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为什么不治理
Ⅰ 雾霾那么严重,环境那么差,为什么没人提出要治理
现在国家也在出台相应的对策来抑制雾霾,很多客观原因导致治理雾霾不能很快立竿见影,所以治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国家政策的力度,大家的意识
Ⅱ 谈谈政府为什么要治理雾霾
【政府治理雾霾的原因】这是因为雾霾天气具有以下危害:
1、影响健康。生活在灰霾天气可出现咳嗽、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同时可吸入颗粒物能直接进入人体呼吸道和肺部诱发病症。灰霾天气还可导致近地层紫外线辐射减弱,易使空气中传染性病菌活性增强,导致传染病增多。
2、形成酸雨。灰霾本质是“细颗粒物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气体污染 PM2.5全知道概况来源监测危害防护物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所形成“二次污染物”。研究表明,灰霾组分中含水量很少,由硫酸、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废气污染物形成酸雾却较多,含有可溶和不可溶污染物浓度很高。
3、农业减产。灰霾天气对农业也有不利影响。研究表明,污染严重时候,会影响太阳辐射,不利农作物吸收太阳光,导致农作物减产可达25%。
4、引发事故。灰霾天气出现时,空气质量差,视野能见度低,容易引起交通阻塞,继而发生交通事故。
Ⅲ 治理雾霾为什么难
治理雾霾为什么难?必须在控制燃煤污染、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治理工业污染、与周边联防联治等方面采取措施多管齐下
连续多日,京城空气清新,市民尽享蓝天。但从目前预测来看,下周后期,随着大气扩散条件转差,重污染可能再度来袭。有市民发出疑问,这几年一直在进行大气污染治理,为何重污染还是会来?
北京的重污染不是一天形成的,消散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据介绍,本市的大气治理将是一场艰巨的持久战,必须解决燃煤、机动车排放、工业治污以及与周边联防联控等难题。
市环保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方力此前表示,到2030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有望达到35微克/立方米的国家标准。不过,专家表示,达标也并不意味着不再出现重污染,而是重污染天数大幅减少,污染浓度大幅降低。届时,蓝天才会大幅增加。
治煤:SO2排放散煤“贡献”近4成
从PM2.5源解析结果来看,本市的污染源主要包括机动车、燃煤、工业、扬尘及区域输送。在本地排放的占比中,燃煤占22.4%,仅次于机动车排放的比例。特别是在采暖季,燃煤是主要的污染来源,且在重污染来临时,特别是PM2.5浓度快速爬升阶段,有60%的污染是燃煤的“贡献”。
近几年,燃煤治理工作一直在推进,2016年至2017年两年,城六区将率先基本实现无煤化。但城六区在北京行政区域面积内只占8%,虽然其他区的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工作也同时在进行,但目前北京剩下的燃煤数量、排放的污染物还远远大于已经治理完成所带来的成效。眼下最棘手的,就是散煤的污染问题。
据了解,在北京现有的1200万吨燃煤总量中,大约还有300万至400万吨散煤,主要分布在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而这其中就有不少劣质煤。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介绍,最新的北京农村散煤排放量显示,这300万至400万吨散煤,排放的PM2.5占全市的15%,氮氧化物占全市的9.4%,而排放的二氧化硫占全市的37.4%。他解释,二氧化硫占比高,意味着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更大。他认为,压减郊区散煤如果落实到位,对北京空气改善效果应该在10%左右。
所以,2016年本市减排措施将聚焦“三大战役”,其中之一就是“改农村散煤”,将加大农村优质煤替换力度,加强对销售劣质煤的打击力度。到2017年,北京的总燃煤使用量将进一步压缩至1000万吨以内。
治车:机动车尾气是本地排放“大头”
机动车尾气在本地PM2.5来源中排名第一,所占比例达到31.1%,是污染源排放的“大头”。在重污染时,机动车的排放“贡献”最高可以达到50%。而对机动车的治理,不仅包括小客车,还有排放量更大的老旧机动车、重型货车、外地进京货车等,当然还得提升油品和机动车排放标准。
目前,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已达560余万辆,年排放各项污染物在70万吨左右。相比小客车,重型柴油车的排放污染问题更为突出。全市现有约22万辆重型柴油车,虽只占机动车保有量的4%,但其排放的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却分别占机动车排放总量的50%、90%以上。此外,每天还有两三万辆外地大货车进京,这些车辆超标排放问题也非常突出。有些车甚至贴着假的环保标识,排放更多的污染物。
