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日本治理台湾

日本治理台湾

发布时间: 2021-01-28 00:18:13

A. 台湾被日本统治的历史

日本占领台湾50年,派出19任总督,作为统治中国台湾地区、实施殖民统治的最高指挥。在1895年6月至1919年10月间,日寇为建立“殖民地体制”,用武力镇压和控制台湾人民的反抗,军人专政,派出的军人总督有桦山资纪、桂太郎、乃木希典、儿玉源太郎、佐久间左马太、安乐贞美、明石元等7届军人总督;1919年10月至1936年9月,日本殖民当局以为殖民统治已经稳定,为把台湾建成“理想的殖民地”,军人体制改为军政分立制,派出了田健治郎、内田嘉吉、伊泽多喜男、上山满之进、川村竹治、石冢英藏、太田政弘、南弘、中川健藏等9届文职总督;1936年以后,为配合全面侵华战争的需要,恢复军人总督,派出小木跻造、长谷川清、安藤利吉等3任军人总督。不论文官武将,19名总督集立法、行政、军事大权于一身,掌握了当地中国人的生杀予夺大权,个个都是杀人魔王,手上都沾满了中国人民的鲜血。

日本在台湾实施残酷的殖民统治,总督府于1896年发布了“关于施行台湾之法律”。这一文件编号为第63号法律,所以称为“六三法”。“六三法”总共6条,它成为日本统治台湾的基本法。此法确定台湾特殊化,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总督的独裁权力;主要内容是镇压抗日义军和剥夺台湾人民的基本权利。1906年,颁布实质相同的“三一法”取而代之,两法没有根本区别,中国人遭受的苦难不仅没有改变,而且越来越沉重。

日本在台湾殖民统治主要靠军队、宪兵、警察维持,更多的是靠权大无边的警察管制社会和民众。1897年,日本第三任总督乃木希典,制订了“三段警备法”。规定山泽地带的治安由军队及宪兵负责;村落的治安,由警察担当;山泽和村落之间,则由宪兵和警察共同戒备。这是一部由军队、宪兵、警察三者协力镇压统治台湾人民的殖民法。在日据时期,台湾民间吓唬孩儿有一句惯语:“大人来啦!”所谓“大人”就是指当时的日本警察。1896年,第一批日本警察到台。自此以后,以日本警察为主体的警察,成为伸入中国人日常生活的鬼魇,是直接屠杀台湾中国人的刽子手。日本警察遍及台湾社会的各个角落,台湾成为名符其实的警察社会。以1902年为例,全台设有10个厅警察课、97个支厅、992个派出所,以后最多时各类警察机构达到1500余处,警察18000余人。在台湾的经济发达地区,每隔2、3公里就有一个警察机构;每300人就配有一名警察。日本占领下的台湾,可以说是日本警察的世界,在警察法西斯式的管制下,中国人的基本权利都被剥夺。

B. 日本统治下的台湾是什么样的

1894年日本发动甲来午战争,翌年源清政府战败,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消息传出后,举国同愤,反对割台;台湾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协理台湾军务的清军将领刘永福等率军民反抗日本的侵占,坚持了5个多月的战斗,历经大小百余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终遭失败。从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
台湾人民从未屈服日本的殖民统治,在日据初期,以农民为主体的抗日武装进行了长达20年的斗争。后来,文化协会、民众党、共产党等还组织领导了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民族抵抗运动。


庆祝台湾光复
1937年7月日本制造“七七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在抗日战争时期,不少台湾同胞回到祖国参加抗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台湾的光复作出了贡献。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2月9日,中国政府发出《中国对日宣战布告》,明确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之间关系者,一律废止。”

