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蓝藻治理
① 治理鱼塘蓝藻简单有效的方法
要解决蓝藻问题,当然须先解决水体的污染治理,水体治理分为外环境治理与内环境整治。外环境治理包括截断污水、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和营养物,内环境整治即减少内源性的污染物质和营养,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降低营养物质的负荷,控制藻类的异常繁殖,逐步提高水环境的质量。其次,治理蓝藻必须做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不能草率重复无效手段,只能从错综复杂的影响因素中找出刺激蓝藻异常生长的关键因素,从而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手段,事半功倍地治理蓝藻。蓝藻具有固氮能力,能够把大气中的氮转化为能被水生植物吸收和利用的硝酸盐形式,从而使得蓝藻能够获得充足的氮营养物质。即使向湖泊水体排放的污水中的氮受到了控制,藻类仍然可以从大气中因固氮作用而得到硝酸盐,以此满足自身合成的需要。因此,控制氮源供给,对富营养化湖泊来说是非常困难的。要解决蓝藻问题,当然须先解决水体的污染治理,蓝藻大量繁殖,应该是你的池塘营养过于丰富,你只需要切断营养的来源,尽量少的往你的池塘少施肥和少排放有机肥料,最重要的是少试用氮肥。现在你可以打捞水湾以外的蓝藻,也可以用活性碳净水器对被污染水源进行净化。
方法:
第一步:打捞蓝藻
第二步:消毒(先把池子里的水倒了)
第三步:安装活性碳净水器
第四步:灌水
第五步:完成
注:
1白天开启活性碳净水器。
2勤换水,因为光靠净化器没用。
② 鱼塘蓝藻治理方案
适当加大换水量,池塘下风处局部杀藻(如漂白粉等),然后用有机酸解毒,氧化改底配合增氧,晴天上午解毒后培养超能芽孢菌种抑制有害藻,然后配合超能EM菌种肥水培养有益藻。
③ 鱼塘里蓝澡怎样才能清除
1、排水: 蓝藻喜欢强光,在晴天的中午,排去30厘米~40厘米的表层水体,可有效地降低池水中蓝藻的数量。
2、杀藻:针对聚集下风处的蓝藻,可用水易净(每片1立方水体)化水后泼浇。针对蓝藻爆发的鱼塘,杀灭蓝藻时要特别注意换水、增氧及改底,并培育有益藻类。
3、调水:使用诺碧清生物净水剂(7亩/包)或池易净(3亩/包),等微生物调节水质,控制水体中氮磷含量,建议高温季节定期坚持使用。改底:强力拜生源(3亩/包)。
4、培水:必绿得(8 亩/包)+适量施磷肥,培养有益藻类,可有效预防蓝藻的发生。
(3)鱼塘蓝藻治理扩展阅读:
鱼塘防护:
1、定期加注新水: 一般每7天~10天加注新水一次,加水15厘米~20厘米。在水质恶化时应换水。水色应保持草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为30厘米~40厘米。也可用生石灰定期调节水质,一般每半月按每亩用生石灰15千克~20千克化水全池泼洒一次。
2、加强增氧措施:精养池塘应配备专门的增氧机,在晴天的下午2时~3时开机增氧,另外在有浮头危险时也可适时开机增氧,也可选用增氧剂等相关药物予以增氧。
3、使用微生物制剂:及时清除残饵、污物,防止水质污染。底泥较多的水体应当使用微生物制剂,以改良底质,抑制各种厌氧菌及病毒的繁殖,防止鱼病和缺氧的发生。
④ 鱼塘里很多蓝藻怎么办
蓝藻防治方法:
1、蓝藻的预防:放适量白鲢等滤食性鱼类:能达到一定的控藻效果。每亩需要放养300余尾。鱼池中用光合细菌、芽胞杆菌等微生物分解转化利用水中氮磷等营养元素。
2、蓝藻的处理方法:
