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灰霾
㈠ 我们如何治理雾霾
1、治理雾霾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燃油机动车使用量。“减少污染源,削减大气污染物是解决雾霾的根本之道。
2、最大限度降低市区汽车车轮和路面尘埃的接触频率和面积,应将花圃和路肩做得比汽车通行的路面低,这样雨浆水和污染洒水就会从马路中间流向花圃下的土壤。
3、最大限度隔绝城外车辆和施工车辆带来扬尘,可以在城外带尘车辆入城时在城市关口收费站边设立喷水清洗轮胎、底盘的环节,在城内施工车辆进入马路时设立遮盖和清洗轮胎、底盘的环节,但很多城市往往只有入城后的终端罚款机制而没有入城时的清理预防机制。
(1)治理灰霾扩展阅读
各国对待雾霾措施:
英国人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
欧盟要求其成员国2012年空气不达标的天数不能超过35天,不然将面临4.5亿美元的巨额罚款。为了符合标准,早在2003年,伦敦市政府开始对进入市中心的私家车征收“拥堵费”。
上世纪80年代,政府决定尝试在街道使用一种钙基黏合剂治理空气污染。这种黏合剂类似胶水,可吸附空气中的尘埃。街道清扫工已将这种新产品用于人口嘈杂、污染严重的城区,2013年监测结果称这些区域的微粒已经下降了14%。
㈡ 关于治理雾霾的主要内容
日前,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组织,农工党中央和13个部委局办共同参与了雾霾污染防治工作座谈会。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此次座谈会的成果,是为未来雾霾污染防治的国务院相关文件“提供政策储备”。
《经济参考报》记者独家获悉的会议资料显示,这些“政策储备”包括部委联动、行政问责、产业准入、企业监管等多个方面。但受访专家表示,当前各地频出的大气治污“新政”更多着眼于“军令状”、环境监测和末端治理,未来国家政策应当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方面下决心。
上述国家发改委人士表示,上述所有与会部委局办人员都表态坚决贯彻中央的要求,高度关注雾霾问题,积极商讨防治对策。在座谈会期间,产业政策、能源政策、价格政策都涉及到发改部门,这些政策还在跟工信部门、地方政府沟通,“肯定是着眼于怎样有利于减轻雾霾去努力”,但最终政策方向如何,还要以未来发布的文件为准。
会后还将报送书面资料供发改委统一研究决策。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司长何炳光也在座谈会上表示,希望在专家座谈和调研的基础上,给中央上报关于灰霾治理的政策措施建议。
在管理、法律、规划层面,会议建议,由于区域雾霾治理涉及众多部门,由发改委、环保部双牵头,建立和完善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制定统一的工作方案,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分工。针对目前的减排计划都是短期的现状,建议制定污染物减排中长期规划,如到2030年。
农工党中央参政议政部部长隋路对此呼吁,重点区域治理要敢于下重拳,有关地方政府必须尽快提出空气质量改善的近期目标,实时公布监测数据,接受公众监督,实行党政领导行政问责。对于不能实现PM 2.5控制目标的环保模范城市,取消其称号,对主要负责的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产业准入政策及落后产能淘汰名录,促使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长期不达标的高耗能、高排放企业予以坚决关闭。
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层面,与会者建议,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比例,实施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和重污染产业的产能控制。加强区域能源联动,改善区域煤炭消费结构。加大生活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扬尘污染的防控力度。提高“车用汽油”和“车用柴油”的油品质量。
在经济激励政策层面,建议则包括:适时出台“碳税”政策,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实行污染物排放补偿制度,达标区等量替代,非达标区倍量消减。制定和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和污染物排放强制公开制度。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可以针对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率先推出环境税。
