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病害治理
① 园林\道路绿化有哪些植物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主要考虑艺术效果和功能效果。 1.乔木的选择。 乔木在街道绿化中,主要作为行道树,作用主要是夏季为行人遮荫、美化街景,因此选择品种时主要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1)株形整齐,观赏价值较高(或花型、叶型、果实奇特,或花色鲜艳,或花期长),最好叶秋季变色,冬季可观树形、赏枝干; (2)生命力强健,病虫害少,便于管理,管理费用低,花、果、枝叶无不良气味; (3)树木发芽早、落叶晚,适合本地区正常生长,晚秋落叶期在短时间内树叶即能落光,便于集中清扫;(4)行道树树冠整齐,分枝点足够高,主枝伸张、角度与地面不小于30度,叶片紧密,有浓荫;(5)繁殖容易,移植后易于成活和恢复生长,适宜大树移植;(6)有一定耐污染、抗烟尘的能力;(7)树木寿命较长,生长速度不太缓慢。目前应用 较多的有雪松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D1%A9%CB%C9、法桐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B7%A8%CD%A9&z=0、国槐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B9%FA%BB%B1&z=0、合欢、栾树、垂柳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B4%B9%C1%F8&z=0、馒头柳、杜仲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B6%C5%D6%D9&z=0、白蜡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B0%D7%C0%AF&z=0等。 2.灌木的选择 。灌木多应用于分车带或人行道绿带(车行道的边缘与建筑红线之间的绿化带),可遮挡视线、减弱噪声等,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枝叶丰满、株形完美,花期长,花多而显露,防止过多萌孽枝过长妨碍交通; (2)植株无刺或少刺,叶色有变,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内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树形和高矮; (3)繁殖容易,易于管理,能耐灰尘和路面辐射。应用较多的有大叶黄杨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B4%F3%D2%B6%BB%C6%D1%EE&z=0、金叶女贞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BD%F0%D2%B6%C5%AE%D5%EA&z=0、紫叶小蘖、月季、紫蔽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D7%CF%DE%B1&z=0、丁香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B6%A1%CF%E3&z=0、紫荆、连翘等。 3.地被植物的选择。目前,大多数城市主要选择冷季型草坪作为地被植物,根据气候、温度、湿度、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草坪草种是至关重要的;另外多种低矮花灌木均可作地被应用,如棣棠等。 4. 草本花卉的选择。 一般露地花卉以宿根花卉为主,与乔灌草巧妙搭配,合理配置: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只在重点部位点缀,不宜多用。 道路绿化中行道树种植设计形式 (1)树带式。交通、人流不大的路段,在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留出一条不加铺装的种植带,一般宽不小于1.5米,植一行大乔木和树篱,如宽度适宜,则可分别植两行或多行乔木与树篱;树下铺设草皮,留出铺装过道,以便人流或汽车停站。 (2)树池式。在交通量较大,行人多而人行道又窄的路段,设计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空地,种植花草树木,形成池式绿地。正方形以边长1.5米较合适,长方形长、宽分别以2米、1.5米为宜,圆形树池以直径不小于1.5米为好;行道树的栽植点位于几何形的中心,池边缘高出人行道8厘米--10厘米,避免行人践踏,如果树池略低于路面,应加与路面同高的池墙,这样可增加人行道的宽度,又避免践踏,同时还可使雨水渗入池内;池墙可用铸铁或钢筋混凝土做成,设计时应当简单大方。 行道树种植时,应充分考虑株距与定干高度。一般株行距要根据树冠大小决定,有4米、5米、6米、8米不等,若种植干径为5厘米以上的树苗,株距应定为6米--8米为宜;从车行道边缘至建筑红线之间的绿化地段,统称为人行道绿化带,为了保证车辆在车行道上行驶时,车中人能够看到人行道上的行人和建筑,在人行道绿化带上种植树木,必须保持一定的株距,一般来说,株距不应小于树冠的2倍。 城市干道的植物配置 城市干道具有实现交通、组织街景、改善小气候的三大功能,并以丰富的景观效果、多样的绿地形式和多变的季相色彩影响着城市景观空间和景观视线。