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西安护城河治理

西安护城河治理

发布时间: 2021-01-17 18:58:13

❶ 关于西安护城河调查报告 有重谢 快快快快快快

护城河及周围环境实践调查
作者: 来源:西安高级中学

实践目的:

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心的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科学技术领域里重大的研究课题。环境科学是现代社会和经济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科学。通过这次活动,培养我们对环境科学的兴趣和对周围环境的思考。

(一) 护城河的环境调查

调查过程:

护城河有着与古城墙一样的历史,曾被称为古城西安的腰带。随着工业的发展,护城河水域不断地被污染。近期,市政府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其进行了治理,我们也进行了调查。

我们对护城河的六个河段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如下:

时间 地点 气温(摄氏度) 水温(摄氏度) pH值 气味
1月21日 12:50 和平门 13 8 6.5 无味
1月21日 13:25 端履门 13 8.5 6.5 无味
1月23日 08:10 建国门 8 6 6 有淡臭味
1月24日 09:45 东南城墙 7 4.5 6 有淡臭味
1月24日 09:55 中山门 7 5 6 有淡臭味
1月24日 10:05 朝阳门 7 4.5 6.5 无味

调查分析:

通过这次治理,护城河的部分河段污染程度大大减轻,许多原
有的排污管也停止排污,水质得到改善。但是,我们仍不能忽视发现的一些问题

护城河的水污染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富营养化

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水中,引起了水中的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如今河里只有藻类与水草

关于富营养化:

天然水体中的P、N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是浮游生物数量的控制因素。生活污水,食品工业的废水及化工废水都含有大量的N、P及其它无机盐类。水体接纳这些废水后,水中营养物质增多,促使自养生物旺盛生长。某些藻类个体数量迅速增加,而藻类的种类则逐渐减少。藻类繁殖迅速,生长周期短。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死亡后被需氧微生物分解,不断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或被厌氧微生物分解,产生H2S(硫化氢)等气体,使水质变臭并使水体透明度降低,从两个方面使水质恶化。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在腐烂过程中,又把生物所需的N、P等营养物质放入水中,供新一代藻类等生物利用。因此,富营养化了的水体即使切断外界营养物质的来源,水体也很难自净和恢复到正常状态。

富营养化的危害:

可造成水的透明度降低,阳光难以穿透水层,从而影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氧气的释放,而表层的水面植物的光和作用,造成溶解氧的过饱和状态,引起水中动植物缺氧大量死亡。富营养化水体中底层堆积的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分解产生有害气体及一些浮游生物产生的毒素(如石房蛤毒素)也会造成污染。

二、污泥污染

护城河河床上堆积了一层污泥,其中可能含有以下物质:

1、水分

2、挥发性物质(有机杂质)和灰分(无机杂质)

3、病原体:生活污水,食品工业废水的污泥都含有大量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

4、有毒物质:如工业废水中的氰、汞、铬或有毒有机物。

污泥的危害:

污泥中的有毒物质,通过与水的交换,使水体污染,鱼类会中毒而死,而岸边的植物也会感染各种病菌,危害很大。

推荐防治处理方法:

一、对于富营养化

防止发生富营养化,首先要控制营养物质(主要是N、P)进入水中。然后疏浚污泥,去除藻类。

1、种植植物

A、 凤眼莲——可降解水中的CODcr(化学需氧量)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

B、 浮萍、荷花——可大量除去水中的N、P。

C、 种植3-5行防护林——种植在岸上后,可改善生态环境,拦蓄部分降水,涵养水源。

2、人工处理方法

A、应改造现以石料、水泥为主的护坡、河岸。因为这样的护坡及河岸会使降雨流水冲刷地面,使城市地表营养物质N、P毫无遮拦的直接流入护城河。

B、模拟人工湿地——可吸收水中的N、P,并有效消除有害藻类。每平方米人工湿地每天除水华2.0Kg,除N196g/d及40%-50%的 P.

