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治理
1. 明确管理和治理与IT管理和IT治理的区别
管理主要强调的是“做正确的事”,即计划、组织、领导、监督。
治理更多强调的是通过组织架构、权力分配等制度安排,来实现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制衡。实质上这二者之间并没有严格的边界。尤其是在大型上市公司中,治理与管理总是同时存在,互相促进,以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公司治理是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对公司管理提出的新的要求。
1、IT管理是通过管理手段,来保证IT部门“做正确的事情”,如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系统的可用性、保证信息安全等。既然是管理,其基本内容还是组织、计划、领导、监督。
2、IT治理并不是要替代IT管理工作,IT治理的目的是通过组织架构和制度安排,来对IT部门进行制衡,促进IT更好的完成工作,其最终目标是保证组织目标的完成。
2. 《决定》中明确提出什么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不是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__________,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开始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国家治理体系问题,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
(3)明确治理扩展阅读:
习近平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完整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两句话组成的一个整体,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的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强调,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
4. 土壤沙化的明确责任目标,分区治理突破
国务院《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要求,到2003年,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积9.6万平方公里,到2010年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积22万平方公里,从2011-2030年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积40万平方公里。全国防沙治沙规划送审稿提出,通过治理,近期目标,即到2010年,基本遏制沙化土地继续扩展的趋势。中长期目标,即到2030年,要在巩固前期成果的基础上,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观,形成初具规模的生态体系;到2050年,要在沙区建成比较完备的生态体系,科学合理利用沙区资源,使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要达到此目标,任务非常艰巨,要将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省、地、县,建立目标责任制层层加以考核,同时,工作指导上要先易后难,抓不同的示范点,抓不同类型区的治理模式,建立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分阶段确定治理目标,抓阶段性的成果,并进一步加强对沙化的监测与考核,给予地方政府领导权力、责任与压力。
根据有关治沙专家对我国沙区划分为五个类型区的实际,布局5个重点工程项目进行治理,形成全国防沙治沙格局。
--干旱的沙漠边缘及绿洲类型区。贺兰山以西,祁连山和阿尔金山以北,分布着七大沙漠,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干旱少雨,植被稀少,沙漠、戈壁、绿洲相间分布。
--半干旱及半湿润地类型区。贺兰山以东、长城以北及东北西部,分布着四大沙地,年降雨量200-400毫米,干旱多风,植被稀疏,水源较为丰富。
--高原高寒沙化土地类型区。青藏高原高寒地带,海拔3000米以上,降水量100-300以上,植被稀疏,生态脆弱。
--黄淮海平原半湿润、湿润沙地类型区。黄河故道等冲积平原,水热较好,年降雨量500-800毫米。
--南方湿润沙地类型区。南方沿江、河、海零星分布沙地,年降雨量600-1200毫米以上,气温较高,沙地缺肥。
不同的类型区存在气候、地理条件、水肥土地现状及特点不同,主攻方向及治理对策不同,布局国家级或区域级重点工程分区治理,可取得明显效果。
--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以第二类型区的大部分作为治理重点,十年规划治理面积45.8万平方公里,工程范围包括5省区市75个县,总投资568亿元。
--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以第一、二、三类型区为治理重点,十年规划治理面积400万平方公里,工程范围包括14省区市590县,总投资354亿元。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项目和新疆和田地区治沙生态建设项目。属于第三、一类型区,沙化严重,不加大治理,难以从根本上改善。西藏治沙项目规划,工程范围包括28县,总投资13.18亿元。新疆和田生态建设项目治理规划面积2.5万平方公里,工程范围包括11县(团、场),总投资19.1亿元。
--黄河故道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项目。项目规划治理面积7.65万平方公里,建设范围包括3省85县,总投资16亿元。
--南方湿润沙化治理示范项目。试点示范建设范围14省232县。
5. (9分)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因此、国家治理要处理好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②整体统率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要树立全局观念。深化中国改革,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③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优化趋向,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深化中国改革,要在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之间建立整体和谐、相互促进的联合机制,以获得1+1+1>3的理想效果。(每点3分,共9分)
6. 国办将明确开展政务失信专项治理了吗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知,印发《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版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以下简称权《方案》),明确开展政务失信专项治理,对拒不履行承诺、严重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要依法依规追责,2018年年底前通报一批典型案例。此项任务由发展改革委负责。 《方案》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对新兴产业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区分不同情况,量身定制包容审慎监管模式和标准规范,坚守安全质量底线。对符合发展方向但出现一些问题的,要及时引导或纠正,使之有合理发展空间;对潜在风险很大,特别是涉及安全和有可能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后果的,要及早发现问题、果断采取措施;对以创新之名行侵权欺诈之实的,要予以严惩。 7. 对造成土壤污染的,如何明确治理和修复主体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规定,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造成版土壤污染的单位权或个人要承担治理与修复的主体责任。责任主体发生变更的,由变更后继承其债权、债务的单位或个人承担相关责任;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的,由土地使用权受让人或双方约定的责任人承担相关责任。责任主体灭失或责任主体不明确的,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依法承担相关责任。 8. 单选3/5 《四条第一款明确了我国的禁毒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并举的方针。禁毒法》第 单选3/5 《四条第一款明确了我国的禁毒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的方针。 9. 我国《禁毒法》明确了"打击为主"的禁毒方针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我国《禁毒法》明确了"打击为主"的禁毒方针是是错误的。 1、《禁毒法》第四条规定:禁毒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的方针。禁毒工作实行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2、《禁毒法》第五条规定:国务院设立国家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禁毒工作的需要,可以设立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禁毒工作。 (9)明确治理扩展阅读戒毒措施: 《禁毒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吸毒人员可以自行到具有戒毒治疗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戒毒治疗。 设置戒毒医疗机构或者医疗机构从事戒毒治疗业务的,应当符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条件,报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报同级公安机关备案。戒毒治疗应当遵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戒毒治疗规范,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戒毒治疗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戒毒治疗的药品、医疗器械和治疗方法不得做广告。戒毒治疗收取费用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执行。 第三十七条规定医疗机构根据戒毒治疗的需要,可以对接受戒毒治疗的戒毒人员进行身体和所携带物品的检查;对在治疗期间有人身危险的,可以采取必要的临时保护性约束措施。发现接受戒毒治疗的戒毒人员在治疗期间吸食、注射毒品的,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热点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