专家表示,要降低机动车污染物的排放,提升机动车排放标准和油品标准也是必不可少的。截至目前,本市已发布近30个机动车排放地方标准,是全国制定机动车排放标准最多的城市。这些地方标准严于国家标准或填补了国家标准空白。每执行一次新标准,单车污染将减少30%至50%。
2016年,北京有望率先实施全世界最严格的“京六”排放标准。此外,全市还将淘汰20万辆老旧机动车,争取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别淘汰10万辆。
治理工业:拨款43亿元治理南部四区污染
工业污染排放在本地PM2.5来源中占比18.1%,排在第三位。近年来,本市大力推进污染企业退出,2013年至2015年累计退出污染企业1006家,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根据本市清洁空气五年行动计划,到2017年,北京将调整退出1200家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污染企业。
彭应登介绍,北京的“三高”企业已经搬得差不多了,远郊还有一些建材和化工类等污染企业。不过,目前北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南部四区,即通州、丰台、大兴和房山。在PM2.5的区域分布上,北京南部地区污染浓度高出北部地区一倍左右。因此,南部四区是下一步北京治理的重点。
据了解,北京已划拨43亿元,用于治理南部四区的污染。彭应登分析称,南部四区的工业燃煤锅炉全部进行清洁能源替代,大约需要5年至10年的时间。
2016年,本市就将开始着重治理“小散乱污”企业,南部丰台、房山、通州、大兴区2016年年底前要率先退出2500家“小散乱污”企业;全市各区在2017年要全面完成“小散乱污”企业的清退任务。
联防联控:大气治污北京无法独善其身
在APEC会议期间和两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期间,市民都体会到了京津冀联动所带来的“北京蓝”。特别是2015年两大活动期间,本市PM2.5平均浓度仅为17.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3.2%,在监测历史上首次连续15天达到一级优水平。不仅如此,四项主要污染物的平均浓度均达到有监测以来的最低水平。
根据源解析结果,区域传输对本市污染的贡献率在28%至36%之间。
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对京津冀的大气治理划定“红线”,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PM2.5浓度要比2013年下降40%左右,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64微克/立方米左右。
市环保局介绍,过去一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充分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北京和周边省(区、市)、中央有关部门加强协作,区域协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其中,北京与河北省保定、廊坊两市结对,支持大气污染治理资金4.6亿元,用于燃煤锅炉脱硫脱硝除尘深度治理。此外,两地在机动车协调管控、异地车检异地处罚以及环保跨区域执法等方面也已经建立了合作机制,正在不断发挥作用。
Ⅳ 国家为什么不查汽车治理雾霾,为什么不查化工厂,来治理环保
您好楼主:
国家已经对汽车尾气排放进行严格检测了。
化工厂是环保查询一个重点。基本都上大型的环保设备了。下一步可能就是上在线监控了。然后就是接入环保大数据了。
Ⅳ 为什么雾霾越来越严重,但还是没有治理
也不能说没有治理吧
毕竟现在还是有一些治理雾霾的政策的,只是这些政策要么不具体,模棱两可,要么在实际执行的时候,执行不到位。
原因嘛很复杂,简单点说,就是雾霾和经济、民生挂钩。雾霾主要来源于尾气和工业污染,尤其是工业污染时大头,大家都知道这一点,但是如果不让这些污染的工业继续做下去,就会让很多人失业,影响经济发展,尤其影响当地官员的政绩,所以,很多官员不想用心治理,有的想用心治理也是有心无力。
当然,这只是个简单的概括,背后还有很多复杂的原因。
你可以看看柴静的纪录片《苍穹之下》可以有个了解
Ⅵ 几年了雾霾治理不见效怎么办
整改防护林、彻底治雾霾
统计学家、数学家王见定教授, 最近就“ 雾霾问题”向国家献策