C. 日本统治台湾期间台湾人民的生活是怎样的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是台湾人,我看过一些这方面的书,给你简单介绍下我所知道的事情吧。
1.在日本殖民之前,台湾除了有原住民各族之外,还有各支的汉人,在汉人之中,主要分成闽南人(福建南方)、福州人(福建北方)、客家人。
从明朝以来,汉人凭藉著科技和诈术,巧取豪夺了不少原住民的土地,因此原汉之间一直有武装斗争的情况发生,但是农业生活的汉人,其力量强过采集生活的原住民,所以原住民的生活圈是不断地被汉人压缩了。
在汉人之间,也常常发生极惨烈的武装斗争,三大支的汉人互相仇视,常常为了抢水源、土地之类的资源而发生械斗的情况。
2.日本夺取台湾之后,许多人不愿做亡国奴而起身反抗,头几年有许多台湾人为了反抗日帝而牺牲了,日本人也付出了不少伤亡代价。后来日本在台湾的脚步虽然站稳了,但是台湾人的抗日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
3.从1898年,日本还在镇压台湾人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调查土地和人口了,这是为了在数字上管理台湾,在日本完成调查以后,就开始进行掠夺各种资源的行动了。
4.林圯埔事件是日本人强夺公有竹林之后,汉人武装暴动的事件。在这次事件中,汉人杀了三个日本人,后来日本人杀了九个汉人。日本人强夺公有竹林简单来讲就是"资本的原始积累"。
5.在原住民政策上,日本人学习西方的种族灭绝手段,不但杀光所有反抗的人,还限制原住民的生活圈,对於放弃反抗成为其臣民者,就在"番(对原住民的蔑称)地物资交易所"中贩卖用甲醇加上乙醇的毒酒,好让他们慢性自杀。
6.日本在台湾进行各种各样的"专卖制度",也就是日本殖民政府可以任意指定某种物品为"专卖品","专卖品"只能由殖民政府指定的人用指定的价格贩卖,因此可以彻底将垄断的利益发挥到最大,并完全掌握在日本人手里。被指定"专卖"的物品包括:鸦片、食盐、粉碎洗涤盐、樟脑、酒。这些专卖制度帮助日本殖民政府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7.日本在台湾农业上的各种建设和制度,都是为了要使台湾农民种植殖民政府需要的作物,比方说甘蔗。但是日本政府也规定了,甘蔗的定价权完全由收购的会社决定,因此农民们虽然辛劳工作,收成后的情况却像如今第三世界的农民一样,收购的公司说多少就是多少,完全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差别只在於:当时台湾农民面对的是有帝国主义撑腰的日本公司;现今第三世界的农民则是面对掌握了全世界商品定价权的跨国公司,前者的暴力剥削是很明显的,后者的制度剥削却隐藏在"自由贸易"的外衣之后。总之,由於种甘蔗真的赚不到钱,所以台湾民间有一条"憨(闽南语指"傻")歌诗",当中第一憨就是"种甘蔗乎(给)会社磅(秤)"。而且日本人还在秤上面动手脚,因此台湾农民不但在价格上被剥削,连秤重量的过程都要被再剥一次皮,自然是气愤难当,后来也因此爆发了抵制运动,结果日本警察强行闯入逮捕农民并将他们判刑,再次证实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凶狠性格。
7-2.在稻米方面,在日本到台湾之前,台湾的农村结构就存在著:地主-商人-高利贷-佃农的情况了。大陆的朋友应该很了解佃农生活有多惨,我不赘言。日本到台湾之后,这种债务锁链对日本人而言也很好用,只要掌握住上面的地主等人就能牢牢地抓住下面的农民了,因此并没有废除这样的关系。
8.台湾的日本独占资本是靠:1.土地掠夺、2.佃耕制度、3甘蔗收购等榨取方式所形成,还有一招是"三年轮作"一年种稻,一年种甘蔗,一年种番薯,由於种甘蔗收益极低,因此很多人不愿意种甘蔗,稻米比甘蔗更好卖,卖不掉也能自己吃,日本强制推行"三年轮作"以后,甘蔗就有了一定的产量,而且农民将会为了在不能种稻米的那两年活下来,而必须向贷款公司借款生活,由此日本手上又多了一条债务的锁鍊,牢牢地系在台湾农民的脖子上了。

以上是对於经济方面的介绍,另外再提一点;警察。
不论在日帝本土或者台湾,警察都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警察的权力很大,可以任意抓人和拘留(当然是得到上级允许,但绝对不是那种把人抓到以后会讲:我现在依法逮捕你,你有权利保持缄默...那种)。在警局里面的拷打和刑求也是跟吃饭一样自然的事情,不论是日本或者中国的左翼都要面临它们狠毒的攻击。当时的日本警察做的事情很多,几乎所有的行政都要用到警察,对日本政府而言可说是有万能的用途。

