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校外教育培训机构
Ⅰ 校外培训机构整治有哪些规定
8月23日报道,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针对当前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有安全隐患、证照不全、超前培训、超标培训等突出问题,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关键环节入手,提出了一系列治理措施。
今年2月,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工商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部署全面开展拉网式摸底排查,坚决治理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有安全隐患、无证无照、‘应试’倾向、超纲教学”等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在已经有四部门部署专项治理的情况下,现在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出台《意见》,其重要意义在于切实构建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发展的长效机制,落实专项治理的成果,避免专项治理变成“一阵风”。
这次国务院办公厅出台《意见》,力图解决专项治理发现的问题。比如,明确由省级教育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本地校外培训机构设置的具体标准,省域内各地市差距大的,可授权地市级教育部门制定,并从场所条件、师资条件、管理条件三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这对规范培训市场的供给十分重要,因为如果标准设置过高,很多机构难以达到设置标准,培训供给就有限,这就可能推高正规培训机构的价格,而价格低的非正规培训机构也会借机滋长,且游离在监管之外。
规范教育培训机构,只是从供给端进行治理,这对缓解培训热会有一定作用,比如禁止培训机构开展提前教学、超纲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家长的焦虑。针对禁止提前教学、超纲教学,《意见》明确提出建立教育培训机构备案制,有助于教育监管部门及时了解培训内容,纠正提前教学、超前教学等问题。
应当看到,我国家庭的校外培训需求,主要源于升学竞争之下家长对提高孩子竞争能力的渴求,而且这种需求普遍存在。成绩好的学生在校内可能吃不饱,并想保持竞争优势,因此要选择校外培训;成绩差的学生在校内可能跟不上,也要选择校外培训。比如,每个假期都被学生作为“赶超”“逆袭”的机会,名义上是假期,但有的学生比上学时还累,很多学生的暑假生活都在培训班度过。
Ⅱ 专项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分几个阶段进行
根据《通知》,专项治理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将部署开展拉网式排查,摸清底数,全面普查登记每一名学生报班参加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情况,为专项治理行动提供底数参考。计划于2018年6月底前完成。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次专项治理行动是全面治理的开端。下一步,将取消校外培训与招生入学的挂钩,推动落实刚刚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规范招生入学秩序,进一步斩断校外培训机构与中小学校招生的联系。
Ⅲ 培训机构监管整治的浪潮有什么意义
“孩子上几年级?准备报辅导班吗?”钟立提着一个绿色布袋,在校门口对着往来的家长热情的寒暄着,不时将布袋中印有“名师1对1,高效提分”的宣传单,试探性递给对方。
钟立是一家培训机构的销售人员,每天下午放学的时间,他都会出现在北京市通州区贡院小学门口。“英语、奥数、补差、培优的课程都有,看家长和孩子的实际需求。老师都是海淀本部派来的名师,提分效果明显。”对于记者追问,最近教育部门对课外培训机构的整治行动对其有无影响时,钟立回答,“尚未受到过大影响。”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上海市的教育培训机构整治行动便已正式启动。在对全市七千余家培训机构进行摸底排查后发现,上海市证照齐全的民办培训机构只有2000多家,有营业执照但无教育培训资质的有3200多家,无照经营的有1300多家。
在关停取缔一批无证无照培训机构后,上海市又出台了民办培训机构管理办法,并严厉打击由培训机构主办的各类杯赛。当时,许多人只是把上海市的这套整治组合拳视作地方政府的监管上限,然而几个月后,监管整治的浪潮便有了席卷全国之势。
Ⅳ 教育部发文专项治理培训机构,对机构老师有哪些影响
倒是不用草木皆兵,在中国课外辅导、校外培训是刚需,国家治理也是从规范引内导的角度,把培训机构全都容关了最有意见的不是机构和老师,是学生家长。
所以从老师的角度讲,第一是你现在如果有选择空间的话,最好到大一点正规一点(证照齐全)的机构就职;
第二是如果你自身没有教师资格证的话最好考一个,按照国家要求也是要有教师资格的,但教师资格证5年一注册,只能在公立校,挺麻烦的,这方面现在也没明确规定,考个培训机构教师专业水平证也可以,听说是教育学会办的,专门面向培训机构教师的,国家级单位的证,没准哪天就通用了;
后如果你是公校老师的话,这个时候最好还是不要出去机构代课了,这次从国家四个部门向下发文整治校外培训,应该是最严的一次了,因为挣外快受处分或者丢了工作还是不值当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Ⅳ 如何看待教育部这次对培训行业的整顿
一、这是一次针对校外培训机构的专项整顿,覆盖广泛,力度空前,或将彻底肃清校外培训市场乱象。
2018年2月22日,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工商总局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将针对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学科类培训及竞赛活动的培训机构,进行严格规范整顿。
此次治理,将由各中小学全面普查登记每一名学生参与报班校外培训的情况,然后分类整顿。对于符合条件的校外培训机构,建立白名单向社会公布;对于不符合条件的校外培训机构,建立黑名单,坚决予以取缔或整改。
二、此次整顿目标明确,对象具体,针对社会反响强烈的热点问题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整顿的重点如下:
1、未取得营业执照、办学许可证、存在安全隐患的培训机构;
2、学科类培训中出现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
3、组织中小学生培训等级考试及学科竞赛等行为;
4、将机构培训结果与招生入学挂钩的中小学;
5、到校外培训机构兼职授课的中小学教师;
6、诱导或逼迫学生到校外培训机构上课的中小学教师。
三、此次整顿将改变校外培训市场格局,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方向,引导校外培训机构成为学校教育秩序的“有益补充者”而非“干扰者”。
1、证照不全、无办学实力的培训机构将被清理出局,对于资质齐全的校外培训机构来说,却是一个发展壮大的机会。
2、校外培训机构将被纳入教育主管部门监管之下,办学行为和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
3、中小学与校外培训机构之间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将被彻底斩断,校外培训机构与学校之间,只能是互为补充关系,而不能是利益共生体。
4、中小学教师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参与校外培训机构办学或授课,违者将会受到严厉处罚,直至取消教师资格。
另外,笔者还有一点思考:
校外培训机构市场需求如此旺盛,说明我们的学校教育仍存在巨大不足。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模式,仅能面向全体学生,很难做到针对每个学生因材施教,导致学困生只能寻求校外培训机构的帮助。在人工智能发展迅猛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和专业研究机构能不能为学校教育探索出一种全新的、针对每个学生都能个性化教学的授课模式呢?
Ⅵ 整治校外培训机构有何意义
据报道,近日,教育部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国家工商行政管专理总局办公厅属联合印发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
为迅速遏制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规定和国家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育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决定联合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依法维护学生权益,坚决治理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的行为,推动解决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问题,确保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希望该行动可以早日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