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虚假数据剖析
① 分析地方统计数据虚假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造成统计数据虚假的成因及当前统计数据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内1、统计数据人为干扰因容素增加。在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以及各级政府管理工作的加强和细化的条件下,统计数据直接反映领导政绩,受到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错报、漏报、迟报、虚报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
② 扫盲:如何进行流量造假 剖析虚假流量的原型
因为正义与邪恶的共存,促进了事物的发展。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While the priest climbs a post, the devil climbs ten)。没错,“道(Priest)”永远是慢“魔(Devil)”一拍。流量造假已寄生于网络营销的整个过程。本文将“陈列”时下常见的流量造假方式,并努力将其剖析得“体无完肤”(Critics pulled traffic fraud to pieces)。如果你想尝试开始流量造假,可以参考下方所谓的造假价格列表。Level One: “原始社会(primitive communes)”Case A:在Cookie与IP不变的情况下,反复地点广告。造成Ads 的 Click 增加,如果造假者愿意(等点击后的页面打开),还能造成 Landing Page 的 Pageview 增加。Case B:在 Cookie 与IP不变的情况下,反复地刷新页面。从Ads 的角度,会造成 Impression 增加;从 Site 的角度,会造成 Impression 增加。总结在这个阶段的流量造假,是非常简单粗暴的,基本上所有的专业监测工具都能发现这种愚昧的行为。尽管如此低级,这种流量造假的组织或者个人还是乐此不疲(Always enjoy it)。因为这种方式效率高且技术含量低,编程容易实现。有时连自然人也会参与,他们与流量有着直接的利益关系。危险提示:请勿对自己 Google Adsense 广告进行尝试,否则保证一周内收到 Google Adsense 协议中止邮件。Level Two: “奴隶社会(slave society)”Case A:一定频率地清除 Cookie。反复地清除 Cookie,对于程序来说非常容易实现。很多监测工具的监测是基于 Cookie 的。Cookie 的清除,意味着每一次的访问都是一个新的 Visitors。Case B:召唤肉鸡,或者购买流量。有钱能使磨推鬼(Money makes the mare to go)。有些组织或者个人,会花10块钱购买流量进来,然后卖出的广告资源却能赚100块。如果没有分析师去监控网络营销的效果,在中国基本上50%以上的钱都会打水漂(当然剩下50%中按照基本的广告原理又浪费了一半)。总结这是时下最普及的造假方式,造假者不仅追求流量的增涨,还开始了海量化,并且具有基本的反侦查能力。然而这种造假还是较容易被发现。前提是你必须使用第三方监测!这里有两条建议:1.选择专业的第三方监测工具。一个专业的监测工具,能帮助收集足够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是打击造假的重要证据。比如广告监测工具,可以监测到广告点击者的 IP 与 Cookie。那么在监测工具中生成的 Report 中,就很清楚地看得出:Case A的情况同一个 IP 的人在变化 Cookie 在进行点击。2.从Engagement Level去分析。不要仅仅停留在Impression、Click、Pageview、Visits这种“Volume”式的度量上,更多的还需要考虑 Bounce Rate,Converions Rate,Action Rate 这种“Engagement”式的度量上。买来的流量,或者不相关的流量,自然地 Engagement 就会很低。
③ 国内外财务造假研究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以高速度发展,人们进行经济决策就需要更多更为准确的数据和信息,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所提供的各项财务指标是衡量企业发展状况的依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每个信息使用人的行为方向与资源配置动态都直接被财报的准确性所影响。如若较多上市企业出具虚假财务报告,或许会导致投资者作出错误决策而导致投资失败,如此一来便会严重消磨投资者的投资热情,扰乱证券市场秩序,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在财务舞弊更复杂、隐蔽性更强的新情况下,财务舞弊的识别和治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系统深入探索企业舞弊的共性特征,防止企业舞弊以及降低审计失败率刻不容缓。
1.1.2 研究意义
本文研究以我国医药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特征与防治对国家经济发展有着建设性的意义。一是有助于保障资本市场各种经济活动的有序进行。二是资本市场的稳定与完善程度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众所周知,资本市场疲软会造成经济颓势的恶性循环,证券投资者作为市场交易中的活跃分子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保护在投资市场中处于信息弱势的中小投资者,三是有助于营造公平的投资环境。有助于增强中小投资者投资信心,此外,还有助于审计监督水平的提高。财务舞弊特征给审计人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将审计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细节总结出来,并且将企业显示的各种特征信号联系起来,给注册会计师审计提供了便利。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阎达五、王建英(2001)采用“十分法”将取得的 1996 至 1998 年统计样本中的资产收益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盈利质量指标按数值大小进行排序,通过均值差异检验,得出财务舞弊企业所呈现的具体特征[1]。
章美珍(2002)将银广夏舞弊案例贯穿全文,从关联方、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内部控制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企业舞弊的端倪,该案例分析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 可参考性[2]。