日本殖民政府在台湾的各种暴政,自然引起了诸多仁人义士的反抗,在这些英勇的抗日勇士当中,我推荐你找一个人的资料,他叫做"简吉",我不知道大陆的网站能不能找到他的故事,如果可以的话,我推荐你看看他的事迹,像他这样的人才有资格代表台湾人。

后来随著日本侵华,二战爆发。日本为了支援中国战场庞大的开销,因此开始"皇民化运动",好提高台湾的劳动力。不过当时绝大部分的台湾人是拒绝这种无耻行径的,只有少数的汉奸或者为生活所逼的人改了自己的姓名为日本名子。
随著中国战事的更加吃紧,日本陷入了战争的泥沼,为了夺取南亚的资源,又再将台湾升格为南进基地,做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南亚的跳板,因此又徵收了更多的税、更多的物资、更多的劳动力,其中最让人恶心的,就是欺骗或者强逼妇女去做慰安妇,这些事情你们应该也知道的。除此之外,也强迫台湾男性参加侵略战争,让他们担任军夫之类的工作。
以上就是日据时代台湾人民大致上的情况了,希望能满足你的疑问。

D. 日本人是怎样奴役台湾

日本侵略台湾统治政策
始政(无方针主义)时期(1895年-1915年)

日治时期的第一段时期,自1895年5月的乙未战争起,一直到1915年的西来庵事件为止。在此约二十年内,以台湾总督府与日军为主的日方统治,遭遇台民顽强的抵抗。除牺牲惨重外,也遭致国际社会的嘲笑,因此曾经在1897年的国会中,出现「是否要将台湾以一亿元卖给法国」的言论,称为「台湾卖却论」。在这种情况下,著重於镇压的日本当权者对於台湾总督的人选,都以授阶中将或上将的武官来担任。

身著童子军装的後藤新平
1898年,日本明治政府任命素有日本陆军瑰宝之称的儿玉源太郎中将为第四任总督,并派才干卓越的政治家後藤新平医师担任民政长官以为辅佐,从此采取软硬兼施的政策治理台湾。加上日本於1902年年底大抵肃清台湾抗日运动势力之後,成员全为日人;且毋须遵守日本法律[35]的台湾总督府之对台统治权才就此建立起来。而日方这种软硬兼施的殖民地政策,一般称为特别统治主义。
事实上,日本统治台湾之初就存在著殖民地统治策略的两条路线之争。第一条路线就是後藤新平所代表的特别统治主义,但他同时也醉心於德国式科学殖民主义。後藤新平认为,从生物学的观点,同化殖民地人民既不可能也不可行,因此主张效法英国殖民统治方式,将台湾等新附领土视为真正的殖民地,亦即分离於内地之外的帝国属地,不适用内地法律,必须以独立、特殊方式统治。後藤认为应当要先对台湾的旧有风俗进行调查,再针对问题提出应对政策。这个原则被称为「生物学原则」,同时也确立了以渐进同化为主的统治方针。
相对於特别统治主义的殖民地路线,则是由原敬所代表的内地延长主义。受到法国殖民思想影响的原敬,相信人种文化与地域相近的台湾和朝鲜是有可能同化於日本的,因此主张将新附领土视为「虽与内地有稍许不同,但仍为内地之一部」,直接适用本国法律。
从1896年到1918年,担任民政长官的後藤新平所持的特别统治主义主导了台湾的政策。在这段时间内,台湾总督於「〈六三法〉、〈三一法〉」的授权下,享有所谓「特别律令权」,集行政、立法、司法与军事大权於一身。而握有绝对权力的台湾总督,除了有效压制武装抗日运动之外,也严密控制住整个台湾社会(包括治安在内)。
根据後藤新平引述官方统计,仅在1898—1902四年间,总督府杀戮的台湾「本地人」人数为11950人日本占领台湾前八年,共有三万二千人被日方杀害,超过当时总人口百分之一。

E. 1895年《马关条约》后台湾被日本侵占,日本是如何统治台湾的

1、日据台湾初期,官民的抵抗,日本的强压政策

日本占领台湾初期,台湾对日本殖民者的抵抗,还是非常激烈的。日本采取了强压的手段,随时拘捕他们认为靠不住的台民,成群地屠杀,有时数百人被聚集在一起,用机枪扫射,集体处死。这种恐怖的统治,也有强烈的震慑作用,使台民不敢再有抗日想法。

2、日本在台湾的农业建设和“国民教育”