二、污泥处理:

对于水体,首先要使水通过沉淀池,再进行处理。
[注:一般河段水位底,宜采用A。有落差处(如端履门段)可用B]

对于沉积的污泥,有以下这两种途径:

A、消化——在人工控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泥中的有机物稳定化,最终矿化成一些无机物和气体。

B、农副业利用——污泥经消菌后,含有大量营养物质,可用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利用后,平均每平方米农田非毛细孔隙率和离子交换能力均可提高3%-23%,有机质提高35%——40%。
直接减少水中TOC(总有机碳量)

(二) 护城河周围环境

一、河堤与河岸

护城河的河堤与河岸均采用石料建筑而成(河堤使用水泥沙浆筑成,河岸上铺有硅酸盐的地砖)。虽然表面看上去美观了,但是却忽视了环境问题。这样无法拦蓄降水,会带去大量的N、P等营养物质。[治理方法:见(一)中的人工治理]

二、护坡

护城河的护坡上种植着多种乔木(见下图),可拦蓄降水,涵养

水源,防止泥土直接进入护城河中。另外还不致使沿岸底质变硬,利于水生植物的生长。

三、环城公园

环城公园内有许多灌木(如大叶黄杨、小叶黄杨等)和乔木(如梧桐、各类松、柏等)。这些植物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而护城河中有大量污泥,经过杀菌、除臭后,含有各类有机物及大量水分,可供给植物生长。还有些植物(如海桐、火棘等)有丰富的果实,可供鸟类冬季食用,维持鸟类生存,缓和了生态矛盾。

四、居民区与工业区

原有数十家工厂向护城河排污。污水随管道直接进入护城河,污染严重。现今治理后,许多工厂已搬离,工业废水污染减轻。
但生活污水与生活垃圾污染问题未能解决。某些河段(如建国路段)河面上漂浮着塑料袋、饮料瓶等垃圾,污染严重。

总结: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尤其重要的是培养了对环境问题研究的兴趣,提高了环保意识。

通过这次调查,看到了周围的环境不断地改善。但是其中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重视、采纳一些有利于改善环境的意见,更希望广大市民能够重视我们所面临的严峻的环境问题。

我们呼吁:

“我们只有一条护城河,请保护我们的护城河,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❷ 关于西安西门护城河的简介

西安护城河,有600多年的历史,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护城河亦称护城壕,是城墙外围环城一周的人工防护河,为阻止军事进攻、固守城防的重要城墙防御工事。

  • 初掘

第一个时期是初掘于唐末。西安城的前身是隋唐长安皇城,而皇城属于内城,为大城中的子城,且位处于唐城北部中心地区,城墙外围并没有修掘护城河。唐长安城只是在外郭城墙外3米左右环掘了一条宽9米,深4米的城壕。直到唐末昭宗天元年(904年)三月,佑国军节度使韩建改筑长安城,放弃了外郭城与宫城,仅以皇城改筑为新城。这时新城即原皇城已由以前的内城变的为外围城,出于城市防御的需要,始在新城的城墙外环掘了一周的护城河,这就是西安护城河的早期工程。五代宋金元府城路城相沿而用,并多有疏浚,导水入壕。这一时期,京兆城护城壕的多次疏浚及其引水渠道龙首渠的多次疏通,说明当时省府地方官员对护城河防御工能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护城河在巩固城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 拓掘

西安城护城河发展的第二个时期是明初的拓掘。明洪武七年(1374年)正月,明太祖朱元璋命宋国公冯胜“往陕西修城池”,即西安城墙在原隋唐皇城的基础上向东、北两面拓筑的同时,随着城墙的外移,城周规模的扩大,亦延长拓掘了护城河。拓掘后的明代西安护城河,位于城墙外侧20米~60米,壕深二丈,合6.4米;广八尺,合2.56米,环城一周,共长四千五百丈,较之城墙周长四千三百零二丈,长一百九十八丈。并在护城河内沿筑有高六尺,合1.92米;厚二尺,合0.64米的壕墙一道,外逼壕堑,内为夹道,以增强护城河的防御作战能力。明初除拓筑了西安城外围的护城河外,还在营建的秦王府城的内城(砖墙)外围也修掘一道环城一周的护城河。

  • 疏浚

清代时期对明初拓掘后护城河进行了多次加深加宽和疏浚。顺治十三年(1656年)陕西巡抚陈极新葺修西安城垣,并疏浚护城河。康熙元年(1662年)总督白如梅、巡抚贾汉复浚深城河至三丈,合9.6米。乾隆二年(1737年)九月,陕西巡抚崔纪行因引水渠道淤塞,西安有壕无水,遂疏浚龙首渠与通济渠,引水入壕。特别是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陕西巡抚毕沅全面疏浚护城河,再加深四尺,面宽六丈(合19.2)米,底宽三丈(合9.6米),仅此工程费银八千余两。此后,同治二年(1863年)西安将军穆腾阿、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军同知王诹、二十四年(1898年)陕西巡抚魏光焘、二十九年(1903年)陕西巡抚升允等多次疏浚护城河,并引水注壕。

