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红土地治理

红土地治理

发布时间: 2021-01-28 10:59:49

❶ 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种子用啥药处理

马铃薯疮痂病一般发生在碱性土壤上。沙壤土,连作4年以上的地块发病尤为严重。防治马铃薯疮痂病多数采取喷施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春雷霉素、可杀得(氢氧化铜)等药剂,这些药剂对病菌有一定的杀灭作用,但从防治效果看并不理想。
马铃薯疮痂病病菌在土壤中腐生或在病薯上越冬。适宜该病发生的温度为 25℃-30℃。采取冬季深翻土壤的办法,破坏病菌滋生的环境,具体做法是:抓住当前冬季土壤闲置的时间,用深耕犁进行土壤深翻,最好耕地深度达到35-40厘米,深翻后不要耙平,让土壤进行长期裸露冻晒,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基本上可以杀灭土壤中的病菌。直到种植前10天再进行一次性旋耕耙平。
另外,偏碱性土壤容易发生马铃薯疮痂病,pH值在5.2以下时很少发病。而马铃薯适宜生长的pH值为5.5-7.0。根据这个特点,可以结合冬季深翻土地每亩撒施石膏粉50公斤。石膏粉能够改良土壤,调节土壤酸碱度,适用于盐碱地、红土地等土壤的改良。
除此之外,在选择马铃薯品种时还应选用无病种薯,不要从病区调种。播前用40%福尔马林120倍液浸种4分钟。在施肥上注意多施有机肥或绿肥,注意不要使用未经腐熟的人畜粪。种植马铃薯的地块宜选择保水好的菜地种植,结薯期遇干旱应及时浇水,做到旱能浇,涝能排。只要做到以上几点即可减少疮痂病的发生。

❷ 红土地在哪里

红土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区,包括:江西、湖南两省的大部分,滇南、湖北的东南部,广东、福建北部及贵州、四川、浙江、安徽、江苏等的一部分,以及西藏南部等地。

云南地处温暖湿润的环境,土壤里的铁质经过氧化慢慢沉积下来,逐渐形成了炫目的色彩。东川红土地指的是位于昆明市东川区西南40多公里的新田乡、有一名叫“花石头”(在109公里程碑处)的地方,这里方圆近百里的区域是云南红土高原上最集中、最典型、最具特色的红土地。

每年9至12月,一部分红土地翻根待种,另一部分红土地已经种上绿绿的青稞或小麦和其他农作物,远远看去,就像上天涂抹的色块,色彩绚丽斑斓,衬以蓝天、白云和那变幻莫测的光线,构成了红土地壮观的景色。

(2)红土地治理扩展阅读:

红土的应用:

为更好地利用红土,须对其淋溶作用强、矿质养分少、酸性大、易产生铝锰毒害、保肥性能差和质地粘重或砂粒过多等不良性状进行改良。

具体措施是:增施氮、磷、钾等矿质肥料,氮肥宜用粒状或球状深施,磷肥宜与有机肥混合制成颗粒肥施用;施用石灰降低红土酸性;合理耕作;选种适当的作物、林木,种植绿肥是改良红土的关键措施。

旱地改水田,减少水土流失并有利于有机质积累,提高红土生产力;保护植被,防治侵蚀,凡坡度大于25°的陡坡应以种树种草为主,小于25°的坡地根据陡缓状况修建宽窄不等的等高梯地或梯田种植。用于多年生林木和经济林,比如马尾松、油茶、杉木、乌桕等,及种植柑桔等经济作物。

❸ 公租房被转租改民宿月入上万,这种租房乱象该怎么治理

第一,要有复查制度。公租房在被租出去之后,有没有定期复查?我听说,只要你租了公租房,每个月都会有人上门核实你是不是住这里,是不是本人等一系列消息,但是具体有没有执行、执行效果怎么样不得而知。

这原本是一项利民的好政策,然而被许多投机取巧的人钻了空子,希望国家能严格起来,让这项制度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❹ 土壤出现青苔红苔该如何治理

