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阳不固如何治理
『壹』 气虚 卫阳不固如何调理 要多久
中医治疗不是以时间来决定的。是根据病人身体情况而决定的。诊断明确;措施得当;用药到位;随时调整。相信病人会很快恢复健康的!
『贰』 肺气虚弱 卫阳不固 津液外泄 应该怎样去调理呢
服用古方 玉屏风散 就对了 黄芪 防风 白术
有病还是休息一下好哦 这个应该是小病 吃点药很快的 就能恢复的
『叁』 “肺气不足、卫阳不固”是什么意思
“肺气不足,卫阳不固”:
指肾阳亏虚,功能衰退所表现的证专候。
临床表现:腰膝酸属软而痛,或阳萎,精冷, 性欲减退;或大便久泄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或浮肿,按之凹陷不起,甚则腹部胀痛,面色白或黧黑,畏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头晕目眩,精神萎靡,小便清长或夜尿多,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或弱。
如出现以上症状,请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适当多运动,注意休息、避免过于劳累,严重者应及时就医。
『肆』 [卫阳不固]是什么意思能治好吗容易复发吗
在临床混了一段时间,看到一些各家的看法,有些理论上的说法有些分歧,昨天我就思考一个问题。想不通,一个朋友的热心解答让我茅塞顿开。借此首先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朋友。也希望路过的各位能给予专业上的指点。
我的问题是这样的:卫阳和卫气的区别?在临床上,很多病人感受风寒,用发散风寒药,由于剂量过大,造成漏汗自汗。有人提出是由于卫气不固,也有人说是卫阳不固,也有人说是阴不敛阳。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下面是我那位朋友的解答:卫气来源于脾胃化生之水谷精气,循于脉外为卫,充于脉中则为营;循于脉外,则有固护肌表的作用。
卫气之固护作用表现,即为卫阳。卫阳,卫气的功能表现而矣,与卫气不是同一个范畴的东西,是不具备可比性的。
至于阴不敛阳之说,系过汗则阴液外泻,阳随之无以附着,阳气即随之消散,表现为肌肤恶风而寒,卫阳虚也。此即为平常之说“久泻伤阴,过汗伤阳”之理。
至于治疗,我习以桂枝汤合生牡蛎、五味子加减治疗。取调和营卫,敛汗固表之意。桂枝量宜轻也。
看来有空要去看书,很惭愧~
另一位朋友的解答:卫气是人体阳气的一部分,生于水谷,源于脾胃,出于上焦,行于脉外,其性刚悍,不受经脉的约束,气行迅速而滑利!内则脏腑,外则肌表腠理,无所不到!它即能温养脏腑,又能温润肌腠,滋养腠理,启闭汗空。因其具有保护肌卫,抗御外邪的作用故称之为“卫气”。
如卫气虚,不能固表,皮肤腠理疏松,外邪易入侵袭,易得感冒,发病时表现为自汗、怕 风、怕 冷等,称之为卫气不固。
气本属阳,卫气不固与卫阳不固一也。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发汗过度,损伤卫阳(气),卫气不能外固,腠理开泄,则营阴外泄,谓之漏汗。
卫阳不固之漏汗不可云阴不敛阳。敛云收敛内藏之意,阴不敛阳多指真阴不足、津血受损,不能敛藏阳气,以致阳气浮越于上的病理变化,其主要表现为头目眩晕、面色红赤、咽干、喉干等症状。
『伍』 中医怎么定义多汗是肺气不足,卫阳不固吗怎么调理
肾虚
『陆』 肺气不足,卫阳不固 如何食补
玉屏风散。
『柒』 肺气不足,卫阳不固,要怎样治疗
病理原因的出汗多最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盗汗,发生在夜间睡眠时不自觉出汗。...中医认为是“肺气不足、卫阳不固”所致。治疗应以“补肺益气、固表养阴”...
『捌』 “中气虚,卫阳不固”何解如何调治本人22岁,大学生。
卫阳不固,简单来说就是机体抗病能力下降,易感外邪。最好服汤剂,中成药往往效果慢,现在医院都有中药代煎,挺方便的,花点钱而已
『玖』 卫阳不固的问题
其实只要不是出汗太多的话,可以用一用桂枝汤,这个可以调和营卫,达到止汗的目的,效果还是很好的。不过不知道有没有丸药,好像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