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中的治理
㈠ 企业管理模式的内容有哪些
现代科技革命与科技进步对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使我们能够明显地观察到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可以大致分为三个层次:
1. 简单分工管理
分工曾经是提高企业效能的革命性举措,工业经济深入发展使分工日益细致,导致了业务流程支离破碎、官僚体制等级森严、信息/知识共享受阻,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既扼杀了优秀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极大地降低了企业内信息沟通及内外信息流动,从而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而分工管理模式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简单分工管理和综合分工管理;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丰富和拓展,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和条件。
以制造业为例,在竞争不很激烈的行业、企业规模不大或企业初创阶段等条件下,企业往往采取如图1所示的"简单分工管理模式",其基本要素包括人事、资金、物(料)资(产)、供应、生产与销售等。这种情况下,企业基本上通过一条价值链将整个运作"串联"起来。
图1、简单分工管理模式的链条模型
2. 综合分工管理
随着企业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一般分为资源与能力两大部分实施运作。资源管理基本要素包括物料与资产管理、资金财务计划与管理、信息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能力管理基本要素包括资源供应管理、生产制造管理、技术与研究开发管理、服务管理和营销管理等。如图2所示。
图2、综合管理模式的资源-能力模型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的许多知名企业正处于这一阶段之中,它们面临着现实的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升华和升级的问题
http://hi..com/猎的青梅竹马/blog/item/ae94abea17073fd0d539c98a.html
㈡ 孔子提出用什么治理国家国学
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
㈢ 适合初一学生用的国学书有哪些
给你推荐几本2015出版的好书吧
1、《中国的品格》 楼宇烈
《中国的品格》分为八篇,其中第二篇讲人文精神,是《中国的品格》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文化所特有的品格就是“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有两个突出的特点。首先,人文是相对于神文和物文来讲的。中国人更注重的是精神生活,而不是受神、物的支配,因此中国文化“上薄拜神教,下防拜物教”,使人的自我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其次,人文精神更多的是强调礼乐教化。中国讲究人文教育,而不是武力和权力的压制。
2、《东方治理学》 熊春锦
该书堪称是华夏近代研究东方治理学哲学集大成第一部力作,该书纵览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治理之路,将深藏于治国理政思想中的文化基因挖掘出来加以透彻解析,从根至干,脉络清晰地构建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的治理学术系统。本书以 “四个讲清楚”为路标,回答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与特色、渊源与基础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治理思想源流和东方中国的治国之道进行了历史回顾。并对治理学说基本概念、原理法则、宗旨规矩进行了系统构建,对治理体制与机制也进行了深入探讨,系统地丰富和发展了治理学说。通过应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五德理论和五行学说模型,对历史经验和现实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给出了“内用信智礼,外用仁与义”的答案。并就如何对文化、教育、经济、国防等事业做出最佳战略布局;如何激活民族创新创造力;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反腐败问题;如何打赢西方在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所发起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如何真正将全国人民的力量凝聚到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奋斗上来,提出了清晰地路径。
3、《论语还原》 杨义
该书是杨义对《论语》的发生过程进行实证的古典学的研究。全书分为三部分,其中“内编”采用以史解经、以礼解经、以生命解经的方法,论证了《论语》在公元前5世纪中期前后的50年间的三次编纂,以及每次编纂在文本上留下的生命痕迹;“外编”贯通《论语》和儒家“五经”以及传世文献、出土简帛材料,对孔子和门徒传经的特点和脉络进行知识考古,考察典籍材料上的“历史文化地层叠压”的形态;“年谱编”则缀合大量散落的材料碎片,以历史编年学的方法,采用古代天文历法的知识,对公元前552年至公元190年孔子的生平,及《论语》的编纂、传播、形成定本的历史脉络和历史事件现场,进行逐年和逐时段的排比和考证,形成一幅包罗万象的孔子和《论语》的文化地图。该书梳理了《论语》创世纪的根中之根,其生命之根,该书向上清理孔子整理“六经”,问礼老子,授徒传播的人生历程,向下清理延伸到七十子传道之学,具有纷繁复杂的多元血脉渊源。在《论语》还原过程中,杨义甚是下了一番功夫,也有深刻的体会:大量的出土简帛给学术史提供了深刻的晓谕,战国秦汉典籍中存在着“历史文化地层叠压”的现象,对此不能简单地判其真伪,更重要的是究其原委,考察其间的变异与文本在不同时段、不同地域、不同学派群体间传播的复杂关系。以此考察孔子到杞国搜集到《夏时》并最终衍变成《夏小正》文本,又以此考察曾子、子夏、子游、子张、子贡及子思在传道、传经、传事上特征各异的脉络,以及孔府之学在古文经取代今文经过程中的潜在功能,都可能在广阔的视野上拓展一幅丰富全面、生气盎然的孔子文化地图。
4、《尼山书院的二十六堂国学课》 刘建华
尼山书院,是孔子精神的象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圣地和中国精神的象征。本书作者潜心尼山,博览群书,皓首穷经,含英咀华,厚积薄发,从“十三经”元典中提取二十六个最重要的主题词,效法先哲,分二十六个专题解剖中华传统精神文化基因。本书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背景下,旨在帮助大众正确认识自己与传统文化内在关系的一部生动的启蒙读本。这二十六个主题词,无一不是每一个当代中国人都“与生俱来”的精神文化基因,都与我们每一天的日常生活发生着深刻的联系。借助这本书,读者也许可以找到一条回归自己精神文化基因的光明路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影响中国人一生的二十六堂国学课!
