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政治理论
A.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观点
政治观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关于社会政治制度,政治生活,国家以及各个阶级和各个集团的政治地位,以及相互间政治关系等问题的观点、理论和态度.它是人们观察和分析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政治观作为人们社会政治生活在人们观念中的反映,它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包括阶级观、国家观、政府观、权力观、政党观、民族观、领袖观、公民观、契约观、公平观、法制观、民主观、自由观等.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伟人基于辨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和优化而建立起来的科学的政治观,它的核心内容包括: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也是一种社会关系;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政治是一门科学的艺术.
一政治的根源是经济.作为上层建筑,政治的本质、内容、形态和方式从根本上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政治以其特定的社会作用,体现着社会经济关系,因为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所以,政治集中体现着各种经济利益和要求.
二政治也是一种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不过是人与人关系的总和,而政治则是这种社会关系的一个方面,人们的政治关系同人们在其中相处的一切关系一样自然也是社会的公共的关系.
三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在阶级社会中,一切政治现象都是与政治权力有着密切联系的,而一切社会经济利益要求,通过政治权力就能够得到集中而充分的反映和实现.
四政治是一门科学的艺术.虽然政治在现实社会中表现得错综复杂,但其中却是有规律可寻的.因为政治是和世上的万物一致的,也是矛盾运动,也有其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所以人们只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它,认识它,就会体现其生动活泼的艺术性,从而推进人类的发展和进步.
总之,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以辨证的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基础的科学的政治观,是阶级性、实践性、权力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我们认识政治、理解政治、和把握政治的前提
B. 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哪些
1、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2、政治经济学;
3、科学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学说。
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
1、资本与剩余价值;
2、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专政。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唯物史观)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2)马克思的政治理论扩展阅读:
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历程: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它第一次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指明正确的道路,而且为各门科学的发展提供锐利的武器。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一百多年来,它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取得重大胜利,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在进行深刻的科学研究工作的同时,亲身参加和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建立无产阶级的革命组织,指导国际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总结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在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运用中必须同各个时代、各个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俄国的领导者——列宁在世界历史进入帝国主义的时代向前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各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也在结合本国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
C.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两个组成部分,即为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
现代唯物主义指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著作中都曾使用“现代唯物主义”这一术语。
科学社会主义是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而言的、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理论模型与实践模式。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结晶。
(3)马克思的政治理论扩展阅读
广义和狭义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早在马克思在世时就已经使用。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至于为什么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这一理论,恩格斯在1886年曾经作了说明。
他说:“我不能否认,我和马克思共同工作40年,在这以前和这个期间,我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地参加了这一理论的创立,特别是对这一理论的阐发。但是,绝大部分基本指导思想(特别是在经济和历史领域内),尤其是对这些指导思想的最后的明确的表述,都是属于马克思的。
我所提供的,马克思没有我也能够做到,至多有几个专门的领域除外。至于马克思所做到的,我却做不到。马克思比我们大家都站得高些,看的远些,观察得多些和快些。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手。没有马克思,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这个理论用他的名字命名是理所当然的。”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原理论、基本观点论和学说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及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D.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包括哪些内容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包括:
1,政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政治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公共关系或社会关系这一命题从最一般的意义上揭示了政治的含义。
2,政治是阶级之间的关系。这一命题,侧重在典型的阶级社会中从政治与阶级的关系上阐述政治的含义,着重指出政治与阶级及阶级关系密切相关,阶级性是阶级社会中政治的最基本特征。
3,政治是静寂的集中表现。这一命题,从经济与政治的相互关系上揭示政治的一般含义。
4,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这一命题,是从政治与国家权力或政权的关系上说明政治的中心涵义。
5,政治是管理国家的科学。这一命题侧重于从政治与治理国家的关系上说明政治的科学含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覆盖了马克思本人关于未来社会形态——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部观点和全部学说。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两个组成部分,即为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包含两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即政权理论部分),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结构设计;第二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原理设计。
E.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观点
实践的观点是马哲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原则是马哲的建构原则。
马哲从实践专出发去反观、属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做实践去理解。
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对象规定为作为现存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论。
