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信息
为了尽早改变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的落后面貌,实现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幸福这个根本目标,针对当前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广泛宣传,提高认识。要改变农民长期形成的不良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持久的宣传、教育、引导和管理。一是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在早、中、晚时间反复宣传,利用报刊、展板、宣传标语等形式强化宣传,使环卫知识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二是把农村环境卫生宣传与开展“改陋习、树新风”和健康教育活动结合起来,着力培养农民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三是定期组织村民参加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自己动手美化生活环境,努力营造大家动手,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四是建立对环境卫生文明户的奖励机制,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五是在中小学开设环保、健康教育课,加强对青少年环卫意识的培养,通过“小手牵大手”,带动家长去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
二、结合实际,科学规划。科学的村庄规划是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取得实际效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规划不合理,势必影响农村的后序建设与发展,甚至还有可能破坏农村环境卫生。一是要高度重视乡村规划工作,将其纳入政府工作的大盘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真正实现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二是规划要充分结合当地实际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不仅要有可行性,而且要有操作性,同时还要有实用性。在新村建设规划时要超前考虑排水、排污、绿化、杂物堆放、家畜饲养等农村实际问题,综合考虑道路、水沟、公厕、公共场所、公益事业设施、绿化美化等多种因素,使村庄建设科学合理,整洁美观。
三、加大投入,完善机制。资金问题是制约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瓶颈,关系到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长久和成败,地方政府应该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政府拿一点,群众集一点,集体补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集整治资金。一是政府主导。积极争取上级扶持政策,争取农村环境保护与污染整治项目资金,落实好地方配套资金。逐年增加对农村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和技术扶持,重点支持饮用水源地保护、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等工程。二是财政倾斜。提高财政投入新农村建设、环境建设资金的倾斜比例,安排量化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以物代补等有效形式,确保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正常有序运转。对经济薄弱村,要增加村庄环境整治专项资金补助力度。三是部门帮建。市、区(县)各部门要积极参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提供资金、项目、技术等方面的扶持,为所联系村解决环境“脏乱差”问题。四是乡村投资。重视乡镇和行政村在农村环境整治投资中的主体地位,全面整合农村各种资源,抓住新农村建设大好机遇,进一步加大项目的申报力度,整合资源,捆绑使用,集中实施,增加整治成效;并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壮大乡(镇)级财政和村集体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筹集建设资金,逐步改善农村环卫基础设施。
四、加强领导,严格考核。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事关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的提高,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务必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为此,各地市党委政府应成立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市卫生局、发改委、财政局、城建委、规划局、土地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务局等单位组成,下设办公室,由市卫生局负责日常事务,安排部署各项工作,重大问题由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决定。区县也要成立相应机构,为该项工作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在此基础上,区县应将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考评的主要内容,明确目标、分解任务、细化指标,使这项工作有安排、有检查、有考核,切实把农村环境卫生工作落到实处。
Ⅱ 怎样进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充分利用宣传教育阵地,运用各类媒体大力宣传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积极引导广大农民摒弃陈规陋习,培养他们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强化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是完善监管体系,强化落实目标责任。环保部门应不断深入农村,检查督促环保法规的落实情况以及环境监测、监察情况,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执法监督,建立环境报告制度,促进有关部门真正把环境管理和生产管理有机结合;在乡、村、组三级建立乡(镇)长、村主任、组长负责的农村环保责任机制,细化任务,加强检查,确保责任落实;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严格落实问责制,促使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走上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三是加大综合治理,全面开展环境整治。重点抓好水污染治理、饮用水源保护、固体废弃物治理、人畜粪便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对污染和破坏农村环境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全面落实农村环保“以奖促治”政策措施,率先针对重点流域、区域和问题突出地区开展集中整治,着力解决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如:清理积存垃圾和其他有碍观瞻的杂物以及污水,重点治理农村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倒乱流、乱种乱养、乱贴乱画等“十乱”现象。
四是设立环治基金,建立环保长效机制。加大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的资金投入,并建议设立专项基金,重点解决所辖地区污水和生活垃圾的处理。有条件的乡镇应该征收垃圾处理费,设专(兼)职乡村环卫人员,担负一定范围的保洁和环境卫生监督职责。同时,成立专门的农村基层环保管理机构,建立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处理好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保护饮用水水源。要积极探索农村保洁有偿收费制度,采取政府投、乡镇帮、村级为主的方式,确保农村环卫整治和保洁工作有经费保障