实际上,在国家相关文件出台之前,各地已在今年一季度陆续展开行动。3月底,北京市市长王安顺表示,大气污染治理明确了近三年的行动计划和目标要求;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要立下“军令状”,倒排工期,限期完成。自4月起,新疆提出力争实现4至5年治理好乌鲁木齐大气污染的目标,江苏下达了2013年“蓝天工程”任务书,上海发文规定大气重度污染时对石化、钢铁、化工、焦化、水泥等重点行业采取限产、限污等措施,山东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大气污染防治等事项,陕西决定在全省实施“治污降霾保卫蓝天”工程,河北在全省进行PM 2.5等污染源分析调查。
“这些做法可以理解,但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来治理PM 2.5和霾污染,并不科学。”对于近期多地频繁推出的大气治污“新政”,曾参与相关座谈会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北京想在3年内解决PM 2 .5污染问题是不大可能的;而对“蓝天数”这一人为指标的盲目推崇也可能催生数据造假等问题,最终导致当地“蓝天数”增加与民众切身感受不一致。
王跃思认为,只有踏踏实实地调整过于依赖重化工业的产业结构,调整过于依赖煤炭消费的能源结构,把脱硫、脱硝、除尘设施做扎实了,把环境治理的价格分担机制理顺了,空气质量才能真正改善。
“‘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增长目标是7.5%,实际上超额完成了3.7%。我国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成了世界第一污染大国。”首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主任夏堃堡进一步呼吁,未来省、市、县各级指定的发展指标,应以“十二五”规划确定的指标为基准,那些发达地区,尤其是污染严重的地区,指标一定要定得低一些。在没有环境容量的区域,还要停止批准新建增加污染排放量的项目,包括能达标排放的污染项目,直到这一地区有了环境容量为止。(温馨提示:雾霾天出行天/猫有美国进口普卫欣帮你忙)
㈢ 什么是雾霾
顾名思义抄就是由雾和霾组成,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的小水滴组成,霾是空气中的灰尘等粒子组成。雾霾是对大气中悬浮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说法,在雾霾天气出门对身体也是有害的,
空气中存在的有害物质会被呼吸进入体内,对肺部伤害很大。本身就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在雾霾天气出门,又没有做防护措施,很容易造成病情急性发作。雾霾天气能见度降低,也会影响交通安全。
(3)治理灰霾扩展阅读
雾霾对于患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会引起气短、胸闷等不适,可能造成肺部感染,或出现急性加重反应。糖尿病患者因自身抵抗力较弱,更易患感冒。PM2.5对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有较大的破坏力,会增加心脏病患者的心脏负担,诱发脑梗死等。
灰霾天最好减少外出,外出时建议佩戴防护效果较好的口罩。但是,不是人人都适合戴口罩。
呼吸道疾病患者特别是呼吸困难的人,戴上口罩后反而人为地制造了呼吸障碍,心脏病、肺气肿、哮喘患者不适合长时间戴口罩。有慢性病的患者,建议避免在清晨雾气正浓时出门购物、参加各种户外活动,要多饮水,注意休息。若身体出现不适,要尽快前往医院就医。
㈣ 根据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用一句话概括主要观点。(不超过20字)(3分)超细灰尘(又名灰霾)的浓度
彻底治理灰霾(1分)我国(1分)至少需要20年
㈤ 雾霾治理的方法有哪些
雾霾治理从以下几来个方面入手: ㈥ 什么是灰霾 灰霾如何治理 而出现霾时,能见度少于10公里的就属于灰霾现象,5-8公里属于中度灰霾现象,少于3-5公里属于重度灰霾现象,少于3公里则是严重的灰霾现象。 灰霾天气的形成 灰霾指的是大气边界层乃至对流层低层整体的大气浑浊现象,能见度低于10公里。形成灰霾天气的大气气溶胶主要来源于自然排放和人类活动的排放,但是在一段时期内,无论是自然排放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气溶胶粒子的总量是大致稳定的,那为什么有时出现严重的灰霾天气,有时又是蓝天白云呢?决定性的控制因素就是气象条件。灰霾天气出现时,一般都伴随着静小风、强日照和低相对湿度。 严重的灰霾天气无一例外地都出现在边界层强逆温的情况下,逆温层如同一个锅盖,限制其内物质的扩散和稀释;另一方面,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造成下垫面属性改变,也使得城市大气边界层的物理结构在发生变化。总的来说,灰霾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城市扩散条件不好,冷空气不强,风速不大,这个时候城市中的各种污染物无法得到及时扩散,并在近地面积聚,若又加上天旱少雨,日照强烈,湿度较小,污染物之间就容易发生各种光化学反应,形成灰霾。 汽车尾气是灰霾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车辆繁忙的交通要道,灰霾情况会显得尤其严重,能见度比其他地方更低。 ㈦ 怎样预防空气污染-
1、多通风 热点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