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丹吉林沙漠治理
A. 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呈握手之热的主要原因
草场沙化、退化和大风天气增多,致使当地沙漠化面积不断增大。巴丹吉林沙漠平均每年以15-20米的速度向东南方向推进,向腾格里沙漠靠拢。流沙正在逼近旗政府所在地额肯呼都格镇,现在该镇距巴丹吉林沙漠南缘仅有5公里。通往盟府所在地巴彦浩特的干线公路初建时距沙漠边缘还有1-2公里,近年来因流沙的不断掩埋,部分路段不得不数次改道。一些在五六十年代还牧草繁茂的草场,如今已被沙漠吞噬,许多牧户不得不被迫迁徙,一些饲草料基地也因风沙侵蚀沙化严重、水资源奇缺而撂荒。
阿拉善右旗旗委书记李新生告诉记者,分布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335万亩天然梭梭林,是遏制沙尘暴侵入华北地区和巴丹吉林沙漠东移的天然绿色屏障。过去40多间天然梭梭林减少了近300万亩,防风固沙的天然屏障濒临消失,这也是致使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握手”的一个重要原因。
李新生说,若不及早进行锁边治理,两大沙漠大面积交汇后就会引发更严重的生态问题。保护和扩大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天然梭梭林的面积是遏制两大沙漠大面积“握手”的根本手段,目前最好的办法是采取保护性治理措施。一是在天然梭梭林沙化、退化严重地区,建立封禁区,有计划进行移民搬迁,目前已向阿拉善左旗的孪井滩搬迁了150户,对当地的40万亩天然梭梭林实行了围栏封育。但大规模的移民搬迁涉及牧民近2000人。二是建立环巴丹吉林沙漠东缘保护区,一部分牧民转产不转移,从事药材种植。
B. 为什么巴丹吉林沙漠的五奇中,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奇泉
巴丹吉来林沙漠有五奇,沙峰、鸣自沙、湖泊、奇泉、古庙,其中当以奇泉最令人匪夷所思。在一个叫庙海子的盐水湖边,有一处喷涌的泉水,泉眼粗若碗口,伸手探下去,深不及底,泉中有虾,通体透明,随喷泉翻涌的沙子被涤荡的晶莹剔透,喷出的泉水经年流入海子,在地上形成了一条深深的渠道。在海子的北部,离岸边有5米远的湖水中,有一眼突泉,水柱如脸盆一般大小,水面上浪花翻滚,宛若莲花。当地人说,前些年有人在泉的四周围了围堰,想建个池塘,无奈沙漠中没有土石,用沙子堆起的围堰经不住水的压力,崩塌了。如今那个围堰早被泉水荡平,连痕迹也全然不见。泉眼之多、之奇集中在叫音德日图的海子,这个海子号称有一百单八泉,“磨盘泉”就在海子中一块破水而出的大石头上,石头约有1米多高,顶部大致有3平方米,状如磨盘,其上泉眼密布,泉水披挂而下。据说这个泉的水被称之为“圣水”,旧社会王爷不让妇女靠近,现在当地人依旧遵守着这个习俗。
C. 为什么在巴丹吉林沙漠,骡子正在逐渐成为沙漠新宠
作为“沙漠之舟”,骆驼本是沙漠役力主角,但在巴丹吉林沙漠腹地,骡内子却正在逐渐取代容骆驼而成为沙漠新宠。在巴丹吉林沙漠,对绝大多数牧民来说首选的交通工具却是骡子。以前,沙漠里的骡子只是骆驼的配角,但因为骡子比骆驼吃得少,脚力好,走得快。所以就颠倒过来了,骆驼只有在骡子不够用的情况下才启用。
D. 巴丹吉林沙漠成为第二大流动性沙漠的原因是啥
地貌形态缓和,主要由剥蚀的低山残丘与山间凹地相间组成。第四纪沉积专物普遍覆盖于地表,属形成广泛分布的戈壁和沙漠。境内绝大部分被沙漠所覆盖,沙山沙丘、风蚀洼地、剥蚀山丘、湖泊盆地和谷地在沙漠中交错分布,并以流动沙丘为主,约占沙漠总面积的83%,流沙面积仅次于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年均风速4米/秒,八级大风日为30天左右,主要为西北风。沙丘上植物较少。仅于沙丘下部或丘间低地生长有稀疏灌木、半灌木,除梭梭林外,还生长有沙拐枣、沙竹、霸王、木蓼、沙蒿、柽柳、沙葱等,覆盖率在5%左右,在沙山与湖泊间常出现有白刺沙堆。在沙漠中还有多处泉水涌出,水质清澈,甘甜可口,可供人蓄饮用。更神奇的是,该地湖泊严冬也不结冰。
有人认为,巴丹吉林的东南部被雅布赖山遮挡,产生与雅布赖山走向垂直的重力波的扰动,这一地区又常年吹西南风,刮起的沙粒在山前堆积,重力波中的上升气流将沙子带到更高处,久而久之聚集成高大的沙山;也有人说,巴丹吉林一带原本是丘陵地貌,沙化后,沙粒直接覆盖在丘陵上而形成高大沙山。
E. 腾格里沙漠,呼伦贝尔沙漠,毛乌素沙地,巴丹吉林沙漠,这四个哪个最好治理为什么
