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治理荆州
㈠ 陆逊用了什么计策让关羽轻易的就失去了荆州
陆逊给关羽写了一来封信,看得源关羽眉飞色舞,果然对东吴放松了戒备,还中了陆逊的圈套,关羽却还沾沾自喜,实际上,陆逊这封信达到两个目的,第一个让关羽放松对东吴的警惕,第二个让关羽加派兵马防御曹魏,这样一来,孙权就可以偷袭荆州,剧情也是这样发展的。当时孙权派兵悄悄西上,以陆逊和吕蒙为先锋,很快攻占了公安和南郡,沿途郡县纷纷投降,陆逊前后几战斩杀俘虏,招降数万人,成功夺得荆州。关羽也在这一次偷袭途中身亡。
㈡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在保卫荆州时因大意而被陆逊水淹七军,以致败走麦城、
不对。
水淹七军的是关羽,被淹的是于禁。
败走麦城的原因不是因为水淹七军。而是因为大意被吕蒙(字子明)白衣渡江,袭了荆州后方。
㈢ 关羽收到陆逊的信,信中说了些什么导致关羽调重兵离开荆州
关羽大意失荆州,可以说是有多方面原因,其中陆逊在其中扮演着一个不可忽略的角色,因为在关羽调离重兵离开荆州之前,他收到了陆逊的一封信。
据资料考证,陆逊在这封信上说如果你去攻打曹仁所在的樊城,我们东吴这边会按兵不动,甚至还会去帮你来一个里应外合,一起去攻打曹魏,毕竟我们之前在赤壁之战有一起抗争曹操的经历,曹魏是我们共同的敌人。
导致自己在前方战事不利的情况下也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去,更没有什么援军能够支援他,结果只能败走麦城,以至于兵力耗光以后被恨透他的吕蒙所杀,也间接的导致了后来刘备夷陵之战的失败。
㈣ 从荆州到夷陵,陆逊为何能连挫刘备
从关羽大意失荆州,到刘备的夷陵之战,兄弟二人在面对陆逊时竟接连惨败。荆州为何会土崩瓦解,刘备又如何在夷陵全军覆没?
一、地理决定丢公安必失江陵
常说的“关羽大意失荆州”,其实只是失掉南郡和公安。在这之后,荆州的其他州郡为什么会被吕蒙、陆逊一一抢去?
从地理的角度看,能很好地理解其他郡县为什么都保不住。
荆州军事重镇在江陵,而治处在公安,两个位置夹着长江互相支援。得到这两处地方,就如同把荆南割据了。而一旦被攻破其一,荆州就会彻底瓦解。
比如江陵之战时,诸葛瑾守公安,朱然守江陵。曹真、夏侯尚等强攻江陵不下,又被诸葛瑾、潘璋牵制威胁,曾差点大败。再后来晋军伐吴,公安的孙歆主动出击,被敌人跟着进城导致公安沦陷,害得江陵的伍延也不得不投降。
大意失荆州,主要是指关羽对江陵和公安布防过于疏忽。一打起来,孙吴的水军由洞庭湖走沅江能攻取武陵,走湘江能攻取零陵,这两郡自然没办法可守。
长江再往上的重要据点是宜都和夷陵,两处地方也是夹着长江,刘备就是在此处被陆逊、孙桓阻挡,死活进不了荆州。这两地也是吕蒙、陆逊攻打荆州时最主要的交战地点。
按记载,陆逊率李异、谢旌等领兵三千水陆并进而上,谢旌率陆军截断险要之处,陆逊大破蜀将詹晏、陈凤。宜都太守樊友委郡走,诸城长吏及蛮夷君长皆降于逊。
拿下这些地方,东吴就控制了长江沿岸,关羽的北军和荆南守军全都孤军作战,蜀中就算及时派出援军也会被陆逊阻挡在三峡口一带,荆州军也根本逃不回蜀中。
二、潘?F等高级官员带头降吴
公安、江陵被破及关羽樊城失利,其他各郡县却望风而降,是为什么?这里要解释荆州的行政体系。
把荆州比作益州的话,当时公安相当于益州的成都,是省会城市,荆州主要官员都在公安,下面的郡县要受公安所支配。
