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噪声治理
A. 变压器附近能否建民房
变电站采取的电磁环境防治措施包括:①工程已避开无线电、电磁干扰敏感点,工程周围2km 范围内没有无线电发射单位。②合理选择500kV变配电架构高度、相地和相间距离,控制500kV设备间连线离地面的最低高度,降低工频电磁场。③将变电站所有带电设备安装接地装置,以降低静电感应强度。合理选择500kV变配电架构高度、相地和相间距离,控制500kV设备间连线离地面的最低高度,降低工频电磁场。④电晕放电噪声方面,通过选择大直径的导线、母线及按晴天不出现电晕校验选择导线等措施后,降低导线产生的无线电干扰。⑤变电站值班运行人员在设备巡视、察看完毕后尽早离开高压区,同时还对当地群众进行有关高压输变电设施方面的环境宣传工作。
送电线路采取的电磁环境防治措施:①线路路径选择时进行充分的调查协调工作,避开了城镇规划区、开发区、居民区、军事设施、厂矿等重要区域。②工程一般不跨越邻近居民房屋,对必须经过跨越居民房屋及附属设施的,采用拆迁方式来解决线路下方工频电场对线路附近居民的影响,将线路边相导线外5m以内的民房全部进行搬迁。③在设备定货时要求导线、母线、均压环、管母线终端球和其它金具等提高加工工艺,防止尖端放电和起电晕,降低无线电干扰水平。④加强对送电线路走廊附近居民的电磁环境宣传,让其正确认识送电线路下方可能产生的暂态静电感应现象,消除其不必要的恐惧心理。
变电站噪声防治所采取措施:①对变电站主要设备选型和采购上对噪声指标进行严格限制,使其符合国家规定的噪声标准。对室外噪声较大的设备如:主变压器、高压电抗器等,在订货时向设备制造厂家提出降噪要求,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②在设备布置方面,将噪声大的设备尽可能远离围墙,从而降低变电站内运行设备对外界影响,如将变压器布置在变电站中心或将主变压器布置在非敏感区域。⑤对产生大功率电磁振荡的设备采取必要的屏蔽,将机箱的孔、口、门缝的连接缝密封,降低噪音。加强对站内主要噪声源设备噪声的监控,出现异常及时进行维护,确保噪声不扰民。⑥在站址墙外布置隔离带,种植冠较大、长势不高的常绿树,在站址附近不修建建筑物,并减少公众活动,加高建设围墙,以达到进一步隔声、降噪的作用。
送电线路噪声防治所采取的措施:①线路路径选择时进行充分的调查协调工作,避开了城镇规划区和居民区。②对工程必须经过居民房屋及附属设施的,采用拆迁方式来解决线路下方可听噪声对线路附近居民的影响,要求将线路边相导线外5m以内的民房全部进行搬迁。③在设备定货时要求导线提高加工工艺,防止由于导线缺陷处的空气电离产生的电晕,降低线路运行时产生的可听噪声。④在线路架设中,采取措施减少导线表面受到磨损,降低新建送电线路可听噪声。⑤加强对送电线路设备的检查维护,防治设备故障导致电晕噪声增加。⑥向送电线路附近居民宣传送电线路所产生的可听噪声,尤其是雨天出现的可听噪声,让其有一个正确认识,消除其顾虑。
B. 动车运用所会不会产生噪音影响周围居民
高铁对附近居民通常是没有太大危害的,但是有噪音危害,若楼盘距离高铁线路不足200米,则内可能会容产生部分噪音问题。所以,购买楼盘的时候,要考察周边的环境是否会有辐射影响,比如大型变电站之类的,同时也要考虑是否会有噪音影响。
高铁虽然有一定的电磁辐射,但是高铁的辐射不是电离辐射,而是电磁辐射。高铁有辐射是指射频辐射,但是电场对健康的损害也应考虑在内,也就是电场和磁场的作用都要考虑。
(2)变电站噪声治理扩展阅读:
我国于1988年颁布了国家标准GB 8702-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该规定中防护限值的适用频率范围为100kHz—300GHz。
按照设计要求,“铁路两侧30米内严禁新建居民住宅、学校和医院等噪声敏感建筑物;距铁路外轨中心线两侧30米以外、200米以内的区域内不宜临路新建学校、医院、敬老院和集中住宅区等噪声敏感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