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措施

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措施

发布时间: 2021-01-05 19:39:46

① 面对通货紧缩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治理

通货紧缩——治理
(一)宽松的货币政策
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增加流通专中的货币量,从属而刺激总需求。
(二)宽松的财政政策
扩大财政支出,可以直接增加总需求,还可以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带动私人投资的增加。
(三)结构性调整
对由于某些行业的产品或某个层次的商品生产绝对过剩引发的通货紧缩,一般采用结构性调整的手段,即减少过剩部门或行业的产量,鼓励新兴部门或行业发展。
(四)改变预期

政府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增加公众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信心。
(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适当改善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提高中下层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以增加消费需求。

② 解决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举措

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对策
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有诸多不利影响,对社内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有破容坏性作用,因此,一旦发生了通货膨胀,必须下决心及时治理。这种治理应该是多方面综合进行的。
1)控制货币供应量。
2)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
3)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治理通货膨胀必须从两个方面同时人手:一方面控制总需求;另一方面增加总供给。二者不可偏废。若一味控制总需求而不着力于增加总供给,将影响经济增长,只能在低水平上实现均衡,最终可能因加大了治理通货膨胀的代价而前功尽弃。因此,在控制需求的同时,还必须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一般来说,增加有效供给的主要手段是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投人产出的比例,同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
4)医治通货膨胀的其他政策。除了控制需求,增加供给、调整结构之外,还有一些诸如限价、减税、指数化等其他的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
治理通货紧缩
1、扩大有效需求。
2、调整和改善供给结构。
3、调整宏观经济政策。
此外收入政策也可在通紧缩时发挥一定作用,但需要掌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

③ 如何正确治理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会使宏观经济萎缩不前,失业率居高不下,国家财政收入增幅放缓,企业回不涨工资答或没有了奖金,甚至大量企业倒闭。
治理通货紧缩,一般有如下措施:
1、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比例(每降低0.5个百分点,能释放5约000亿人民币的流通量)
2、降低存贷款利率。
3、增加货币发行量与供应量
4、政府鼓励投资,增加政府采购量。
5、增加国债和地方债券的发行量
6、调整(减税)税收政策
7、调整财政政策(增加预算赤字)
8、减少发行央行票据和定向票据
多管齐下,治理通缩,对于中国这样大的经济总量的国家,并非难事。

④ 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

治理通货膨胀:银行紧缩银根,货币方面主要包括提高准备金率,提高贴现率专,公开市场业务,在属市场上卖出债券。 财政方面减少政府购买,增加税收。总之就是一句话,在市场上把货币收回到银行体系当中。

治理通货紧缩:放松银根。采取的措施和治理通货膨胀相反就好了。要把货币洒向市场。

⑤ 如何治理通货紧缩

适度的通货紧缩有利于经济的增长。
理由:①通货紧缩将促使长期利率下降,有利于企业投资改善设备,提高生产率。
②在适度通货紧缩状态下,经济扩张的时间可以延长而不会威胁经济的稳定。
③如果通货紧缩是与技术进步、效益提高相联系的,则物价水平的下降与经济增长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二)通货紧缩的财富收入再分配效益
1、实物资产的持有者受损,现金资产将升值。
2、固定利率的债权者获利,而债务人受损。
3、通货紧缩使企业利润减少,一部分财富向居民转移;通货紧缩使企业负债的实际利率上升,收入进一步向个人转移。
4、政府财富向公众转移
四、通货紧缩的治理
(一)宽松的货币政策
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刺激总需求。
(二)宽松的财政政策
扩大财政支出,可以直接增加总需求,还可以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带动私人投资的增加。
(三)结构性调整
对由于某些行业的产品或某个层次的商品生产绝对过剩引发的通货紧缩,一般采用结构性调整的手段,即减少过剩部门或行业的产量,鼓励新兴部门或行业发展。
(四)改变预期
政府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增加公众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信心。
(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适当改善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提高中下层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以增加消费需求。

⑥ 通货膨胀的解决措施

1、通货膨胀时应控制需求。

通货膨胀的一个基本原因在于总需求超过了总供给。因此,治理通货膨胀首先是控制需求,实行紧缩型政策。紧缩型政策是当前各国对付通货膨胀的传统手段,是迄今为止运用得最广、最为有效的政策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紧缩型财政政策、紧缩型货币政策、紧缩型收入政策等。

2、通货紧缩的应对措施:

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要在加大支出力度的基础上,优化财政收支结构,既要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又要增加有效供给。

加大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

要想尽快走出通货紧缩的困境,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的转制工作,甩掉国有企业的沉重包袱。

(6)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措施扩展阅读

通货膨胀的原因:需求拉动

即由于经济运行中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而引发通货膨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过度增长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即"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货物"。