Ⅲ 农村家庭卫生如何整治
为贯彻落实全市“强力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向纵深发展”的总体要求,新浦区妇联围绕“家庭”做文章,以家庭环境的整洁、健康、舒适、优美为标准,按照“六个一”的总体要求,在广大妇女中大力开展家庭卫生整治行动,倡导文明健康、简约环保的生活方式,创建清洁优美家园,建设生态宜居新农村。
一是召开一次会议。在农村家庭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中,各级妇联组织在各个阶段分别召开了一次启动会、推进会、现场观摩会、培训会、承诺会,结合实际安排部署各个阶段工作,组织动员全市广大农村妇女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引导每一个家庭成员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二是签订一份承诺书。乡镇(街道)妇联与各村(社区)妇代会签订一份家庭环境卫生承诺书,各村(社区)妇代会与各家各户签订一份承诺书,广泛动员和组织广大妇女同胞知晓并参与到活动中。
三是发放一套宣传资料。各级妇联印发倡议书、承诺书、家庭卫生标准、环境保护知识等家庭环境卫生整治宣传资料。通过入户宣传、街头宣传、巾帼文明队宣传、文艺节目宣传等,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教育广大农村妇女主动搞好家庭环境卫生,增强搞好家庭卫生光荣,户户争当“卫生示范户”的意识。
四是开展一次知识培训。通过家长会、育龄妇女培训等机会,组织妇女参与家庭卫生知识、文明礼貌知识、妇女健康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升妇女综合素质,培养卫生习惯,彻底改变陋习。
五是组建一支队伍。各级妇联组建巾帼志愿宣传队、文明卫生劝导队、督查队,走上街头、走进农村及家庭开展环境卫生宣传、文明劝导服务,督查队定期开展督导检察,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对策、督促整改,帮助广大群众提高环保意识、卫生意识。
六是树立一批典型。街道、乡镇、村三级分别开展家庭环境卫生创评活动、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形成“家家学、家家建、家家创、家家美、家家乐”的良好局面,实现村庄大街小巷整洁有序,家家户户干干净净,村容村貌大变样、大改观。
Ⅳ 如何发动群众参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
(一)进一步发挥广播宣传作用。要结合计划生育、农业生产、养殖、农保、医保、卫生防疫、健康体检、水利春修、抗旱排渍、综治民调、安全生产等相关工作开好广播会。每周至少2次利用广播宣讲环境卫生有关知识和工作内容,要让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要求和标准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并完善广播记录。
(二)进一步发挥学生的影响作用。学校和各村场、居委会要扎实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
(三)进一步发挥《村规民约》约束作用。各村场、居委会要健全村规民约并交农户讨论通过。村规民约要明确农户环境卫生行为准则,明确“三包”责任和奖罚措施,并有效执行,要有奖罚记录。
三包责任书要一式二份,农户自持一份,农户签名后村场存档一份。
(四)进一步发挥村组干部、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各村场、居委要全面开展村组干部、党员带头搞好环境卫生活动。村组干部和在家的党员除带头示范搞好环境卫生外,还要包五户以上农户,负责督促指导所包的农户搞好庭院和责任田的环境卫生。
要组织开展环境卫生党员示范户的评选创建活动,以党员示范户带动全体农户进一步提高环境卫生意识,搞好家庭环境卫生。
(五)进一步发挥定期检查评比促进作用。各村场、居委会要一月组织一次对组与组之间,村组干部、党员之间和农户之间的环境卫生进行评比。
村民小组之间和村组干部、党员之间的评选结果要在村广播和村公示栏进行公示。农户之间的评比结果除在本组公示栏中公示外,各组最好和最差的农户还要在村广播和村公示栏进行公示,并根据村规民约实行奖优罚劣。
(六)进一步发挥镇村干部行政推动作用。实行镇办点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包路段制度,并实行挂牌管理。镇村干部的主要职责是:监督保洁员履职,督促指导农户落实好环境卫生“三包”责任,组织开展卫生评比,并按村规民约落实奖罚。
(七)进一步发挥保洁员督促指导作用。保洁员要坚持每天或隔天上路保洁。除搞好责任区内垃圾收集处理,主要道路、沟渠等公共区域的日常保洁外;还要积极主动地向群众宣讲环境卫生常识与垃圾池的正确使用方法,监督责任区内农户庭院整洁卫生,及时制止乱倒乱扔垃圾的现象。
Ⅳ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治包括哪些内容
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手段。
农村环境保护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村的和谐稳定。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任务,更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充分利用宣传教育阵地,运用各类媒体大力宣传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积极引导广大农民摒弃陈规陋习,培养他们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强化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是完善监管体系,强化落实目标责任。环保部门应不断深入农村,检查督促环保法规的落实情况以及环境监测、监察情况,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执法监督,建立环境报告制度,促进有关部门真正把环境管理和生产管理有机结合;在乡、村、组三级建立乡(镇)长、村主任、组长负责的农村环保责任机制,细化任务,加强检查,确保责任落实;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严格落实问责制,促使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走上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三是加大综合治理,全面开展环境整治。重点抓好水污染治理、饮用水源保护、固体废弃物治理、人畜粪便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对污染和破坏农村环境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全面落实农村环保“以奖促治”政策措施,率先针对重点流域、区域和问题突出地区开展集中整治,着力解决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如:清理积存垃圾和其他有碍观瞻的杂物以及污水,重点治理农村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倒乱流、乱种乱养、乱贴乱画等“十乱”现象。
四是设立环治基金,建立环保长效机制。加大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的资金投入,并建议设立专项基金,重点解决所辖地区污水和生活垃圾的处理。有条件的乡镇应该征收垃圾处理费,设专(兼)职乡村环卫人员,担负一定范围的保洁和环境卫生监督职责。同时,成立专门的农村基层环保管理机构,建立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处理好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保护饮用水水源。要积极探索农村保洁有偿收费制度,采取政府投、乡镇帮、村级为主的方式,确保农村环卫整治和保洁工作有经费保障。
Ⅵ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有什么好的方式方法
首先你要让大家知道 自己所处的环境是多么的美好,比起大城市来说。
然后要告诉大家环境的重要性 如果不重视 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最后是公共的配合 尤其是环境的配合。 你想: 把垃圾筒放在那,谁愿意把垃圾扔到外面,弄得臭气熏天啊。 农村整治还是有好处的,大家都很淳朴,容易配合,人少,容易监督改正(劝别人的时候语气和善点)。 一来二去,形成了习惯就简单多了。 习惯最多两个月就能养成。
重点在于有没有配套设施,垃圾筒里垃圾的处理,以及养成习惯。
还有就是垃圾(), 尽量减少产生垃圾,农村的生物垃圾很多可以循环利用的,比如沼气池之类的。 多数垃圾还是化肥,城市回来探亲时候带的塑料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