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亿治理雾霾
1. 治理一场雾霾 到底要花多少钱
2014年国家投资50亿,实际需要17500亿
2015年投资110亿,实际需要18400亿
而18400亿就相当于北京全年的GOP总量了
2. 雾霾治理的治霾案例
2013年1月份以来,北京市已经四次遭遇雾霾天气的袭扰,其中1月10日至15日,重污染过程在本市持续六天。一是环保部门检查督促,58家重点企业实现了停产,完全切断了污染源,41家企业通过降低生产负荷等方式,减少了30%以上的污染排放;二是在极重污染日,市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带头停驶30%的公务用车。三是制定了《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北京市成立了一个包括13个市级部门和16个区县政府在内的协调机构,出现重污染天时,每个区县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采取对应的应急措施。四是从1月19日起,《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开始面向全社会征求民意,市政府可以根据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在一定区域内采取限行措施;重点污染源单位应该按照规定在本单位网站或其他公开场所公开其自行监测的污染物排放情况等信息……这一系列有力措施,有望通过法规保证其贯彻执行。五是北京市将继续通过发展新能源、降低汽车尾气排放等9大举措,防治大气污染。在刚刚闭幕的北京市两会上,市提出了2013年的治污目标:在严格落实2012至2020年大气污染治理措施的基础上,要确保空气中主要污染物PM2.5的浓度平均下降2%。实现2%的目标将是一项项具体的任务:淘汰18万辆老旧机动车;在公交、环卫、政府机关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完成城区1600蒸吨燃煤锅炉、4.4万户平房采暖清洁能源改造,基本实现中心城区“无煤化”;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分析和信息发布,推进区域联防联控。
2015年12月1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在会上李士祥表示,大气治理,主要是“两句话”“四个关键词”:第一句话是自我主动作为;第二句话,三地联防联控。
四个关键词,一是“防”,立足于防,北京抓四个重点:压煤、控车、减少工业污染、控制建筑工地等扬尘。围绕这四个重点,2013年-2017年有84项重点任务,总投资达7700亿。
二是“测”,就是监测。北京现在有36个监测点。我们还准备再增加一倍,同时还要增加流动监测车,包括增加具体的小型监测点,形成一个监测网络。
三是“治”,自己积极主动治,同时要依靠区域联防联治。
四是“限”,限煤、限车,在这个问题上,京津冀同呼吸、共治理。
主要是“两句话”“四个关键词”:第一句话是自我主动作为;第二句话,三地联防联控。
四个关键词,一是“防”,立足于防,北京抓四个重点:压煤、控车、减少工业污染、控制建筑工地等扬尘。围绕这四个重点,2013年-2017年有84项重点任务,总投资达7700亿。
二是“测”,就是监测。北京现在有36个监测点。我们还准备再增加一倍,同时还要增加流动监测车,包括增加具体的小型监测点,形成一个监测网络。
三是“治”,自己积极主动治,同时要依靠区域联防联治。 2014年5月,西安市新城区市容园林局花费百万购置多功能抑尘车,该“雾炮车”重10吨,能喷洒120米远、70米高的水雾,有喷雾降尘作用,媒体将之称为“治霾神器”。有大气治理专家称,“雾炮车”只能在短时间内减少空气中大颗粒的浓度,但对PM2.5的作用则微乎其微。
西安市新城区市容园林局车队陈姓工作人员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这辆雾炮车购自广东一家环保设备公司,单车价格90多万元,费用由西安市政府直接拨款,属专款专用。
对于买车初衷,该工作人员称这辆雾炮车主要就是用来降尘。当地污染比较严重,PM2.5浓度也高,不少四五十米高的楼房拆房时会产生很大扬尘,普通洒水车只能喷10米,而这辆车可往八九十米高处喷雾,可把拆房时的扬尘都控制住。
3. 如何解决雾霾
目前没有更好的办法治理雾霾,治理雾霾必须全民参与
“我们每个人都讨厌雾霾,但每个人同时又是雾霾的制造者。
“治理雾霾不仅是政府和企业的事儿,必须全民参与。” 雾霾从来源来看主要还是燃煤电厂,钢厂,化工厂。
治理雾霾和节能减排息息相关,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要养成节约的生活习惯,尽量购买节能家电,减少家用电器的使用;体现在企业生产上,要提升和改进生产技术,少耗能源,多用清洁能源;体现在交通上,就是要少开车,推广使用天然气等清洁燃料,提高汽车排放标准和燃油标准等。
严控小汽车增长速度
统计显示,建筑扬尘、土壤尘及道路扬尘等占郑州市PM2.5的28%,机动车尾气排放占36%;源炭及生物质燃烧源、二次大气污染物约为21%;来自区域传输的约为15%。
“由此可见,小汽车大规模的增长是造成雾霾天气加重的主因之一。 虽然媒体上主要针对汽车,其实这主要是因为汽车比较好治理而已。现在汽车实行限号基本上把这方面能够采取的措施已经做到头了。在深化下去只能禁止汽车了,可惜就算是禁止汽车其实也是没用的,该来的雾霾一样还是会来。因为你总不能不发电吧?工厂全部关闭?
