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抗日神剧整治

抗日神剧整治

发布时间: 2021-01-23 11:08:30

A. 如何抵制抗日神剧

坚决不能把抗日神剧作为娱乐的工具,这样的电影电视剧看多了,没有一点好处,只会消磨我们的意志。这样的抗日神剧,完全违背历史的事实,是一种戏说历史的错误态度,日寇当年对我们的疯狂屠杀,我们应该牢记在心,而不能自娱自乐,阿Q精神,认为我们可以手撕鬼子,可以轻松打败鬼子,那么我们还要八年抗战干什么?那么我们还要从日本割跑台湾开始进行长达半世纪的抗日有什么用?

B. “央视”叫停的5部抗日神剧, 每一部都在侮辱观众的智商,到底是哪5部

抗日神剧这几年一直都很受欢迎,观众也喜欢看关于这类型的影视剧作品。从这几年来看,抗战时期的作品收视率非常高,所以后来就有不少导演看中这类型题材,拍摄了不少关于这方面的作品。只不过如今“央视”叫停了5部抗日神剧,看到视频中的画面,不少人感觉这就是在侮辱观众智商,它的画面感虽然非常强,但却如同儿戏一样出现,与现实有些脱离。

说到《利箭行动》这部剧,在播出的时候还非常受欢迎,只不过现如今再看到这部剧时,却发现这虽然是抗日剧情,但却有些神话,编剧也是脑洞大开,难怪后来会被禁播。从这五部作品中,不难看出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剧中人物虽然被观众喜欢,但编剧的故事情节太扯皮,完全脱离了历史。就算是电视剧拍摄比较成功,但也会让后人对历史产生误解,给他们带来错误的认知。

C. 央视点名停播的3部抗战神剧,每一部都在“侮辱”观众的智商,你看过几个

抗日剧一直以来都很受大众们的喜爱,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历史,懂得先烈们的不易。像《亮剑》,作为经典的抗日剧,多年来一直留在我们的记忆中。但是有一些抗日神剧为了追求其他的效果,把一些事实扭曲,“侮辱”观众的智商。央视点名停播的3部抗日神剧,一起来盘点一下吧。

三、《箭在弦上》

这部电视剧由靳东与蒋欣主演,但是主演们用箭对抗敌人枪炮的这个设定在让观众吐槽。其中有一个片段被观众吐槽最多,就是女侠在遭遇危险时,突然就腾空而起,一分钟把二十多个敌人全部射死了,这仿佛把观众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因此,尽管这部剧红极一时,也难逃被点名停播的命运。

D. 抗日神剧为何屡禁不止

因为很多题材不敢拍,不好拍,拍不了,所以只能拍这种创作度不高的题材。反正抗日战争回是历史,不管怎么答拍结局都一样,最多就是在剧里加点爱情、友情、家族斗争、江湖纷争、穿越的道具、只要是抗日,广电总局基本都过审,毕竟主流价值观摆在那里。再加上喜欢看抗日神剧的群体呈现两极分化,都是些低龄化儿童和老年人居多,这些人对历史和军事常识缺乏深层次了解,看抗日神剧就是图个娱乐,打发时间,没有更高层次的观影需求。

