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袋治理
㈠ 废木耳菌袋再利用国家有补助吗
按说这个是环保项目。国家应该有相应的扶持。不过现在这种利用还形不成规模。所以好像还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
㈡ 木耳菌袋在菌房里养菌期间出现了螨虫该怎么治理啊 恳求懂得木耳种植的朋友告诉一下方法啊
如果螨虫不太严重的话,可以使用杀螨类药物虫螨净进行区位注射防治。如果发展严重的话,可以使用菇虫一熏净进行防治。
㈢ 木耳菌袋夕阳病怎样防治
防治高温,高湿。加强通风换气。对于风险感染的部位涂抹浓石灰水即可。
㈣ 木耳菌袋摆出之后长绿霉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什么方法最有效果呢
4楼东北黑木耳抄养菌阶袭段出现这种情况,基本是挑出来一袋扔一袋。
高温高湿,或者蒸锅不彻底、接种灭菌不彻底所致。、
室内发酵阶段温度
1.和发菌架子的高度有关,架子越高,上下层之间温差越大。五层架子最上层温度和底层温差能达到五六度。
2.和菌袋的摆放密度有关,密度越大温度达到一定高度后,想降温很困难,如果摆袋的头几天温度上去后,不注意很容易造成上热现象:袋子顶部出黄水,接着水色逐渐变成粉红色。
这时候应该保持温度24、25°左右。
3.注意通风:
正常情况下 发菌室的味道是清清亮亮的一股菌香。干燥的环境 。
如果闻到有臭味 酸味等不好闻的异味基本就是有杂菌已经产生。根据情况挑拣杂菌。室内通风换气,保持适当的温度湿度。
㈤ 黑木耳菌袋种植怎么控制温度
(1)木耳菌丝温度越低,生长速度越慢,但菌丝越壮,浓白抗病力越强,木耳色黑,专内厚属折干率高,质量好,因此在木耳栽培季节上,要把握自然气温,安排接种期和出耳期。
(2)即木耳下地时间在5月初,倒计时60—80天为三级菌的生产时期。为避免出现高温烂耳现象或高温,高湿条件下感染杂菌,应在6月中旬出完第一茬,7月初采完木耳,这样木耳的商品价值越高。秋耳可在5月份生产三级菌,8月中旬摆放在地里,9月末采第一茬木耳。
㈥ 黑木耳发生烂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
黑木耳栽培过程发生烂袋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在栽培时间较长的场所和气温较高的季节较易发生。烂袋一旦发生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容易造成成批性的绝收。造成烂袋的原因是复杂的,依靠单一的方法是难以解决,必须依靠综合治理加以解决。
(1)原因
①品种选择不当。一是使用种性不明,又没有经过适应性栽培实验和抗霉性试验的菌株;二是使用段木上栽培菌株,没有在代料栽培上加以驯化实验并证明是可行的菌株。
这样的菌种由于不适应环境,发菌缓慢,生长期长,容易引起杂菌感染,造成烂袋。
②季节安排不当。过迟或过早安排接种,造成养菌期间温度不适,特别是在菌丝培养期间遇到高温高湿,菌丝在高温条件下呼吸增强,为了维持自身生理代谢平衡,表现吐黄水排出热量,当高温继续,菌丝被黏液所包围,生理活动受到限制,进而菌丝逐渐死亡,各种杂菌趁机感染,引起菌袋局部或全部变黑腐烂。
(2)综合防治
①选好菌种。选择适宜栽培模式,经有关部门验收鉴定,菌龄在35~45天,菌丝洁白,生长粗壮,抗杂性强、产量高、耳片大、肥厚、色深的黑木耳菌种。
②科学安排栽培季节。我国南方的黑木耳栽培有春栽和秋栽之分,秋栽接种期一般安排在8~9月,当气温低于30℃时接种;春栽接种期一般安排在旬平均气温上升到20℃时,往前推60~65天,制袋接种;不同地区还应根据不同海拔高度的气温变化,适当提前或推后。东北黑木耳栽培每年一季,3~5月制袋,6~9月出耳。
③适温养菌。黑木耳菌丝发菌最适温度为24~28℃,秋栽黑木耳在发菌的前期和春栽黑木耳在发菌的后期,当气温超过25℃时,每天至少应给培养室通风2~3次,晴天气温较高时,通风须在早晚进行。春栽当气温低于20℃时,应给培养室适当加温,使培养室温度达到22~24℃。
④管理科学。黑木耳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温、湿度和通风的要求是不同的,在木耳原基形成期,保持相对湿度在80%左右,并适度通风;在原基分化形成期,珊瑚状耳芽相当幼嫩,保持相对湿度85%~90%,此时如果湿度过大,应立即停止喷水3~5天,耳基稍干后再浇水,在子实体生长阶段,为促进耳片快速生长,要坚持三干七湿的原则,同时加大通风,干湿分明,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
㈦ 黑木耳菌袋毛霉菌污染如何防治
您好!
