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治理边疆看法

治理边疆看法

发布时间: 2021-01-15 12:25:13

『壹』 清朝前期是如何加强边疆治理

  • 清朝在近代以前并没有正式的外交机构,因当时清廷一向以天朝上国自居,不愿承认与四周国家的平等关系。清朝的外交按照对象的不同,分由礼部、理藩院、内务府与公行制度负担外交事务。六部的礼部负责对日本、朝鲜、琉球与东南亚各国外交或朝贡事务,以维系朝贡体制。理藩院负责交涉东亚内陆如内外蒙古、准噶尔、西藏、俄罗斯帝国等事务,主要防止边患形成。其编制与六部基本相同,官员大多由满族、蒙古族人担任,汉人只能担任堂主事、校正官等少数官职。内务府除管理本身内廷事务,也管理欧洲来华传教士、宗教使节团的事务以及国外贸易的传运征收特别税。公行制度负责西洋各国如葡萄牙、荷兰、英国等贸易关系(在清朝来看仍为朝贡),限制于广州一地,又称广州制度。

  • 清初蒙古分为四大部。其中准噶尔汗国与沙俄友好,其可汗噶尔丹先灭领叶尔羌汗国与青海和硕特,又占领喀尔喀蒙古,喀尔喀三部南下投靠清朝。康熙帝首先派萨布素于雅克萨战役驱除入侵黑龙江的沙俄军队,与沙俄所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以确立东北疆界并获得沙俄的中立。接着于1690年至1697年间乌兰布通之战与三征噶尔丹使噶尔丹战死,创立多伦会盟以保护喀尔喀蒙古。青藏地区的和硕特汗国协助黄教达赖五世击败红教统一全藏,之后分裂成青海与西藏和硕特。达赖六世时,藏区政事交由第巴(理事大臣)桑结嘉错管理,他联合准噶尔对抗西藏和硕特的拉藏汗,拉藏汗先下手杀桑结嘉错并废除达赖六世。1717年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入侵西藏,攻杀拉藏汗,并且占领拉萨。清军多次被准军击败,最后于1720年由胤禵率军驱除成功,协助达赖七世入藏,以拉藏汗旧臣管理藏区。

『贰』 你对历代中央政权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有何看法

边疆是国家安全的重要防线,只有把边疆地区治理好,才有可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所以,治理边疆是对一个国家负责,是对所有的国民负责。

