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整治美丽乡村
Ⅰ 美丽乡村建设由政府什么部门负责
美丽乡村建设参与部门是政府各部门都有。
比如由镇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设立办公室,协调各部门工作。
此次建设任务需要多方面共同合作,政府部门一同协作,分工明确,齐心协力才能做好做到。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15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标准由12个章节组成,基本框架分为总则、村庄规划、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基层组织、长效管理等9个部分。
在村庄建设方面,标准规定了道路、桥梁、饮水、供电、通信等生活设施和农业生产设施的建设要求。
明确规定村主干道建设应进出畅通,路面硬化率达100%;要科学设置道路交通标志,村口应设村名标识;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特色景观旅游景点还应设置指示牌。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标准规定了气、声、土、水等环境质量要求,对农业、工业、生活等污染防治;
森林、植被、河道等生态保护,以及村容维护、环境绿化、厕所改造等环境整治进行指导;
并设定了村域内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卫生公厕拥有率等11项量化指标。
同时,标准还在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方面作出了相关规定。
(1)环境卫生整治美丽乡村扩展阅读:
以江西分宜的党员干部为例:
12月27日,走进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洋江镇辑睦桥村:
美丽的乡村景致映入眼帘——被一座座“金元宝式”“波浪式”“花朵式”篱笆墙圈起来的一个个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绿意盎然,整洁而宁静祥和的田园气息扑面而来。
“这些菜园、果园、花园,原先都是空心房、危旧房、违章房。这些篱笆墙和边上的景观路,都是用拆下来的废旧砖瓦、木料做成的。”
村民钟德财说,“拆了‘三房’,建起‘三园’,我们的居住环境变好了!”
“村民手里攒够了钱,就会选块新宅基地建房,而原有的空心房、危旧房闲置又不拆除,造成了一户多宅,既浪费土地资源又影响人居环境。
今年,我们将拆空心房、危旧房、违章房与农村‘宅改’作为重点工作,用党建引领的方式建设‘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秀美乡村,已初步打赢了这场硬仗。”洋江镇党委书记钟燕青告诉记者。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近年来,分宜县着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好“党建+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扎实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
如何动员村民拆除空心房、危旧房、违章房?山田村党支部书记领头,带领村主任、村党员干部、党员村小组长、党员村民理事会成员成立了“党员先锋队”。
为确保“一碗水端平”,“先锋队”先拆自己或自己直系亲属的“三房”。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人做起,让村民看在眼里,落实在行动上。
截至11月底,分宜县已拆除的“三房”面积达324.58万平方米,新建的“三园”面积达52.93万平方米。
解决垃圾围村问题,是分宜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又一抓手。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利用党员志愿活动日、党员联系农户等载体,广泛开展乡村房前屋后卫生整治、清理卫生死角和门口塘、清除杂草等活动。
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青年团员、妇女、民兵、老年人群体也主动加入进来,营造了全面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局面。
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分宜县加强农村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发动农村党员干部用大白话。
用“老表”的话向群众讲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身边的道德模范、身边的好人事迹,引导群众形成向上向善、敬老爱亲、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打造出“分宜有爱”品牌,涌现了唐才英、黄梅生、黄才平等一批“身边好人”。
“我们要把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结合起来,把自治、法治、德治贯通起来,引导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同时,发挥好农村党员带头人作用,在脱贫攻坚、发展村集体经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治村理村等方面打先锋、站排头,领着大家干、干给大家看,接续奋斗,下好乡村振兴这盘大棋。”分宜县委书记李逸翔说。
Ⅱ 农村环境要清洁垃圾治理势必行美丽乡村是我家垃圾治理靠大家