城市干道分为一般城市干道、景观游憩型干道、防护型干道、高速公路、高架道路等类型。各种类型城市干道的绿化设计都应该在遵循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根据美学特征和人的行为游憩学原理来进行植物配置,体现各自的特色。植物配置应视地点的不同而有各自的特点。 (1)景观游憩型干道的植物配置 景观游憩型干道的植物配置应兼顾其观赏和游憩功能,从人的需求出发,兼顾植物群落的自然性和系统性来设计可供游人参与游赏的道路。有“城市林荫道”之称的肇嘉浜路中间有宽21米的绿化带,种植了大量的香樟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CF%E3%D5%C1&z=0、雪松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D1%A9%CB%C9&z=0、水杉、女贞等高大的乔木,林下配置了各种灌木和花草,同时绿地内设置了游憩步道,其间点缀各种雕塑和园林小品,发挥其观赏和休闲功能。 (2)防护型干道的植物配置 道路与街道两侧的高层建筑形成了城市大气下垫面内的狭长低谷,不利于汽车尾气的排放,直接危害两侧的行人和建筑内的居民,对人的危害相当严重。基于隔离防护主导功能的道路绿化主要发挥其隔离有害有毒气体、噪音的功能,兼顾观赏功能。绿化设计选择具有耐污染、抗污染、滞尘、吸收噪音的植物,如雪松、圆柏、桂花、珊瑚树、夹竹桃等,采用由乔木群落向小乔木群落、灌木群落、草坪过渡的形式,形成立体层次感,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和景观效果。 (3)高速公路的植物配置 良好的高速公路植物配置可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丰富的植物景观也为旅客带来了轻松愉快的旅途。高速公路的绿化由中央隔离带绿化、边坡绿化和互通绿化组成。中央隔离带内一般不成行种植乔木,避免投影到车道上的树影干扰司机的视线,树冠太大的树种也不宜选用。隔离带内可种植修剪整齐、具有丰富视觉韵律感的大色块模纹绿带,绿带中选择的植物品种不宜过多,色彩搭配不宜过艳,重复频率不宜太高,节奏感也不宜太强烈,一般可以根据分隔带宽度每隔30~70米距离重复一段,色块灌木品种选用3~6种,中间可以间植多种形态的开花或常绿植物使景观富于变化。 边坡绿化的主要目的是固土护坡、防止冲刷,其植物配置应尽量不破坏自然地形地貌和植被,选择根系发达、易于成活、便于管理、兼顾景观效果的树种。 互通绿化位于高速公路的交叉口,最容易成为人们视觉上的焦点,其绿化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大型的模纹图案,花灌木根据不同的线条造型种植,形成大气简洁的植物景观。另一种是苗圃景观模式,人工植物群落按乔、灌、草的种植形式种植,密度相对较高,在发挥其生态和景观功能的同时,还兼顾了经济功能,为城市绿化发展所需的苗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园林绿地内道路的植物配置 园林道路是全园的骨架,具有发挥组织游览路线、连接景观区等重要功能。道路植物配置无论从植物品种的选择上还是搭配形式(包括色彩、层次高低、大小面积比例等)都要比城市道路配置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自由生动。 园林道路分为主路、次路和小路。主路绿化常常代表绿地的形象和风格,植物配置应该引人入胜,形成与其定位一致的气势和氛围。如在入口的主路上定距种植较大规格的高大乔木如悬铃木、香樟、杜英、榉树等,其下种植杜鹃、红花木、龙柏等整形灌木,节奏明快富有韵律,形成壮美的主路景观。次路是园中各区内的主要道路,一般宽2~3米;小路则是供游人在宁静的休息区中漫步,一般宽仅1~1.5米。绿地的次干道常常蜿蜒曲折,植物配置也应以自然式为宜。沿路在视觉上应有疏有密,有高有低,有遮有敞。形式上有草坪、花丛、灌丛、树丛、孤植树等,游人沿路散步可经过大草坪,也可在林下小憩或穿行在花丛中赏花。竹径通幽是中国传统园林中经常应用的造景手法,竹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常绿,清秀挺拔,具有文化内涵,至今仍可在现代绿地见到。 城市道路绿化的布置形式 城市道路绿化的布置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断面布置形式是规划设计所用的主要模式,常用的城市道路绿化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一板二带式。这是道路绿化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即在车行道两侧人行道分隔线上种植行道树。此法操作简单、用地经济、管理方便。但当车行道过宽时行道树的遮荫效果较差,不利于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混合行驶时的交通管理。 (2)二板三带式。在分隔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中间绿化,并在道路两侧布置行道树。这种形式适于宽阔道路,绿带数量较大、生态效益较显著,多用于高速公路和人城道路绿化。 (3)三板四带式。