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治理污染排放,加强排污环保措施的投入。可是这必然会进一步加大企业的负担。现在国内的工业实体产业利润基本上已经被盘剥到了最极限的悬崖边上了。很可能只是一个百分点的利润损失都很可能导致整个工业基础轰然崩溃。这可是比什么传说中的金融危机厉害千万倍的灾难。社会产业利益调整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这些东西也只能慢慢来。
制定重污染天气情况下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启动的条件、程序和政府部门的责任分工。如建立空气质量污染预测预报模型,及时对公众发布污染现状;在雾霾天气期间,对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停产、限产措施。为了身体健康,增加锻炼,做好防护出行可戴京*东美国进口普卫欣!
4. 某市加大了对雾霾的治理力度,2017年第一季度投入100万元,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
100*(6.2%+1)
=106.2(亿元)
5. 国外都是怎么治理雾霾的
英国:绿化带是城市面积的3倍
20世纪80年代,英国治理污染的重点为治理汽车尾气。政府要求所有新车都必须加装催化剂以减少氮氧化合物排放,又针对私家车征收天价的进城费和停车费,控制私车流。
同时,政府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公共交通和绿色交通。伦敦计划在2015年前建立2.5万套电动车充电装置,电动汽车买主将享受高额返利,并免交汽车碳排放税,甚至免费停车。自行车交通也被政府作为支柱,计划建设12条自行车高速公路。英国的高官们都以身作则,控制公务用车。2009年的一天,首相卡梅伦骑自行车上班,而副首相克莱格则在坐地铁。
此外,加强绿化也是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在人口稠密的伦敦,人均绿化面积高达24平方米,城市外围还建有大型环形绿化带,面积达数千平方公里,几乎是城市面积3倍。今日的伦敦,大雾天气已经从100余年前的每年90天,减少为不到10天。
日本:汽车尾气不能使毛巾变黑
上世纪80年代,日本开始多渠道整治污染,对环境极为重视,在人口密集的狭小国土上,取得了堪称奇迹的成就。
日本治污的手段之一就是城市绿化,东京有关当局规定,新建大楼必须有绿地,必须搞楼顶绿化。东京的绿化很少种草,而是种树,不但要绿化面积,还追求绿化体积。大量树木对城市空气的净化作用自然是不可忽视的。
另一个手段是控制汽车。这还和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有关。1999年东京国道沿线的600多位呼吸道疾病患者,集体状告地方政府和七家柴油汽车企业,认为汽车尾气给他们的身体造成了伤害。经过专家认证,汽车尾气造成的PM2.5确实具有强烈致癌作用。
为此,在2003年东京推出一项新立法,要求汽车加装过滤器,并禁止柴油发动机汽车驶入东京。新法规实施的第一天,交警在东京内外的主要路口全面检查,让每个司机发动引擎,然后用白毛巾堵在尾气排放口,如果发现白毛巾变黑,则这辆车不许进入东京。五年后官司告一段落,被告的汽车企业拿出12亿日元,与633名患者和解。
如今,日本汽车出厂时都已安装了过滤器,排放标准达到了欧洲三级标准,东京市内的几万辆出租车都是使用天然气。这些努力使得整个东京天青云白,视野也很好。而且认真的日本人还要拿乡下来比较,说东京的空气质量还不够好。
美国:实时监测小颗粒
美国采取区域环境管理框架,打破州的界限,依据地理和社会经济,将全国划分成十个大的地理区域,设立区域办公室,进行统一管理。环保机构有权进行立法、执法、处罚,并通过强制执行手段和监控、技术改进等相结合的方式协调开展工作。
美国环保署1997年根据《清洁空气法案》,又设立了专门针对大气PM2.5含量的标准,以便更好检测过去被忽略的这类细小颗粒物。美国对PM2.5的管理重点是严密监控、实时公开、立法规范。他们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数以千计的颗粒物检测站点。
环保署的官方网站,面向公众告知测得的空气质量指数。其中PM2.5参数每小时更新一次。为了更直观,网站通常通过六种颜色表示空气污染情况。绿色表示“良好”,黄色、橙色、红色、紫色依次加重,酱红色则表示“危险”。
民众还可要求环保署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指定地域的空气质量。
6. 中央和各地政府已决定投入上百亿资金来治理环境污染,对此你想做说些什么呢!
从本质意义上讲抄,环境污染治理所需的资金应该由政府来支付,因为所有的工矿企业,哪怕是养猪场,都是需要交纳排污费的,但是有政府出钱治理污染,是否是天方夜谈。最好的办法就是投诉污染企业,这样政府就能在污染治理上取到主导作用,但是资金是由污染的企业支付!