1)排水:蓝藻喜欢强光,在晴天的中午,排去30厘米~40厘米的表层水体,可有效地降低池水中蓝藻的数量。
2)杀藻:常用的杀藻药物有卤素类漂白粉、强氯精、二氧化氯、溴氯海因和重金属盐类硫酸铜、强氧化剂类高锰酸钾等。(据研究报道,三氯异氰脲酸对铜绿微囊藻具有很强的杀死效果,其浓度愈大效果愈明显,12.0mg/L时杀藻率达100%,而浓度低时,虽也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有效氯的衰减,其杀藻不能持续很长时间。硫酸铜有很强的杀藻效果,但其含有的铜离子易对水体形成二次污染,因水体铜离子的含量对水体中蓝藻的繁殖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易造成水体中蓝藻的再次爆发,所以一般不建议使用硫酸铜杀蓝藻。)因蓝藻在晴天时集聚在水体表层,所以杀藻时易把药物化水后泼浇。局部杀灭主要针对水体有少量蓝藻在下风处集聚的情况;针对蓝藻爆发的鱼塘,杀灭蓝藻时要特别注意换
水、增氧及及时改底,并培育有益藻类。
3)调水: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控制水体中氮磷的含量。
4)培水:在高温季节,水体中的磷往往不足以供应绿藻、硅藻等藻类的生长需要,使这些藻类的生长繁殖受到限制,蓝藻就乘机生长爆发,所以适量施磷肥,培养有益藻类,可有效预防蓝藻的发生。
蓝藻的预防:
1、放适量白鲢等滤食性鱼类:能达到一定程度的控藻效果。每亩需要放养300余尾。
2、投放微生物:鱼池中投放诺碧清生物净水剂(7亩/包)或池易净(3亩/包)等微生物,可降低池水中氮磷的含量来达到控藻目的。
蓝藻的处理方法:
1、排水: 蓝藻喜欢强光,在晴天的中午,排去30厘米~40厘米的表层水体,可有效地降低池水中蓝藻的数量。
2、杀藻:针对聚集下风处的蓝藻,可用水易净(每片1立方水体)化水后泼浇。针对蓝藻爆发的鱼塘,杀灭蓝藻时要特别注意换水、增氧及改底,并培育有益藻类。
3、调水:使用诺碧清生物净水剂(7亩/包)或池易净(3亩/包),等微生物调节水质,控制水体中氮磷含量,建议高温季节定期坚持使用。改底:强力拜生源(3亩/包)。
4、培水:必绿得(8 亩/包)+适量施磷肥,培养有益藻类,可有效预防蓝藻的发生。
⑤ 鱼塘长蓝藻怎么办
蓝藻治理方法
1.物理方法:
物理除藻方法大体可分为工程除藻和直接物理除藻。
⑴工程除藻
主要是采用引水换水、底泥疏浚、围隔拦截等工程。
①引水换水 用“以清释污”方法对污染水体进行稀释,可以使水体富营养化关键性水质指标总磷和有机物污染指标、高锰酸盐指数浓度等有所下降。但对于蓄水量较大的水域,补水量太小起不到净化效果,而提高补水量又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费用高昂。所以“引水释污”只是起到一个“治标不治本”暂缓效果,对于富营养化严重的湖泊,采用“引水释污”不是一个长久之计。
②底泥疏浚 “清淤挖泥”可减少积存湖内的大量有机碳、氮、磷等营养物质,增大湖的蓄水量,是减少内源性污染的有效途径和措施。但是大规模清淤,可能会破坏湖泊原有的生物种群结构和生境,削弱其自净功能,对生态修复带来负面影响。
③围隔拦截 只能限制蓝藻繁殖面积扩大,达不到治理蓝藻的效果。
⑵直接物理除藻
直接物理法除藻主要指机械清除、吸附、曝气和气浮、磁聚除藻、超声波和电磁波除藻、遮光、过滤、人工打捞等多种方法。
①人工打捞 人工打捞收获藻类是控制蓝藻总量最直接的方式,能有效减轻局部水华灾害,在收获藻类的同时起到输出营养物的作用,减轻藻体死亡分解引起的藻毒素污染。由于人工打捞收集手段落后,时间有限,导致效率低、费用高。
