,因为她的母亲希望她也能够像希拉里爵士一样,在人生中勇攀高峰。
然而,艾德蒙·希拉里爵士成功攀登珠峰发生在1953年,即希拉里·克林顿出生五年多之后。在她出生之时,艾德蒙·希拉里还是个无人知晓的新西兰平民。希拉里的对手因此而抨击她的贪慕虚荣和不诚实。直到2006年美国期中选举,她对此事仍难以自圆其说。
[编辑本段]早期生活
希拉里生于芝加哥伊利诺伊州一个富商家庭,从小就对各种领导职位表现出极大兴趣,是学校和社团中的活跃分子,充满爱的童年生活奠定了她对家庭、工作要忠诚的信念和服务大众的信念。1
1969年,希拉里·罗德姆成为第一个在韦尔斯利学院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的学生,而她富有争议的演讲也引起了全国的注意。
1973年,希拉里从耶鲁法学院毕业开始了律师生涯。随后,她搬迁到阿肯色州并加入国会水门事件弹劾调查小组。
[编辑本段]职业生涯
希拉里开始是美国共和党的支持者。在60年代到70年代,先后在多次总统选举中为共和党出力,成绩喜忧参半。但她借此机会发展人脉,结识了很多名人政要,为实现自己日后的远大目标奠定了基础。
1975年,希拉里与比尔·克林顿结婚,由于丈夫和自己的政治需要,很快转而投靠美国民主党。结婚初时,希拉里拒绝改从丈夫姓氏,仍坚持自称“希拉里·罗德姆”。在当时普遍保守的阿肯色州,此举明显过于激进,被认为是缺乏传统家庭观念的表现,也对比尔·克林顿的政治前途产生了负面影响。权衡利弊之后,希拉里最终让步,从此真正成为了“希拉里·克林顿”。
在1979年至1981年和1983年至1992年担任阿肯色州第一夫人期间,希拉里活跃于关注儿童福利的组织中,并担任了沃尔玛及其它一些公司的董事。
1979年,她成为罗斯律师事务所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合伙人。希拉里在1988年和1991年被评为“全美100位最具影响力律师”。
[编辑本段]感情生活
希拉里与克林顿相识在一个“公民自由”课的课堂上。老教授讲解了一个复杂的法律案件。听课的同学们头昏脑胀,克林顿也迷迷糊糊地打起了盹。老教授放完幻灯片后询问同学们处理的办法,同学们都面面相觑。这时,克林顿模模糊糊醒过来了,不假思索地说出了答案。希拉里不由得对这个吹牛的英俊小伙儿另眼相看。而克林顿也被身旁这个穿着法兰绒长裙的美丽姑娘深深地吸引了。下课后,克林顿竟情不自禁地尾随她出去,但没有足够的勇气主动上前去跟她搭腔说话。
1975年10月11日,希拉里和克林顿在阿肯色州结婚。几乎到婚礼前最后一分钟,希拉里的母亲才发现女儿还没有礼服,于是带她去迪拉德百货商店买一身传统结婚礼服。希拉里根本没有想这些事,她确实有与精明强干正相反的另一方面——迷糊懵懂。5年后,他们惟一的女儿切尔西出世。以前曾有人问希拉里是否体验过她所盼望的“幸福的生活方式”,她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在与比尔。克林顿相爱时。”虽然有人说她视权力胜过魅力,她看到了克林顿内心世界的复杂性,而正是这一点令克林顿难以拒绝。但是不可否认在气质、思想和风格诸方面,他们似乎是那一代男女中的理想配偶。她传统的“男性气质”、活力和忍耐,正好与他带有“女性气质”的温和、多情和敏感相匹配。这是理智与政党的结合,至少,也是他们身上野心的融合。
1991年10月3日,在明媚的艳阳天下,克林顿宣布参加1992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竞选。1994年夏天,克林顿在接受采访时公开承认希拉里对他决定参加1992年总统大选的影响。在被问到为什么他相信妻子的政治判断力时,克林顿说:“她有第六感,我不得不佩服她。” 希拉里为了确保丈夫的初选胜利,帮助克林顿确定和修改电视讲稿,设计公众形象,制订竞选策略,甚至对丈夫电视辩论中的措辞和风度等细节一一过问。在克林顿参加美国总统竞选时,希拉里·克林顿刚过40岁,事业正处在巅峰时期,是美国最出色的律师之一,而为了丈夫的事业,她不得不结束自己的律师生涯,做起了备受瞩目却不断引起争议的美国第一夫人。
[编辑本段]总统选举
作为美国政治中的重要人物,希拉里愿意更上一层楼的打算是比较明显的,舆论普遍认为她已为竞选总统私下筹备多年。2007年1月20日希拉里在她的个人网站的一项宣布中说,她正组建一个竞选总统研究委员会,明确表示加入2008年总统职位的角逐。
在初选开始之前,她的情况是诸多参选人中最为乐观的,在民意调查和获得资金两方面都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在2007年8月,由于徐咏芫政治献金丑闻,她的声誉蒙上一层阴影。9月,她的竞选团队退还了所有徐咏芫拉来的赞助,基本平息了风波。
2008年全国党内初选,希拉里一开始在全国民调中大幅领先其他候选人,且已经拥有相当数量的超级党代表支持,政治评论员都预料希拉里将代表民主党参加总统大选,但是政治的不可预测性在本次初选中表露无疑。民主党政坛新秀巴拉克·奥巴马异军突起,与希拉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奥巴马在艾奥瓦州的全国第一个党团投票中胜出,震撼选情。其后,奥巴马和希拉里在长达六个月的初选中互有崭获,但是奥巴马始终维持并稳定扩大领先的局面。到5月中旬,奥巴马率先积累获得半数选票,希拉里已无反超的可能。6月3日,最后两场初选完成投票,奥巴马最终获得足够的票数赢得提名。希拉里在当日对奥巴马表示祝贺,但直到7日才正式承认竞选失败。
民主党初选胜出州份
超级星期二
亚利桑那州
阿肯色州
加利福尼亚州
马萨诸塞州
密苏里州
新泽西州
纽约州
俄克拉何马州
田纳西州
犹他州
2008年3月4日
得克萨斯州
俄亥俄州
罗德岛州
H. 希拉里和特朗普的政治观念有什么不同
简言之希拉里代表了美国精英建制派,特朗普代表了中下层白人诉求
I. 川普和希拉里的政治主张有什么区别
两个是相反主张的
川普是反全球化,反非法移民,反同性婚姻等议题
而希拉里是支持全球化,支持逐步推进同性婚姻等议题。。。
看辩论就知道了
其实一般美国民主与共和两党的主张是相反的。。。。
J. 为什么我觉得希拉里政治智慧不如奥巴马
个人的感觉,总会有人会认同你的观点。
从两人的政治生涯看,奥巴马第一次战胜了希拉里,在民主党中获胜,成功选举总统,第二次成功连任。而希拉里第二次参选总统,又输了。跟其政治智慧,多少也有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