  • 新中国成立后

城市规划使护城河改变了原有的战争防御功能,负担起城区45平方公里城市防洪和雨水调蓄功能,成为城市雨水调蓄库和泄洪干道。然而,污染不知从什么时候降临,河水开始变浊、变臭。改革开放后,护城河曾经历了三次大规模清淤工程。

❸ 如何让西安护城河水清岸绿景更美的介绍

刚刚结束的城墙马拉松让长跑迷过足了瘾,很多参赛选手在享受比赛时,也惊讶于城墙周边美丽的环境,尤其是波光粼粼、鱼鸭戏水的护城河。4月22日,从城墙管委会了解到,护城河如此美丽的生态和观赏环境与积极落实河长制不无关系。

细心的市民也许发现了,在护城河东南角显要位置竖立着一块市级河长制公示牌,同时在护城河东段、南段、西段也竖立了三区护城河河长制公示牌,上面标明着职责、联系电话和监督电话。严格按照河长职责要求护城河区级河长每周巡查1~2次,景区河长每两日巡查1~2次,管理部门河长每日1~2次进行巡查,有效监督了护城河河长制各项工作的落实与开展。

❹ 西安护城河的水质调查

北边护城河臭气扑鼻
近日,有读者向报社反映,西安护城河水质四周大不相同,有的地方环境优美,有的地方脏乱不堪,而差别最大的地方在东门,隔着一个东门的水质有天壤之别,为什么同一条河会出现这样的情况?3月25日记者来到了东门查看,从东门北边的护城河经过中山门、朝阳门一直到城墙东北角,河水只能用肮脏来形容,城墙东北角的护城河紧挨着火车站东广场派出所,河面上漂浮着大片像垃圾一样的污物,味道也不好闻,两道渔网一样的过滤网隔离着这些漂浮物。污染最重的是中山门到东门这一段,水面发黄还漂浮着黑色的杂物,闻起来也是恶臭扑鼻。66岁的文先生告诉记者:“夏天这里更臭,主要原因是污水排放改造没有完成,这一地区的各种污水都排放到护城河里,到现在已经几年了,真希望有关部门的整治速度能够加快一些。”记者看到从东门北边排水口流出的都是黄色的污水,而且南北两段护城河几乎是隔离的。
南边护城河碧波荡漾
向南走了100米,就到了东门南边的护城河,这里绿水荡漾,桃红柳绿,水中还养着各色小鱼,保安四处巡逻,不少市民在此游览休息,水中不但没有怪味,而且还有各种景观供游人观赏。从这里一直到和平门,水质可以说是整个护城河最好的,达到了公园一级的水准。从和平门经过南门、含光门到西南城角,水质可以说是第二,基本没有异味,水面上偶有漂浮物。从西南城角经西门到玉祥门,水质开始变差,但是从玉祥门往北,水质开始变脏,出现了一片一片的肮脏漂浮物,臭味也开始出现,从玉祥门到北门水质几乎都是如此。而从北门到东北城角不但水质变差,还出现了大片的漂浮物。而水质污染最严重的地方就是东门的北边。全长接近15公里的西安护城河水质,呈现出从东门顺时针逐渐变差的趋势。记者随后来到城墙管委会就此问题采访,一位工作人员说主管宣传领导最近不在。一些居住在护城河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有关部门对护城河污水治理应该加快,不要再出现这种“一座城门隔出两样水景”的情况了。