根据您说的情况,这种杂菌可能是毛霉菌。菌袋培养过程中,通风换专气不好,环境温度高和属相对湿度大,毛霉菌容易蔓延。防治毛霉菌的主要方法:
(1)控制温度:菌袋培养温度保持在20℃~22℃,不要过高。
(2)控制湿度:要经常通风换气,培养室相对湿度保持在50%-70%,空气相对湿度不要过大。菌袋培养期间,培养室不必喷水。
(3)用药防治:在菌袋培养期间,用必洁仕牌二氧化氯消毒剂5000倍液喷雾,对毛霉菌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0天左右喷药一次。
㈧ 木耳袋长青苔怎么办
(1)木耳袋长青苔的抄各种原因,容易在内部形成青苔,不卫生也很难清理。以下三种方法可以有效祛除木耳袋的青苔:
①如果只是简单的清洗,没有特殊要求,那么使用热水浸泡一会,多冲洗几遍即可清除。
②如果需要盛装食物(一般不建议塑料袋装食品),用热水将青苔清除后,再用医用酒精彻底消毒。
③可以使用适量工业用香蕉水清除青苔,等香蕉水味道挥发后,用热水清洗,酒精消毒,放置一段时间即可。
(2)青苔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
①各地水质不同,青苔的产生于水质有很大关系。
②与塑料袋的质量有很大关系,建议购买质量有保障的食品级塑料桶。
③避免塑料桶被阳光曝晒,因为太阳的紫外线会滋生青苔。
④尽量不要让水在塑料袋中滞留时间过长,形成死水,也容易滋生青苔。
㈨ 木耳菌袋绿霉如何控制
控制木耳菌袋发生绿霉的要点有几个,第一菌袋的消毒灭菌要彻底,二是使用优质菌种,三是防治菌袋出现微孔。四是培养环境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防治高温,高湿。
㈩ 黑木耳袋料栽培出耳如何管理
出耳管来理 割口后的菌袋在菇源棚内保温保湿培养3-5天,割口处形成洁白菌丝时,再过三、四天后瘤状物的黑色原基就能封住割口,这段时间是整个出菇期间的主要管理环节,要加强水份管理,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初期),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但又怕通风量太大,耳芽出现干枯现象。
喷水时不宜直接向菌袋出耳处喷射,以防水份过大,造成烂耳,出耳旺盛期,相对湿度要求85-90%之间。如果天气干燥,菇棚相对温度降低,可以在菇棚内加大湿度。喷水要在早晚进行,做到“二看一注意”,即一看天气,阴雨天少喷,睛燥天多喷,二看耳形、耳片以膨胀,湿润、新鲜为水份透宜,如耳片积水,说明耳片吸水能力减弱,水份过大。
总的原则是:看天喷水,看耳定量。出菇期间要注意中午不喷水,以防流耳现象。经常通风换气,一般以早晚通风为宜,遇低温可在中午通风。(低温时以保温为主,通风时间不宜过长)。以防二氧化碳过浓影响出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