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混凝土施工缝渗漏水治理
⑴ 地下室外壁防水混凝土施工缝有出现渗漏水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处理
很简单,属于施工质量问题,处理方法,渗漏处钻眼注入防水剂,或防水涂料重新抹即可。
⑵ 防水混凝土 施工缝
这句话包括几个来点:源
1、不应留在墙体的剪力与弯矩的最大处,(剪力最大在底板顶及顶板底,弯矩最大在墙高的中线)
2、不应留在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
3、留在底板表面部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因为施工木板加固的方便,太高不容易支模)。
以上几点与“墙体与侧墙交接”并不冲突,因为是“水平缝”,墙体与侧墙的水平缝是一个水平的。
拱(板)墙结合包含两个意思:1、拱与墙结合处。2、板与墙结合处。
正常地下室是顶板与墙,特殊构造才有使用到“拱”
⑶ 怎么处理好防水混凝土的施工缝
由于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的原因,不能连续将结构整体浇筑完成时,应预先选定适当的部位设i施工缝。施工缝是混凝土施工的结合部位,施工缝两边的粘结强度小于混凝土自身的抗拉强度,使该部位的抗剪能力减弱,是混凝土结构的薄弱环节,同时也是防水的薄弱环节,施工时应尽量不留或少留施工缝。留施工缝时应避开应力集中处,置于应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因为剪力和弯矩较大处容易引起裂缝的开展,对结构和防水都不利。
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拱(板)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拱(板)墙接缝线以下150~
300mm处,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mm;柱子应留里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或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并与变形缝相结合。单向板宜留置在板的短边;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三分之一范围内。
一般设备地坑及水池,施工缝可留在坑壁上,距坑(池)底混凝土面300^-500m的范围内。后浇带是为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克服由于温度、收缩而可能产生有害裂缝而设置的临时施工缝,该缝需根据设计要求保留一段时间后再浇筑,将整个结构连成整体.后浇带的设里距离,应考虑有效降低温差和收缩应力的条件下,通过计算来获得。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有关规范对此的规定是如混凝土景于室内和土中为30m;露天则为20m。后浇带的保留时间应根据设计确定,一般至少要保留28d。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施工方便,避免应力集中,一般其宽度为700-1000mm。填充后浇带混凝土可采用微膨胀或无收缩水泥,也可采用普通水泥加人相应的外加剂拌制,但要求填筑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并保持至少15d的湿润养护。后浇带两侧的施工缝应按要求进行防水处理。
⑷ 防水混凝土施工缝渗漏
施工缝指的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而内在先、后浇筑容的混凝土之间所形成的接缝。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先浇筑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可以使用水性环氧弹性注浆胶。
⑸ 防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留置施工缝时,有哪些规定
防水来层施工缝漏水原自施工缝漏水原:①施工施工缝留位置合理 施工缝留混凝土底板或者墙留垂直施工缝;②施工程些锯末、铁钉等杂物掉入缝内未及清除浇筑层混凝土新旧混凝土间形夹层;③施工缝处理未 做企口或者未安装止水带;没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造接茬 部位产收缩裂缝;④料骨料集于施工缝处混 凝土墙体单薄钢筋密振捣困难混凝土密实;⑤未采用 补偿收缩混凝土由于接茬收缩产微裂导致渗漏水1. 防水层施工缝漏水预防措施(1) 防水层施工缝需留斜坡阶梯形茬接茬要依照层顺 序层进行论墙面或者面留茬都需离阴角200mm (2) 防水混凝土结构设计其钢筋布置与墙体厚度应便施 工易于保证施工质量浇筑候要连续少留置施工缝 留置施工缝候应遵循列规定:顶板、底板通要设置 施工缝顶拱、底拱宜留纵向施工缝墙体应留垂直施工 缝承受力作用设备基础应留置施工缝(3) 施工缝要认真清理用钢丝刷混凝土打毛(4) 施工缝处混凝土应仔细振捣保证混凝土密实(5) 施工缝应尽量采用同形式企口缝延渗水通 道宜采用平口缝重要工程施工缝采取刚性处理与柔 性处理相结合式用加固施工缝根据渗漏情况与水压采用氰凝灌浆堵漏