一、农村环境污染情况现状及原因分析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工业向农村的迅速转移,化肥、农药的频繁使用,已严重影响到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 1.生活垃圾污染。突出表现在:(一)农民的环境意识较差,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柴草乱堆、污水乱流、粪土乱丢、垃圾乱倒、杂物乱放、畜禽散养”等问题普遍存在,不仅影响村容村貌,还对水源造成一定的污染。(二)垃圾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农村产生的生活垃圾是可以就地化解、循环使用的,现在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塑料和电子等产品产生的难以降解的废品占比例越来越大。(三)农村成为城市垃圾的转移地。由于农村天地广阔、管理松散,往往成为城市转移生活、建筑垃圾、有毒有害工业、医疗卫生垃圾的选择地。 2.农业面源污染。农村面源污染种类主要有:(1)畜禽粪便污染. (2)农药、化肥的使用加剧环境污染。(3)收获时节农作物秸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4)其它影响环境因素高频度耕作种植,采取大水漫灌的不当的灌溉方式,导致土壤有机质减少,局部土壤条件恶化。
Ⅲ 如何建立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长效机制
今年以来,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各级党委政府倾注了大量心血,换取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殷实成果。然而,美丽乡村建设不是一日之功,唯有依靠长效机制让美丽乡村的打造一直在路上,才能避免来之不易的成果付诸东流。为了更好的巩固滕庄子乡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我们进行了细致的调研和深入的思考,探索了乡村环卫一体化的长效运行机制,扎实推进了乡村环卫一体化的开展实施。
一、关于开展乡村环卫一体化的现实意义
乡村环境卫生整治是美丽乡村建设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巩固和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就当前全市大多数农村的环境卫生来看,情况不容乐观,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农村环境卫生基础不佳。由于受到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和多年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农村环境卫生一直处于一个较差的状态,柴草垃圾乱堆乱放,生活垃圾乱倾乱倒,没有整齐的房屋和干净的街道,有些村庄还有很多低矮破旧的土屋和坑洼不平的土路,“风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几乎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越来越差。
2、农村环境卫生秩序不好。大多数农村没有明确的环境卫生清理秩序,或者制定了相关秩序也并没有去执行,只是在过年过节或遇有重大事件时对村庄进行简单的清扫。这种简单的清扫虽能在短时间内使村庄环境卫生状况有所好转,但并不能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环境状况,而且极易反弹,不能长期保持。
3、农村环境卫生意识不强。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多年形成的生产生活习惯,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仍然不强。村民虽然渴望整洁干净的生活环境,但是却不情愿或者没有条件摒弃落后的生产生活习惯,甚至有时会下意识地造成环境污染,给村庄环境整治带来一定难度。
二、关于开展乡村环卫一体化的几点认识
实施乡村环卫一体化是美丽乡村建设长效运行的一个重要保障,对于彻底改变农村环境面貌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确保乡村环卫一体化的顺利开展,要基于以下几点认识。
1、净化环境是推进乡村环卫一体化的最终目标。村庄净化本就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应有之义,然而“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已经成为一些农村生活环境的写照。繁重的农村垃圾的清理整治给美丽乡村建设高效推进带来一定负担。开展乡村环卫一体化就是探索建立一种工作机制,一方面通过行之有效的乡村环卫管理模式使农村干净起来,另一方面通过鼓励市场运作、全民参与,让干净保持长久。
2、转变观念是推进乡村环卫一体化的关键内容。美丽乡村建设在大力改善村庄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必须实现农民群众生活观念、生活习惯和卫生意识的转变。引领他们摒弃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落后的生产生活习惯,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环境面貌。
3、制度建设是推进乡村环卫一体化的有力保障。机制是实现各项工作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没有机制的保障,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就不能巩固,甚至村庄环境出现反弹。因此,乡村环卫一体化的有效运用要建立在健全的机制基础上。
4、上下联动是推进乡村环卫一体化的重要形式。村庄环卫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单靠村级实施由于受到观念和认识的局限,不可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这就需要形成上下联动的有效形式,通过上级政府和村级自身的共同服务和引领既而实现农民生活习惯和卫生意识的变革,真正实现村庄环境的“净”。