这相当于关羽如果是荆州的皇帝,潘?F大约相当于三公地位,糜芳、傅士仁则是荆州的大将军、卫将军。
昔年的零陵太守郝普在当时不知道担任着什么职位,但毋庸置疑他再度向吴军投降,并官至廷尉。廖化、潘?F、刘璋等都向吴军投降,后来廖化趁机回了蜀中。
孙权为了拉拢潘?F,与其建立联姻关系。那么潘?F下面的官员就没有什么不服的了。况且荆州高级官员的家属大多就在江陵和公安,地方官也得为亲人想想。
樊胄和习珍等先是投降了吴军,等待安抚过后,密谋联合武陵蛮夷,在七个县同时举兵,被已投降的潘?F领兵五千讨平。朱然的儿子施绩就是在此时初露锋芒。
零陵方面肯定是不战而降了。孙权对南方的控制力大于刘备,而吕蒙恰恰最擅长拉拢人心。步骘的部队老早进入交趾,建安二十四年士燮正式向孙权派遣人质,以吴军威慑力当然是不战而屈兵了。
湘江由洞庭直通零陵治府,孙吴的水军要控制荆南太过简单。所以樊胄和习珍大约是在武陵山区举兵,压着夷陵地界,好接近入蜀的道路。
有一点不太明确的是,陆逊传记载【又攻房陵太守邓辅、南乡太守郭睦,大破之。】——房陵就是新城,南乡郡在今武当山一带,南乡县在汉中,陆逊无论破哪个南乡都太远了。上庸、新城一带应是由孟达配合魏军拿下了。
邓辅、郭睦比较可能的是随关羽北伐时所任命,并不在本郡。陆逊锁死了归蜀的道路,故而邓辅、郭睦是撤退时被陆逊所破。
像这种整个大州的侵略战斗是夺取统治权,控制了中央高级官员,地方官员就无以为据。单纯的攻城略地,是最下乘的打法。
三、夷陵之战,陆地连营致惨败
为给关羽报仇,解失荆州之恨,221年七月,刘备亲率大军伐吴。
吴班、冯习、张南为先锋,先于秭归破了吴将李异、刘阿。陆逊将部队退至?亭地区,借着长江的地势列阵,又正好离江陵不远。
于是刘备令黄权在江北驻扎,以防备魏军来袭。遣马良进入武陵,诱降五溪蛮。孙桓把守着江南岸的夷道,被刘备全部兵力猛攻。
久攻不下,刘备令吴班于陆逊营前平地列阵,自领八千精兵于山中埋伏。吴班兵在阵前对陆逊百般辱骂,陆逊不为所动坚守不出,也不向孙桓派援兵。
此时刘备总兵力约七八万,陆逊总兵力仅有五万。两军一直交战不决,这样僵持的局面从222年正月到六月,天气日益炎热。
耐不住酷暑,刘备将沿江驻守的水军转移到陆地上,把军营设立在山林中,依傍溪涧连营驻扎。这直接导致水路大开,兵力分散。
陆逊见机,向孙权请命反击。孙权派诸葛瑾、骆统、周胤水军出发增援。陆逊以朱然为先锋,突破刘备连营绕到后方,对蜀军进行夹击。
与此同时,徐盛、潘璋等进攻刘备前部进行纵火,潘璋斩蜀军都督冯习。这时步鹭由武陵郡内出兵,切断马良、五溪蛮与蜀军的通道,又派一部斩断了黄权与刘备本部的连接。
这一战,刘备八万蜀军几乎全军覆没。除廖化、吴班、陈式,蜀军非死即降,尸骸塞江而下。刘备突围后,驿人烧毁铠甲断后。
结合孙权加派的援军,这时吴军总兵力达八九万。战后,吴军将蜀军舟船、器械等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大获全胜。
*发现中国正在推出“三国地图”系列文章,敬请持续关注。
*本文经苏沉船授权整理,配图在发现中国(ageeye.cn)绘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去公号“长水河山”,看其他精彩知识地图。
㈤ 一 孙权让陆逊领荆州牧的同时封了陆逊什么将军并且赐予什么侯爵
楼上说的对《陆逊传》:权大笑称善,加拜逊辅国将军,领荆州牧,即改封江陵侯(原为娄候)。
