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存在问题整改措施
⑴ 如何写党支部班子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
1. 存在的问题:理论学习形式比较单一,载体不够丰富。
从理论形式来说,“课堂”式的统一集中学习是我支部采取的常用的主要形式,它在过去的理论学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种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存在较多不足。首先它抽象呆板,受教学环境、方法的制约,教学效果或好或坏,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很难调动。其次,它单向被动,受学生党员的接受能力、兴趣爱好等的制约,教学效果难以保障,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
相应整改措施: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提升理论学习效果。
在原有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搭建网络平台,变单向灌输为互动教育。充分利用大学生对网络交流的热衷,有意识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导航”,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围绕教育主题在网上开展主题讨论;选派一些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定期以各种方式登陆大学生参与比较活跃的论坛通过发帖子、送信息、聊天等方式,开展正面宣传和引导。
2. 存在的问题:入党前后的教育脱节,疏于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从对党员入党前后的教育来开,入党之后的教育和管理明显不足,这主要是由于缺少严格的制度管理;没有给每位党员分配到一定的工作任务;缺少应有的监督机制,不能让党员接受充分的锻炼和考验。这样不利于保持党员的先进性。 相应整改措施:建立健全的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民主机制。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保先教育相结合;
(2).将组织的考验穿插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去;
(3).加强民主评议,构建监督机制;
(4).促进党团共建,使党员充分融入到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接受锻炼和教育,发挥模范带
头作用。
3. 存在的问题:与群众的联系不够密切,党员与群众之间的互动不够多。
我党的三大作风之一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在这一点上,我支部还存在提高的空间,目前来看,除了一些服务群众的活动中与群众的联系外,在支部的日常建设中与群众联系较少。这不利于充分深入到群众内部听取来自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支部的发展。
相应整改措施:加强密切联系群众,邀请群众参与到党支部日常活动中。
除了在实践活动中与群众的联系之外,我们也可以在日常的活动,比如思想交流会、民主评议会、生活会等活动中邀请部分群众来一同参加,从而更好地与人民群众联系,发挥党支部的先锋带头作用,同时也让党支部时刻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中。
⑵ 基层党支部和党员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哪些
1、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弱化”。
一是个别单位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倾向,对党建工作责任制执行不力,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意识不强,“一岗两责”落实不到位。
二是少数同志不愿意做党务工作,主要精力集中抓经济工作及业务工作上,对党建工作只是应付、被动地去做,对党建工作组织不力,抓得不紧。
三是个别单位党的组织形同虚设,基本没有党组织的单独活动,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是由行政行为所代替,而 支部活动则被干部职工活动所代替。
2、组织教育活动不经常。
部分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够全面,没有将组织教育纳入支部重要议事日程,存在重工作、轻学习的现象地区。特别是个别单位对组织生活制度抓得不实,流于形式。
在抓党员思想教育中,不注重对党员的集中学习,缺乏对科学文化、基本技能、法制理念、文化素养的教育,使得一些党员对政治学习兴趣不浓,导致业务理论一知半解,工作水平和能力平平,思想观念陈旧落后,宗旨意识有所淡化。
3、抓中心议大事能力不强。
主要是对什么是中心、如何抓中心把握不准,分不清哪些是重大问题,哪些是一般问题,该管的没管住,该放的没放开,大事议不透,小事议不完。
片面认为,党支部就是研究表彰奖励、党员发展、经费开支等问题,未能将年度工作计划、贯彻上级重大决策、阶段性重大工作同经济工作齐抓共管,直接造成了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的分离脱节。
4、党员先锋意识“淡化”。
一些基层党组织不注重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致使个别党员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有的党员党性淡簿,日常工作中把自已等同于普通群众,只顾局部利益,缺乏全局观念;有的党员工作缺乏热情和积极性,得过且过,工作上不求进取,少数党员只缴纳党费不参加组织生活。
5、党员干部教育管理“虚化”。
一些基层党组织制度不完善,管理松懈,支部组织生活不健全,“三会一课”制度坚持不好,个别支部存在着行政会、业务会与支部会兼顾开,支部大会不规范不严肃;在对党员管理结果的衡量上,往往把行政业务工作开展得好坏,作为评价全年工作成绩的主要依据。
(2)支部存在问题整改措施扩展阅读
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是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甚至腐化堕落,丧失了党员干部在广大农民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给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二是部分农村党员干部不善于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因循守旧,致使工作停滞不前。
(二)综合素质不到位。有的村干部对农村政策掌握不多,不懂农村基层工作程序,遇到问题不知如何处理;有的对有关政策理解片面,把握不准,断章取义;有的对如何依法履行职责不清楚,凭经验和主观臆断开展工作。
(三)机制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缺乏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基层组织制度,工作无章可循,随意性很大。有的虽有制度,但落实不好,形同虚设。
(四)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基层党组织由于整天忙于事务性工作,往往容易忽视与工作服务对象面对面的交心谈心,在倾听工作服务对象意见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没有深入周到的调查研究就不能得出准确无误的结论,在分析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中时可能就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五)经费的制约。由于基层党组织的党务活动经费的不足,所以不能保证党建工作的经常性。党务经费的不足可能会制约党建工作的力度和效率,同时还会影响到基层党组织的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
参考资料
人民网-《浅谈当前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⑶ 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落实存在哪些问题
一、当前基层部队党组织生活存在的薄弱环节
一是组织生活理论基础较弱,工作水平偏低。主要是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和理解还不够,开展党组织生活形式缺乏创新,在如何过好组织生活上不愿意动脑筋,往往以读报纸、学文件为主,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党组织对涉及党员思想、工作、生活的问题贴近不紧,针对性不强,对党员关注的热点和核心问题把握不准,释疑解惑的说服力不强,组织生活联系党员主观世界,解决思想问题不够,让人感觉枯燥、空洞,因而很难开展好的党组织学习与生活。
二是组织生活形式主义严重,生活质量偏低。组织生活只满足于时间、次数要求,形式主义现象突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民主传统只是在形式上继承,并没有从实质上突破。有的党员认为不是重要的组织生活,与自身没有很大关系的党组织生活不愿意参加;有的党员反映组织生活形式陈旧单一,内容枯燥无味,没有吸引力,缺乏参与兴趣;有的党员认为组织生活是“一言堂”,缺乏党内民主,参与组织生活是一种“负担”。
三是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规范,质量效果偏低。支部书记是党支部日常活动的组织者。组织生活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部书记的能力素质和工作经验。在基层主官中岗位轮换快、资历浅、党务知识欠缺、工作套路不熟悉带有一定普遍性,尤其是一些小远散单位的党支部书记行政党务一肩挑,角色把握不准、转换不好,工作顾此失彼,影响了组织生活的质量和效果。
四是组织生活活动内容简单,创新能力偏低。在现有的组织生活活动模式中,大多数以开会形式过组织生活,而且支部所有的学习和教育活动大多数是单向的,主要由支部书记或者是组织者以灌输的方式来进行,缺少互动性。组织生活的内容也主要以学习为主,80%的组织生活基本上都用在了学习上。随着社会的进步,党员素质的不断提高,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获取信息渠道的不断多元,现有单调的组织生活方式已很难满足党员的需求,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
(3)支部存在问题整改措施扩展阅读
组织生活是不断强化党员党性观念、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根本途径和有效载体。当前党员知识结构的变化,对党组织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党组织生活质量,克服影响党组织生活质量的思想和作风问题,是摆在我们党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人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提高党组织生活质量,谈谈个人的几点想法。
参考资料:中国公安边防频道-浅谈基层党组织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