E. 抗日神剧的整治措施

网名为“蓝猴子”的网友2013年5月15日发微博称,广电总局将就规范卫视黄金档电视剧播出下发通知,其中特别规定:
1、所有抗日剧都需重新审查,抗日传奇剧、戏说剧等将禁止播出,抗日剧黄金档播出将被限制,播出总量将被调控;
2、增加现实题材电视剧的比例;
3、之前通知规定过的都要严格执行。 接着,有网友补充了通知内容:“已有的非抗战雷剧的抗日剧只能在非黄金档播出;现实题材的剧目将占卫视播出总量的50%;古装剧、涉案剧的限制仍如2012年规定。”
有卫视在5月中旬左右临时撤换了抗日剧。原定于昨晚登陆四川卫视的抗日题材剧《尖刀战士》已经被古装剧《大明嫔妃》取代。该片的编剧前天下午还在微博上为新剧开播摇旗呐喊,几个小时之后却承认了该剧的延播,原因是“通知来了”。有网友说,通知有可能是临时下达,让电视台措手不及。
横店影视城官方微博昨天也转发了据传广电总局要调控抗日剧的消息,并透露“5月份,唯有《裂变》一部抗日剧过审”。据悉,《裂变》将于2014年5月22日登陆山东等四家卫视的黄金时段,但有消息称,《裂变》涉险过关后,悄悄地把自己的类型划为了“年代情感励志剧”,以方便宣传
2013年5月16日有记者得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已对各卫视提出明确要求,对卫视电视剧黄金档已报排播的抗战题材剧进行重审和甄别,对存在过度娱乐化的抗战剧进行修改,停播不能修改的过度娱乐化抗战剧,同时对以严肃态度进行创作的抗战剧给予鼓励和支持。一些卫视已经主动撤播了正在播出的“抗战雷剧”,如黑龙江卫视的《战旗》和四川卫视的《尖刀战士》等。 电视剧不必是教科书,但一定不能是罔顾公共理性的反面教材。毋庸置疑,在大众文化中,情爱、武打、警匪等内容其实是人的性、攻击、破坏等本能欲求的“替代性满足”,要引导受众心安理得地疏泄这种欲求,需要在讲述这些内容的同时进行价值观介入,所以“正义战胜邪恶”、“好人好报”等主题几乎成了所有通俗故事的标准配置。好的故事把欲望与道德这两个“死对头”如此和谐地编织在一起,既疏泄人们内心的欲求,也再次强化了道德、价值观和公共理性,使人处于心智平衡的状态。
但毕竟,情爱、武打、警匪与色情、暴力、凶杀之间有着内在的共通性,如果故事过于离谱,缺乏基本的公共理性和价值观介入,文艺作品就越接近于赤裸裸的欲求本身。比如,当人们对暴力的依赖被文艺作品过分强化,那么暴力的对象是当年无恶不作的日本鬼子,或是今天在中国饭店用餐的日本民众,还是日本牌子的中国制造汽车,对他们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令人痴迷的,是暴力本身。“抗日神剧”庶几近之。 2014年,鉴于徐纪周导演拍摄的《永不磨灭的番号》里,有主演李健向空中投掷一枚手榴弹炸毁日军一架飞机的情节。它与“手撕鬼子”等,后来并称抗战雷剧最著名的“三大雷点”。就因为这一个镜头,‘飞天奖’和‘五个一’工程奖最后都没给徐纪周,不然《番号》就要把中国电视剧的奖都拿齐了。至今回忆这个“低级错误”,徐纪周还是一副痛心疾首、悔不当初的表情。
徐纪周认为,大家虽然主观上都崩紧了“扫雷”的那根弦,但多局限在技术层面,如消灭鬼子的战术上,却很容易忽略了人物塑造的“根”。从这样的角度理解,徐纪周倒认为抗战剧也不必都是一幅严肃面孔。比如他自认《秀才遇到兵》就比《永不磨灭的番号》还要商业。
史晨风执导的28集抗战剧《兵出潼关》在央视八套播出。作为一个拍了几十年戏的老导演和编剧,他坦言,如今之所以雷剧、神剧特别多,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只想挣快钱,不肯在剧作上下功夫。2010年来,电视剧从制作水准上来说都没有太大问题,更多的还是在剧作上的问题。文本不扎实,拍得再好也没有意义。
身为导演,史晨风坦言做到商业性和审美追求的平衡是很难的,但这不是“堕落”的借口。比如,很多剧用不符合历史事实和客观规律的强刺激镜头来博收视率,但史晨风坚持追求真实的“传奇”。对于《兵出潼关》,史晨风的标准很简单:在不雷人的基础上,画面有可视性,故事有趣味性,又能符合世俗的审美标准。
新一轮抗战剧的主创人员都在积极“去雷化”:
《大道天行》的主创表示,区别于抗战“雷剧”的套路,《大道天行》是一部有情怀的年代剧。
《杀手锏》导演徐宗政则表示,将视角放在了抗日战争时期青年人身上,从他们眼中的战争折射出整个时代对于人们命运、思想、成长变迁的影响。
《红高粱》导演郑晓龙认为,抗战题材作品应该表现的是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批判,而不是对日本人的仇恨。
《飞虎队》导演钱雁秋对此表示如果仍然仅限于打打杀杀的低级描述,这一题材总有一天会被再次伤害。 新华社上海5月20日电题:抗日“神剧”频现荧屏,是艺术创作还是消费历史?
披着民族感情的外衣,用性和暴力挑逗观众,在历史的疮疤上纵情欢乐。频现于荧屏的抗日“神剧”呈现出一番“奇观”:裤裆藏雷、手撕鬼子、单手掏心、石头打飞机……这究竟是艺术创作,还是消费历史和民族感情? 日本媒体对中国“抗日神剧”的新闻报道页面有超过千名网民跟帖,其中获得支持最多的跟帖分别是“这个情节有点意思”、“日本电视剧也该这样荒诞”与“不必较真,不过是披着抗日剧外衣的搞笑剧”。
一名在东京工作的日本媒体从业者告诉中国媒体人,最近三四年,日本媒体和网络已数次报道中国抗日剧中对日军的丑化和各种不合理剧情,日本民众对这一现象已司空见惯。