❺ 西安护城河的历史渊源

西安护城河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依旧保持着那威严壮阔的气势!西安护城河依旧是那么的充满历史的气息!
今新城护城河广场前东侧的东壕巷,即其王府内城外昔日城壕旧迹相沿之称。清代时期对明初拓掘后护城河进行了多次加深加宽和疏浚。顺治十三年(1656年)陕西巡抚陈极新葺修西安城垣,并疏浚护城河。康熙元年(1662年)总督白如梅、巡抚贾汉复浚深城河至三丈,合9.6米。乾隆二年(1737年)九月,陕西巡抚崔纪行因引水渠道淤塞,西安有壕无水,遂疏浚龙首渠与通济渠,引水入壕。特别是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陕西巡抚毕沅全面疏浚护城河,再加深四尺,面宽六丈(合19.2)米,底宽三丈(合9.6米),仅此工程费银八千余两。此后,同治二年(1863年)西安将军穆腾阿、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军同知王诹、二十四年(1898年)陕西巡抚魏光焘、二十九年(1903年)陕西巡抚升允等多次疏浚护城河,并引水注壕。
引水渠道与排水渠道为了解决西安城护城河的水源和城市生活供水,五代宋金元及明清时期,先后疏通了原城东郊的龙首渠,并新开凿了城西南郊的通济渠,引水入城,排注于壕。同时,为了解决城市排水问题,明代时期又修了余公渠。龙首渠,西安城引水渠道之一。始凿于隋开皇三年(583年)。此渠引流水,从秦沟村处堰水北流,至长乐坡分为二渠,东渠从长安通化门北上,绕郭城东北角,入于大明宫。西渠从通化门处入城,分注兴庆池、东市放生池及宫城东海池,为长安东城地区的主要供水渠道。但此西渠,至五代后期逐渐干涸不通,府城居民饮用惟靠井水,护城河也是有壕无水。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九月,永兴府(今西安)知府陈尧咨以府城井泉大半咸苦,居民不堪食饮,遂上奏宋真宗,请求疏凿龙首渠西渠,引水入城并灌注护城河。其奏疏云:“州臣亲相度城东二里有水渠曰龙首,其水清冷甘冽,可五六十丈,开渠引注入城,散流廛,出纳城壕,阖城尽食甘水”(元骆天骧《类编长安志·渠》)。
陈尧咨在疏引龙首渠水入城的同时,循唐旧迹,在城东支分龙首渠水南注于兴庆池,使五代时因龙首渠断流而逐渐干涸的兴庆池,又恢复成为水波荡漾游人如织的风景名胜之地。庆历(1014—1048)时曾于池北立《宋兴庆环城公园池禊宴诗碑》。宋人宋舜钦有《兴庆池》诗:“余润涨龙渠,疏溜连清。助晓远昏山,浮秋明刮眼。鱼归别浦闲,雁下苍波晚。岸北有高台,离魂荡无限。” 由于西安城区向东、北两面的扩广,护城壕的继掘延长,以及城区之内诸王府与各衙署新的部署,增加了城市供水的需要,因而在府城拓建工程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毕工后,立即对龙首渠进行了重新规划疏治。《明史·河渠志六》:洪武“十二年,李文忠言:‘陕西病咸卤,请穿渠城中,遥引龙首渠东注。’从其清,以石。”《明实录·明太祖实录》又载,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正月二十四日,明太祖“诏修西安城中水渠,引龙首渠水注之,覆以石,以障尘秽。计十家作渠口一,以便汲水。旧西安城中多苦水,渠成民获其利。”但西安城仅此龙首渠一脉之水,只能流注东城区,且代远物迁,堤倚高原,日见削损。七八十年后,水源艰难,城中军民多于晨昏争汲,汰清而后可用。天顺(1457—1464)时曾图修治龙首渠,因费用过钜,难成而止。成代元年(1465年),陕西巡抚项忠在从城西新凿通济渠的同时,并疏凿了龙首渠。《明史·项忠传》:“西安水泉卤不可饮,为开龙首渠及河,引水入城。”项忠这次疏凿久湮废的龙首渠达三十余里,并对其进行了全面的整治。首先将引水口由原马登空(今有人认为在秦沟村)南移到留公村附近,合采峪、库峪、荆峪及大义谷第一派入之水,傍河西岸筑堰,西至亭子头,皆凿原穿洞而过,又西流申家湾,再西流十里入城。其次,渠水入城后,在流经咸宁县与总府(在今东县门街)前二十丈,渠道皆以砖砌,余虽土渠,也都以板木棚盖,以土覆之,用以防护。弘治(1488—1505)时,陕西巡抚周季鳞与西安知府马炳然再次疏浚整治龙首渠。凡城内渠道,俱用砖砌。在城外申家湾等处,造桥架槽引水入渠,以免冲激之患,并对城外六十里土渠疏浚后筑岸加固,以防走泄。
经明代多次疏凿整治后的龙首渠,从府城东长乐门之南引水入城后,分为三派:一派从玄真观南流,经阳王府(在今建国路)南西流,转东羊市,过咸宁县、总府西流,支分一水入永兴王府(在今钟楼东南),转北过马巷口(今降子巷附近),沿北大街北上,分为两支:一支北流入阳王府(在今北城门内东侧),一支西北流注于莲花池(今莲湖公园);一派从真武庵(在今东门内南侧和平巷附近)北流,注入长乐门北杨大人宅;一派从东羊市分流,沿大菜市(今大差市)北流,分为两支:一支西北流入临潼王府(今尚德路中段路东),一支西流入秦王府城。 城市规划使护城河改变了原有的战争防御功能,负担起城区45平方公里城市防洪和雨水调蓄功能,成为城市雨水调蓄库和泄洪干道。然而,污染不知从什么时候降临,河水开始变浊、变臭。改革开放后,护城河曾经历了三次大规模清淤工程。