㈥ 石之臣夺荆州败蜀汉,最后为啥被孙权逼死
三国时期东吴四大英将之一的陆逊,在帮助东吴夺取荆州,夷陵败蜀汉大军,北退曹魏等一系列重要的军事行动中屡获战功,先后出任大都督、丞相,更甚至被孙权封为上大将军、辅佐太子,可以说陆逊是东吴历史上地位最高的重臣,接连掌握过国家最高的军权和政权,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过他的结局也是意料之中的,那就是被孙权逼死。
这一点孙权是知道的,所以在自己的晚年,眼看着陆逊这一江东世族的代表,尤其陆逊还是江东四大士族之一的代表,这无异会引起孙权的戒心,加之陆逊年轻,孙权不会给自己的子孙留下这么一个威胁皇权的人物存在,为了吴国的基业,孙权开始对陆逊痛下杀手,首先重用提拔流亡北士的官员,以此来抗衡江东士族的影响力,继流放陆逊外甥顾谭、顾承、姚信,诛亲近陆逊的吾粲,更“累遣中使责让逊”,使逊“愤恚致卒”。逼死了陆逊。与此同时,孙权也假借惩处党争之机,流放了诸多江东士族官员,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维稳,这和朱元璋对功臣大肆屠戮上一样的,只不过孙权的做法更加温和些。
陆逊死后,东吴就再无可与其匹敌的人才,东吴也失去了和曹魏一争高下的基础,静静的等待着灭亡钟声的来临!
㈦ 吕蒙智取荆州原文
下面的文章均是文言文正文 第七十五回 关云长刮骨疗毒 吕子明白衣渡江 ,前面一半讲的是关羽水淹七军,杀于禁,斩庞德,然后讲曹操想要迁都,之后就是下面的文章了。
却说孙权接得曹操书信,览毕,欣然应允,即修书发付使者先回,乃聚文武商议。张昭曰:“近闻云长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操欲迁都以避其锋。今樊城危急,遣使求救,事定之后,恐有反覆。”权未及发言,忽报吕蒙乘小舟自陆口来,有事面禀。权召入问之,蒙曰:“今云长提兵围樊城,可乘其远出,袭取荆州。”权曰:“孤欲北取徐州,如何?”蒙曰:“今操远在河北,未暇东顾,徐州守兵无多,往自可克;然其地势利于陆战,不利水战,纵然得之,亦难保守。不如先取荆州,全据长江,别作良图。”权曰:“孤本欲取荆州,前言特以试卿耳。卿可速为孤图之。孤当随后便起兵也。”
吕蒙辞了孙权,回至陆口,早有哨马报说:“沿江上下,或二十里,或三十里,高阜处各有烽火台。”又闻荆州军马整肃,预有准备,蒙大惊曰:“若如此,急难图也。我一时在吴侯面前劝取荆州,今却如何处置?”寻思无计,乃托病不出,使人回报孙权。权闻吕蒙患病,心甚怏怏。陆逊进言曰:“吕子明之病,乃诈耳,非真病也。”权曰:“伯言既知其诈,可往视之。”陆逊领命,星夜至陆口寨中,来见吕蒙,果然面无病色。逊曰:“某奉吴侯命,敬探子明贵恙。”蒙曰:“贱躯偶病,何劳探问。”逊曰:“吴侯以重任付公,公不乘时而动,空怀郁结,何也?”蒙目视陆逊,良久不语。逊又曰:“愚有小方,能治将军之疾,未审可用否?”蒙乃屏退左右而问曰:“伯言良方,乞早赐教。”逊笑曰:“子明之疾,不过因荆州兵马整肃,沿江有烽火台之备耳。予有一计,令沿江守吏,不能举火;荆州之兵,束手归降,可乎?”蒙惊谢曰:“伯言之语,如见我肺腑。愿闻良策。”陆逊曰:“云长倚恃英雄,自料无敌,所虑者惟将军耳。将军乘此机会,托疾辞职,以陆口之任让之他人,使他人卑辞赞美关公,以骄其心,彼必尽撤荆州之兵,以向樊城。若荆州无备,用一旅之师,别出奇计以袭之,则荆州在掌握之中矣。”蒙大喜曰:“真良策也!”
