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工作推动
Ⅰ 如何推动被巡视党组织做好整改工作
巡视的成果运用好不好,关键看整改。巡视整改不仅仅是巡视结束后的整改,其应该贯穿巡视工作全过程,包括巡视前即知即改、巡视中立行立改、巡视后全面整改。
提前“布置作业”,指导即知即改。如何让被巡视单位提前对照已经巡视过的单位所发现的问题,闻风而动,把能够改的先改了呢?第九巡视组通过向被巡视单位罗列共性问题清单,采取提前“布置作业”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引导被巡视单位开展即知即改。以巡视市、县为例,巡视组进驻前,先将已巡视的市、县存在的共性问题罗列出来,以《巡视组备查材料清单》的形式发给被巡视地方,要求被巡视地方按照《清单》认真准备材料。从巡视实践看,被巡视地方接到《清单》后,绝大多数认识到位,以此为契机积极查缺补漏,没有整改的马上整改,达到“即知即改”的目的。例如,被巡视的潮州市按照《清单》对全市党纪政纪处分决定执行情况再次排查,不少没有严格执行党纪政纪处分的“漏网之鱼”赶在巡视前被执行处分;佛山市三水区对镇街纪委“三转”落实情况再检查,巡视组到来前,镇街纪委书记分工全部调整到位,镇街纪委职能全部转到主业;湘桥区、高明区对审计整改情况进行再梳理,对3名直接责任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其中2人移交司法机关处理。仅此一招,不但直接落实“把纪律挺在前面”的要求,推动一些共性问题的解决,同时还达到“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效果,在巡视组到来之前,就已经在当地产生震动,为下一步巡视工作立势、立威。
及时抓早抓小,督促立行立改。立行立改,重在“动作快”,关键是“问题准”,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形成震慑”。一旦发现某个问题,就应该雷厉风行、不等不拖,督促被巡视单位立即纠正,大步“行”,大胆“改”,遇到阻力时还要给被巡视党组织撑腰鼓气。第九巡视组注重抓三种类型问题的立行立改:第一类是顶风违纪问题。盯住十八大后、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后的顶风违纪行为,紧扣党的纪律开展监督检查,把纪律当尺子,发现苗头就及时提醒、触犯纪律就揪住不放。第二类是干部群众最关注的问题。从巡视情况来看,虚报冒领、吃拿卡要、贪污挪用集体“三资”、惠农补贴和土地征收补偿款等发生在群众身边的问题依然严重。第三类是明显违规违纪问题。对明显违反党规党纪的,甚至违法的问题线索,在履行上报程序后,应尽快移交当地纪委或政法机关处理。2014年初,广东省形成了专报直通机制和优先办理的原则:巡视组发现重要问题线索后,不必等巡视结束后再汇报,在基本情况了解清楚后,立即形成一事一报的巡视情况专报直报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乃至省委书记,领导小组领导当天批示,立即启动核查,重要的涉嫌违纪违法的线索,组织骨干力量优先办理。抓住上述三类问题,督促被巡视单位“立行立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紧盯问题线索,推动全面整改。巡视结束后,如何保持震慑常在、如何让被巡视对象真整真改、如何让侥幸分子不敢嚣张?第九巡视组通过抓“两个重点”,推动全面整改。一是抓重点问题。重点问题就是巡视组发现的当地群众意见最大、干部反映最多、作风问题最严重、腐败行为最多发的问题。通过抓重点问题的整改,以小促大,推动全面整改。二是抓重点线索。重点线索就是巡视组移交的重要问题线索,第九巡视组按照“凡准确必移交、凡移交必有果”的原则,对移交的每条线索,都安排专人跟踪,确保巡视成果能够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Ⅱ 如何坚持把巡察整改工作与推进各项工作紧密结合
而巡视监督模式正是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把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实际意义上成内为现阶段监容督模式的必然选择。从实际的效果看,巡视不仅是下情上达,有利于上级党组了解和掌握下级党组最直接、最鲜活的情况,理应最有发言权,对滥用权力的越轨行为具有防范和矫正功能,经常异地检查,分散执行任务,使上级监督受到一定的限制;与之相比较,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纠正“监督就是不信任”的误解,主动诚恳地接受巡视组的监督检查。
Ⅲ 如何深化整改,提高效能,促进工作,推动发展