利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三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四条绿带。此法虽然占地面积较大,但其绿化量大,夏季蔽荫效果好,组织交通方便,安全可靠,解决了各种车辆混合互相干扰的矛盾。 (4) 四板五带式。利用三条分隔带将车道分为四条而规划为五条绿化带,以便各种车辆上行、下行互不干扰,利于限定车速和交通安全;如果道路面积不宜布置五带,则可用栏杆分隔,以节约用地。 (5)其它形式。按道路所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特点,因地制宜地设置绿带,如山坡、水道的绿化设计。 道路绿化作为城市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道路绿化也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精神内涵,因此,城市的道路绿化是应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点问题,相信只要我们能在这个问题上多努力,我国的城市道路建设将出现新的面貌,城市景观得以发展,城市内涵也会得到提升。
② 高速公路隧道病害实例
可以找一个高寒地带的隧道(比如青藏铁路),由于严寒造成隧道内混凝土开裂、深水、不均匀沉降,等等都行。然后再列举治理措施,比如保温、降低高程。。。
③ 为什么很少有高速公路用钢筋混凝土来做路面
众所周知,我们常见的路面材料一般有两种,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两种。高速公路不用混凝土来做路面的原因是: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行车舒适性不好
1.首先就是沥青路面有良好的弹性和可塑性,以及更更强的摩擦力,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能产生更大的附着力,尤其湿滑路面不容易打滑。
2.沥青路面相对比较容易清理,维护成本也要比混凝土路面低很多,易于路面的修补。
3.沥青路面行驶的舒适性更好,大家可能走过城镇乡村的一些水泥路,速度不快但都会产生较大的轮胎胎噪,而高速公路动辄100km/h的时速产生的噪音会更多,同时对颠簸的传递会更直接明显,而这方面无疑沥青路面表现更好。
4.混凝土路面对地基的要求会更高,由于是刚性的路面,沉降会对它有很大的破坏,而且维修并不方便。
这也就是同样重量的路面建设,沥青材料的价格是普通混凝土的2-3倍,但高速公路依然坚持使用沥青路面的原因。
④ 高速公路桥梁病害处置工程多少钱一公里
XX高速公路桥梁病害维护工程
施 工 合 同
甲方: XX高速公路第 标段项目部 乙方:XX
丙方:XX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
XX高速公路在2014年的桥梁检测中发现,本标段部分桥梁梁体存在竖向裂缝病害,影响到桥梁使用的耐久性和使用性。为保证XX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营,XX对本标段相关桥梁病害进行维护施工。为了“优质、高效、安全”的完成本标段桥梁病害维护工程任务,经三方协商同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条例》有关规定,并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特签订本合同以资共同遵守。
第一条:工程概况
1.1 工程名称:XX高速公路桥梁病害维护工程 1.2 工程地点:XX高速公路第 标段 1.3 承包范围及工程量:梁板粘贴钢板 1.4 承包方式:总价承包
1.5 工期:本工程自2014年10月 1日开工。于2014年 10 月 30 日竣工 1.6 工程质量标准:符合国家相关通用工程质量标准。
1.7 工程价款:甲乙双方协商合同总价合计人民币大写: 元整(¥ 元)。
第二条甲方权利、义务
2.1 指派专人为甲方驻地代表,负责合同履行,对工程质量,进度进行监督检查,办理验收,登记手续及其他相关事宜。
2.2 甲方承担XX高速公路第 合同段内所有针对乙方的权利及义务。 2.3 在乙方进驻施工现场后,甲方应委托丙方结算、支付合同价款于乙方。 第三条
乙方权利、义务
3.1 按设计施工图文件要求安排施工和进度计划。
3.2 成立XX高速公路桥梁病害维护工程项目部。按要求组织施工,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施工任务,解决由乙方负责的各项事宜。
3.3 严格执行现行施工规范,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施工,做好各项关键工程
工序的质量检查记录。
3.4 工程交接完成前,负责对现场的设施和工程成品进行保护。
3.5 乙方在开工前要向甲方提供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并严格依照安全操作规程,做好安全保护工作。
3.6施工期间要强化安全意识,确保桥梁安全运营。 第四条 丙方工作
4.1委派专人为丙方驻工地代表,负责合同履行,对工程质量、进度进行监督检查,办理验收、登记手续、工程计量及工程款结算事宜。
第五条 关于工期的约定
5.1 甲方要求比合同约定的工期提前竣工时,应征得乙方同意。
5.2 因乙方责任不能按期开工或中途无故停工,影响工期,工期不顺延。 5.3 因工程施工期间发生不可抗拒力影响,如天气突变、地震等不能满足正常施工要求,乙方可以要求工期相应顺延。