②机械除藻 机械除藻是将藻类从湖泊中移出的一种机械方式,一般应用在蓝藻富集区(借助风向、风力等将蓝藻围栏集中在某一区域),采用固定式除藻设施和除藻船对区域内湖水进行循环处理,有效清除浮藻层,为化学或生物除藻等措施的实施创造条件,可以作为辅助措施。
③其他方法 目前的其他物理除藻方法也都存在效率低、成本高、不能大规模除藻等弊端,离实际应用还存在差距。例如用活性炭吸附,对藻类、藻毒素的去除效果很好,但水中的有机物会影响活性炭的吸附活性,在大面积范围内使用很难回收再生,处理成本就很高。深水曝气虽然能使湖底层水体中NH3、TP 浓度下降, 溶解氧(DO)浓度上升, 但叶绿素a含量却没有明显变化。磁聚除藻、超声波和电磁波除藻只适合水厂中小规模除藻,推广困难,不能解决湖泊的富营养和藻类污染问题。
2.化学方法:
目前,常用的杀藻剂主要有硫酸铜、高锰酸盐、硫酸铝、高铁酸盐复合药剂、液氯、ClO2、O3 和H2O2 等。利用化学杀藻剂除藻无疑是一种效果显著、见效快的有效途径,但这仅仅也是一种治标方法,必须慎重使用。一是用化学杀藻剂除藻后的蓝藻尸体仍留在水体中,并不断释放藻毒素;二是化学杀藻剂本身往往都存在毒副作用,造成二次污染,对水体生物影响很大,使用化学药剂后的河道不利于生物恢复;三是使用化学杀藻剂仅能在短时间内对水体中藻类有控制作用,由于不能彻底杀灭,时隔不久又死灰复燃,有时甚至变本加厉,对水体将是一种恶性循环。可以说,运用化学方法治理河道是“饮鸩止渴”。国家已经限制化学方法在河道治理中的使用。
3.生物方法:
生物方法治理蓝藻原理:
利用Eama-11蓝藻生物抑制剂快速抑制蓝藻的生长繁殖。它是从自然环境里筛选出来的对蓝藻生长有抑制效果的微生物经过驯化培养而成。极易溶解在水中,能快速扩散到蓝藻细胞表面,并渗透到细胞内部破坏细胞功能性蛋白基团,使细胞蛋白质合成受到抑制,细胞正常代谢终止,最终控制蓝藻生长。
特点1——高效抑制
抑制蓝藻生长能力很强,针对已经暴发蓝藻水华的水体,该生物制剂对蓝藻具有90%以上的抑制效果。
特点2——施工简便,原位治理
邦源环保采用生物法治理河道过程中使用的设备简单,不需要大量人力进行打捞蓝藻,即无需将蓝藻转移出水体,即可在水体内通过生化反应消解蓝藻及藻毒素。所以施工方便,操作简单,并且不会产生噪音,不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
特点3——产品绿色、环保、无公害
①生物产品不燃、不挥发、绿色、安全、无毒,无二次污染。
②配伍性好,该抑制剂由于无毒副作用,因此,可与其它生物制剂配合使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③生物降解性极佳,该抑制剂在水体中抑制蓝藻生长以后,不会有残留。
4.生物-生态修复技术
生态—生物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环境生物技术。这类技术主要是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作用,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创造适宜多种生物生息繁衍的环境,重建并恢复水生生态系统。由于这类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工程造价相对较低、不需耗能或低耗能、运行成本低廉等优点。同时不向水体投放药剂,不会形成二次污染,还可以与绿化环境及景观改善相结合,创造人与自然相融合的优美环境,因此已成为水体污染及富营养化治理的主要发展方向。