F. 马克思主义是什么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 [ mǎ kè sī zhǔ yì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mǎ kè sī zhǔ yì ]
马克思(Karl Marx)和恩格斯(专Friedrich Engels)所创立的属无产阶级思想体系。其基本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者构成有机的统一体。马克思主义科学地阐明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指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它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进行革命的科学,是无产阶级政党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
G. 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还要包括哪些人的观点和著作
理论来源人物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和英国的费尔巴哈。
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回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答切优秀成果,尤其实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在马克思的重要著作资本论中,马克思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和英国历年的经济统计资料,对资本主义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无产阶级的“全部理论内容是从研究政治经济学产生的。”从1843年开始,马克思、恩格斯长期地、深入的研究经济理论,为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建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贡献了毕生的精力。马克思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劳动的付出没有得到同样的回报,剩余价值被没有付出劳动的“资本”所剥削。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产品的社会化必然会导致产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解决的办法只有实行计划经济。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各个阶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根据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为了突出某个阶级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自发从某个侧面研究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
H.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
一、政治的根源是经济
政治集中体现各种经济利益和要求。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经济利益则要求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当作最大的政治。
二、政治的内容和形式表现为人与人关系的总和
在阶级社会中,则主要表现为相互对立的阶级之间的关系。因此,政治在资本主义社会,就是无产阶级为争取解放而与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的关系。而在消灭了剥削阶级的社会主义社会,政治关系主要表现为人民内部的关系。
三、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
在工人阶级掌握有组织的国家政权、按照新的方式组织社会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之后,如何运用好、维护好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就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8)马克思的政治理论扩展阅读:
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一、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把讲政治、讲党性、讲道义的要求摆在首位、落到实处,自觉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
二、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者
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带头学习马克思主义,就要原原本本学,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
三、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自觉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要求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勇挑重担,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修养,抓好面向全党全社会的马克思主义宣传阐释。传播好马克思主义,就要着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严防和抵制各种歪曲解读、故意抹黑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行径。
四、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者
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在实践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应着力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解决“为什么人实践”的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看待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彰显为人民立命的理论品格,用实际行动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I.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整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政治是阶级之间的关系阶级性是阶级社会中政治的最基本特征;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基础遇上层建筑);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权及其活动是政治
现象的集散中心,统合观点23。政治是管理国家的科学
1传统主义政治学:以国家和作为国家表现形式的政治制度以及作为国家核心特征的权力为政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认为政治即与国家有关的种种现象,然后进一步把对研究限制在现实的政治制度霖雨,因为国家政治体现于规范权力配置及行使和其他政治活动的政治制度之中。主流研究方法是制度研究法和法律研究法。又被称为国家主义政治学或制度注意政治学。
2行为主义政治学:注重用实证方法研究个人和团体政治行为的政治学流派的统称。1亿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个人行为和团体行为也包括行为动机的心理过程。2亿科学的经验方法动态地研究政治行为。已通过观察把握的事实作为研究的素材,借用统计学应用人类学心理学的方法,从动态过程研究3研究中采用价值中立的立场。不回答应该如何的问题。其意义在于它是一场方法的革命。学者们开辟了多种路径,形成了团体全力整治经营决策等理论
3后行为主义:20世纪60年代民权运动反战运动行为走入歧途,脱离政治现实受到严厉批评后是纠正片误反思型发展。其方法是前二者的综合认识到实施和价值是联系在一起的及时用定量资料也适用定型,反对政治中立原则,研究有关政治目标道德准则等问题承担社会责任解决现实问题。主体范围扩大,所有与政治有关的现象等课题方法路经拓展新理论及交叉分支学科
中国政治学的发展趋势:知识体系由传统走向创新可解释性强的相对独立的新体系。学科体系由单一整体走向多元分化。陈旧单一-分支交叉的新学科。方法有理论推论走向经验实证。演绎推论-从事始终抽象概念远离按实物滋生逻辑建构体系。研究由封闭走向开放。
哲学研究方法:采用哲学思辨逻辑演绎研究政治哲学或本体论。鲜艳远处架设命题为起点-四边演绎-规范性哲学花政治理论体系政治哲学为主体注重论证人类价值目标和法则。与伦理,神学交织历史研究方法:历史资料为依据,纵向研究变化。分析历史背景及前因后果揭示历史演变规律。制度研究法:也称机构研究法裔法律规范为依据研究机构制度的设立及运作。一机构制度为对象以法律规范为以局,注重组织及形式的合理性问题
J. 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源包括以下内容:
1,政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政治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公共关系或社会关系这一命题从最一般的意义上揭示了政治的含义.
2,政治是阶级之间的关系.这一命题,侧重在典型的阶级社会中从政治与阶级的关系上阐述政治的含义,着重指出政治与阶级及阶级关系密切相关,阶级性是阶级社会中政治的最基本特征.
3,政治是静寂的集中表现.这一命题,从经济与政治的相互关系上揭示政治的一般含义.
4,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这一命题,是从政治与国家权力或政权的关系上说明政治的中心涵义.
5,政治是管理国家的科学.这一命题侧重于从政治与治理国家的关系上说明政治的科学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