⑹ 防水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防水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
1施工缝留置的要求
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
⑺ 防水混凝土施工缝留设不当
施工缝中骨料抄少、砂浆多,且前后浇捣混凝土中已留有缝隙,是防渗漏的薄弱环节,容易在施工缝中发生渗漏。因此,防水混凝土的施工应少留或不留施工缝,不可缺少的施工缝尽量与沉降缝、伸缩缝、后浇带重合。事先精心组织底板和顶板的防水混凝土,连续浇筑完成,不能留施工缝、顶拱、底拱不宜留设纵向施工缝。
墙体上不能留设垂直施工缝,垂直施工缝应与变形缝相结合;水平施工缝不能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若墙体有孔洞,施工缝距孔洞边缘应不可小于300mm。拱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起拱线以下150~300mm处,先拱后墙的施工缝可留在起拱线处,但一定要加强防水措施。
⑻ 防水混凝土防水层施工缝渗漏水的原因有哪
无论是施工缝后浇带还是屋面找平层施工缝(伸缩缝),出现渗漏的主要原因回还是离不开防水施答工质量,也就是说防水施工时操作不规范所致。具体应该从一下几方面查找渗漏原因:
1,防水材料的搭接处;2,防水材料有否被后续施工造成破损;3,节点处;4,防水材料质量本身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⑼ 防水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如何留设和处理
施工缝是混凝土施工接合部位,也是防水最弱之处,所以防水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的留设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技术问题。
(1)墙板留设水平施工缝的位置
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壁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上表面不小于200mm的墙身上。
墙体设有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宜小于300mm。
(2)施工缝接缝形式
1)企口缝:凸缝容易清理,当墙较厚时,宜采用此缝。凹缝:施工时难以将凹槽内积水和杂物清理干净,影响接缝质量,不宜采用。高低缝:是一种常用的形式
2)平缝:平缝加止水钢板板,因钢板要求是封闲形式,又大又重,施工时很难处理,效果也不理想,现已较少应用。平缝加BW止水条。施工简便,效果好。
(3)施工缝处理
施工缝的防水性能优劣,取决于接缝的处理方法得当、操作的精心细致与否。
1)接缝处理:拆模后随用钢丝板刷将接缝处刷毛。施工前清除浮动的石子、浮浆、杂物,扫刷干净,用水冲洗。
2)立模:模板的下口要压紧不得有漏水泥浆的缝隙。要留活动模板,以利冲洗湿润接缝的水,排除杂物后封闭。
3)铺设水泥砂浆层:在混凝土浇筑前,先在清洁潮湿而不积水的接缝上铺设厚度为25mm的1:
2.5的水泥砂浆,砂浆所用水泥标号、品种要和防水混凝土相同。要随铺随浇筑混凝土,不要一次铺设过长,以免砂浆初凝影响质量。也可采用底层的混凝土,在相同配合比的条件减少1/2石子的混凝土。采用赶浆作业法,将水泥砂浆淌在前面,保持接缝质量。
4)混凝土的浇筑:要控制接缝第一层混凝土的灌筑厚度不超过500mm。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先振接缝深的部分,后振接缝深的部分,振动器的头不宜插到接缝底部的老混凝土上。以免影响质量。要有专人负责不得有漏振和少振的现象。不能丝毫疏忽,才能保证接缝处防水质量。
5)膨胀止水条的设置
混凝土施工缝接缝处理留平缝。居中抹平,两边用钢丝刷刷毛施工前处理洁净、浇水湿润表面,不积水为宜。将BW橡胶止水条的隔离纸撕掉,粘贴在接缝的中心位置。搭接不小于50mm。即可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但振动器的头,不能触到止水条上。
⑽ 怎么处理好防水混凝土的施工缝
防水混凝土的施工缝的处理方法如下:
一、遇水膨胀水条固定方法
通常在施工缝处固定膨胀止水条的难点主要有两个,第一是在固定止水条时。下层混凝土强度已经非常高了,钉钢钉非常困难;第二是在固定止水条时上部墙体钢筋已经绑扎成型,用锤子固定不易操作。解决方法非常简单,就是在下层混凝土刚刚浇筑完成时,将钢钉插入混凝土,待固定止水条时只要用力一按,就可以固定牢固了。具体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钢钉间距在800-1000mm之I司,不宜过大。埋设时钉尖应该向上。
(2)钢钉应埋人新浇混凝土面以下10mm左右。因为施工处理时须将下层混凝土表面浮浆及松动石子剔凿掉,浮浆层厚度为30-50mm。剔凿后钢钉田U好露出30mm左右。钢钉长度应在70mm以上,以保证足够的埋深,在剔凿时不易脱落。
(3)止水条遇到雨水或施工用水会自然膨胀,建议止水条在墙体模板拼装前固定。
二、
钢板止水带固定方法
钢板止水带固定难点在于墙体中部没有钢筋,止水带无处固定。即使做了临时支撑.在浇筑混凝土时也易产生位移。解决方法就是在止水带中间两侧各焊一个“T”形钢筋支架,间距是墙体竖向或水平钢筋间距的倍数,但不超过800mm,在墙体水平与竖向钢筋交点处将支架与节点绑扎牢固。为防止出现返锈现象,其长度为墙体厚度减去2倍保护层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