F. 广电允许大量拍抗日神剧不允许拍大量完全还原历史

有悖于史实的抗日神剧,对国内观众造成错误引导。近年来,有关部门一直在整治抗日神剧,效果很明显,“徒手撕鬼子”的神剧少了,一批尊重史实的抗战题材影视片脱颖而出。
尽管抗日神剧逐渐淡出,但很难说,产生抗日神剧的思想土壤是否已完全消除。抗日神剧中对日本人的极端丑化,对我方人员形象的极端夸张,归根结底都是不尊重历史的表现。
抗日神剧以贬损日本人为能事,恐怕根本不是出于什么维护民族情感的立场。把严肃的历史娱乐化,用夸张的表演吸引观众,进而获得商业利益,才是多数抗日神剧出品方心里打的算盘。
 
真实的抗战历史是怎样的,接受过历史教育的人们多少有所了解。在抗战爆发之前,中国和日本在综合国力上存在巨大的差距。在当时,中国的对手是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国家,而我们只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这是交战双方最基本的国情差异。在抗日战争的14年间,中国承受了巨大的损失,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
日本军队并没有一些抗日神剧所描述的那么不堪一击。全面抗战爆发以后,日本军在短时间内占领了我国的大量领土。哪怕是在抗战末期的豫湘桂战役中,依然对中国军队造成巨大的损失,导致了正面战场的第二次大溃退。
人们常说“弱国无外交”。几天前,叙利亚驻联合国大使巴沙尔·贾法里坐在联合国总部大楼里眉头紧蹙的一张照片,让众多国内网友唏嘘不已。在抗日战争的年代,也是中国缺乏外交话语权的“弱国”时代。只有在那样的时代,中国才会被肆意侵略,四万万同胞才会蒙受屈辱,回避敌强我弱的基本事实,就丧失了正确的历史叙事逻辑。
 