从经济方面来说,尝试了堪称亚洲第一次的农业革命,推行的项目有:使用化肥、培育新品种、有计划地规划水利灌溉等。他们开设了新型糖厂,代替过去用牛力和人力操作的制糖方法。不过这些措施多以台湾为实验性质,一旦犯了错误,台湾百姓先吃大亏。

台湾推行现代化农业生产,无论质和量都提高了许多,而且,这些建设带动了农村社会的巨大变化。一部分的城市文化被带入农村,提高了农村的生活水平。在日本统治期间,台湾全岛逐渐电气化,纵贯铁路修成,高雄、基隆两港开港。

在此基础上,日本带来了现代文化知识和现代化的生活形态,给台湾铺设了一层从西方经过日本,移植到台湾的世界近代文明。无可讳言,由于台湾不过是日本的文化边陲,虽然各方面的文化资源取自日本本土,但台湾文化能达到的水平,难免先天不足,而且,很难有开拓创新的空间。

3、日本在台湾的“皇民化运动”

50年的日本统治,在后半段发动了“皇民化运动”,愿意接受日本文化的台湾同胞,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只用日语。当局要求他们采用新的日本姓氏,放弃原来的中国姓名。“皇民”必须放弃中国祭祀祖先的仪式,皈依神社的神道教。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粮食不足,实行配给制度,在台湾的日本人民,获得的一份配粮,台湾同胞能获得的大概只有一半的数量,皇民化的日本人,可以得到日本人和台湾人中间的一半。这一差别,使得许多台湾人,愿意成为皇民。为了表现他们是“皇民”,他们往往比真正的日本人还要更日本。

(5)日本治理台湾扩展阅读

历史背景

1894年(清光绪20年),中国与日本因为朝鲜主权问题而爆发甲午战争。次年3月20日,战况呈现败象的中国,派出李鸿章为和谈代表,并以全权大臣身份赴日本广岛与日本全权大臣议和。到达之后,李鸿章要求先停战,但谈判没有结果。

最后清政府被迫于1895年4月17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清廷一方面承认朝鲜独立;另一方面也将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澎湖列岛割让予日本。

台湾割让予日本的记载为马关条约第二条之内:“第二、割让台湾全岛及其附属诸岛屿;第三、割让澎湖列岛,即英国格林威治东经一百一十九度至一百二十度,及北纬二十三度至二十四度间的各岛屿。

另外,第五条亦有如下之文字:日清两国政府于本约批准交换后,立即各自派遣一名以上之委员赴台湾省,实施该省之让渡事务,但需于本约批准交换后二个月内,完成上述之让渡。”因为此条约,台湾被迫进入了日本统治时期,成为日本殖民地。而该和谈经过亦史称台湾割让或乙未割台。

1895年6月2日,中国全权代表李经方与日本任命的台湾总督桦山资纪在停泊于基隆海面的日舰“横滨”号完成了台湾交接手续。

而台湾人民则以“台湾民主国”的名义,发誓“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在台湾岛上与日军展开数月的殊死斗争,是为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又称“乙未战争”。

另外,虽然清廷因为战争失败才割让台湾,但日本谋取台湾的武力攻占方式,中国大陆学者称之为占据。

F. 日本占领台湾的资料

1894年日本发动甲抄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袭败,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消息传出后,举国同愤,反对割台;台湾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协理台湾军务的清军将领刘永福等率军民反抗日本的侵占,坚持了5个多月的战斗,历经大小百余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终遭失败。从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
台湾人民从未屈服日本的殖民统治,在日据初期,以农民为主体的抗日武装进行了长达20年的斗争。后来,文化协会、民众党、共产党等还组织领导了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民族抵抗运动。
1937年7月日本制造“七七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在抗日战争时期,不少台湾同胞回到祖国参加抗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台湾的光复作出了贡献。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2月9日,中国政府发出《中国对日宣战布告》,明确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之间关系者,一律废止。”

G. 台湾在哪段时间被日本统治

台湾日治时期是指台湾在1895年至1945年间由日本统治的时期,在台湾历史上又称作日本时代、日据时代或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政府最新修改课纲)等[1]。