5、典型带动是推动乡村环卫一体化的有效措施。典型的力量是无穷的,要通过多种方式,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进而将示范典型的做法化民成俗,使之成为农民维护村庄环境卫生的自觉行动。
三、关于开展乡村环卫一体化的几点做法
基于以上几点认识,我乡按照“乡村统筹、资源整合、动态管理、商业运作”的原则,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整合、人员的配备、制度的建设和在长效机制方面的不断探索,基本实现了我乡城乡环卫一体化开展的正常运行。
1、强化宣传,促进村民卫生意识转变。村民卫生意识是否转变是环卫一体化工作能否长效运行的关键,因此我乡加大了环卫一体化的宣传力度,以促进村民卫生意识的转变。一方面,以乡村公共广播为平台突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农村大喇叭的宣传作用,定期宣传我乡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乡村环卫一体化工作的主要做法,让乡村环卫一体化工作深入村民的生产和生活,通过耳濡目染的宣传教育改变村民落后的卫生意识。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和评比活动,在学校开展“乡村是我家,爱护靠大家”的主题班会等活动,充分发挥“妇女带家庭,孩子促父母”的作用,到达“全家齐动员”的目的,激发村民参与环卫一体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完善制度,创新环卫工作管理方法。为了使乡村环卫一体化工作更有保障,我乡制定了“户集、村收、乡管理”的环卫一体化工作方法,专门出台了《关于滕庄子乡乡村环卫一体化的实施方案》,在方案中对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开展方式、资金来源、长效机制等做了明确的规定。同时,为了乡村环卫一体化的顺利实施,我乡还制定并完善了保洁员定责定薪制度、“三包”保洁制度、公众评议制度,落实了一清扫、二收集、三养护、四保洁的责任制度,并写入了《村规民约》和《村卫生公约》,为了突出监督考核确定了“一记二查三评四考”的工作机制,确保了各村环卫一体化工作的规范运行。
3、强化基础,确保环卫工作有效开展。首先,在基础建设方面,我乡将北王曼、岭庄、东道安等9个美丽乡村建设村先期纳入乡村环卫一化实施范围,配置了3辆垃圾清运车,设置了39个地坑式垃圾站,布置了300余个垃圾箱,并根据村域面积、人口分布进行了合理布局。第二,在人员配备方面,我乡专门成立了滕庄子乡环卫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全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开展,进行保洁人员的日常管理、培训、考核与垃圾清运工作。并按常住人口每100户人配备一名保洁员的标准,依据村域面积和人口分布配备专业保洁员43名负责9个环卫一体化村庄的日常卫生清扫和垃圾收集工作。第三,在资金筹集方面,按照“上级扶持资金争取一点,乡财政支持一点,村级自筹一点,村民承担一点”原则,多方面、多渠道筹措。在环卫一体化顺利运行一段时间后,适时将环卫一体化工作推向市场,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解决资金筹集问题。
4、示范带动,形成环卫工作连线扩面良好局面。首先,选择了一批环境卫生基础好、环卫工作开展佳的村和户进行倾力打造,通过培树典型让其他村民看到开展环卫一体化工作的好处,切实得到环境卫生转变的实惠,并通过典型的带动和示范作用让其他村民更有改变的目标和动力。其次,通过开展评比活动,选出了洁净、德润、文明、爱心、和谐为主题的45户美丽家庭典型进行表彰和宣传,传递正能量,引领村风民风良性发展导向,并通过召开现场会、观摩会实行示范带动,抓点连线成片带面,综合推进乡村环卫一体化的实施步伐。
Ⅳ 写一篇关于“美丽乡村,清洁校园”的作文.不要抄的,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想在一个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地方生活吗?
你们想在一个姹紫嫣红、四季如春的环境学习吗?
你们想在一个环境优美、充满生机的校园成才吗?
当我们在绿树成阴的校园中漫步时,一定会感到心旷神怡;当我们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中读书时,哪能不全神贯注?当我们在整洁优雅的环境中学习时,定会倍感心情舒畅.优美的环境,让我们懂得珍惜,学会爱护;优美的环境,让我们知书达礼,更加文明;优美的环境,道德高尚;优美的环境让我们学会谦让,学会做人.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我们沐浴着阳光,吸取着营养.我们满怀激情,畅想未来.
校园,是我们学习工作的重要场所.校园环境卫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同时,校园环境卫生也是一个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学校对外形象好坏的直观影响因素.
可是,在我们的校园边角的好些地方都留有一些大大小小很不雅观的圆黑点,那是长年累月积下来的口香糖残迹.在我们的校园里,还到处散落着同学随意乱扔的瓜子壳、糖果纸、塑料袋、汽水瓶等.每当风一吹起,这些垃圾就在我们的校园里“翩翩起舞”,所有的这些,都跟我们洁净的校园是极不相称的.我们相信,没有哪一个同学希望在一个垃圾遍地,放眼斑斑点点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所以,我们要向全校的同学们们发出如下倡议:
一、不在校园内吃口香糖、瓜子、糖果等零食,更不要乱扔残渣废物;
二、以爱护校园环境为己任,自觉维护校园的清洁卫生,做好值日生工作;
三、不乱扔垃圾,并提醒乱扔垃的同学;
四、看到地面上有纸屑等,主动拣起来,教室垃圾桶满了主动倒掉;
我校将加大力度检查卫生,望全校师生能把校园当成我们自己的家,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向我们学校的老教师学习:举手之劳就捡起杂物、垃圾,顺便拿起拖布清理楼道积水,自觉增强保护校园环境的意识,做校园环境卫生的卫士,做一名讲卫生、讲礼貌、讲文明的好学生!