铭记历史上发生的战争,一方面是为了凝聚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当代人警醒,化战争的不堪过往为前进的力量。像抗日神剧那样片面地贬损敌人,非但可能产生虚妄的自大,还会削弱战争的警示意义。
人们在回顾自己国家的对外战争史时,经常会津津乐道于历史上的胜仗,影视片对战争的还原也是如此。然而,也有一些描述本国“打败仗”的影视片,既实现了较高的艺术价值,也获得了观众的认同。回顾本国“打败仗”的过往,目的不在于拔高对手,而在于反省自身。同样,客观描述抗战时期中日两国的差距,也是为了让屈辱的往昔观照现实与未来。
尊重事实,才能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才能启迪本国人奋发图强。歪曲历史是可耻的,遗忘历史是可悲的,无论于己于人,都应该成为不可逾越的价值底线。
 

G. 侮辱观众智商,被叫停的十部抗日神剧,你知道几部

侮辱观众智商,被叫停的十部抗日神剧有2012年《向着炮火前进》 、2012年《箭在弦上》 、2012年《利箭行动》 、2012年《孤岛飞鹰》、2012年《正者无敌》 、2011年《抗日奇侠》、2011年《一个鬼子都不留》 、2011年《神枪》、2011年《铁血使命》和2006年《铁道游击队》,很不幸的是这是不电视剧我都跟随的大人的脚步都看过。

在2012年上映的电视剧《向着炮火前进》,讲述的男女主角用他们的方式永不放弃的和日寇进行周旋。在影片里面给观众呈现出系列的爱恨情仇和国仇家恨交织的感觉。

上面的说到的十部抗日神剧在当时的年代都是被不少的观众所去追捧,因为在当时没有什么好的电视剧出现。但是现在看来这十部电视剧里面的故事情节都有一些部分是侮辱观众们的智商,现在也是被许多的观众朋友叫停的十部抗日神剧。

H. 被央视点名停播的十部抗日神剧,你曾被哪部雷到了呢

在我小的时候就很喜欢看抗日剧,以前看过比较经典的抗日电影有《小兵张嘎》《地道战》《地雷战》等等。记得在2005年的时候我看了李幼斌老师演的电视剧《亮剑》,我觉得这部剧就是抗日剧的巅峰之作。从那以后抗日题材的电视剧演了一波又一波,不知何时好多这种类型的电视剧都被冠以“抗日神剧”的称号。

这部剧的主角是我儿时的偶像张子健,那时候我特别喜欢他演的《甘十九妹》里的尹建平。《孤岛飞鹰》里面张子健还是饰演的一个身怀绝技的人,不过他这次对付的是日本鬼子。剧中特别雷人的地方就是男主的装扮,皮鞋、皮裤、皮大褂,看着看着让人有点跳剧,老是觉得这是再演偶像剧。

I. 哪4部抗日神剧被央视叫停了是在侮辱观众的智商

现在国产电视剧制作质量越来越高,涌现出一批制作精良的好剧,比如前些年的《父母爱情》、《人民的名义》、《琅琊榜》等等,以及今年火爆一时的《隐秘的角落》、《以家人之名》等剧。虽然好剧越来越多,但我们同样也还是会看到有一些剧,仍然粗制滥造,并且故事内容和剧情还非常奇葩,许多人称之为神剧,尤其是抗日战争题材的剧,有些画面和情节更是神乎其神,简直可以用侮辱观众智商来形容,这些剧其中有一些就被叫停了,那么都有哪些剧直接被停播了呢?下面就来看看。

除了以上几部剧,另外还有《一起打鬼子》、《箭在弦上》、《正者无敌》等剧,也都属于比较夸张不太符合历史事实的剧集。

J. 抗日神剧屡禁不止,有何原因

大人们都知道是神剧,可是小孩子不知道啊,以为这就是历史,这就是真实,对小孩子的价值观影响很大。

希望广电总局和各地方广电局能够引起重视,抗日神剧虽然看的是人心沸腾,但真心需要反思,被扭曲的历史会对祖国的花朵形成心理上的大落差,希望能够看在中华大地有成千上万的孩童需要历史的正确熏陶的份上,作为广电总局能够真正的把好关,别误人子弟。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