『叁』 清朝前期是如何加强边疆治理的

一、平定三藩。1681年,康熙平定三藩之乱;至此清廷才真正在关内完成了统一,稳定了统治权,从此之后,才建够开始从事行政和财政经济的调整改革,然后致力于解决边疆问题。
二、攻占与管理台湾。1683年,康熙进军台湾,郑克爽投降,,台湾重新开始由中央政-府管理。1684年,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和台湾、凤山、诸罗3个县,隶属于福建省。至1811年(嘉庆十六年),台湾人口已达190万,其中多数是来自福建、广东的移民。移民大量开垦荒地,使台湾成为一个新兴的农业区域,并向大陆提供大量稻米和蔗糖,由大陆输入的日用消费品和建筑材料等,使台湾的经济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这个时期,台湾与福建、广东的来往十分密切,中华文化更加全面地传入台湾。1884—1885年(光绪十-十一年)中法战争期间,刘铭传率军重创法军,法军被迫撤出台湾。同年清廷将台湾划为中国第20个行省。首任台湾省巡抚刘铭传。
三、遏制了沙俄在东北的扩张,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1685年,康熙派军围攻雅克萨,俄国侵略军投降。1686年,清军再次围攻雅克萨城,俄军伤亡惨重,9月7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十四日)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俄国全部占领黑龙江流域的阴谋破产。
四、平定新-疆判乱。1697年(康熙三十六年),康熙再次亲征,平定噶尔丹叛乱,喀尔喀地区重新统一于清朝。同时,设置将军和参赞大臣率兵驻守科布多和乌苏雅台等重镇,加强对喀尔喀蒙古地区的管理和统-治。1755(乾隆二-十-年),乾隆进占伊犁,并在之后几年内将反复发生判乱的准噶尔部族消灭。1758-1759年(乾隆二十三至二十四年),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判乱,至此天山南北从此完全归入满清帝国。1770年(乾隆三十五年),土尔扈特部东归,乾隆不畏沙俄威胁,妥善安排了土尔扈特部,成为乾隆时期满蒙同盟的壮丽篇章,是康乾盛世的一大盛事。
五、加强西-藏管理。康熙承继顺治帝尊敬并册封达-赖政策,并于1718年至1720-年(康熙五十七年至康熙五十九年)派兵间入藏,击败了占据西-藏北部的准噶尔残部。此后,清朝分兵驻藏,并任命康济鼐和颇罗鼐二人协助达-赖班禅分理前后藏事务。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与1792年(五十七年),弘历两次派兵反击廓尔喀(尼泊尔的一个部落)进攻西-藏,大败廓军,保卫了西-藏领土,乾隆五十八年正月制订《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定驻藏大臣与达-赖喇-嘛地位平等,并制定“金瓶掣签”制度来认定达-赖、班禅的转世灵童,加强了满清帝国对西-藏的管辖。
六、平定西南:乾隆即位初年,抚讨并用镇-压了苗疆起-义,之后免除苗赋、尊重苗俗、实行屯田、慎选苗疆守令,减少了苗民的抵触情绪,使得贵州苗族地区基本上平定下来。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起,乾隆三次派兵,最终占领大小金川。此后在这一地区废除土司制,改置州县。巩固和发展了西南地区自雍正以来“改土归流”的成果。
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努力,清朝疆域形成:东北到外兴安岭、库页岛、鄂霍次克海,西北到巴尔喀什湖、葱岭,北到恰克图(贝尔加湖以南,色愣格河以北),南到南沙群岛。面积达1300万平方公里。

『肆』 古代对边疆的治理对今有何借鉴

具有百年复积累的中国边制疆史研究,随着我国边疆和周边热点问题频现,近年来开始不断升温。在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边疆史研究突破了仅仅研究近代边界问题的范围,开始将中国古代疆域史等作为研究重点。同时,学者们将中国边疆的历史与现状相结合,直面当代中国边疆(当然离不开边界线外侧的周边诸国)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有机结合,从而将构建中国边疆学提上议事日程。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特别是古代治边政策研究得到长足发展,取得了诸多共识。择其要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古代治边政策自秦汉到清朝逐步发展完善。在中国历史上,秦汉时期就已经形成自己的治边政策,经隋、唐、元、明等王朝的充实,到清朝时已经比较完善,可以说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治边政策体系。清朝治边政策可谓集中国封建王朝治边政策之大成,是中国特殊国情的特定产物,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地域的广阔性、内涵的多样性、影响的深远性四个特点。

『伍』 元朝采取哪些措施对边疆地区有效管理,有何作用

元朝采纳汉法,创设行省及发达的驿站等制度,加强了对边疆少数民族回地区的管理。元朝统治答者既联合各民族上层,又,以确保蒙古贵族的统治地位。
中央:设置中书省及宣政院;
地方:行省制度和澎湖巡检司;
农业:重视农业生产和推广棉花种植技术。
水利:治理黄河和开凿通惠河和会通河。
民族关系:强调要用儒学治国,要行汉法,变过去的那种游牧政策为定居农业的政策,保护农民的既得利益,禁止自己民族的人非法侵占广大汉人的合法耕地。
他们将全国人分为四等:第一等蒙古人,第二等色目人(包括我国西北地区各族及中亚、东欧来到中国的人),第三等汉人(包括原来金统治下的汉族及女真、契丹、渤海、高丽等族以至宋金对峙时四川地区的汉族人),第四等南人(即南宋灭亡后南方的汉族和其它民族),并对这四等人在法律上的地位、政治上的待遇和经济上的负担都作了不同的规定。

