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府文庙整治方案
① 泉州府文庙擦鞋女怎么不见了
更主要的是回去过年把,过阵子说不定就来了
② 泉州孔子庙的资料
泉州府文庙,亦称“泉州孔庙”,唐时,为“鲁司寇庙”,在衙城右,宋太平兴国之年( 976 )郡守乔维岳始迁崇阳门外之东南,即今址。绍兴七年( 1138 )守刘羽重建左学右庙,增旧基二尺,中为先师殿,前为东西庑学,明伦堂,殿堂之南各有方池,泮桥,现明伦堂前有清末大成门。
1921 年在泉州府文庙创办“平民小学”,捐资者李功藏, 1930 年为梁披云老先生创办的五校之一,请知名人士黄卓云先生任校长。
1905 年吴增等人办泉州公立中学堂。 1927 年泉州特委在此成立(中共)同时成立晋江县总工会。 1933 年办泉州国术总馆。民国十五年 12 月北伐军设兴泉州政治监察署。 1937 年办“晋江保长训练班”、“晋江壮丁基干队训练班”。
1945 年间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飞机轰炸一枚炸弹于大成殿左,大约 20 平方米左右,后依旧修复。
民国期间明伦堂为国民堂的堂部。
临解放时,尊经阁(则魁星楼)为古籍图书馆。被国民堂三二五师部队占驻军队,用木板隔成营房。
1950 年 8 月在泉州文庙设“福建省总工会筹委会”、“办事处”。
1950 年原平民小学改为公立小学,东西两庑为小学课室。
1950 年至 1970 年,大成殿被占用为粮库。 1972 年东庑被人民小学用作教室。
1955 年改为第二中心小学。
1958 年,在明伦堂碎为图书馆等单位,并办“收租院”展览馆等。 1992 年办“茶一馆”后倒闭。
1981 年改为泉州青少年宫。
1998 年维修孔庙两庑与大成殿。
1985 年泉州粮库搬出。大成殿全面修缮,包括治理白蚂蚁。同时粮仓仓库于年初全部搬出,由市博物馆创办孔庙陈列馆。
1998 年,由市政府与青少年宫协商好,全部搬出孔庙。
1999 年由陈庆元先生捐资七万元塑孔子神象,同时捐献铜鼎一大件。
自宋至今,先后就有十九次的修缮,工作包括防治白蚂蚁。
2000 年 12 月由泉州市政府拆除中菜市场。
2001 年,由市文管会申报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12月泉州府文庙文物保护管理处正式成立。
2003 年建牌坊式庙门,整治“洙泗桥”,以通巽流,留有棂星门清代遗址和“夫子泉井”遗址,同时修建“蔡清祠”、“庄际昌状元祠”、“李先生祠”等。
2003 年由市政府整治大成门外广场,修复乡贤祠,建庙门,建名人馆和古教育陈列。
2004年12月22日博物馆迁往新馆,文庙管理处正式接管文庙主体建筑。2004年12月23日对文庙泮池、学池进行清淤,清理池底、维修池畔、修缮泮桥。2005年1月从苏州引进一套较为完整的仿真仿古编钟、编馨和祭孔礼器、乐器、祭器
③ 府文庙的府文庙简介
泉州府文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集宋、元、明、清四朝代的建筑形式的孔庙建筑群,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匀称,建筑优美,造型独特,规制完整,文化内涵丰厚,是宋代中原文化和闽南古建筑艺术的有机结合,为东南地区名闻遐迩的最大的文庙建筑群。
府文庙位于市区繁华的商业区中心地段,鲤城区中山中路泮宫内。始建于唐开元末年,北宋太平兴国初年移建孔庙于此,七年(982)建为州学,后又迁他处,大观三年(1109)迁回,南宋绍兴七年(1137)重建。 主体建筑大成殿为典型的宋代重檐庑殿式结构。面阔7间35.3米,进深5间22.7米,斗拱抬梁式木结构,以48根白石柱承托,正面有浮雕盘龙檐柱8根,风格古朴,在全国现存文庙中甚属罕见。殿前砌露台,台明嵌有仰莲、复莲、扶桑、山茶、牡丹、芙蓉等辉绿岩石浮雕。台下通道、拜庭,两旁古榕垂荫,庭外为半月形泮池。上有元代建的泮桥,梁式石构,中部拱起,两边有石构护栏。大成殿前东西两侧筑有东庑和西庑,全长112米,宽10米。两庑前正中为大成门三开间,二进深,左为金声,右为玉振,三门联成一体,宽60米,深10米。门外为露埕宽66米,深60米,可容数千人,左右为礼门、义路。西面临中山街建有泮宫门。庙东有明伦堂七开间,宽36.8米,五进深21.4米,前有宽深36米的露庭,东西两书斋,庭前有方池宽29米,长43.8米,中有4米宽的石桥,围以石护栏。外为育英门,再往东原存有尊经阁和名宦、乡贤祠等建筑。