呼伦贝尔沙地。因为附近都是草原,可以直接用黑龙江,呼伦湖的水灌溉植物,降水量在三百毫米以上,所以呼伦贝尔沙地最好治理。
毛乌素沙地还行,但没有呼伦贝尔沙地治理好,其他的就更别说了
F. 巴丹吉林沙漠必鲁图峰经度纬度
巴丹吉林沙漠(Badain Jaran Desert),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北部,雅布赖山以西、北大山以北、弱水以东、拐子湖以南。位于北纬39°30’~42°,东经98°30’~104°,面积4.4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三大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
,其中西北部还有1万多平方公里的沙漠至今没有人类的足迹。
主要属内蒙古额济纳旗和阿拉善右旗,东部小范围属阿拉善左旗。巴丹吉林系蒙古语,沙漠以一居民点而得名。沙漠海拔高度在1200-1700米之间,沙山相对高度可达500多米,必鲁图峰海拔1617米,垂直高度约435米,堪称”沙漠珠穆朗玛峰”。处于阿拉善沙漠中心,气候干旱,流动沙丘占沙漠面积的83% ,移动速度较小 。
中部有密集的高大沙山,一般高200 ~ 300 米,最高的达 500米。以复合型沙山为主,为北 30°~40°东方向排列,系西北风的强大影响所致。高大沙山的周围为沙丘链,一般高20~50米。沙丘和沙山上长有稀疏植物,西部以沙拐枣、籽蒿、麻黄为主;东部主要为籽蒿和沙竹,沙拐枣、麻黄等逐渐减少。边缘生长芦苇、芨芨草等 ,为主要牧场。有些湖盆边缘有淡水泉出露
巴丹吉林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3张)
,为治理沙漠提供了条件。巴丹吉林沙漠平均每10平方公里不到1人。
在整个沙漠内部,仅有巴丹吉林庙和库乃头庙两大居民点。基本无种植业。全部经营牧业,骆驼为该地主要家畜,数量居中国各旗县之冠;次为山绵羊。沙漠内部无固定道路,横穿腹部异常困难,中部及东北部基本为无水区。东南部的雅布赖盐湖盛产食盐,西部的古鲁乃湖及巴丹吉林庙附近的一些湖泊内有碳酸钠的沉积。
奇峰、鸣沙、湖泊、神泉、寺庙堪称巴丹吉林[3] “五绝”。受风力作用,沙丘呈现沧海巨浪、巍巍古塔之奇观。巴丹吉林沙漠占阿拉善右旗总面积的39%,相对高度200~500米,是中国乃至世界最高沙丘所在地。宝日陶勒盖的鸣沙山,高达200多米,峰峦陡峭,沙脊如刃,高低错落,沙子下滑的轰鸣声响彻数公里,有“世界鸣沙王国”之美称。
G. 巴丹吉林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荒漠化原因都是水资源利用不当和过度樵采么为什么
塔克拉玛干沙漠,维吾尔语意“进去出不来的地方”,人们通常称它为“死亡之海”。它位于南疆塔里木盆地中心,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余公里,南北宽约400多公里,总面积337600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沙漠,面积仅次于非洲撒哈拉大沙漠,故被称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中国第一大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亦为世界著名大沙漠之一。介于北纬36°50′~41°10′,东经77°40′~88°20′。位于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新疆塔里木盆地的中部,北为天山,西为帕米尔高原,南为昆仑山,东为罗布泊洼地,面积达33.7万平方公里。沙漠以流沙占绝对优势,占整个沙漠面积的85%,且沙丘高大,除边缘外,一般均在50~100米以上。
地理位置折叠编辑本段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南新疆塔里木盆地,维吾尔语中,“塔克”、“塔格”、“博格‘达’”的“达(克/格,轻声)”都是山的意思。“拉玛干”,准确的翻译应该是“大荒漠”,引申有“广阔”的含义;那么“塔克拉玛干”就是“山下面的大荒漠”的意思。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余公里,南北宽约400多公里,总面积337600平方公里,是中国境内最大的沙漠,故被称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也是全世界第二大的流动沙漠,流沙面积世界第一。沙漠在西部和南部海拔高达1200~1500米,在东部和北部则为800~1000米。也有资料显示,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腹地被评为中国五个最美的沙漠之一。
