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之策
1. 我国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是什么
我国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是毒品预防教育。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回规定答如下:
1、第四条禁毒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的方针。
禁毒工作实行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2、第十一条国家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教育,普及毒品预防知识,增强公民的禁毒意识,提高公民自觉抵制毒品的能力。
国家鼓励公民、组织开展公益性的禁毒宣传活动。
3、第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经常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禁毒宣传教育。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应当结合各自工作对象的特点,组织开展禁毒宣传教育。
4、第十三条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禁毒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禁毒宣传教育。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予以协助
2. 国家治理的宗旨、国家治理的决策机制、治理模式、治理的文化基因和根本保障分别是什么。谢谢🙏
如果想要治理我们的文化基因,就需要我们以后的年轻人学习我们的传统文化,保持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
3. 请以“社区治理视角下社区老化成因及应对之策”为题,撰写一份2000字左右的小论文。
人口老龄化、新市民比例高、社区贫困低保户数量多成为老社区的共同难题。为主要内容是吗
4. 治理成功经验与治理对策是不是一个意思
治理成功经验于治理自对策不是一个意思。治理成功经验是以前发生过,经过治理,然后是这件事情处理得非常成功,这就是经验。治理对策是:这件事情已经发生了,然后你们在想什么办法用于治理!
5. 怎么才能治理好国家呢 需要看哪些书呢 治国之策是谁写的呢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白了这句话你就懂了!
6. 企业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如果应用到政府的政策执行例如综合治理之类的,应当如何界定利益相关者
管理学意义上的利益相关者是组织外部环境中受组织决策和行动影响的任何内相关者。 利益容相关者可能是客户内部的(如雇员),也可能是客户外部的(如供应商或压力群体)。大多数情况下,利益相关者可分类如下:
所有者和股东 银行和其它债权人 供应商 购买者和顾客 广告商 管理人员 雇员工会 竞争对手 地方及国家政府 管制者媒体 公众利益群体政党和宗教群体以及军队
7. 人们常说的综合治理综合施策的思维方式属于什么
人们常说综合治理之施政的思维的话,它主要属于一种那个客观的思维模式和一种理性化的思维思考。
8. 通货膨胀的治理(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方面分析,主要侧重于货币政策也成),可以的话尽量详细点,谢谢
(一)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最基本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一,它也是治理通货内膨胀的一个重要手容段。运用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是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以压抑总需求;二是提高利率,以抑制投资需求,并刺激储蓄增加,从而保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我国中央银行通过减少流通中货币量的办法,提高货币的购买力,减轻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同时通过提高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和金融市场利率水平,减少流通货币,缩小信贷规模,从而减少投资规模,达到平衡储蓄和投资,从而增加商品和服务,消除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缺口,进而达到了防止通货膨胀的目的。
(二)、财政政策
通过开征不动产税、遗产税等特殊税种,直接给过热的房地产市场降温。通过累进税率可以对分配进行再次调节缩小贫富差距。通过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提高税收来限制这些行业的盲目扩张,通过转移支付,直接对低收入人群进行补贴以缓解物价上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9. 贾让的治理黄河三策的内容
当时黄河频繁决抄溢,灾患严重。朝廷征集治河方案,绥和二年(公元前7),贾让应诏上书。
内容包括:
上策:主张不与水争地,“徙冀州之民当水冲者,决黎阳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这是针对当时黄河已成悬河的形势,提出人工改道,避高趋下的方案。他认为,实行这一方案,虽要付出重大代价,“败坏城郭、田庐、冢墓以万数”,但是可以使“河定民安,千载无患”。
中策:是开渠引水,达到分洪、灌溉和发展航运等目的。他认为这一方案不能一劳永逸,但可兴利除害,能维持数百年。
下策:他又认为如果保守旧堤,年年修补,劳费无穷,是最下策。
10. 为了防止和治理全球变暖,应给采取哪些政策
1、全面禁用氟氯碳化物:
实际上全球正在朝此方向推动努力,是以此案最具实现可能性。此案能够实现,对于2050年为止的地球温暖化,根据估计可以发挥3%左右的抑制效果。
2、保护森林的对策方案:
以热带雨林为主的全球森林,正在遭到人为持续不断的急剧破坏。有效的因应对策,便是赶快停止这种毫无节制的森林破坏,另一方面实施大规模的造林工作,努力促进森林再生。
由于森林破坏而被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根据估计每年约在1~2gt.碳量左右。
倘若各国认真推动节制砍伐与森林再生计划,到了2050年,可能会使整个生物圈每年吸收相当于0.7gt.碳量的二氧化碳。具结果得以降低7%左右的温室效应。
3、汽车燃料的改善:
日本汽车在此方面已获技术提升,大幅改善昔日那种耗油状况。但在美国等地,或许是因油藏丰富,对于省油设计方面,未见有何明显改善迹象,仍旧维持过度耗油的状况。
因此,该地区生产的汽车在改善燃油设计方面,具有充分发挥的余地。由于此项努力所导致的化石燃料消费削减,估计到了2050年,可使温室效应降低5%左右。
4、改善能源使用效率:
要改善其他各种场合的能源使用效率。人类生活,到处都在大量使用能源,其中尤以住宅和办公室的冷暖气设备为最。因此,对于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方面,仍然具有大幅改善余地,这对2050年为止的地球温暖化,可以达到8%左右的抑制效果。
如此一来,或许可以促使生产厂商及消费者在使用能源时有所警惕,避免作出无谓的浪费。而其税金收入,则可用于森林保护和替代能源的开发方面。
5、对化石燃料的限制:
任何化石燃料一经燃烧,就会排放出二氧化碳来。惟其排放量会因化石燃料种类而有不同。由于天然瓦斯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故其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煤炭、石油为低。同样是要产生一千卡的热量,煤炭必须排放相当于0.098公克碳量的二氧化碳;这在石油则为0.085公克;若是换成天然瓦斯只需排放0.056公克即可。
(10)治理之策扩展阅读
全球的气候正在逐渐变暖,与此同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含量也在急剧增加。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加剧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
人类燃烧煤、油、天然气和树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进入大气层后使地球升温,使碳循环失衡,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换形式。
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25%,远超过科学家可能勘测出来的过去16万年的全部历史纪录,而且尚无减缓的迹象。
大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是造成地球气候变暖的根源。国际能源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美国、中国、俄罗斯和日本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几乎占全球总量的一半。
调查表明,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首位,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0吨,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总量的23.7%。中国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11.73吨,约占全球总量的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