『陆』 因地因人治理边疆,对边疆多元性的重视体现为哪些方面

历史上,在中华帝国辽阔的疆域上,不仅各边疆地区呈现出不同的区域特点,而且即使同一地理区域内,情况也千差万别。因此,如何既坚持“大一统”原则又“因俗而治”,无疑是边疆经营上无法回避的现实课题,而历代封建王朝正是依据传统的“经权”思想,做了多方面的探索,其核心就是区别对待,因地而异,“从俗从宜”,采取务实、灵活和理性的态度,制定不同的边疆经营措施。如唐朝虽在西域的广大地区实行都护府、都督府、州制度,保留西域各部及中亚诸国原来统治者的政治地位,任命其原来的酋长或国王担任都督、刺史等职,维持一种松散的政治联系,但在今新疆的东部地区,包括伊、西、庭三州和隶属沙州的罗布淖尔一带,因其自然条件优越,居民以汉人为主且多从事农业,所以对其实行和中原内地完全相同的州、县管理制度。清朝对多元的边疆的经营更为成功。满族以边疆少数民族的身份入主中原后,依据自身曾作为边疆民族的经验,针对各边疆地区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设置了相应的管理机构,制定了不同的管理措施,如在中央设有边疆管理的最高机构理藩院,专门处理和管辖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区少数民族事务,建立起了组织严密、事权统一、符合大一统原则的行政体系。同时,满清统治者又遵循“因俗而治”的原则,在边疆地区对边疆各民族实行多种形式的管理制度。其中,在东北地区,主要实行军府制度,即由中央派将军分驻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管理军政与民政,实行军府制下的旗、民分治。在蒙古族聚居的北部边疆和西北部分地区,则实行盟旗制。在新疆地区,则根据维吾尔、汉、满、回、哈萨克、蒙古、布鲁特等多民族杂居,民族成分复杂、社会习俗各异的现实,对各民族聚居区实行相应制度,如对汉族聚居区行郡县制,对维吾尔族聚居区实行伯克制,对游牧的哈萨克、布鲁特、蒙古诸部及吐鲁番、哈密、维吾尔人实行札萨克制。此外,在西藏地区,实行政教合一的行政管理制度;对西南的四川、青海、甘肃、贵州、云南等地民族地区则实行土司制度。这些制度既与内地的郡县制有较大的区别,也是对边疆民族原有政治体制加以改造后的再利用。如盟旗制度就是在蒙古民族原有的鄂托克和爱马克制度的基础上,参照满洲八旗制,在蒙古地区实行的政治制度。清政府还对自元代起中央政府在西南边疆各民族聚居区实行的土司制进行了改革,形成了流土并治及分别流土等一套严格管理制度,削弱了土司的独立性。凡此种种,都体现了清朝对多元的边疆能够因时因地而治,正是在此基础上,到了18世纪中叶,多元化的边疆格局最终走向统一,被置于清朝直接统治之下,于是完成了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其发展过程的最后阶段。

『柒』 据材料一二说明我国对边疆地区的治理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我国国家实力的崛起,边疆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边疆治专理不仅在军事、经济属、文化等方面承担着拱卫国家核心区的功能,而且在国家治理中承担着辐射周边国家的功能。边疆治理对国家治理的具体作用体现为:经济层面上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治层面上影响国家主权和安全,社会层面上影响国家治理效能,文化层面上担负中华文化认同建设的重任,生态层面上关系着美丽中国建设,外交层面上承担着落实我国周边外交战略的具体任务。

『捌』 简要概述清朝为加强对边疆的治理和巩固采取了哪些措施

一、设置台湾府 1、郑氏政权的归顺 2、台湾府繁荣设置(1684年) 二、平叛和反分裂斗争 1、平定三藩叛乱 2、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3、平定回部叛乱 4、土尔扈特部众回归祖国 三、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1、顺治皇帝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封号。 2、康熙皇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3、清朝开始设立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常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四、设置将军、参赞在伊梨、吉林、黑龙江、盛京、乌里雅苏台等地设立将军,在西北各地设立参赞大臣等官职,兼管军务和民政,大大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五、通过会盟、联姻、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少数民族首领等方式,加强与边疆各族的联系。4回答者: 弄花熏舞衣