由是吕蒙托病不起,上书辞职。陆逊回见孙权,具言前计。孙权乃召吕蒙还建业养病。蒙至,入见权,权问曰:“陆口之任,昔周公谨荐鲁子敬以自代,后子敬又荐卿自代,今卿亦须荐一才望兼隆者,代卿为妙。”蒙曰:“若用望重之人,云长必然提备。陆逊意思深长,而未有远名,非云长所忌;若即用以代臣之任,必有所济。”权大喜,即日拜陆逊为偏将军、右都督,代蒙守陆口。逊谢曰:“某年幼无学,恐不堪重任。”权曰:“子明保卿,必不差错。卿毋得推辞。”逊乃拜受印绶,连夜往陆口;交割马步水三军已毕,即修书一封,具名马、异锦、酒礼等物,遣使赍赴樊城见关公。
时公正将息箭疮,按兵不动。忽报:“江东陆口守将吕蒙病危,孙权取回调理,近拜陆逊为将,代吕蒙守陆口。今逊差人赍书具礼,特来拜见。”关公召入,指来使而言曰:“仲谋见识短浅,用此孺子为将!”来使伏地告曰:“陆将军呈书备礼:一来与君侯作贺,二来求两家和好。幸乞笑留。”公拆书视之,书词极其卑谨。关公览毕,仰面大笑,令左右收了礼物,发付使者回去。使者回见陆逊曰:“关公欣喜,无复有忧江东之意。”
逊大喜,密遣人探得关公果然撤荆州大半兵赴樊城听调,只待箭疮痊可,便欲进兵。逊察知备细,即差人星夜报知孙权,孙权召吕蒙商议曰:“今云长果撤荆州之兵,攻取樊城,便可设计袭取荆州。卿与吾弟孙皎同引大军前去,何如?”孙皎字叔明,乃孙权叔父孙静之次子也。蒙曰:“主公若以蒙可用则独用蒙;若以叔明可用则独用叔明。岂不闻昔日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事虽决于瑜,然普自以旧臣而居瑜下,颇不相睦;后因见瑜之才,方始敬服?今蒙之才不及瑜,而叔明之亲胜于普,恐未必能相济也。”
权大悟,遂拜吕蒙为大都督,总制江东诸路军马;令孙皎在后接应粮草。蒙拜谢,点兵三万,快船八十余只,选会水者扮作商人,皆穿白衣,在船上摇橹,却将精兵伏于【舟冓】【舟鹿】船中。次调韩当、蒋钦、朱然、潘璋、周泰、徐盛、丁奉等七员大将,相继而进。其余皆随吴侯为合后救应。一面遣使致书曹操,令进兵以袭云长之后;一面先传报陆逊,然后发白衣人,驾快船往浔阳江去。昼夜趱行,直抵北岸。江边烽火台上守台军盘问时,吴人答曰:“我等皆是客商,因江中阻风,到此一避。”随将财物送与守台军士。军士信之,遂任其停泊江边。约至二更,【舟冓】【舟鹿】中精兵齐出,将烽火台上官军缚倒,暗号一声,八十余船精兵俱起,将紧要去处墩台之军,尽行捉入船中,不曾走了一个。于是长驱大进,径取荆州,无人知觉。将至荆州,吕蒙将沿江墩台所获官军,用好言抚慰,各各重赏,令赚开城门,纵火为号。众军领命,吕蒙便教前导。比及半夜,到城下叫门。门吏认得是荆州之兵,开了城门。众军一声喊起,就城门里放起号火。吴兵齐入,袭了荆州。吕蒙便传令军中:“如有妄杀一人,妄取民间一物者,定按军法。”原任官吏,并依旧职。将关公家属另养别宅,不许闲人搅扰。一面遣人申报孙权。
一日大雨,蒙上马引数骑点看四门。忽见一人取民间箸笠以盖铠甲,蒙喝左右执下问之,乃蒙之乡人也。蒙曰:“汝虽系我同乡,但吾号令已出,汝故犯之,当按军法。”其人泣告曰:“其恐雨湿官铠,故取遮盖,非为私用。乞将军念同乡之情!”蒙曰:“吾固知汝为覆官铠,然终是不应取民间之物。”叱左右推下斩之。枭首传示毕,然后收其尸首,泣而葬之。自是三军震肃。不一日,孙权领众至。吕蒙出郭迎接入衙。权慰劳毕,仍命潘浚为治中,掌荆州事;监内放出于禁,遣归曹操;安民赏军,设宴庆贺。权谓吕蒙曰:“今荆州已得,但公安傅士仁、南郡糜芳,此二处如何收复?”言未毕,忽一人出曰:“不须张弓只箭,某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公安傅士仁来降,可乎?”众视之,乃虞翻也。权曰:“仲翔有何良策,可使傅士仁归降?”翻曰:“某自幼与士仁交厚;今若以利害说之,彼必归矣。”权大喜,遂令虞翻领五百军,径奔公安来。