与改革开放几乎同时起步的“三北防护林工程”,至今已走过35个年头。此绿化防沙工程被称为:“中国绿色长城”,“生态工程之最”,西起新疆,东至黑龙江,路经13省、市、自治区的559个县,全长近4500公里,死死把境内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一片黄土高原包围或挡在其以外。虽然工程尚未全部完成,但已初见成效,由西北刮向内地的大风沙基本被挡住,甚至多区域出现了旅游、避暑、休闲的胜地,基本达到了原来防风治沙的目的。但新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由于经济持续的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保护的相应的政策和配套措施没有跟上,造成了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危及到人的生存空间。其中雾霾问题是当前重中之重。全民都在谈论雾霾怎么解决。国家在谈,环保学者在谈,老百姓在谈,就是拿不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其中环保、气候专家(院士、研究员、博士...)一致指出欧美、日本用了20-50年时间,才理顺了本国的大气,中国即使在欧美、日本之后有成功经验可借用,依照目前的经济、科技实力用10年时间治理好那只能是人间奇迹。在他们看来中国在一、二十年内治理好雾霾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中国百姓只能在长期雾霾中煎熬?本人倒有一个良方,不同以上专家、学者的说法,可供政府使用。那就是我们在严格执行减排情况下,同时要借老天之力,不借老天之力是万万不行的。北京的雾霾几乎与刮风高度相关。今天刮大风,雾霾很快消散;大风一停,雾霾接踵而来。如果不靠风,只有大范围的停工、停产、停车...雾霾才会消散,这已成为老百姓的共识。可是长期停工、停产、停车...老百姓吃什么,喝什么,住什么...怎么生存?下面就只能在风上下功夫。王见定教授是一个具有复杂阅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贯通的学者和实践者,他对我们的国家具有深厚的情感,对于这种现状他不能不闻不问不管。他在仔细考查了相关的资料以后,确认我国现仍属季风国家(尽管大气专家说全球大气变暖)。冬季是来自西伯利亚的寒风,夏季是来自海洋的东南风。哪为什么西伯利亚的寒风,冬天很少见了?仔细考查以后发现,问题只能出现在这又长又宽的防护林上。三北防护林工程,窄的地方有几十公里宽,宽的地方有几百公里。防护林乔灌混杂种植,灌草混杂种植,其中高大的乔木均在二、三十米以上,对地表风有一定的减速作用(成语“树大招风”就是这个道理)。经过这样几十公里、甚至几百公里的乔木的减速,再强劲的西伯利亚风也成了微风,所以近些年来,北京的大风沙天很少见了,华北地区也是这样。现在的方法有了,王见定教授指出:我们只需要把防护林的乔木改种矮小的灌木,强劲的西伯利亚的地表风的减速会变得缓慢,经过防护林的西北风还能达到3-4级的水平。有了常态下的3-4级风,在我们严格遵守减排政策的配合下,就可以使北京、华北地区的空气保持在优良或轻度污染的水平。再有夏季的东南风,由于处在西北、华北、东北部的防护林的改造,也能顺利通过防护林,使北京、华北、东北的雾霾得到相当的扩散。也就是说通过防护林的整改,使得长年的西北风、东南风运行通畅,北京、华北、以至全国严重的雾霾必然得到实质性的改善。这样就为生活在北京、华北、以至全国的老百姓争取到可以持久的生活空间,并在不超过二十年的时间最后彻底战胜雾霾。实施方法及说明:
(1)马上开始1000公里的“乔改灌”工作,增加10万工人(工人以当地农民为主)每月工资不低于5000元。(2
)此项工作建议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牵头,国家环保局和国家林业局具体操办。(
3)在“乔改灌”的过程中,适当扩大灌草混种的面积,使得原有的防沙作用还有所加强。(4)在1000公里的“乔改灌”的工作基础上,逐渐将此工作推广到4500公里。(5)大部分乔木已到了过、成熟期(枯死期),现改种为灌木真是天赐良机,改种灌木比乔木成本低的多。改种的灌木、草木以选用当地灌草木为好,它们具有天然的适应性,且成本低。(6)改造的资金由国家财政支出。(鼓励有财力的公司参与捐赠) 参考文献:(1)王见定:《国民经济行业排列的有序化与经济矢量》,第51届国际统计大会论文集,土耳其,1997.
( 2)王见定、李颖伯:《经济矢量的合成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国际社会和经济发展大会论文集,墨西哥,1998.
(
3)王见定:《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统一》,前沿科学,2008年第2期、北京,2008.收起
335978945 | 发布于2016-01-26 17:52
评论
2 0
可以的.工业化进程完成,自己就好了.例如很多工业国家英国雾霾200年,美国雾霾也有20多年,现在都没事了. 由于我国在世界主要工业国家中工业化进程开始晚,但是发展速度快,因此在短短几年中中国的工业产能增长数倍,伴随的工业污染和汽车快速普及造成的尾气治理问题也比已经完成工业化国家经历过的问题集中快速出现,程度有过之无不及。 治理雾霾,需要时间,由于欧美主要国家都经历过工业化带来的大气污染过程,其中最早工业革命的英国雾霾长达上百年,美国也曾经是大气污染重灾区,20世纪70年代他们都开始关注环境治理,有这方面的经验教训。所以汲取国际先进做法为我所用是必要的。 同时对各种排放源进行综合治理全面控制,能用静电除尘设备的要强制执行,不能控制的要限产停产通过立法,执法来约束,通过教育宣传引起社会重视关注,.个人也要作好防护,根据近期研究,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指认大气污染“对人类致癌”,并视其为普遍和主要的环境致癌物.