耿建新、肖泽忠等(2002)运用案例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亿安科技与银广夏的财务数据指标特征,随后又对 36 家盈余操纵公司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财务舞弊公司在舞弊前每股现金流量显著小于非舞弊公司[3]。
毛志宏、李荷和张星明(2006)通过选取上交所 2001 年-2004 被证监会处罚并披露57家 A 股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逻辑回归模型详细论证出了独立董事比例、独立董事年薪以及会议次数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可能性是负相关的[4]。
罗秀珍(2012)从董事会治理角度对董事会构成、董事薪酬、审计委员会三方面进行展开论述,并辅以回归分析,验证了高层人事变动与董事会治理与财务舞弊相关性[5]。
方军雄(2003)选取1993至2004年十年间被证监会处罚的48家公司作为样本,将应收账款周转率、董事会专业人员数量、资产负债率、每股收益作为变量,采用二项 Logistic 回归方法发现舞弊公司与非舞弊公司在上述四个指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6]。
阮锦勤(2003)运用逻辑回归模型论证了股权结构、股权集中度以及董事会特征与财务报告舞弊的关系,提出并证明监事会人员数量与企业财务舞弊的正向关系[7]。
岳殿民(2008)以 1997 至 2006 年被监督部门依法查处并曝光的 53 家公司并剔除数据不全、剔除证券行业种类公司得到 36 个舞弊样本,再选取没有舞弊行为的公司作为对照,综合运用逻辑分析模型得出了盈利能力特征与舞弊的关系[8]。
万东敏(2012)将 2003 至 2010 年制造行业的舞弊样本与经过 5 原则筛选的 27个参照样本纳入 Logistic 分析模型以及 T 检验,从企业内部结构、财务指标、审计意见等角度展开分析其与舞弊的相关性,具有较准确的识别率[9]。
张海燕将(2013)以2004年至2012年间被依法查处披露的44家舞弊上市公司与 44 家报表没有作假的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 SPSS 软件分析 27 个自变量并进行 T 检验,采用逐步向后的方式进行剔除,避免多重共线情况,得出应收账款周转率和流动比率是区别财务报告舞弊的有效指标[10]。
谢晓燕、程富(2009)通过分析评价的性质和内容,指出我国现阶段对内部控制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通过国际比较,找出我国与国际发达国家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中的差距[11]。
戴文涛、王茜、谭有超(2013)研究了影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外部环境、主客体、设立目标、评价方法、规范等内容,并且提出一个完整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概念框架[12]。
1.2.2 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早期将企业财务舞弊的特征研究称为“企业舞弊红旗”研究,通过对舞弊企业进行归类分析,得出财务报告舞弊企业在某些方面存在共性特征,将这些共性特征定义为会计舞弊“红旗”,一旦发现一个企业具有“红旗”中的近似现象,便可以对其进行舞弊风险防控检查[13]。Albrecht 和 Romney(1986)采用问卷调查与归纳研究方法,发现公司管理人员个人能力、文化素质高低与公司报表是否作假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14]。
Beasley(1996)通过对舞弊公司的分析发现独立董事比重、董事会审计人员比例、会议次数可以纳入舞弊公司预警信号中来[15-16]。
Summers 与 Sweeney(1998)从舞弊三因素理论入手,采用案例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上市公司舞弊手段进行分析,发现大型上市集团公司大多采用关联方关系弄虚作假的方式,通过伪造、变造虚假买卖合同等手段作高收入,利润自然也增加。研究还指出隐藏内部关联方交易事项,也是企业财务报告舞弊的常见现象[17]。
Abbott Parker 与 Peters(2002)运用案例剖析,通过正反例子对比说明治理层结构设置对预防财务舞弊的重要性,再一次强调了建立审计委员会的必要性,在研究中也指出内部机构审计专业性较弱也容易滋生财务舞弊,应合理安排董事会人员,增加财务或审计相关专业人才,面对公司重大财务决策可以着重听取其有益建议[18]。
Doumpos(2005)在对公司财务舞弊研究时把本国 57 家公司作为取样对象,从这 57 个样本中分别获得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利润等数据计算负债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将得到的指标带入回归模型,经过检验分析得出总资产周转率在辨别企业是否存在舞弊行为方面具有显著性[19]。
1.2.3 文献评述
财务舞弊自企业成立以来就一直存在着,从最初单业务造假到各个报表联动造假愈演愈烈,因此关于财务舞弊的手段、特征以及对策的国内外文献研究也较多。已有文献中,实证过程中只将能够量化的财务比率作为研究变量,研究变量类别较为单一,因此得出的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有待商榷。在分析财务舞弊的具体特征方面,对于企业发生财务舞弊时宏观环境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特征并没有论证,本文将财务舞弊的宏观环境特征与微观特征相结合,全面分析财务舞弊特征。研究领域偏窄。现存的文献研究大多是财务舞弊特征与识别,如若能将财务舞弊的特征识别与计算技术结合,不仅能够弥补研究上的不足,而且也能极大的提高该研究的实用性以及操作性。
1.3 研究方法及框架
1.3.1 研究框架
本文一共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该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回顾关于财务舞弊案例的文献,说明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章阐述财有关务财务舞弊的定义及中医药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第三章从医药行业角度出发分析了行业的财务舞弊成因、特征以及影响。第四章以新华制药为例,利用新华制药财务舞弊案例资料探讨新华制药财务舞弊的成因。第五章提出抑制财务舞弊的措施。第六章概括全文,得出结论。
④ 国家统计局 数据造假如何应对
国家发布的数据从来不看。。。真真假假谁知道???
⑤ 遏制数据造假的政治责任有哪些
有好多呀,那要看你想要怎么样的数据造假,这个应该是犯法的吧。
⑥ 如何防范统计数据造假
信效度检验看效果,效果太好肯定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