通货紧缩的原因:紧缩性的货币财政政策

如果一国采取紧缩性的货币财政政策,降低货币供应量,削减公共开支,减少转移支付,就会使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出现失衡,出现“过多的商品追求过少的货币”,从而引起政策紧缩性的通货紧缩。

⑦ 通货紧缩时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把治理通货紧缩作为当前财政政策的首要任务。通货紧缩的日益加重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当前应当把治理通货紧缩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提出相应的政策。去年下半年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货币政策在实际上也已由适度从紧转变为适度放松,但由于没有明确提出以防治通货紧缩作为当前财政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未能有效地改变投资行为和消费行为的预期。这是积极财政政策效果不明显的原因之一。现在应是进一步加大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如较大程度地提高居民特别是贫困层的收入水平和收入预期,增发国债,适度扩大财政赤字的规模等,以改变公众的“通货紧缩”预期,有利于形成对明后两年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的合理预期,提升民间投资和居民消费的信心与人气。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本质上是一种相机抉择的短期政策,一种特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可能长期发挥作用。自1993年下半年来,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之所以延续了五六年的时间,是因为1993年后我国通货膨胀势头过猛,难以在短时间内治理。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今后不应把长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看作是一劳永逸的,应根据变化了的经济形势适宜调整其政策取向。从当前的情况看,我们应把治理通货紧缩作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以达到明显改变社会预期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使财政货币政策成为一种灵活的调控政策。

2.积极的财政政策要与适度放松的货币政策相配合,两者缺一不可。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于刺激总需求,促进经济复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是当前走出通货紧缩困境最主要的政策手段。但是,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似乎仅靠财政政策还难以达到扩大内需的目标。现实的中国经济是,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并且存在着相当大的通货紧缩缺口,经济走向低谷。在这种情况下,“双松”的财政货币政策搭配是正确的选择。因为,实行以刺激总需求为宗旨的宽松式财政政策时,无论是增加消费还是扩大投资,最终都要表现为增加的货币购买力上。如果此时没有采取相应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社会上的货币供应量保持不变或减少,那么,扩张性的政策导致的购买力的增加就不能实现,从而不能达到刺激总需求的目的。例如,去年财政政策通过增加基础设施投资而扩大内需,主要是靠增发国债而实现的,而国债规模是受各种条件约束的,不可能无限扩大,仅依赖现有的可借债规模,似乎难以达到拉动内需目的。所以,在财政向商业银行增发1000亿元国债的同时,商业银行还增加了1000亿元的配套资金,集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这种以定向长期国债为工具,以基础行业、基础设施为切入点的财政货币政策“双松”搭配,是中国90年代以来未曾有过的尝试,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可以说,这是我国使用财政货币政策“双松”搭配的成功范例。而且,在当前买方市场和通货紧缩事实上已经形成的现实条件下,适度的货币扩张是不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反弹的。相反,它将有助于我们走出通货紧缩的“困境”,为启动经济提供有力的支持。

3.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投资需求,促进经济景气复苏。在当前出口需求、国内消费需求短期内难有较大幅度增长的制约下,启动投资需求,选择好投资增长点,通过政府投资带动企业投资,推动经济的稳定增长,摆脱通货紧缩的困扰是极为重要的选择。为此,重点要解决好两个问题:(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政府扩大投资需求的着力点。在当前,加大国家财政资金对电信、铁路、公路、市政建设、环境保护和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在较长时期内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总体上还相当落后,而基础设施本身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大多属于上游产业,既能够吸纳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又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且一般不会造成重复建设,所以对经济特别是投资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是当前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着力点。(2)充分发挥财政经济杠杆在启动企业投资中的作用。从投资主体上讲,投资包括两大部分,即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我国现在最欠缺的并不是资金来源而是民间投资意愿。因此,扩大国内需求,对投资需求而言,除了增加政府投资之外,政府还应着力创造和保持良好的投资环境,改变企业家对未来的预期,增加企业的投资信心,提高企业的投资意愿,要做到这一点,财政除了继续实行一些减费和费税并轨措施之外,还要采取适当降低部分周期较长、回报率较低的基础设施项目的资本金比例,扩大财政贴息,动员民间资本按国家产业政策的方向进行投资,较大幅度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等有力措施。