出现绿毛的情况是土壤酸碱害障碍,当土壤出现青,红,白霜是土壤障碍对地面颜色最直版观的反映,出现这权三种情况是土壤中磷钾和微量元素大量积累。1.土壤盐碱超标初期是土壤表层出现泛“白霜”,白是地表积累了一层白霜;2.进一步盐碱化加重时土壤变“绿色”,既土壤出现铜青绿色斑纹斑点,地表层变成绿色证明你的土壤已经中度盐碱化,绿色是长绿苔,它是一种藻类;3.在土壤盐碱严重时,土壤表层出现“紫球藻”棕褐色“红土”表现,紫球藻是一种盐碱的指示,它的出现说明土壤里的盐分已经很高,盐分含量已经达到土壤安全临界线了。在土壤盐碱超标高温高湿下生长旺盛,主要原因就是化学肥料严重过剩,或土壤有机质的降低使土壤性状恶化,保肥能力下降。目前危害还不是很大,可以尽量多锄地,疏松棚内土壤,随后大量使用完全腐熟的农家肥以及有机菌肥慢慢改良。

❺ 南方红壤丘陵地区水土流失(急!谢谢)

一、原因
1.地形原因:南方地区多为丘陵山区,地形起伏较大。
2.植被原因:人们为开版发经济,大量砍伐权植物,导致山上植被大量减少。
3.气候原因:南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大。
4.土壤原因:红土的性质为酸性、有机成分少、黏性大,因此对地表依附能力低,极易被冲刷。
二、治理
1.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的工作,保持水土;
2.在红土地区掺杂生石灰,增加土壤的碱性;
3.退耕还林;

❻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4.4.1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湖南省土地利用经过长期开发和不断调整,特别是解放以来和改革开放以来,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在农业发展、基础建设、城镇建设、水利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土地合理、充分利用上,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是,湖南省在土地利用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根据本项目调查成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人口增长过速,人多地少矛盾突出。1949年全省人口为2986万,1998年末为6502万,50年中,人口增长117.75%,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由141人增至306人。人均土地和耕地分别由0.71公顷(10.7亩)和0.11公顷(1.7亩)减少到0.32公顷(4.82亩)和0.076公顷(1.1316亩)。人均土地和人均耕地的急剧减少,使得人地矛盾极为突出。

(2)开发利用和保护整治失衡。全省在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重开发,轻保护。森林面积虽有增加,但林种结构变劣,活立木蓄积量减少(由1958年的2.83亿立方米减少至1998年2.45亿立方米),其屏障作用削弱,加之毁林扩耕,开矿挖山,推土基建,由此产生了大面积水土流失(由1949年全省总面积的7.1%扩大到1998年的21.1%)。虽然经过近几年的治理,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但整治滞后于破坏,导致表土冲刷,河湖库等泥沙淤积,洪涝加剧。

(3)土地资源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非农业建设用地有待进一步控制。全省土地开发利用中,由于土地资源家底不清,造成了土地利用欠充分、欠合理的客观基础。过去,各类土地由部门分管,不少基础数据缺乏或难以统一。国土资源部成立之后,即着手解决上述问题,但仍属开端,管理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化。特别是,非农业建设导致了大量耕地被占用,大量地产收益流失,使得本来突出的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

4.4.2 土地利用基本方针

为促进湖南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全省土地利用的基本方针是: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保障全省重点产业的用地需求,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大力开发复垦未利用土地,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部门和区域用地,努力改善土地生态条件,兼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实行“开源”与“节流”并举,土地资源管理与资产管理并重,不断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土地经济效益,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

4.4.3 土地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策

土地利用开发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保护土地是一项功在当代,德在千秋的伟业,在进行土地利用开发时应做到:

(1)严格执行用地计划管理和依法审批土地。按照中央“宏观管理,微观搞活”的精神,以全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为依据,制定中期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分期落实到部门和地区,按计划指标和用地定额标准严格审批非农业建设用地的规模和增长速度。对既定的用地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严格依法审批土地。