『玖』 各个朝代的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和亲、设置管理部门、战争等措施。

举例:

古代对新疆采取的措施:

1、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的开始。

西汉统一西域后,建立了西域都护府。公元前108年,西汉出兵攻破楼兰、车师,打败大宛后,在轮台、渠犁驻兵屯田,建立了“使者校尉”,管理屯田事宜。

这是西汉在西域设置的最早的行政机构。公元前68年,西汉派特郎郑吉、校尉司马憙到渠犁一带屯田。公元前64年,任命郑吉为“护鄯善以西使者”,主护南道。公元前60年,任命郑吉为“西域都护”,统管南道和北道,都护府设在乌垒城(今轮台东北)。



2、唐朝时,唐太宗在天山以南,设立安西都护府;武则天在天山以北设立北庭都护府。

3、清朝时,乾隆帝平定了新疆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并设置伊犁将军,管理整个新疆地区。

(9)治理边疆看法扩展阅读:

古代边疆多指四大地域:西北人烟稀少之地,东北极度苦寒之地,西南烟瘴遍布之地和东南荒岛几近无人之地。光听名字就知道,这些地方有多荒凉。气候恶劣,去那里很容易水土不服。

还没等累死,就先病死了。就算没病死,周围也有很多凶猛野兽神出鬼没。而且边疆地区很容易发生战事,每天都要提心吊胆,稍不留神,自己就是炮灰。

『拾』 古代边疆的特点原因

中国古代的边疆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长期发展的产物和有机组成部分,不但有着较明显的自然特征,而且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特点。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服务于历代王朝的大一统政治思想,至清代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其经验与教训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边疆是一个含义较广的概念,中外文献中,一般把边疆解释为一个国家比较边远的靠近国境的地区或地带。
边疆是一个地理概念,包括陆疆和海疆。边疆又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是随着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固定下来的。因此,在讨论中国历史上的边疆问题时,应考虑如下两个相互关联的因素:一是指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边界相连接的省区;二是历代封建王朝边疆的实际情况。
中国边疆地区的发展大势与历史特点
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是经过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后大致定型的,这一过程虽然十分漫长而曲折,但总的趋势是,自先秦时期起,在现代中国领土内开始形成一个核心区域,这个核心区域并不固定于一地,在这个核心区域建立政权的既有汉族也有其他少数民族,也经常发生王朝兴衰交替现象。当然,单一的中心分成两个或更多的中心在历史上也是十分常见的现象,这就是所谓割据时期。但是,即使是在多政权分立时期,每个有作为的统治者也都努力实现更大范围的统一,由此最终导致一个疆域更大的、统一程度更高的国家诞生。也就是说,每次战乱和分裂都为下一时期进一步的统一准备了条件。至清代,中国古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到了最高水平。
中国边疆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长期发展的产物和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不但有着较明显的自然特征,而且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特点。
首先是地域的广阔性。中国有着辽阔的领土,其边疆地区地域亦十分广袤,因此在社会人文环境与自然地理条件方面往往存在巨大的差异。中国的边疆是在分散发展演进后统一为一体的。这里所讲的分散与统一均有两重含义,分散的含义既包括整个边疆可以划分为若干地区,也包括一个大的地区又往往可分为若干相对自成体系的局部;统一的含义既包括各大边疆区域逐步统一于中国的进程,也包括各个边疆区域内部趋于一体化的进程。
其次是民族的多样性。在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边疆问题与民族问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不仅因为边疆地区是各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而且因为各民族在自立发展基础上的融合是构成中国边疆的基石。在这里,我们应该确立一个衡量民族发展的标准——任何形式的融合都是民族发展历史上的进步。当然也要注意到,民族的多样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国边疆问题的复杂性。