美国进口普卫欣天 猫
7. 国外治理雾霾有哪些成功经验
英国:绿化带是城市面积的3倍
20世纪年代,英国治理污染的重点为治理汽车尾气。政府要求所有新车都必须加装催化剂以减少氮氧化合物排放,又针对私家车征收天价的进城费和停车费,控制私车流。
同时,政府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公共交通和绿色交通。伦敦计划在2015年前建立2.5万套电动车充电装置,电动汽车买主将享受高额返利,并免交汽车碳排放税,甚至免费停车。自行车交通也被政府作为支柱,计划建设12条自行车高速公路。英国的高官们都以身作则,控制公务用车。2009年的一天,首相卡梅伦骑自行车上班,而副首相克莱格则在坐地铁。
此外,加强绿化也是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在人口稠密的伦敦,人均绿化面积高达24平方米,城市外围还建有大型环形绿化带,面积达数千平方公里,几乎是城市面积3倍。今日的伦敦,大雾天气已经从100余年前的每年90天,减少为不到10天。
日本:汽车尾气不能使毛巾变黑
上世纪80年代,日本开始多渠道整治污染,对环境极为重视,在人口密集的狭小国土上,取得了堪称奇迹的成就。
日本治污的手段之一就是城市绿化,东京有关当局规定,新建大楼必须有绿地,必须搞楼顶绿化。东京的绿化很少种草,而是种树,不但要绿化面积,还追求绿化体积。大量树木对城市空气的净化作用自然是不可忽视的。
另一个手段是控制汽车。这还和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有关。1999年东京国道沿线的600多位呼吸道疾病患者,集体状告地方政府和七家柴油汽车企业,认为汽车尾气给他们的身体造成了伤害。经过专家认证,汽车尾气造成的PM2.5确实具有强烈致癌作用。
为此,在2003年东京推出一项新立法,要求汽车加装过滤器,并禁止柴油发动机汽车驶入东京。新法规实施的第一天,交警在东京内外的主要路口全面检查,让每个司机发动引擎,然后用白毛巾堵在尾气排放口,如果发现白毛巾变黑,则这辆车不许进入东京。五年后官司告一段落,被告的汽车企业拿出12亿日元,与633名患者和解。
如今,日本汽车出厂时都已安装了过滤器,排放标准达到了欧洲三级标准,东京市内的几万辆出租车都是使用天然气。这些努力使得整个东京天青云白,视野也很好。而且认真的日本人还要拿乡下来比较,说东京的空气质量还不够好。
美国:实时监测小颗粒
美国采取区域环境管理框架,打破州的界限,依据地理和社会经济,将全国划分成十个大的地理区域,设立区域办公室,进行统一管理。环保机构有权进行立法、执法、处罚,并通过强制执行手段和监控、技术改进等相结合的方式协调开展工作。
美国环保署1997年根据《清洁空气法案》,又设立了专门针对大气PM2.5含量的标准,以便更好检测过去被忽略的这类细小颗粒物。美国对PM2.5的管理重点是严密监控、实时公开、立法规范。他们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数以千计的颗粒物检测站点。
环保署的官方网站,面向公众告知测得的空气质量指数。其中PM2.5参数每小时更新一次。为了更直观,网站通常通过六种颜色表示空气污染情况。绿色表示“良好”,黄色、橙色、红色、紫色依次加重,酱红色则表示“危险”。
民众还可要求环保署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指定地域的空气质量。
8. 我们如何治理雾霾
1、治理雾霾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燃油机动车使用量。“减少污染源,削减大气污染物是解决雾霾的根本之道。
2、最大限度降低市区汽车车轮和路面尘埃的接触频率和面积,应将花圃和路肩做得比汽车通行的路面低,这样雨浆水和污染洒水就会从马路中间流向花圃下的土壤。
3、最大限度隔绝城外车辆和施工车辆带来扬尘,可以在城外带尘车辆入城时在城市关口收费站边设立喷水清洗轮胎、底盘的环节,在城内施工车辆进入马路时设立遮盖和清洗轮胎、底盘的环节,但很多城市往往只有入城后的终端罚款机制而没有入城时的清理预防机制。
(8)180亿治理雾霾扩展阅读
各国对待雾霾措施:
英国人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
欧盟要求其成员国2012年空气不达标的天数不能超过35天,不然将面临4.5亿美元的巨额罚款。为了符合标准,早在2003年,伦敦市政府开始对进入市中心的私家车征收“拥堵费”。
上世纪80年代,政府决定尝试在街道使用一种钙基黏合剂治理空气污染。这种黏合剂类似胶水,可吸附空气中的尘埃。街道清扫工已将这种新产品用于人口嘈杂、污染严重的城区,2013年监测结果称这些区域的微粒已经下降了14%。
9. 国家每年拿出多少钱治理雾霾
中国在治理雾霾治理大气污染这块投资已经超过了数万亿,主要用于环保行业,这几年环保行业收入占比很高,像九九矿安的雾炮车都被神化为除霾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