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环境整治动员讲话
㈠ 打造最干净的乡村发言稿
表 态 发 言 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这次乡镇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观摩会,使我们很直观地了解了龙井市部分乡镇农村环境整治情况,应该说感受很深、触动很大,让我们看到了周围的典型,也由此清醒地认识到了我乡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下面,本人就下一步我乡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表态如下:
一、开展突击整治。全乡范围内再次开展综合整治,再掀整治热潮。突出抓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方面是再次开展垃圾清理工作,确保不留死角。另一方面是切实完善我乡排水工程建设项目和卫生设施,建设配套设施。
二、明确整治重点。针对存在的症结问题,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和措施,切实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地段、重点部位的整治,努力营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农村环境。一是加强我乡村屯环境整治,开展好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同时切实将长效管理机制落实到位,彻底改变乡村脏乱差面貌,从主干道到村屯公路,从地面到立面,逐一进行整治,不留盲区。二是加强重要节点整治。特别是村屯主要交通道路两侧、乡村主要出入口和路段,要有针对性地加以整改。三是加强村庄环境整治。继续大力推进村庄垃圾处理、道路保洁等工作,逐村进行整治,切实改变“脏、乱、差、散”的问题,促进村庄环境质量的持续好转。同时重点搞好环境整治示范村建设,通过示范带动全面,促进我乡农村环境整体面貌有新的改善。
三、落实环境整治项目建设。一是加快落实休闲广场建设,提高村民业余文化生活质量。二是对我乡危房进行进一步改造,消除区域内的农村危房,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三是对村屯外围环境进行整顿。多处投放移动垃圾箱,并定期组织村民彻底清理村屯街道两侧的垃圾,保持良好的村屯卫生环境。四是在全市统一修建栅栏以后,对公路两侧和村街道两侧种植的树木进行补栽,并对道路两侧绿化带铺设彩砖,以绿治脏、以绿挤乱。
总之,我们一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安排部署,迅速掀起我乡2012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新高潮,采取各项有效措施,以优异的成绩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㈡ 如何做好清洁乡村与环境整治发言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的发言题目是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秀美乡村。
自镇党委、政府部署“清洁家园”活动以来,我们**村响应号召,积极行动,把环境整治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将环境治理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在全体村民的努力下,村庄环境卫生得到极大改观,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提高认识,充分发动干群积极参与
环境卫生是一个地方的形象和脸面,也是一个地方发展环境和文明程度的直接体现。我坚信没有不自觉的村民,只有不得力的干部。自镇党委政府部署“清洁家园”活动后,我村迅速召开村组干部会议布置此项工作,明确任务,明确责任。同时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播、座谈会、张贴清洁家园倡议书等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宣传活动的意义,统一思想,激发调动干群的积极性,把清洁家园美化环境活动当作大事、硬事,更当作好事、实事、惠民心的事来做,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统筹安排,扎实推进环境卫生整治
根据我们村实际情况,在与群众广泛商讨的基础上,我们明确了工作思路,确定了工作重点。 一是组织群众,对村组道路和房前屋后的垃圾进行清理,同时筹集资金三万元,兴建了6个垃圾填埋场,建立了村里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运行机制,为以后的垃圾处理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二是投入资金一万元,因地制宜的清理污水垃圾沟渠2000米,在净化了沟渠水质环境的同时,为以后的水利灌溉做了一定的准备。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桂西沟污染问题,我村计划聘请专人对桂西沟进行管理,坚持责任到岗,任务到人。
三.破解难题,建立环境整治长效机制
环境卫生不是形象工程,开展“清洁家园”活动的目的在于切实改善农村环境,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做到全民参与。为了保障此次清洁家园活动的长效性,我们探索建立了一套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由群众每户每年出资50元作为经费,村委会出面聘请了2名保洁员,签订合同,每三天清理垃圾一次。同时严格考核,由村委会每周检查考核,落实巩固清洁家园的成果。群众是做好农村保洁工作的主体,下阶段,我们将继续做好宣传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和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知识,使之家喻户晓,人人参与,达到用思想指导行动,用行动改变习惯的目的。同时,继续完善长效保洁机制,制定村级考核办法,做到责任明确、有章可循,力争我村人居环境再上新台阶!
