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关于整治贪官的情况
⑴ 看武则天是如何整治贪官的
1、设立铜匦(举报箱)
鼓励告密,对举报犯有罪行过失官员的人,一经查实,一律授官;即便举报无实,举报者也无须承担任何责任。
“于是四方告密者蜂起,人皆重足屏息。”在这样一种严酷的政治环境下,除了极少数肆无忌惮的酷吏和内宠外,官员们只好收敛起贪赃枉法之心。
2、分设肃政左右台,加强对官员的监察
唐初沿袭隋制,朝廷最高的监察部门是御史台,负责检查自宰相以下各级官员遵法守纪的情况,举报弹劾处理各类违法乱纪的官员,武则天将御史台改为肃政台,不仅增置监察官员,而且加强其监察职能。
武则天刚一登上帝位,就将原御史台改为左肃政台,专司纠察中央百官和军旅,另外增设右肃政台,专门负责京畿地区和地方各州县官员的按察,并将监察官员由此前的十八人增至四十人,旋即又打破“左以察朝廷,右以澄郡县”的格局,使左、右两台迭相纠正,左台官员亦兼察州县。
与此同时,为使监察的运作有法可依,武则天命令尚书省刑部侍郎韦方质起草了专供考查地方官员用的《风俗廉察四十八条》,由于武则天时代的监察官员有相当一部分是酷吏,且被赋予了生杀予夺的大权,地方官员畏之如虎,所以胆敢以身试法、搞各种腐败行为者少而又少。
特别是到了武则天后期,风闻朝廷使者到来而自杀的地方官员,史不绝书,可见这种监察制度的威慑力强大到了何种程度!
3、重视高级政务官员的任用
武则天很重视高级政务官特别是宰相的选拔和任用,宰相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最高政务官,日理万端,因此是否得人,对于封建统治关系至大。
武则天虽也用过本家侄子武承嗣和武三思等亲信当宰相,但主要是利用他们与自己的特殊关系来监视其他朝臣,而行政实权一般都掌握在其他宰相手中。
武则天时期的宰相如狄仁杰、魏元忠等,就长期在朝中握有实权,而在历代宰相中,狄仁杰、魏元忠等均堪称名相,正因如此。
不仅宫中的奢靡之风无法通过高级官员的中介而传到整个官员队伍中,而且可以通过他们的带动作用,使整个官僚队伍形成克己奉公、勤于政事的良好风气。
⑵ 回复:明朝是怎样整治贪官污吏的
有一定的起伏性。最初朱元璋不惜用剥皮的酷刑来刹贪腐风,取得了极好成效。但是后来到隆庆皇帝时,贪腐成风,国力衰落。万历时期又好了一起,到后来就不行了,甚至成为明朝灭亡的最大原因。
⑶ 明朝朱元璋整治贪官是很厉害的,当时贪官下场有多惨
明朝朱元璋整治贪官是很厉害的,当时贪官下场有多惨?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早期经历了太多磨难,没有粮食导致父母双亲饿死,而造成这惨状的正是那些贪污了赈灾粮款的官吏,他们把本应该分发给老百姓的粮款层层克扣,等发到老百姓手里基本上就只剩稻壳了,最后导致饿殍遍野。所以朱元璋心里埋下了一颗仇恨的种子,那就是对贪官污吏的仇恨,这直接导致他后来当上皇帝后对那些贪官的处置手段极其狠毒。
朱元璋的耳目遍布全国各地,他们办事效率极高,很多贪官头一天收了贿赂,第二天就会被抓,朱元璋对这些贪官的态度也毫不含糊,一批一批的杀,却还是有大批的贪官前赴后继奔上刑场,后来朱元璋被气急了,便也不再以六十两为限,只要贪污,不论数目多少,统统杀掉,这就导致后来官员越杀越少,很多被判了死刑的官员还要被侍卫押着工作,工作完了再行刑。
⑷ 清朝官员和_是一个巨贪的大贪官,为什么乾隆没有整治他
在所有关于清朝的影视剧中除了后宫剧,最多的就是关于纪晓岚、和珅之类的一些演绎,不管是影视剧还是史料的记载,和珅都是一个大贪官的形象,但是人们不禁有个疑惑,和珅贪污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自然乾隆也知道,那为什么他在位时期不去处置,反而留给嘉庆去处理呢?