思想认识要到位。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这次专项行动是延续和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需要,是进一步提升效能、促进发展的需要,是加强干部队伍自身建设的需要。我们要入脑入心地领会,不折不扣地整改,深入系统地落实;我们要站在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这次专项行动的重要意义,切实把这项事关战略全局的工作抓紧抓好,抓出实效;我们要营造浓厚活动氛围,充分利用宣传专栏、悬挂条幅、单位网站、电子显示屏等多种形式,加强对专项行动的宣传报道,深入阐述开展专项行动的重大意义,认真总结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努力在全处上下形成“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
Ⅳ 党组织书记不胜任现职,工作推动不力怎么整改
(一)“群众观念淡薄”方面。主动服务意识还不强,服务质量与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整改措施:自觉加强学习并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做到尊重群众、贴近群众、深入群众、依靠群众,切实增强履职尽责上的主动服务意识。
(二)“工作执行不力”方面。对上级决策部署有时认识不够深刻到位,执行的时效性、实效性还有一定差距。整改措施:加强对各项政策的出台背景、具体内涵、现实意义的学习,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有效增强执行的内在动力。
(三)“工作能力不强”方面。学习劲头不强,不能与时俱进地提高业务水平与工作能力,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整改措施: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深刻领会上级精神,清楚形势任务要求,积极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摸清基层情况,既要使用管用的老办法,又要探索管用的新办法,切实提高业务能力。
(四)“工作标准不高”方面。进取精神有所懈怠,有时满足于现状,对中心的发展前景缺乏信心,感觉比较迷茫。整改措施:自觉破除临时思想,立足现状积极思考并提出既符合客观实际又有利于中心长远建设的意见建议,认真落实中心支部与领导的要求,抓好本科室业务工作落实与能力作风建设。
(五)“工作不敢担当”方面。由于对当前形势认识不够到位,有时开展工作怕担政策风险,或多或少存在明哲保身思想,不愿较真碰硬。整改措施:在坚持党性原则与遵守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坚持从单位实际出发,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积极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处理好工作中的难点问题。
(六)“精神状态不佳”方面。事业心有所下降,工作上的拼劲和闯劲不足。整改措施:牢记党的宗旨,加强党性修养,讲奉献、守纪律、顾大局,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保持一致,努力做本科室中既守本份又求进取的带头者。
(七)“工作作风漂浮”方面。囿于业务性质与范围,主动深入基层比较少,掌握实情不够综合、不够细致。整改措施:自觉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影响与侵蚀,积极争取到基层、到一线的时机,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掌握第一手信息,为扎实细致地开展工作打牢实践基础。
(八)“工作推诿扯皮”方面。习惯于处理事务性、周期性工作,对临时安排的工作任务,有时因需要多方协调的难度比较大而存在畏难情绪,不能及时完成。整改措施: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全局观念,克服畏难情绪,主动与各科室加强沟通协调,认真完成交付的各项工作任务。
Ⅳ 如何有效推进审计整改工作
一是明确审计整改第一责任。被审计单位主要领导是审计整改的第一责任人,对涉及的回审计答整改事项,要及时了解进程,限期督办解决,以确保整改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强化审计整改工作合力。加强涉及审计整改单位的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定期汇总交流整改工作情况,形成监督合力。
三是完善审计整改的长效机制。注重从源头上剖析问题的原因,对反复出现、屡审屡犯的问题及时建章立制,用制度确保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四是加强审计整改的督办力度。将重要审计事项及审计决定的整改和落实情况纳入督查范围,对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进行整改问责,对整改不力的采取相应问责措施。
五是健全审计整改通报机制。通过村务公开栏、政府网站等媒介,逐步扩大审计整改的公开范围,以公开促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