文庙内设有“泉州府文庙文物陈列馆”、“泉州历史名人纪念馆”、“泉州古代教育展览馆”。
“泉州府文庙文物陈列馆”设在大成殿内,正中有孔子塑像,两旁有四配十二哲画像。主要文物有传世祭孔乐器、舞器、礼器等。其中六件青铜豆铸有“乾隆十一年台湾知府蒋元枢捐造,贡生蒋鸿皋监制”和铸有“同治六年五月铸,州同御即造,训导郑秉经郊行李树监铸”及“台湾北路淡水同知严金清谨制”的铭文编钟。是研究泉州文庙与台湾文庙的历史渊源关系的实物资料。
“泉州历史名人纪念馆”设在文庙西庑,陈列有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朝代文化名人三十八位。这些人物从各个历史时期反映出泉州人文荟萃、人杰地灵,在政治、文化、经济、军事以及海外交通、国家统一等领域为社会以至世界作出重大贡献。展品使用现代彩色腊像工艺制作,配以精制各时代服饰,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泉州古代教育展览馆”设在文庙东庑,陈列自晋代中原士人徙泉后,带来中原文化,家塾兴起,宋代泉州除府学外,各县均建有县学,书院林立,如雨后春笋,时有“十室之间,必有书舍”,称誉为“海滨邹鲁”。该馆陈列展出图文并茂,以大量翔实照片反映教育历史的遗迹和遗存,还有碑刻、课本、科举试卷、牌匾、楹联等实物资料,展现当时社会教育的缩影。
④ 2008年8月31日上午,泉州市府文庙举办新学年拜孔子活动,包括成年礼和拜师礼,旨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民
(1)面对传统文化,不能绝对地说它是包袱,也不能绝对地说它是财富,而需要辨证地看内待其影响和作用。(容2分)
(2)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成为财富。例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思想,今天仍显现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中,同时获得了社会主义的新内涵;(2分) (3)传统文化如果一成不变,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就会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就不是财富,反而成为包袱。例如封建社会片面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甚至变成“愚孝”,成为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枷锁。(2分) (4)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2分) (注:未举例说明最多只能得4 分) ⑤ 府文庙 故事
府文庙位于福建省鲤城区百源川池畔,又名府学,始建于唐,宋太平兴国初(公元976-981年)移建今址,是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文庙建筑格局宏伟,殿宇壮丽,为江南较大的文庙建筑群,建筑风格在全国现存孔庙中罕见。 ⑥ 泉州府文庙好玩吗,泉州府文庙景点怎么样
府文庙又名府学,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百源川池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开元末,北宋太平兴国初(公元976-981年)移建今址。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殿宇壮丽,是集宋、元、明、清四朝代的建筑形式的孔庙建筑群,为东南地区最大的文庙建筑群,建筑风格在全国现存孔庙中罕见。 ⑦ 泉州府城隍庙和府文庙是同一个地方吗
不是一个地方的: ⑧ 泉州府文庙要不要钱
是的, ⑨ 我从晋江SM 坐几路车可以到泉州府文庙
抄1 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最新数据为准。 ⑩ 泉州府文庙,天后宫平时有没有开门
平常都有开门。打的吧 热点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