⑤ 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的常见病害有哪些
1 .路堤沉陷 塌方路基
下沉导致断面尺寸改变的病害现象称为路堤沉陷。专沉陷是不属均匀的,严重时会破坏局部路段造成交通中断。它有路堤本身的下陷和地基的沉陷两种。
2 .路基边坡的塌方
边坡的塌方是常见的病害 ,也是水毁的普遍现象,尤其在山区新建公路上,几乎是普遍的病害现象。塌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剥落、碎落、滑塌和崩塌。
3 .路基沿山坡的滑动
在较陡的山坡上填筑路基,如果原地面较光滑,未经处理,坡脚处又没进行必要的支撑,特别在受到水的浸润后,填方路基与原地面之间摩阻力减小,在荷载、自重作用下,有可能使路基整体或局部沿地面移动,使路基失去整体稳定性。
4 .不良的地质水文条件造成的路基破坏
如巨型滑坡、泥石流、地震、特大暴雨等,都可以导致路基的大规模毁坏。在公路勘测中,要求尽可能避开这些地区或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保证公路的正常使用。
⑥ 高速公路涵洞的病害检查
(1)麻面
①现象:混凝土表面局部有缺浆,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和石子外漏。
②原因分析:
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后,出现麻面。
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引起麻面。
模板接缝不严实,浇筑混凝土时缝隙漏浆,出现麻面。
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③预防措施:
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脱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
(2)蜂窝
①现象:局部混凝土砂浆、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②原因分析:
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砂石、水泥材料计量不准确,或用水量不准确,造成砂浆少、碎石多。
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和均匀,混凝土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未按操作规程浇筑混凝土,造成混凝土离析。
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浇筑,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因漏振造成蜂窝。
模板空隙未堵好或模板不牢固,振捣混凝土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形成蜂窝。
③预防措施
混凝土配料时严格按配合比计量,经常检查计量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
混凝土拌和均匀,颜色一致,最短搅拌时间符合规定。
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m。如超过,要采取串筒、溜槽等措施。
混凝土分层振捣,分层厚度不超过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振捣混凝土拌和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对轻骨料拌和物,则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倍。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大于振捣器有效半径的1/2,为保证上下混凝土结合良好,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cm。
混凝土浇捣时,必须掌握好振捣时间,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
浇注混凝土时,经常检查模板、支撑、接缝等情况,发现有模板走动,立即处理。
(3)孔洞
①现象:混凝土结构内有空隙或蜂窝特别大。
②原因分析
在钢筋密集处或预埋件处,混凝土浇筑不密实,未充满模板而形成孔洞。
未按顺序振捣混凝土,产生漏振。
混凝土离析,碎石成堆或严重跑浆,形成特大蜂窝。
未按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认真操作,造成孔洞。
有木块和杂物等掉入混凝土中。
不按规定下料,一次下料过多,振捣器振动作用半径达不到,出现特大蜂窝和孔洞。
③预防措施
在钢筋密集处,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筑,并认真振捣密实,机械振捣有困难时,采用人工捣固配合。
⑦ 8月份高速公路苗木容易发生什么病虫害
一切要提前预防。打农药、杀菌、杀虫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