谢谢!
㈢ 村支书对环境整治发言
各位领导:
大家上午好,根据会议安排,与大家一起来研究“纯农户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方法,我就开展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向大会作个简要汇报。
一、镇环境卫生基本情况
镇有2、3万人左右,共辖14个村1个居委会。其中有8个村和居委会在省道、乡道旁边,村民一直有把垃圾倒在路边的习惯,每逢领导检查时,清理垃圾就成了一个大事,每年要花几万元的钱,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还经常受批评。我作为分管领导,时刻担心环境卫生出问题。
二、争取领导重视,财政积极投入
今年初,我们积极向县爱卫办汇报环境卫生的工作情况,并从爱卫办了解到一种对农村垃圾处理的好方法“分类处理法”。方法再好,如果没有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也没有办法实现,我耐心细致地向主要领导汇报,有空就找他,领导最终给了一句话:先搞个试点,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努力去干吧。也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4月初,我组织全镇7个村支书和居委会主任,在县爱卫办的带领下到攸县学习取经,出发前,有位村支书说:垃圾分类在农村要是能搞好,我用手掌煮饭给他吃。回来后,他说这是一种好方法,实用,操作性强,符合实际,是个好事,攸县搞得太好了,我们明天就搞吧。我镇村先搞试点工作。
三、大力宣传,营造舆论氛围
垃圾分类处理这项工作,只有干部理解是不够的,还难以做好,只有群众支持,才能搞好。我镇从宣传方面加大了力度,在试点村,我们召开了村组干部、党员大会,印刷宣传资料发放,每个村干部包组召开了户主大会,晚上经常上门做工作。全村每家每都张贴宣传标语,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四、多元化筹资,财力充分保障
资金是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难题与重点。县财政按“三三四”给予配套,村里几乎没有钱,在农村只要农民感觉是指令性的工作,要摊派集资,难度较大,怎么办?村干部想方设法多元去筹资,找企业宣传、跟金银老板沟通等等。村干部发扬了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烦。安福村非摊派自筹资金5万元。为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趁热打铁,积极开展实际行动
我镇安福村的召开宣传大会、多方筹资、定做焚烧池模具等等工作是一气呵成,干部、群众一直保持激情,到目前焚烧池完成400多个,垃圾桶采购任务全部完成,并完成3个组的垃圾桶发放和老垃圾清理工作,每户发放4个垃圾桶,并贴好垃圾分类标志。
这项工作固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们始终有信心能做好。
谢谢大家!
㈣ 关于两学一做治理村里环境卫生表态发言稿
不知不觉中,春姑娘披着碧绿的衣裳来到了人间。公园里一片生机勃勃。鸟儿在枝头歌唱,仿佛在欢乐地叫着:“春姑娘来了,世界多么美丽啊!”沉睡一冬的柳树也伸了伸懒腰,饱开嫩绿枝条。草地上的小花也不甘示弱,开出了美丽的花朵,争奇斗艳,在春风吹拂下摇摆着,好象穿着美丽的衣裳,婀娜多姿跳着舞蹈,正和春天的事物比美呢。
“滴滴嗒嗒 ”我被那小雨所吸引了,他们一会滴在房檐上,发出了“啪啪”的声音,一会又滴在我头上,真象一个顽皮的孩子在嬉戏。当我看到那小草嫩绿嫩绿,万物复苏时,我又想到了雨滴的无私,他牺牲了自己给大地带来万物的复苏,是多么的伟大啊!“轰隆隆”几声春雷,真像一个鼓队,敲着一首欢快的乐曲,他唤醒了冬眠的小动物们,给春天带来了美丽旋律。啊!春天的声音真美呀!
看到了这么多美丽的景色,听到了这么多美妙的声音,我融入了春天里。啊,春天,你是这么的美丽,我爱你春天,因为你在平淡中有无限的乐趣,带给了人们无限的遐想。
㈤ 社区环境卫生表态发言稿
11122
㈥ 谁有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演讲稿件急用啊!!星期一要在乡政府的会议上演讲!!