(2)编制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各项专业土地利用规划。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开发,才能有效地保护土地资源。规划的编制应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为依据,应在省级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市(州)、县、乡级规划。另外,根据各专业领域土地利用情况,还需编制城市、村镇、交通、工矿、农、林、水利及各类开发区和风景名胜区规划等。

(3)充分发挥以法管地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有效保护土地资源的依据。在严格遵守《土地法》的同时,湖南省应针对土地资源现状和特点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湖南省基本农田保护区耕地保护条例》、《湖南省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转让实施细则》、《湖南省经济开发区用地管理暂行办法》等配套法规、规章和政策。严格依法管地,依法审批土地,加强土地利用监督和建立完善的执法监察制度。

(4)充分合理开发利用各业土地。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以土为本。在土地利用开发时,以农业为基础,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调整与此相违背的用地结构,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各行业内部挖潜改造,节约土地,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鼓励土地开发复垦,增加土地利用空间。

(5)广泛应用科技手段进行土地利用开发。土地利用开发要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实现土地利用开发现代化、科学化。湖南省土地资源遥感综合调查工作是利用遥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开展土地现状调查的一项示范工作,是当代高新技术在土地利用领域的实践应用。本课题从遥感调查的角度获得了系统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在客观决策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但是,本课题成果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只有实时或准实时地掌握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及时更新土地利用数据,才能及时发现问题,有效地解决问题。

(6)综合治理土地生态环境。土地生态环境优劣,不但影响近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到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必须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前提下,大抓生态环境改善。主要工作包括:一是大力植树种草,积极绿化荒山荒地,扩大城镇绿化,增加植被覆盖率;二是大力治理花岗岩、石灰岩、紫色红层、第四纪红土地区中度以上的水土流失区,把治理与开发、改善环境与发展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是综合治理“三废”,使土地、水体、大气达到国家规定的合格标准;四是适度地施用化肥、农药,使农产品“绿色化”;五是防止对矿山和地下水的乱采乱挖,消除已遭坡坏的隐患,积极复垦土地;六是对土地产生破坏被缓建、停建的经济开发区,限期退田或进行绿化。

调查表明,湖南省土地资源相对不足,只有合理规划,科学决策,有效监测,依法管地,才能科学地开发利用湖南省的土地资源。

❼ 求治理水的对联 污水处理

找到3条,看看有合适的没。有帮助的话多给分哈····

恶水难净倍施于己
源头不堵聊胜于无

科学发展能将腐朽变神奇
和谐XX敢叫山河换新颜(XX为地名,或厂名)

上联:纳百川废水电解生化
下联:吐一脉清泉上映蓝天
横幅: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❽ 为什么要治理土壤

1楼很好啊,清除来建筑垃源圾这是很重要的,现在做园林的都要把盖房时地下埋的垃圾统统挖出来,不然植物根不能舒展,还可能会有毒物质。还有主要是换置肥沃的土壤,土壤颗粒型好的,否则沙土,黄土,红土,这些贫瘠的土壤一般植物很难较好的生存。另外根据不同区域种不同植物种类,它需要的微量元素,酸碱度都是不同的,良好的土壤能使植物枝繁叶茂,高级园林是需要先治理土壤的

❾ (20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红水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是珠江水系干流西江的上游,全

(1)发展旅游业;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展水产养殖业.(6分)
(2)自然因版素:降水(权强度),地形坡度,土质条件;植被状况.(4分)
治理对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建设水土保持工程,实施生态移民.(3分)
(3)赞成。(1分)对红水河进行梯级开发能满足珠江三角洲地区用电需求的增长;改变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珠江三角洲的防洪和抗旱能力。(6分)[或不赞成.(1分)对红水河进行梯级开发容易造成入海泥沙减少,珠江三角洲出现淤积减慢或侵蚀后退;入海水量减少,可能引起咸潮等问题。(6分)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