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滇池治理方法

滇池治理方法

发布时间: 2021-01-19 07:29:55

1. 造成滇池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滇池的污染原因:滇池的污染加重是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双重作用造成的。
自然原因:
(1)、滇池由落陷构造形成,距今已有340万年漫长演化历史了,按湖泊的发展规律,目前正处于湖底升高,湖盆变浅湖,面积变小的老年化阶段,老化速度很快目前的滇池面积仅为古滇池的25%,蓄水量更是古滇池的1.9%,滇池已演化成半封闭的湖泊由于胡水置换周期过长,湖流缓慢,造成物质循环不通畅,出入不平衡自净能力有限,大量沉淀的污染物堆积于湖底间,从而形成了大量的内污染。

(2)、滇池位于昆明城区的下游,是昆明城区的最低地带,从而不幸成为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地,再有就是滇池流域的雨季集中在2—5月份,因为长下大雨或暴雨,一场大雨都将地面上的污水和污物全都带进滇池。加重了滇池的污染。而滇池又是处在昆明的下游,几乎容纳量所有的废水。
人为原因:
(1)、由于人们对滇池流域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致使滇池老化其流域的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覆盖率生物量,以及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不仅水生植被面积大大缩小,且物种多样性亦显著下降。耐污染植物增加,浮游植物异常增殖,水华大面积发生,破坏了滇池的生态平衡,加剧了滇池的富营养化。

(2)、人口大幅度的增长与水资源短缺,由于近年来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到此旅游的旅客大幅度增加,同时昆明城发展迅速,城市人口大量增加,给滇池的治理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2. 有哪些新的有效并且科学合理的方法利用凤眼莲(水葫芦)治理滇池水质

养水獭等动物,因为在野外水獭的食物就是水草,所以养水獭是很好的办法,并且能同时收获利益

3. 滇池的污染原因及治理

滇池的污染主要是两方面原因:1.人类的活动使得大量污染物排入 滇池的支流回中最终汇聚到答滇池
2.滇池属于内陆湖 湖水的更新相对加长 由于蒸发作用水体不断浓缩一但有污染物排入滇池就很难排出
治理 现在滇池的治理主要通过:1.控制污染物向附近水体的排入 2.对滇池进行强化处理 借助水生植物进行水体净化 最近许多环保机构及公司正在对滇池进行治理 主要通过 可控性水葫芦种植进行水体净化

4. 滇池污染现状及污染原因分析、治理措施、经验教训

1988~1999年滇池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滇池水质在继续恶化,全湖水质超V类,富营养化程度呈上升趋势.近10年来,滇池主体外海TP浓度增加了一倍多,叶绿素a增长了十几倍,营养水平由富营养发展到严重富营养,增加了两个级别,发展趋势近年来尤为明显.P是近10年来滇池水体中增长最快的营养盐,水体中P浓度的持续增加是滇池富营养化加剧的基本原因.目前滇池的营养物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及流域的农业面源,面源是造成滇池外海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前段时期滇池的治理主要侧重于点源和草海内污染源的控制,而面源控制及湖内生态治理尚未实施,应在滇池富营养化控制下一阶段的治理中要加强面源治理、湖泊的生态修复及管理方面的工作,以遏制滇池富营养化的发展势头.

5. 滇池治理为什么没有成效

看到大理洱海没? 还有程海,河边有沙滩,可以有自我去污功能,得有个坡度,自然坡度!滇池。。。周围都是水泥围着,靠人工难喽。
当年围湖建地的时候就已经毁了滇池啦!!