❻ 西安护城河的资料!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真正堵住污源,同时做好进、退水系统,让水流动起来才是关键所在。环保要把钱用在刀刃上。

河面上漂着一层油污,水里半沉半浮着各种杂物,河边积着淤泥、上面已长起了杂草,水呈现混浊的黑色,还散发着呛人的刺激性气味。这是记者11月16日所目睹的西安护城河景象。

这条周长14.6公里的护城河位于西安市中心,它环绕着的城墙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本地的居民都说,护城河一直以来污染严重,与这座保存完好的明代城墙极不相称,也与这座以文化古迹而著名的旅游城市形象极为不符。

每日打捞垃圾四卡车

“这河实在是太脏了,天气热时从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河水的臭味。政府为此下大力气治理过好几次。可是干净没多久就又被污染了,因为有几十条排污管通到这里,还有居住在城墙边和路过的人们往水里倒废水、扔垃圾。最近又开始了新一次治污,但是花多大成本的清理也赶不上大范围的污染速度呀。”在护城河和城墙之间的环城公园里,一位老人对记者感慨地说。

西安市市政管理委员会政治处处长郭技新对记者介绍说,的确有50多条管道通向护城河,这些本应该是排雨水的管口,因为护城河在现阶段还担负着城市蓄水、调水和泄洪的功能。

另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造成护城河污染严重的原因之一,就是在实际操作中雨水、污水管道不分。比如在城内,市民分不清雨水下水井和污水下水井,往往把各种污水排入雨水井。甚至有些单位为了省事,也偷偷把生活污水管口接到雨水管线。还有附近水厂的废水,也定期排入护城河。有关数据显示,护城河在高峰期每小时有6300多立方米的污水注入,每天从河里打捞出20立方米的垃圾,足足可装满4卡车。

污水变清管网须彻底改造

“造成排雨、排污管不分是市政管网建设的历史欠账问题。”郭处长说。过去的管网建设不科学,没有考虑专门的污水管道。一方面,现在护城河实际是城市最大的排水管道,由于地势原因,东、南、西三个方向二环以内的雨水都进入护城河,这部分的汇流面积是45平方公里,而雨、污管道的分离改造工程才刚刚起步。另一方面,城市发展的速度很快,远远超过设计和铺设管线时的预计,过去的西安是一个缺水的城市,供水量小、水源不足,因此下水、排水的管网建设更是不足,而近十多年,引入黑河水和新建两个自来水厂,使日供水能力达到170多万立方米,供水量的增大给市政管网带来了新压力,因为生活污水量总是和供水量成正比的。郭处长说,护城河污染问题的根本解决措施是改造周边管网和截断污源。从小里说,这是护城河系统改造,往大里说,实际上是整个城市的管网改造问题,这样一个大系统还涉及到旧城改造等诸多问题。

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这次护城河管网改造预计投资一个多亿,目标是争取在明年6月前使河水水质有较大改善,彻底掐断污水的进入。但是截污的同时就必须给那些以此排污的管道另寻出口,这也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改造工程,为了能如期见效,可能会采取一些临时措施,比如修临时管道让本来排进护城河的污水通往他处。

专家建议先治本

一位政府人士对记者说,这次护城河清理工作已经列入了今年政府所承诺的为百姓做十件实事的计划之列,而且西安正在进行创建卫生城市的工作,因此政府这次是下了很大决心来治理护城河污染的。除了清挖淤泥、改造排水管线之外,有关部门正在制定引活水入城河、以改进水质的方案,未经确定的方案之一是从两个水厂注入新鲜原水(即未经加工的自来水),方案之二是从污水处理厂引进中水,但是中水也是经过处理的,这笔处理费用谁来出又会是个问题。

“护城河其实就是一处景观,景观用水并不需要很干净,而且河底有淤泥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当地一位环境工程专家对这次大张旗鼓的治污行动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说,护城河是该好好治理一下了,实在是太脏太臭,影响城墙景观,更影响城市形象。但是钱该怎么花应该更慎重。我一向认为,环境保护问题是个奢侈品,不是不该治理,而是看要治理到什么程度。现在常说一步到位,我认为环境问题上不用如此,应该分清轻重,本着节俭的原则来治理。