4.实施强力的财税政策,摆脱消费低迷,刺激经济增长。自1997年以来,我国物价持续走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消费需求持续低迷增长。如果占GDP将近60%的最终消费的增长不能回升到正常的水平,就难以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因此,应运用积极的财税政策适度地刺激消费,促进消费需求回升,拉动经济增长,走出通货紧缩的困境。消费是收入(包括即期收入和预期收入)的函数,因此,增加居民收入并形成稳定的预期是启动消费市场、拉动消费需求的关键之举。就财税政策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大收入分配政策改革的力度,增强全社会的消费能力。收入分配政策直接制约消费者的能力和选择,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和改革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和对贫困阶层的救助上。这样可以降低收入分配的两极化的发展,达到降低富人的收入以降低他们的储蓄倾向,同时提高穷人的收入,使他们能获得最低消费需求,总体上提高消费倾向;二是实行稳健的收入增长政策。在收入增长政策中,关键是通过逐步放松对劳动力市场的管制,促进劳动力流动,实现人力资本化。只有人力资本化,预期稳定,消费者才能理性地按“生命周期”来配置其收入,从而使消费——收入分割稳定化,有效地抵御“消费紧缩”或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同时,政府还应通过对粮食等农副产品的保护价格收购,鼓励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等手段,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加其消费需求。

5.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降低“预防性储蓄倾向”,增加居民即期消费。进入90年代以来,特别是1992年以后,我国的改革战略从补贴和福利转向市场,这直接触及了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制度因素,如公费医疗、义务教育、全面就业、退休福利和养老保险等都面临着市场化的选择,医疗、教育、就业、退休制度都在不断地给人们风险信息,社会福利制度解体和社会保障制度不确定既强化居民对收入的低预期,又直接要求规避风险内生化,人们必须调整收支结构及收入在消费与储蓄上的比例,跨时的消费——储蓄最优均衡必须被纳入消费者的决策中,消费者将会变得谨慎起来,可能推迟消费而增加储蓄。可见,社会保障问题解决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对于未来支出的预期,影响到居民的消费趋向。因此,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是提高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实现消费需求稳定增长的关键。当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不应是考虑大幅度提高居民的支付比例问题,而应该重点考虑是否能够从国有企业的战略改组过程中,划出一块国有资产、出售部分上市国有企业国有股份或开征专项税收,筹集资金注入社会保障的可能性问题,把它作为对老职工长期劳动积累的补偿,其中的一部分可以专门用于下岗职工的安置和再就业培训。

⑧ 为了刺激需求,治理通货紧缩,政府应采取哪些宏观政策

一、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政府可以从两方面实施积极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1、减税。内
2、增加财政容支出。
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具体政策手段包括:
1、通过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吐出货币,从而增加经济体系中的货币存量。
2、降低央行对金融机构的再贴现率或再贷款利率,降低金融机构的成本,影响市场利率。
3、降低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率,扩大货币扩张乘数,从而扩大社会信贷总规模。
三、国债政策。

⑨ 通货紧缩的治理办法

由于通货紧缩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并非由单一的某个方面的原因引起,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混合性通货紧缩,因此治理的难度甚至比通货膨胀还要大,必须根据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进行认真研究,才能找到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下面以我国存在的通货紧缩为例,提出治理通货紧缩的一般措施,包括两个方面:
(一)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要治理通货紧缩,必须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公共支出,调整政府收支结构。对具有极大增长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实行税收优惠,尽可能地减少对企业的亏损补贴以及各种形式的价格补贴,利用财政贴息的方式启动民间投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引导其资金投向社会急需发展的基础设施领域,在继续增加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以及退休人员工资的基础上,更要把增加农民和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当作一件大事来抓。总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要在加大支出力度的基础上,优化财政收支结构,既要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又要增加有效供给。
通货紧缩既然是一种货币现象,那么治理通货紧缩,也就必须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以满足社会对货币的需求。增加货币供给的方式不外乎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两个方面着手。作为中央银行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货币政策工具,影响和引导商业银行及社会公众的预期和行为。在通货紧缩时期,一般要降低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社会主体手中买进政府债券,同时采用一切可能的方法,鼓励商业银行扩张信用,从而增加货币供给。具体操作要根据造成货币供给不足的原因,灵活掌握。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是治理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的主要政策措施,但由于货币政策具有滞后性的特点,而且在通货紧缩时期,利率弹性较小,因此财政政策的效果一般比货币政策更直接有效。
(二)加大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
市场经济是在全社会范围内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但实践证明它是最优的,政府对“市场缺陷”的矫正,必须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受到约束,否则,对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巨大的。反思我国通货紧缩局面的形成,无不跟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有关,像国有企业大量亏损,失业现象严重,重复建设造成经济结构的扭曲,短缺与无效供给的并存以及政府部门的腐败,效率低下等都与政府对市场的不信任,对市场的过度干预紧密相连。因此,要想尽快走出通货紧缩的困境,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的转制工作,甩掉国有企业的沉重包袱,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使其真正发挥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完善市场经济所需要的科技、教育、住房、卫生、医疗、社会保障制度。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