做为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第一个殖民地[2],日本统治时期的台湾充满日本帝国主义殖民政策导向及活动形态[3]。由于日本是最后一个跻身新帝国主义的国家,其帝国主义型态具有后进性,和西方由资本主义引导国家海外殖民政策不同,日本国内的资本主义尚不发达,无力在台湾从事大规模资本活动,因此日治初期,是由台湾总督府主导殖民地的开拓规划。原则上,由官方为日本资本家量身定做各种规则,迫使台湾提供资源、物产及劳力,为其服务[4]。在国家发展定位上,日本将台湾作为支持本国工业的后盾,同时是日本向南方发展的基地。日本在台湾实行特别法,以警察政治控制社会,台湾人没有平等的参政权,现代化教育在初期台湾人教育程度也远低于在台湾的日本人,日后逐年普及,但教育制度上与日本人相比仍相对不平等[5]。自大正时期后,日本对台湾统治已渐趋稳固以及大正民主化的政治风气改变,于日治中后期日方改取较为柔和的内地延长主义统治方针以及改派任文官总督,台湾亦在短时期内本土政党运动及社运发展蓬勃。中日战争爆发后日方因应战争需要更进一步推行全面性的皇民化政策,以期将台湾本岛人同化于日本。

由于台湾在日治时期,于社会、经济以及教育文化水平上得到相当程度的现代化,对比战后接收的中华民国政府治台失政与长期戒严下的威权统治,加上本地人与许多战后来台大陆人之间的族群隔阂,导致部份的台湾人,在战后对日治时期不算苛刻的生活条件产生某些程度的怀念。此情结不仅影响许多在日治时期出生的台湾人,也相当程度地影响了战后台湾对国家民族认同、台湾主体性、族群意识观念乃至台湾独立运动的兴起[6]。而从此看,尽管战后中华民国政府在台湾输入民族主义教育、积极强调日本殖民台湾的负面影响,并将日本领台视为等同日本侵华历史的一部分,但台湾民间对日本仍大多抱持好感[7][8];而同样为受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之地区,与中国(含香港)、朝鲜半岛之立场大相迳庭,而和泰国、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之亲日国家高度一致。日本留在台湾的建设所造成的影响亦于近年来不断被各界重新检视或评价。
<转至维基网络>

H. 台湾被日本控制了多长时间

连历史都不知道,就只会满嘴粗话,文化水准真低,日本占领台湾从1895到1945年,约50年。

I. 台湾被日本占领的历史

日本殖民统治时期:1894年日本蓄意挑起中日甲午战争,翌年清朝战败,派遣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于1895年4月17日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台湾人民则以“台湾民主国”的名义,发誓“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在台湾岛上与日军展开数月的殊死斗争,是为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又称“乙未战争”。另外,虽然清廷因为战争失败才割让台湾,但日本谋取台湾的武力攻占方式,中国大陆学者称之为占据。

在日本侵占台湾的五十年间,台湾人民从未屈服日本的殖民统治。日据初期,以农民为主体的抗日武装进行了持续20年的斗争。

后来,台湾文化协会、台湾民众党、台湾共产党等组织领导了民族抵抗运动。原住民抗日行动有莫那·鲁道领导的雾社事件。许多台湾人还从事政治、社会运动以争取权益。

(9)日本治理台湾扩展阅读

台湾日据时期为1895年至1945年之间台湾岛被日本殖民的时期。日本将台湾之经营视做殖民成就的宣传品,这点与日属朝鲜、香港日占时期、以及日本控制的伪满州国、南京汪伪国民政府、日本占领的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的治理方针很不相同。

根据殖民统治“内地延长主义”,日本据台后期已经开始着手将台湾日化,希望减少与日本本土的差异。但日本在所有其他殖民、占领区,则主要实行资源取得以支持战争之政策,对当地少数民族采高压政策,并未著手进行日本化。

也因为台湾在日本殖民时期,于政经文化得到某些程度现代化,加上战后初期陷入国共内战的国民政府治台失当,导致部分的台湾居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战前生活产生某些程度的怀念。此心态不仅普遍留置于老一辈台人之间,也相当程度地影响了战后台湾的认同感、族群意识观念。

J. 为什么日本把台湾治理的不错却在东北犯下那么多罪行

台湾习惯了被外来势力统治,荷兰,日本,国民党~~
台湾有过对日本统治的反抗,比如电影《赛德克巴莱》反映的高山族抗日,但电影《海角七号》又反映了台湾人对日本文化的一种怀念。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