一位环境学学者认为,流动的水是有一定的自洁能力的,只要真正堵住污源,同时做好进、退水系统,让水流动起来是最主要的,不必现在就急着几个方面同时上马,清淤工作可以再等等,看截污后水质能否自己改善。在财政并不宽松的情况下,钱应该用到刀刃上。护城河的干净程度比起百姓生活状况来并不是更重要的事。护城河周边为什么有人随意倾倒生活污水?正是因为他们的生活状况很差,居住条件也很差,根本没有什么排污管道,在护城河污染不到引起很大反感的程度时,也许把精力、财力放在改善周边人民生活质量上更有意义,也更是治标之举。现阶段,环境问题从技术上已经没有难度,主要就是个经济问题。

❼ 有没有西安护城河而改变历史的战役

第一个时期是初抄掘于唐末。西安城的前身是隋唐长安皇城,而皇城属于内城,为大城中的子城,且位处于唐城北部中心地区,城墙外围并没有修掘护城河。唐长安城只是在外郭城墙外3米左右环掘了一条宽9米,深4米的城壕。直到唐末昭宗天元年(904年)三月,佑国军节度使韩建改筑长安城,放弃了外郭城与宫城,仅以皇城改筑为新城。这时新城即原皇城已由以前的内城变的为外围城,出于城市防御的需要,始在新城的城墙外环掘了一周的护城河,这就是西安护城河的早期工程。五代宋金元府城路城相沿而用,并多有疏浚,导水入壕。这一时期,京兆城护城壕的多次疏浚及其引水渠道龙首渠的多次疏通,说明当时省府地方官员对护城河防御工能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护城河在巩固城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拓掘

❽ 西安护城河是什么时候建的

明朝建城墙时来就有了。解放后,城自市规划使护城河改变了原有的功能,成为老城区的雨水调蓄库和泄洪干道,这次改变,让昔日风景如画的护城河成了西安城区的一条“臭水河”。
1983年到2004年,护城河历经3次治理却陷入“治理后再污染”的怪圈。为全面治污,西安启动护城河截污工程,才使护城河的水变清了。

❾ 西安护城河填河

(1)可以闻到臭味的原因是分子在不断运动,故选C;
(2)①河水中含有可溶性物质,回属于混合物;答
①在自来水的生产中一般要先加入絮凝剂,使小颗粒泥尘凝聚成大颗粒,最常用的絮凝剂是明矾;紧接着是过滤,分离出不溶性的固体,所以操作①是过滤,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可能是滤纸破了或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故选a、c;
(2)经过过滤得到的水还含有有色或有异味的物质,要经过活性炭吸附才能除去,故操作②应选择装置Ⅱ,该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是物理变化;)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当加入肥皂水后,会出现许多浮渣,因此液体D是硬水;经过操作③(蒸馏)以后可得蒸馏水,不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因此再加入肥皂水时就看不到浮渣了,反而有许多泡沫.
答案:
(1)C;
(2)①混合物;②明矾(絮凝剂);a、c;Ⅱ;硬水;有较多泡沫产生;

❿ 西安护城河倡议书

水是城市的命脉,水是城市的风景线,可对于古城西安的护城河来回说,多少有一答点尴尬。水的问题似乎成了一种负担。没有水,护城河就 徒有虚名,成了城壕沟;有了水,却是死水,过不了许久就会变成臭水,淤泥堆积起来,护城河就成了臭河,变成了蚊蝇滋生排污渠。倘若长此以往,护城河又何时才能变清,这简直成了西安人的一块心病。
环城立体公园构成的风景线是美丽的,而这美丽的前提是要有一个良好的护城河生态工程,否则,畅游在宽阔雄伟的城墙上,飘来的却是阵阵恶臭,是如何也惬意不起来的。几年来,驻陕部子弟兵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义务为我们清理过一次,可没过两三年,护城河又臭了,去年底又清理过一次。今年放了清水,投放了大量的鱼苗,可没几天,护城河边的垂钓者就撑杆下钩,一条条小鱼被钓走,剩下的鱼儿也不能适应护城河的水质,常有死鱼飘在水面上,这些可怜的鱼儿,它们还没来得及为护城河治理出力便已“出师未捷身先死”。
关注人类生存的环境就是关注人类自身,关注护城河的治理就是关注西安、关注西安人民的福祉。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