㈣ 对国学研修馆的期待怎么写
预防医学是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以“预防为主”为指导思想,服务对象是群体,包括健康人、无症状的患者及病人,研究重点为影响建康的因素与人群建康的关系,从而防止人类疾病的发生。而社区卫生服务是以社区居民和单位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以儿童、妇女、老年人群为主要服务对象,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服务为一体,提供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卫生服务,按照社区卫生服务六大功能要求,应突出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由此,预防医学所包含的医学服务,正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预防医学在城市社区服务中具有重要作用。
1预防医学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主要形式
1.1预防方面
在社区中开展以计划免疫、传染病管理、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劳动卫生等为主的疾病控制工作。在社区中宣传各种急性传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的自我预防方法的研究,指导城市社区居民掌握自我预防和保护的方法,消除生活、生产环境中可能不利身心的健康因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调配饮食结构,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人们自我预防意识。提供健康咨询服务,针对社区居民在健康方面的疑问及时给予科学答复。
1.2保健方面
主要是针对妇女、儿童、老年等群体开展保健活动。对妇女群体的保健主要包括在社区中开展婚姻保健、围产期保健、妇科病检查、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服务项目,向妇女宣传婚期、围产期和更年期自我保健的注意事项等。对儿童的保健,如开展儿童的“四病”防治,营养指导,儿童计划免疫等服务项目,指导人们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等。对老年群体的保健是重中之重,主要是对老年人进行医疗、生理、心理等保健,从而提高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素质,预防或减少各种常见老年疾病的发生。
2预防医学在城市社区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2.1预防医学提供的服务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发挥主导作用
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无病就是健康”的状态,卫生服务的对象不能仅限于患病或伤残的少数人,而是要面向所有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但是目前我国的医疗卫生资源还存在供需结构不合理、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基层医院提供的服务只能满足部分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而更多人民的医疗卫生需求的重担落在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肩膀上。据专家分析,在人群中,健康人群和非健康人群各占15%,剩下70%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的状态,这部分人群可以通过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改善生活条件、克服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等而恢复到健康状态。防治疾病、促进健康、提高健康水平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目标,而这恰恰也是预防医学的工作宗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通过预防医学所提供的服务达到其工作目标,预防医学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发挥主导作用。
2.2预防医学在社区老年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老年服务是社区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而且近期我国人口老龄化还将进入加速发展期,形势更加严峻。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而从国内外的研究经验上看,很多老年性疾病,是可以通过预防而推迟发病或减少发病的,在社区中开展老年卫生预防保健工作,可以有效预防老年性疾病的发生,预防医学的作用在此得到很好的发挥。另一方面,部分老年人群不止是生理弱势人群,也是经济弱势人群,他们往往无力负担医院高昂的治疗费用,在社区中开展针对老年人的预防保健服务,是降低老年人医疗费用的一个有效举措,体现出社区对老年群体的关怀,提高了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素质和生命质量。
2.3在社区服务中开展预防医学服务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社区服务中开展预防医学服务,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可理的现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以充分利用社区内现有的卫生资源,因地制宜,突出便民性,避免重复性投入,合理发展适宜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卫生资源闲置和浪费的现象,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通过在社区中开展适合各种人群的预防保健服务,使社区居民能够亲眼看到并亲身体会到这种服务的成效,从而使人们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还能够使人们逐步养成没病防病、有病早治的健康观念,对小病、小问题直接找社区卫生机构,而不是涌向大医院,不合理的占用宝贵的医疗卫生资源,因此,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3结语
预防医学在城市社区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级相关领导要加强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视,从社区的实际出发,配置合理的预防医学人才到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加强规范化管理,健全规章制度,有配套的政策支持,还要建立合理有效的补偿机制等,相信通过这些努力预防医学的作用将在城市社区服务中得到更好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