6. 滇池的治理开发

元初赛典赤来云南时,滇池一方面湖面缩小,水位下降至1892米左右;另一方面又常常泛滥成灾。赛典赤考察昆明山川地貌和历次洪灾后得知:水患的主要原因是流入滇池的河道及出水口——海口与流出河道淤塞,导致水流不畅,江水及滇池水位升高造成的。为彻底解决灾患,赛典赤对流入滇池的盘龙江等六条河流作了疏浚,对滇池的出水口——海口与螳螂川河道进行疏通拓宽,以泄滇池之水,使出入水量保持相对平衡。又在昆明北部建松花坝水库以拦洪蓄水。还把盘龙江水分流入金汁河,既增强了泄洪作用也扩大了灌溉面积。治理滇池工程浩大,耗时3年,到至元十五年(1278年)始告结束。工程完工后一年,为昆明人造福的赛典赤因积劳成疾而病逝。赛典赤对滇池的治理,顺应了滇池流域的水循环要求,改善了农田水利条件,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保护了中庆城,为昆明城随后的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明弘治十四年,官府无法再与滇池敷衍,只得组织“军民卒数万人挖滇池,遇石则焚而凿之,于是水落数丈,得池畔腴田数千顷,夷汉利之。”(《滇史·云南志》)这次疏浚河道,增加了千顷田地,又付出了缩小同等滇池水域的代价,这一时期的滇池面积已缩小为350平方公里。清朝为了治涝,先后疏挖海口河、盘龙江等河道10多次,其中以雍正九年即1731年工程最大,除加高了盘龙江等部分河堤外,还把梗塞在海口河中的牛舌滩、牛舌洲和老埂挖掉,使湖水得以直泄,滇池水位下降后又造田1万3千多公顷。乾隆在位的几十年间有黄士杰写下了《昆明海口图说》、《云南省城六河图说》,徐蹈写了《晋宁水利论》等专著,提出新的治理滇池的理论和方案。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昆明水利局曾组织修挖昆明河道27处,1940年又挖掘盘龙江淤泥,培土护岸。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2月在松花闸上游约7千米处建混凝土重力坝,名谷昌坝,对昆明地区防洪抗旱起了较大的作用,“免除干旱涝者二万二、三千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昆明的水患仍然未消除。1950年至1953年,政府先后动员市民义务劳动,疏浚盘龙江,筑成部分石堤。1957年9月两次暴雨,盘龙江超过历史最高水位,淹田地万余亩(《昆明市志长编》)。经政府组织了10万军民堵塞决口,加固河堤,奋战3天,才排除险情。1958年至1959年又改建盘龙江上桥梁的桥孔,疏浚盘龙江河道。1959年又在松花闸原址加高了拦河坝,增大了水库面积,谷昌坝被淹没在松花坝水库里。
1966年至1967年又将盘龙江部分河道改直,加砌河堤和石护坡。在江上建机械闸门、排涝泵站。又在玉带河头设启闭闸,分流盘龙江洪水。经不断治理,到1988年之后盘龙江的水患终于得到彻底治理,盘龙江是流入滇池的主要江河,这使滇池的压力也大大获得缓解。
20世纪七十年代前后国内一些省掀起了围湖造田的热潮。中国是个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的国家,各地想增加几万亩良田,其主观愿望也无可指责,然而当时大部分人缺乏生态环保意识,昆明也步其后尘,跟着做了蠢事,发起了“以粮为纲”,向滇池要粮的“围海造田”运动,广泛发动群众日夜奋战,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填去了草海约20平方公里水域。从此滇池调节昆明气侯的功能被打了折扣,后来发现这些新造的田并不适宜栽种,在这里办的农场连年亏损,1980年后这片新大陆部分退田还湖,其余另作他用。