生态—生物修复技术包括:微生态系统修复技术、人工湿地技术、浮岛技术、植物操控技术,生态护堤技术,生态复氧技术、生态清淤技术、水生动物恢复和重建技术等。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可按照水体污染程度,水环境现状及水体功能等考虑选用不同的技术组合,以呈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⑥ 鱼塘蓝藻爆发是哪些原因引起的该怎么办
遇到蓝藻爆发,可以适当加大换水量,池塘下风处局部杀藻(如漂白粉等),然后用有机酸解毒,氧化改底配合增氧,晴天上午解毒后培养超能芽孢菌种抑制有害藻,然后配合超能EM菌种肥水培养有益藻。
⑦ 如何治理鱼塘中的蓝藻
除藻三大类方法概况:以下段落节选自某毕业论文:
“化学药品时间效应比较快,可快速杀死藻类。因此,但除非应急和健康安全许可,化学杀藻一般不宜采用。目前使用较多的化学杀藻剂是有机溴、硫酸铜、氯化铜、高锰酸钾等,其中最常用的是硫酸铜。铜离子对蓝藻以及其他藻类的危害已经有大量的报道(和丽萍等,2001)。虽然化学方法除藻能在短时间内见效,但死亡藻类所产生二次污染及化学药品的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对整个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较大,而且长期使用低浓度的化学药物会使藻类产生抗药性,对藻类有毒性作用的是二价铜离子,抑制光合作用、细胞分裂和固氮。二价铜离子导致对浮游动物和鱼类的二次污染,因此只能被应用于应急措施,且同水域3年内不得第二次使用。
物理法表现最为直接,它直接清除水体中的藻类,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但该法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劳力和能量,因此该方法只能局限于小水体或大水体的局部水域。物理法除了采取截流、疏浚、稀释和污水分流等措施减少外源污染物的入湖之外,还发展了机械或人工打捞收藻、超声波和粘土吸附和遮光技术等除藻方法,如(沈银武等2004)在云南滇池利用机械除藻法除藻。邹华等(2007)认为用壳聚糖改性粘土在离子强度低的条件下具有较好的除藻效果,是适合在湖泊,水库和江河等淡水(低含盐量)水体中应用的应急除藻技术。
生物方法控藻从生态的角度,通过生物间的营养竞争和牧食关系来控制蓝藻水华。这种方法不造成二次污染,且具有经济、高效、合理的优点(王扬才&陆开宏,2004)。目前主要开展的是微生物防治、食藻生物、水生植物抑制等方法的研究和尝试。”
⑧ 鱼塘蓝藻用什么药好
蓝藻是原核生物,又叫蓝绿藻
蓝细菌;大多数蓝藻的细胞壁外面有胶质衣,因此又叫粘内藻。在所有藻类生物中,蓝藻是最简单容、最原始的一种。
鱼塘蓝藻治理方法建议两种:
1.
生物防止法。蓝藻是淡水鱼类的食物,因此可以通过投放此类鱼苗治理藻类,防止藻类暴发。蓝藻本身就是淡水鱼的食物,花鲢或白鲢每增长1公斤体重就能"消灭"40公斤到50公斤蓝藻。从放流鱼苗到捕捞上岸,一条鲢鱼一共能吃掉60公斤左右的蓝藻。有人测算,向太湖投入价值1亿元、大约2.8亿尾鲢鱼苗就可有效控制太湖蓝藻的发生。但是如果水华污染严重,鱼类无法生长,形不上大量种群,难以控制大规模爆发的蓝藻。
2.
机械捞法。这是最原始和传统的办法,即用人力连水带藻一起捞出,在无锡水源口就是采取这个办法。为了提高速度,也有人发明了自动金属膜过滤器,在动力船缓慢行驶过程中,通过金属膜不停转动,把所有蓝藻都打捞上船,打捞速度是人工的上千倍。在打捞过程中,增加了絮凝、沉降、气浮、推流、收藻多功能。优点是打捞彻底,缺点是对于大面积蓝藻治理仍难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