第三是历史的悠久性。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中国边疆发展史不但是人类文明史中最悠久的,而且具有明显的连续性。中国边疆地区的发展史一般均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的石器时代,各个边疆地区社会发展速度或快或慢,但都或早或迟地纳入了统一多民族国家连续性发展的轨道。
第四是问题的复杂性。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边疆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社会多重矛盾发展叠加的结果。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有机组成部分,全国性的矛盾在边疆地区也会发生,这是矛盾运动的普遍性的一面。与此同时,中国边疆社会矛盾运动还有其特殊性,它们往往更集中地发生于一地,这就增加了边疆地区社会矛盾的复杂性,也给辨析其发展脉络和寻求解决方法增加了难度。
总的来说,在近代资本主义殖民者入侵以前,中国边疆形势发展的趋势是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即使是入主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也从未中断过这一进程。到了19世纪中叶,西方殖==义侵略者给中国带来了新的边疆危机,这是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社会危机,它使得中国独立发展的历史面临着中断的危险。但是,强烈的挑战也逐步唤醒了中国各族人民,经过百余年艰难曲折的探索与奋斗,统一多民族的中国再次崛起,中国边疆也在继承数千年历史遗产的基础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
中国历史上无论哪朝哪代都有自己的边疆问题,因此历代统治者都会制定并实施治理边疆的政策,以实行有效的管辖。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陆疆政策与海疆政策、各个历史时期不同政权的治边政策、民族政策、宗教政策、边防政策、与边界交涉相关的外交政策、边疆行政建置、边疆经济开发以及传统的治边思想等等。
中国历史上统一的封建王朝的边疆政策既具有继承性,又各有特色,这里以清朝为例试作概述。这是因为清朝的边疆政策既有继承中国历代封建王朝边疆政策的一面,又有根据时代需要和自身民族特点创新发展的一面,自成体系。
清朝统治者治边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一、对汉族封建统治者传统的“华夷”观进行创新和发展。在中国历史上,统一的王朝往往在政治上反对言华夷之别,由满洲贵族建立的清朝就更加反对。而清朝统治者的创新之处首先是要求各民族承认清王朝为正统,其次是在调整满汉关系的同时,十分重视联合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上层(尤其是蒙古上层贵族),把边疆政策的制订、推行和不断完善作为基本国策的一部分。这虽然是为了达到以人数明显处于劣势的满族贵族统治人口众多的汉族人民的目的,但是在实践上对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推进大一统有积极意义。二、从“中外一体”(指内地与边疆为一整体)的认识出发,主张以积极态度治理边疆各民族,使其起到“屏藩”、“拱卫”的作用。三、坚持“恩威并施”与“因俗而治”相结合的治理原则。前者为我国历代封建王朝惯用的统治方针,清朝统治者亦奉行不替;后者在唐朝推行的羁縻政策中虽已初见端倪,但清朝突出强调“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使“因俗而治”方针在清代,特别在清代前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过,清朝统治者“因俗而治”的方针并不是对传统的简单继承,而是根据统一国家的总体安全目标出发有所改变和发展。
清政府边疆管理的各项制度与措施是清代统治者治边思想的具体化,涉及行政、军事、民族、宗教等诸多方面,完备而周密。其内容要点可归纳如次:一、改进和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在中央,设立理藩院,与六部平行,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在清代前期,理藩院还兼管中外交涉事宜。为使管理规范化,制订并不断修订补充《理藩院则例》、《回疆则例》等法规,通令实施。在地方,在加强中央集权、保证政令统一的前提下,采用适合当地民族的行政体制,不强求划一。如东北三省为将军制下的州县、八旗并存制;内外蒙古为盟旗制;新疆为将军辖下的伯克、州县、札萨克制;西藏为以达赖和驻藏大臣协同管理噶厦==制;西南地区改土归流酌情保留土司制;台湾为隶属福建的府州县制,等等。二、制定笼络安抚少数民族上层的各项政策,如封爵、给俸、年班朝觐、联姻等。首重蒙古是清朝的基本国策,它取得了有利于清朝统治的效果。三、从治国需要出发制定对待各种宗教的方针政策。对有益自身统治的宗教加以大力扶植;对没有威胁到政权稳定的宗教采取不干涉的相对宽容的政策;对不利于巩固统治或保持疆土的宗教或教派则予以严厉打击。坚持宗教不能干预皇权,限制宗教的世俗权力;坚持以法治教,众建以分其势的原则,等等。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