还有一种说法是,乾隆直到和珅贪污腐败,也想将他查办,但是和珅那么多年一直经营着自己的势力,所以会涉及到很多的官员,如果贸然行事可能会引起轩然大波,反而让朝局不稳,所以只能按兵不动,而且嘉庆上位以后也需要做一件大事来稳定民心,把和珅留给嘉庆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事,这个说法相对也算是其中的一个理由。
⑸ 朱元璋改进了13个字,变相治理了贪官,是哪十三个字
这十三个字就是“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这些字比阿拉伯数字和汉字“一二三”更难以造假,朱元璋是第一个把这些汉字使用到帐目、货币的,让贪官难以造假和贪污。
不得不说,中国历史上对贪官污吏打击力度最大的就是朱元璋了,而朱元璋改进的这十三个字在化繁为简的现代社会依然受到重用,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很赞的反贪手法。
⑹ 现在的贪官怎么治理
把祖宗十八代的坟墓给挖了 鞭尸
满意请采纳
⑺ 怎么整治贪官啊,怎么才能扳倒他们啊
贿赂他啊 然后拍照录音 或者直接摄像 然后是司法局告他
⑻ 清朝的贪官为什么难治理与什么政策有关
首先,清朝时期给予贪官的惩罚太轻,甚至有一些时候还让他们重返官场。到了乾隆时期,贪污的官员像乾隆交一些钱财就能够重返官场,成为了当时非常常见的现象。国家最高的统治者带头贪污,手底下的人怎么会有干净的?所以清朝的官场十分腐败,“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说的一点都不夸张。
乾隆时期,向统治者交一定的钱才,就能够重新得到官位,这种现象也成为了朝堂的常态,还有一种不花钱的,能够官复原位就是“攀关系”。清朝时期,官员结党隐私的现象也十分严重,地方像京城,送钱财来提升自己的官位,一层又一层形成了一个系统。总之,清朝的官场有着非常大的弊病,统治者非但不改变,反而加重这种现象。
⑼ 朱元璋整治贪污腐败,杀了15万贪官,令人胆战心惊,为何却屡禁不止
自古以来贪官就是不容易禁止的。对于布衣出身的朱元璋来说,他从社会的最底层而来,讨过饭、放过牛、当过和尚,感受过百姓疾苦,体验过人间百态,对贪官污吏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恨意,严惩贪官更成为了他作为皇帝以来最重要的一件事。
前有朱元璋,后又康熙帝,无论是哪朝哪代,贪官污吏都是屡见不鲜,而如何有效的惩治贪官污吏也成了每位领导者必须面对的一道难题。也许杀戮并不是阻断贪官最好的办法,而是想办法让国家变得更加富足,百姓安居。
⑽ 江西查出那么多贪官为何不立案侦查,苏荣夫妇都供出300来号贪官污吏,为何不整治,谁是保护神,不要马
中国是一党制的国家,其他问题先不说,光zt选举都不能公开化,还有什么问题可以保证呢?
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领导才能是毋庸置疑的,俄罗斯总统普金的管理才能也是超强的,中国呢?
最后再给你讲个故事吧、、、、、、、、、、、、、、、、、、、、、、、、、、、、、、
宇文泰问:“国何以立?”
苏绰答:“具官。”
宇文泰问:“如何具官?”
苏绰答:“用贪官,反贪官。”
宇文泰不解的问:“为什么要用贪官?”
苏绰答:“你要想叫别人为你卖命,就必须给人家好处。而你又没有那么多钱给他们,那就给他权,叫他用手中的权去搜刮民脂民膏,他不就得到好处了吗?”
宇文泰问:“贪官用我给的权得到了好处,又会给我带来什么好处?”
苏绰答:“因为他能得到好处是因为你给的权,所以,他为了保住自己的好处就必须维护你的权。那么,你的统治不就牢固了吗。你要知道皇帝人人想坐,如果没有贪官维护你的政权,那么你还怎么巩固统治?”
宇文泰恍然大悟,接着不解的问道:“既然用了贪官,为什么还要反呢?”
苏绰答:“这就是权术的精髓所在。要用贪官,就必须反贪官。只有这样才能欺骗民众,才能巩固政权。”
宇文泰闻听此语大惑,兴奋不已的说:“爱卿快说说其中的奥秘。”
苏绰答:“这有两个好处:其一、天下哪有不贪的官?官不怕贪,怕的是不听你的话。以反贪官为名,消除不听你话的贪官,保留听你话的贪官。这样既可以消除异己,巩固你的权力,又可以得到人民对你的拥戴。其二、官吏只要贪墨,他的把柄就在你的手中。他敢背叛你,你就以贪墨为借口灭了他。贪官怕你灭了他,就只有乖乖听你的话。所以,‘反贪官’是你用来驾御贪官的法宝。如果你不用贪官,你就失去了‘反贪官’这个法宝,那么你还怎么驾御官吏?如果人人皆是清官,深得人民拥戴,他不听话,你没有借口除掉他;即使硬去除掉,也会引来民情骚动。所以必须用贪官,你才可以清理官僚队伍,使其成为清一色的拥护你的人。”
他又对宇文泰说:“还有呢?”
宇文泰瞪圆了眼问:“还有什么?”
苏绰答:“如果你用贪官而招惹民怨怎么办?”
宇文泰一惊,这却没有想到,便问:“有何妙计可除此患?”
苏绰答:“祭起反贪大旗,加大宣传力度,证明你心系黎民。让民众误认为你是好的,而不好的是那些官吏,把责任都推到这些他们的身上,千万不要让民众认为你是任用贪官的元凶。你必须叫民众认为,你是好的。社会出现这么多问题,不是你不想搞好,而是下面的官吏不好好执行你的政策。”
宇文泰问:“那有些民怨太大的官吏怎么办?”
苏绰答:“宰了他,为民伸冤!把他搜刮的民财放进你的腰包。这样你可以不负搜刮民财之名,而得搜刮民财之惠。总之,用贪官来培植死党,除贪官来消除异己,杀贪官来收买人心,没贪财来实己腰包,这就是玩权术的艺术。”
可以这么说,一个没有民主宪政的国家,一个没有分权治理的政府,一个没有民权的社会,贪官当然层出不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