却说傅士仁听知荆州有失,急令闭城坚守。虞翻至,见城门紧闭,遂写书拴于箭上,射入城中。军士拾得,献与傅士仁。士仁拆书视之,乃招降之意。览毕,想起“关公去日恨吾之意,不如早降。”即令大开城门,请虞翻入城。二人礼毕,各诉旧情。翻说吴侯宽洪大度,礼贤下土;士仁大喜,即同虞翻赍印绶来荆州投降。孙权大悦,仍令去守公安。吕蒙密谓权曰:“今云长未获,留士仁于公安,久必有变;不若使往南郡招糜芳归降。”权乃召傅士仁谓曰:“糜芳与卿交厚,卿可招来归降,孤自当有重赏。”傅士仁慨然领诺,遂引十余骑,径投南郡招安糜芳。正是:今日公安无守志,从前王甫是良言。未知此去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㈧ 关羽为什么大意失荆州,是不是真中了吕蒙和陆逊的计
关羽失荆州
公元218年10月,南阳百姓因不堪剥削暴动,宛守将侯音乘机叛乱,致函关羽求助;关羽反映迟钝,侯音为曹仁所擒杀。219年7月,关羽受刘备取汉中胜利鼓舞,北上取襄樊;曹操以于禁为将,督7军救曹仁,同时命徐晃率军进驻宛城。8月,山洪爆发,淹于禁等7军,关羽乘机攻击,庞德不降被杀,于禁投降;曹仁沉白马坚守樊城。关羽以偏将攻襄阳,自己亲自攻打樊城,并于樊城北布下阵地,以防北方曹军援兵;同时派人向附近郡县策反,荆州刺吏胡修、南乡太守傅方投降,许昌以南部分官吏也暗中策应关羽;陆浑人孙狼聚众暴动,响应关羽,邺城魏讽乘机企图发动政变;即所谓“威镇华夏”。曹操听取司马懿、蒋济等人意见,与孙权结盟,同时命徐晃率军救曹仁,并命名将张辽火速援曹仁。孙权故意派陆逊代吕蒙,关羽大意,遂抽走荆州部分守军;闰十月,孙权令吕蒙为大督,率军袭取江陵,孙皎后继,另派右护军蒋钦督水军进入沔水(汉水),防关羽顺流而下。吕蒙至寻阳(今湖北黄梅西南),将战舰伪装成商船,兵士扮为商人,昼夜兼程。至公安,迫蜀守将傅士仁归降,继用傅士仁劝降了江陵守将糜芳,并厚待关羽将士眷属,释放关羽俘获的魏军将士,抚慰百姓。同时,令陆逊进至夷陵(今宜昌境),西防刘备。徐晃到前线后,与曹仁取得联系,曹仁军士气大增;为离间孙刘,从中渔利,乃令部将将孙权来信射入关羽营中,关羽见后,犹豫不决,军心动遥徐晃乘机大举进攻关羽据点,大破关羽,并乘机打通樊城路线。是时,洪水退,曹仁引军配合徐晃攻击关羽,文聘从水路短关羽粮道,关羽节节败退。关羽知荆州已失,急忙退军,士兵得知家属获厚遇,士气剧降;后关羽败亡麦城。
㈨ 陆逊吕蒙夺荆州是否在大局上不利于东吴
当然不利于东吴啦。
当时魏、蜀、吴三分天下,魏国实力最强而蜀、吴较弱回。吴蜀要想生存必须答联盟共同对付强大的魏国,此谓联弱击强是正确的生存策略。
公元219年,吴国为了夺取小利(夺荆州)而联合魏国破坏孙刘联盟,后来这一举措虽然成功,但是在全局上失策,使魏国坐山观虎斗,从中取利,确实影响吴国的全局利益。贪小失大,不利于东吴
㈩ 陆逊取荆州对不对我觉得是对的,为什么有人认为不对
吕蒙白衣渡江取荆州,只不过是陆逊帮他出的计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