Ⅶ 我国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雾霾的治理
1、影响健康。生活在灰霾天气可出现咳嗽、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同时可吸入颗粒物能直接进入人体呼吸道和肺部诱发病症。灰霾天气还可导致近地层紫外线辐射减弱,易使空气中传染性病菌活性增强,导致传染病增多。
2、形成酸雨。灰霾本质是“细颗粒物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气体污染 PM2.5全知道概况来源监测危害防护物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所形成“二次污染物”。研究表明,灰霾组分中含水量很少,由硫酸、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废气污染物形成酸雾却较多,含有可溶和不可溶污染物浓度很高。
3、农业减产。灰霾天气对农业也有不利影响。研究表明,污染严重时候,会影响太阳辐射,不利农作物吸收太阳光,导致农作物减产可达25%。
4、引发事故。灰霾天气出现时,空气质量差,视野能见度低,容易引起交通阻塞,继而发生交通事故。
Ⅷ 终于知道为什么中国不之治理雾霾了
中国也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比如限制煤炭的燃烧,一些地区的企业限产停产,雾霾不是短时间行成的,治理也需要一个过程,有国家政策,另一方面也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减少低碳排放
Ⅸ 雾霾治理为什么没有成效
地球大气对流层有着无数种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人们能感觉到的和看到的是风雨雷电雾等大气对流层的物理变化,而感觉不到和看不到的是对流层的化学变化。在空气湿度小时,大气对流层是产生物理变化过程,而空气湿度大时,大气对流层是产生化学变化过程。大气对流层的物理变化是在启动净化功能,而大气对流层的化学变化是在启动污染功能,雾霾就是在空气湿度大而产生的化学变化。
雾霾成分:微小尘粒、硫酸、硝酸、氮氧化物等。其中:有机气溶胶45%、硝酸盐24%、硫酸盐15%、氨盐12%、氯化物4%。科学家专家们不知雾霾成分是怎样形成的,于是就胡乱猜想大胆论述,使得雾霾真正形成机理更加雾霾了,科学家专家们永远无法治理好雾霾,他们是真正的科学雾霾。硫酸盐来源硫:燃烧形成二氧化硫,遇水蒸气形成亚硫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硫酸盐。硫应用于:橡胶、建材、医药、农业、酿酒、制糖,润滑剂、杀虫剂等。其中:肥料、火药、火柴、抗真菌剂都要添加硫。机动车轮胎成分:橡胶、聚合物、硫、碳黑、及其他化学物质。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2016年机动车保有量是571.8万辆,每一辆机动车轮胎在一天的行驶过程中磨损掉2克的橡胶粉末,那么571.8辆机动车一天就会向路面散落1万多公斤的含有“硫”的粉末,这1万多斤的含有硫的橡胶粉末会被行驶的机动车带入空气中。钢铁厂、铝合金加工厂、镀锌厂、建筑工地、电焊、机动车磨损等等都会向空气中散发金属氧化物。空气中的金属氧化物与空气中的硫在水蒸气的催化下形成“硫酸盐”硝酸盐来源生活污水垃圾粪便是“硝酸盐”的主要来源,据测试:1升生活污水在自然降解过程中可产生110毫克的“硝酸呀”,1公斤的垃圾粪便可产生492毫克的“硝酸盐”。食品、燃料、炼油等工厂排出大量的含“氨”废弃物转化为“硫酸盐”。氨盐的来源农贸市场、水产品市场、饭店酒店的残渣剩饭等发酵产生“氨盐”。气溶胶的来源北京市常驻人口2172.8万人,7百多万户、大中小38000家,各单位食堂、3000家印刷厂、喷漆喷绘单位、家具制作厂、各种油料加工、12家殡仪馆、皮革厂等等都会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油烟,空气中大量的油烟就会将空气中的各种颗粒物粘合在一起形成“气溶胶”。中国向来崇洋媚外,科学上更是以外国为标准,治理雾霾更是照搬外国模式,这真是可笑可悲可气可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与外国人是不一样的,外国人面包、热狗、三明治、牛奶等就是饮食,这些产生的油烟是非常小的,而中国人哪一家不炒菜能行,北京市7百多万户一天炒菜所排放的油烟量是外国的多少倍,还有中国人的残渣剩饭量是外国的多少倍,这大量的残渣剩饭又造成多大的污染。雾霾治理只控制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等是消极的,不合理的,更是不科学的。学外国,照搬外国治理雾霾模式更是混蛋的做法。雾霾是集万家污染在一起而形成的,治理雾霾更要根据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不能为了怕污染不让千家万户炒菜,不能怕污染关闭所有的污染工厂,不能怕污染禁止所有的机动车排气,要想办法让这些污染源尽量减少污染。
Ⅹ 国家为什么不治理雾霾
因为治理雾霾,就要关闭污染的化工企业,中国就指望这些企业赚钱,科技技术我们还不行。再就是污染严重了,净化设备就可以销售了。也可以增加税收。越污染,口罩,净化设备,新风系统,医院,都可以赚钱。尤其是医院可以通过雾霾赚很多钱给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