自然气候折叠编辑本段
塔克拉玛干沙漠,系暖温带干旱沙漠,酷暑最高温度达67.2℃,昼夜温差达40℃以上;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发量高达2500—3400毫米。全年有三分之一是风沙日,大风风速每秒达300米。由于整个沙漠受西北和南北两个盛行风向的交叉影响,风沙活动十分频繁而剧烈,流动沙丘占80%以上。据测算低矮的沙丘每年可移动约20米,近一千年来,整个沙漠向南伸延了约100公里。
H. 我国在治理沙漠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我国为治理北方地区的沙漠大患开出“中药方”,正在通过种植肉苁蓉等中药材防风固沙。 目前,巴丹吉林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乌兰布和沙漠等都在人工种植肉苁蓉等沙漠药用经济植物。这些中药材在治理沙漠、改善生态的同时,还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肉苁蓉被称作“沙漠人参”,主要寄生在沙漠植物梭梭根部。而梭梭适合生长在我国北方沙漠、荒漠干旱环境中,具有很强的治沙和固沙作用。 由于价值昂贵,野生肉苁蓉长期被掠夺性采挖,再加上全球气候变暖和肆意砍伐,寄生肉苁蓉的梭梭林大量死亡,致使产量逐年下降,资源濒于枯竭。 为了保护这一濒危野生植物物种,研究人员开始尝试在沙漠里人工种植肉苁蓉。2004年,人工种植肉苁蓉技术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获得成功。此后,沙漠里大面积的肉苁蓉开始开花结果,沙漠生态治理也多了一种方法。2006年,总投资210万美元、规划面积9000亩的肉苁蓉种植项目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启动;2007年接种肉苁蓉技术在新疆第一条沙漠公路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大面积推广;2008年内蒙古在乌兰布和沙漠建立人工接种肉苁蓉10万亩基地;2009年巴丹吉林10万亩肉苁蓉栽培繁育基地建立。北京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教授屠鹏飞说,根据肉苁蓉的应用价值,现在种植100万亩梭梭等沙生植物接种肉苁蓉,可以治理沙漠100万亩,10年内可以开发肉苁蓉相关产品100个,实现年产值100亿元。 除了肉苁蓉,我国北方沙漠地区还在沙漠里种植锁阳、沙棘、甘草等中药材,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增加农牧民收入。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会长夏日表示,发展人工种植肉苁蓉、沙棘等沙漠药用经济植物产业,能调动群众治沙的积极性,有效防止沙漠化,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I. 高中地理巴丹吉林沙漠形成的主要原因
巴丹吉林沙漠深居内陆地球,远离海洋,加上山岭的重重阻挡,海洋水汽难版以到达,降水少气权候干旱因而形成沙漠。
关于巴丹吉林沙漠的湖泊形成的原因:湖泊的水源供给主要来自地下水。从地壳深处溢出来的,温度较高且稳定的热泉水,形成了沙漠中144个内陆小湖。
J. 巴丹吉林沙漠有什么其独特的之处呢
如果说到沙漠不知道大家会想到哪一个呢?是有着900多万平方千米全球最大的撒哈拉沙漠,还是我国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漠总是可以给人一种炎热、干旱的感觉,随着风移动的沙丘,偶尔会遇到的海市蜃楼等等。在我国境内有着八大沙漠,而小编今天要介绍的就是八大沙漠之一的巴丹吉林沙漠。
国内最“名不副实”的沙漠,内有上百个湖泊,成因至今未明
在巴丹吉林可以选择多种游玩方式,乘坐越野车或是徒步。来这里的最佳季节一般在8月份到10月份,平均气温也才只有25摄氏度左右,不算是很热。不过,毕竟是在沙漠地区,早晚温差会比较大,还是需要带一些外套。另外,就是在沙漠中当然要多带一些水,以补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