海口闸,始建于清道光年间,自20世纪60年代改建使用至今,水闸已运行了50年。由于年代较久,各项设施均显老化,多数设备已远远超出使用年限,水闸安全运行存在严重隐患。对此,省发改委、省水利厅要求开工重建海口闸,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海口闸工程在现有闸址上游约500米处,建设6孔、单孔净宽17.4米的水下闸门,闸上设检修桥,顺流左岸建管理房,拆除老闸,并对新老闸之间连接段进行护岸。其中,整个工程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完成顺流左岸4孔闸门以及管理房主体建设;第二阶段完成右岸2孔闸门以及老闸与新闸连接段护岸建设,老闸拆除。2014年6月16日,海口闸投入试运行。随后,海口闸附属工程也有序推进。目前,海口闸附属工程中管理区的绿化工程、防汛公路、老闸拆除工作已基本完成,老闸与新闸间连接段护岸建设,配电工程闸门的灯光亮化等附属工程也已基本完工。
民国时期开始用滇池水源发电,兴建工业,建立电力和机械抽水站,开通轮船航线,使滇池的开发利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沿湖电力排灌抽水站发展到400多座、装机600多台,灌溉农田23. 2万亩,加上1991年新建的盘龙江5级泵站,灌溉面积达到30多万亩,年农业抽水量1.8亿立方米,占昆明地区农业用水的1/4。1950年后工业迅速发展,印染、造纸、化工、电力、冶炼等耗水大的工业均建在环湖地区,加上供城市和近郊生产生活用水,年取滇池水量1.5亿立方米(不包括循环水量),滇池环湖与下游用水的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一半以上,经济效益显著;滇池渔业由60年代前的单纯捕捞发展到自然繁殖与人工放养结合,年产量由解放前不到100吨,发展到8000~10000吨,为昆明全市水产品产量的80~90%。清以前滇池航道是昆明的主要运输线,由于陆上交通的发展,滇池航运日益衰退。旅游业日益发展,经济效益日益增长。