Ⅳ 美丽乡村,环卫先行的作文
大自然是五彩斑斓、五彩缤纷的。而我们——人类,在惊叹大自然有多么美丽的同时,也在不断的伤害我们的地球母亲。大自然无私的给予了我们无尽的财宝,可贪婪的人类却恩将仇报,不但不保护大自然,反而去破坏自己的栖息之地。虽然我们自己得到的便利,可后果却不堪设想。我没想到人类的破坏力竟然有这么强!连南极、西藏都成了人类的“突击地”。
在原来,春天是一幅生动,充满生机的照片,美丽奇特的花朵绽放出自己的笑脸,顽皮的小草也从地里探出了头。“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柔嫩的柳树发芽了,这蕴含生命的叶精灵们在欢歌。夏天的画卷李有亭亭玉立的荷花,真是芬芳无比!一阵阵微风徐徐而来,一个个风筝翩翩起舞,真是美不胜收!秋天,金黄的落叶铺成小道,田野上处处能见到丰收的喜悦与欢乐,桂花香气飘香十里,如此之美景能不忘怀?冬天,看着雪花纷纷飘落,所到之处,都是银装素裹,大家享受着雪地带来的欢乐,谁能说这不是地球带给我们的恩泽?可是在享受这个资源宝库的同时,我们是否想过该如何珍惜这个能给我们带来喜悦的地球?
人类的破坏力竟然是如此惊人!连南极、北极和西藏的无人区,人们都想去创造它,变成每天汽车尾气熏天,烟雾缭绕的地方,连最后这几块唯一的净土都要去伤害,这不应该是我们智慧的人们所干出的事情吧!我们完全可以换一种生活方式!这取决于我们的思想。
镜头一:人们乱砍乱伐,破坏生态环境。眼看着一片片的绿洲变成高楼大厦的居住地,变成每天沙尘暴的沙漠,这样残害植物,是人们应该做的事情吗?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就是因为旁边居住的人们砍树,而导致了水土流失,使黄河下游聚集了多少沙土啊!一次次的洪水、一次次的山体滑坡、一次次的泥石流,这些生态环境破坏给我们的教训难得还不够吗?我们难道还能无动于衷吗?这种生活方式会使我们快乐吗?
镜头二:水是人类必不可少的资源,人体中有80%都是水分,没有水,人就不可能存活下去。地球上大部分都是海洋和河流,可是可以供人类饮用的水资源连1/2都不到,造成这些的原因是什么呢?这都是由于人类自己不好好珍惜水资源所造成的后果!有人曾经说过一句话:“世界上最后一滴水,那就是人类自己的眼泪。”虽然现在我们的地球还没有到这个程度,但是并不代表我们可以不用保护环境,乱排放污水,乱扔垃圾是要制止并且惩罚的,国家已经意识到了水资源的污染很严重,都已经实行了一些政策,可是懒惰的人类却不知悔改,依然我行我素。常常都可以在我家旁的西溪河李看到漂浮着的塑料袋,包装纸和各种各样的垃圾。有时候还会看到很多的垃圾,臭气熏天!从上面望下去,水都是黑乎乎的望不见底,没有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就连迎春花的树叶梢都是布满灰尘的,和上面碧绿的树叶有着天壤之别!好几次放学都看见大型的捞垃圾的船在水中停下,船上的机械大网兜缓慢的伸进水里,网兜从水里的出来的时候盛着满满的垃圾,惹来一大群的苍蝇,我看了觉得非常的悲哀,这水质到时候会不会变成死水一样了!这样的生活方式大家应该都不希望吧!
环保主义者虽然是有的,可毕竟是少数人,环保的实行需要更多的人去实施和推广,如果等到这个世界满是垃圾,每天都是沙尘暴袭来,没有水供我们饮用,那时就已经太晚了!世上没有后悔药,那时候再来想寻找一个和地球一样,有各种生物和丰富资源的美丽星球居住和生活是不可能了,地球是宇宙间唯一一个能供我们生存的地方,是它孕育了我们世世代代,如果我们恩将仇报,那么地球母亲也会用灾难来惩罚我们!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是我们需要提倡和实施的,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爱护我们的地球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