同志们:
上午的座谈会开得很好,感谢省直单位的领导和同志们,你们发言都很有深度,虽然因时间关系没能展开,但很有针对性。说明同志们一是很关心,二是很内行,三是收到《条例》以后的研究得很有深度,对我有很多启发,感谢同志们!
会议开始时,纯刚同志介绍了《条例》立法工作的推进情况,大家围绕《条例》的立法工作和提高《条例》的立法质量,提出了许多好的修改意见和建议,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首先,要充分认识制定《条例》对推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意义
城乡环境是一个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是区域综合实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具体体现。可以说城乡环境是一个基础性的、战略性的、关键性的、可持续性的资源。在各地竞相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城乡环境已成为影响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讲,项目、投入、人才问题等等,都与城乡环境紧密相关,良好的城乡环境正在成为新的竞争优势。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及时作出在全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决定,凝神聚力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入手,以城乡环境优化促进经济发展,全力打造经济发展最基础的平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破解环境约束难题,也有利于再造发展新优势、拓展发展新空间。这对于我们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来说,无疑是厚积薄发,后发先至,加快经济发展,增强发展后劲英明决策。实践证明,通过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各地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投资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外部美誉度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扩大,对我省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旅游经济等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制定《条例》就是把省委九届四次全会以来基本思路和重大战略部署和经过两年多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政策上升为地方性法规,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纳入法制轨道。
其二,要充分认识制定《条例》对改善民生,建设和谐四川的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良好的城乡环境,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群众对环境友好、生态保护、健康安全的要求日益提高,对创造清洁、整齐、优美城乡环境的愿望更加强烈。尽快改善城乡环境面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平台,好的城乡环境有利于社会进步,化解各方面的矛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紧扣民生所需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向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领域拓展和延伸,无论是城乡主干道、公园广场建设,还是旧城小巷改造,围绕治脏、治乱、治破、治暗,以城乡道路、城区亮化、交通秩序、市场环境为重点,加大城乡容貌和环境卫生整治力度。通过高标准、大手笔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大大增强了城乡社会服务功能,提升了城镇档次和品位,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解决了农村垃圾“老大难”问题,还人民群众一个干净整洁、环境优美的城乡环境,使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贴身的实惠,人民群众对生活的地方有了幸福感,社会更加和谐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条例》坚持以人为本、立法为民,是以人为本治国理念在地方立法中的体现,是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的的。
其三,要充分认识制定《条例》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府转变职能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积极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集中地体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思想,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从过去的直接参与经济建设转到服务于经济建设,“企业创造财富,政府创造环境,” 搞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对服务型政府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制定《条例》就是贯彻实施党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在我省迅捷高效地实施发挥重大作用。
其四,要充分认识制定《条例》的重大历史意义
“移风易俗,改造中国”,是几代共产党人的追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就是向千百年来的陋习和恶俗宣战。早在10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在一艘外国客轮上亲眼目睹了一个拖着长辫的同胞把一口浓浓的黄痰吐在红地毯上,为此他一直萦怀于心,并特地撰文,想唤起民众文明意识的觉醒,可是直到今天,民众脑后的辫子早已消失,而民众吐痰的陋习却依然没有改掉。此外如乱扔、乱倒、乱停、乱摆、乱贴、乱挂等陋习现象比比皆是,整治 “七乱”现象,自觉“除陋习、树新风”,特别是广大农村,绝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有人说这是一场革命,我看一点也不夸张,要实现“移风易俗,改造中国”追求,需要进行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所以,制定《条例》是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法制化、常态化,建立和完善长效工作机制的题中之义。《条例》不仅是我省法制建设,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座里程碑。
前面我讲的只是个人对制定《条例》的原则、指导思想的认识。立法过程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也是不同思想、主张的交流交锋过程。今天的座谈会,大家畅所欲言,谈了自己对《条例》意见和建议,也是深化对省委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重大决策的理解和增强自觉性的过程。会后,城环资委要认真整理各位同志的意见和建议,把《条例》修改好。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