7. “十三五”期间滇池怎么治理 水质要达几类标准

“十三五”期间滇池怎么治理 水质要达几类标准?
云南《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滇池“十二五”规划》)发布,其中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项目33个,投资77.53亿元。投资金额最大的为昆明主城北部合流污水处理厂(昆明市第十四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投资13.1亿元,将在昆明主城北部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规模为10万立方米/天(含40万立方米/天一级强化处理设施),配套建设1座合流转输泵站、4.8km转输管网,及新建改造6处合流沟渠截留井。昆明主城老旧排水管网改造及泵站建设工程,投资9.5亿元,责任单位排水公司,在清查梳理主城排水系统的基础上,更新改造老旧排水管网约100公里,完善排水系统节点约100处,在部分城市交通、人流密集道路下方主干排水管网加装水力冲洗等设施、设备。
2015年
滇池流域常住总人口约406.86万人
滇池流域涉及昆明市五华区、官渡区、西山区、盘龙区、呈贡区及晋宁县、嵩明县五区两县,5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流域面积2920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412平方公里。2015年滇池流域常住总人口约为406.86万人,约占昆明市总人口的60%;流域GDP达到3168亿元,约占昆明市GDP的80%。
“十二五”:
完成项目67个在建25个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滇池“十二五”规划》)共有项目101个,规划总投资420.14亿元。截至2015年底,已完成项目67个,在建25个,项目完成率为66%,完成投资289.79亿元,投资完成率为69%。
“十三五”期间,滇池怎么治理,将实施哪些项目,水质要达几类标准?将于本月底听证的《滇池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十三五”规划(听证稿)》(以下简称《规划(听证稿)》)给出了明确答复。
力争到2018年,草海稳定达到V类;到2020年,滇池湖体富营养水平明显降低,蓝藻水华程度明显减轻,外海水质稳定达到IV类。“十三五”期间,规划项目总计100个,总投资192.68亿元。其中,滇池外海环湖湿地建设四退三还工程(续建)。
《规划(听证稿)》将于8月31日在昆明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举行。可登录昆明市环保局查阅《规划》具体内容。
规划目标
滇池外海水质稳定达到IV类
到2018年,草海稳定达到V类;到2020年,滇池湖体富营养水平明显降低,蓝藻水华程度明显减轻(外海北部水域发生中度以上蓝藻水华天数降低20%以上),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滇池外海水质稳定达到IV类(COD≤40mg/L);“十三五”期间,盘龙江、洛龙河稳定保持Ⅲ类,新宝象河、马料河、大河(淤泥河)、东大河稳定保持IV类,船房河、茨巷河、大观河、捞鱼河、金汁河稳定保持V类;到2020年,西坝河等其它主要入湖河流稳定达到V类;7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
规划项目:
共计100个,总投资192.68亿元
规划项目总计100个,总投资192.68亿元。其中新建项目77个,投资约106.69亿元;结转“十二五”项目23个,投资85.99亿元。规划项目分为四类。
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项目33个,投资77.53亿元。
投资金额最大的为昆明主城北部合流污水处理厂(昆明市第十四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投资13.1亿元,将在昆明主城北部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规模为10万立方米/天(含40万立方米/天一级强化处理设施),配套建设1座合流转输泵站、4.8km转输管网,及新建改造6处合流沟渠截留井。昆明主城老旧排水管网改造及泵站建设工程,投资9.5亿元,责任单位排水公司,在清查梳理主城排水系统的基础上,更新改造老旧排水管网约100公里,完善排水系统节点约100处,在部分城市交通、人流密集道路下方主干排水管网加装水力冲洗等设施、设备。
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项目9个,投资1.72亿元。
松华坝水库水源保护区冷水河沿岸村庄截污工程,投资0.41亿元,冷水河沿岸村庄埋设截污管,实施污水收集及处理;冷水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投资0.4亿元,青龙潭-松华坝库尾长14.6公里,实施河道截污、生态河堤整治、清淤、湿地提升改造、绿化、管护道路。
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44个,投资107.61亿元。
投资金额最大的为滇池外海环湖湿地建设四退三还工程(续建),达46.3亿元,继续在滇池湖滨实施退塘、退田、退人、退房,开展生态修复,实现还湿地、还林、还湖。其次是滇池外海北岸水质改善与防洪能力提升工程,投资12.5亿元,在滇池外海北岸建设进口取水工程、输水隧洞工程,提高滇池防洪能力,改善滇池水质。滇池外海西岸湿地建设工程,投资7.1亿元,建设西华湿地939.7亩、观音山南湿地724.35亩、观音山北湿地462.15亩,总计建设湿地2126.2亩。
环境管理类项目14个,投资5.82亿元。
湿地维护运行管理项目,投资2.5亿元,每年对沿湖已建湿地进行运营管护,5000万元/年。滇池流域入湖河道水量监测项目,投资1.043亿元,2016年对滇池流域入湖河道91个水量巡测站点按月开展瞬时流量巡测,在滇池流域入湖河道157个监测断面建设自动监测站。

8. 滇池治理六大工程是什么

环湖截污:以清污分流为重点,强化城市排水管网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要配套脱氮、除磷工艺,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环湖生态:要在滇池沿湖开展退塘、退田、退房、还湖、还湿地、还林的“三退三还”工作。 河道治理:以主要入滇河道——盘龙江全面治理为中心,在“十一五”期间,完成14条主要河道截污及水环境治理。 底泥疏浚:近期,以草海污染底泥疏浚为重点。8月底完成污染底泥堆场用地的收储工作。年内启动滇池污染底泥疏浚及处置二期工程。 水源地保护:今年主要突出松华坝水源保护。年内开展冷水河、牧羊河等主要污染物减污示范工程。确保到2010年,流域内主要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7%。 外流域引水:坚持开源节流并举,加强节约用水和污水再生利用。

满意请采纳

9. 滇池的污染原因及治理

滇池的污染主要是两方面原因:1.人类的活动使得大量污染物排入 滇池的支流中最终汇聚到滇池
2.滇池属于内陆湖 湖水的更新相对加长 由于蒸发作用水体不断浓缩一但有污染物排入滇池就很难排出

治理 现在滇池的治理主要通过:1.控制污染物向附近水体的排入 2.对滇池进行强化处理 借助水生植物进行水体净化 最近许多环保机构及公司正在对滇池进行治理 主要通过 可控性水葫芦种植进行水体净化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