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纪委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方案
㈠ 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有哪些问题
形成“公安为主、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群众参与、强化排查、重点整治”工作机制
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动员全社会参与,狠抓基层基础工作,着力解决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的问题,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㈡ 辅警年度工作总结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谨代表个人及在**县***镇派出所实习的五名同学,向**县公安局和***派出所的各级领导对我们实习工作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镇是**县的北大门,紧邻***,是一块人杰地灵、物产丰富的风水宝地。其中,手抓羊肉和毒贩子更是闻名遐迩。而***派出所作为**县唯一一个公安部一级派出所,在维护社会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我为自己能进入这样一个先进集体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经过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使我对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学到了许多课堂之外的知识,业务技能得到显著提高,“立党为公,执法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在心中根深蒂固。这与各级领导对我的照顾关怀、指导教育是分不开的。下面,我就已经结束的第一阶段实习工作作以总结: 一、群众工作是公安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最初的工作中,我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五条禁令》,不在工作时间饮酒,不酒后驾车,不参与赌博,从而疏远了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走了“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路线。为了搞好群众工作,真正做到令群众满意,在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批评的基础上,根据所长的指示,我痛定思痛,痛下决心改正了以前只喝啤酒不喝白酒的不良习气,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在白酒这一新领域苦练基本功,痛下真功夫。奋发图强,知难而上。除每周周五、周六、周日积极参加所里举办的白酒竞赛外,业余时间不定期的在实习警员和协警中组织啤酒比赛,借以交流拳术,切磋酒量,形成一股赶、比、超的学习新高潮。高标准严要求,真正做到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经过不懈努力,创造出一人喝翻四个农民兄弟后仍能驾车处警的光辉业绩。切实拉近了和群众之间的距离,密切了警民关系。并提前完成了所长制定的四个月后成酒家的任务。为此,所里各级领导对我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通过民主选举,二00八年一月一日,所长签署一号所长令,任命我为新一届***派出所的“酒主席”。 二、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这一根本路线,我不畏严寒,不顾疲劳,跟着所长走门串户,做到了住在所里,吃在农家。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针对辖区内特点,我及时制订了工作计划,将夜间巡逻的重点放在了羊肉馆子里,在确保夜间安全的同时又拉动了***镇的经济增长。被群众亲切的称为“百姓的贴心人”。 三、在生活上,继续发扬我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每日坚持饮用貌似优酸乳的井水,坚持食用一日三餐的咸菜(咸菜稀饭、咸菜面片、咸菜拉条、咸菜臊子面……),并保证一天至少上四次厕所,既排除了体内毒素还自己一身轻松,又为来年春耕大会战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肥。我的事迹被所里树为典型,并授予我“毛主席的好战士”荣誉称号。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也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前不久发生的兄弟俩提着菜刀干仗一案。当时考虑到被害人的女儿与我岁数相当又容貌娇好,为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案情,我决定牺牲自己,以个人名义打入其家庭内部。但由于种种原因,未遂。这说明我的群众工作做的还不够好,业务水平还有待于提高。第一阶段的实习工作已经结束,第二阶段的实习即将开始,面对新挑战,新压力,我将继续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学习、深刻体会十七大精神,努力抓好自身建设,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以待来年在酒场、情场和官场上有新的突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该文章《辅警个人工作总结范文3篇》来源于出国留学网,网址:https://www.liuxue86.com/a/3361056.html
㈢ 什么是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大整治大排查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改善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社会治安状况,作为大力改善民生、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基础性工作和“平安云阳”建设的攻坚战来抓,始终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动员全社会参与,狠抓基层基础工作,着力解决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的问题,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为我社会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条块联动”原则。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大排查大整治工作以属地为主,部门配合,实行“条块联动”。明确划分条块责任,凡属村(社区)解决的问题,由村(社区)解决;凡属镇部门解决的问题,由镇部门解决。
(二)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从本地实际出发,针对性的开展排大查大整治工作,哪里治安混乱就重点整治哪里,哪些治安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哪些治安问题。
(三)坚持“标本兼治”原则。着眼基层基础建设,因势利导,疏堵结合,以市级“平安社区”创建和“基层基础突破年”为载体,进一步创新管理手段,夯实管理基础,提升服务水平,努力从源头上消除产生治安乱点和突出治安问题的土壤和条件。
(四)坚持“注重实效”原则。通过大排查大整治,找准和整治治安乱点和突出治安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单位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
(五)坚持“严格考核和责任查究”原则。对排查、整治不到位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重大恶性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村(居)、部门,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查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工作重点
(一)重点地区:案件高发区,边界村社,宗族势力作祟的地方,宗教场所,流动人口较多的得分,公路沿线,校园和企业周边等治安不好的地区。
(二)重点行业:容易发生公共安全事故的交通运输和食品药品等行业,以及废品收购站点。
(三)重点场所:娱乐休闲场所,集贸集市,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以及出租房屋等。
(四)重点领域:容易滋生黑恶势力的物流运输、建筑工程、矿产开发等。
(五)重点人群:容易造成现实危害的刑释解教人员、监外执行人员、吸毒人员、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携带艾滋病毒的违法犯罪人员等。
四、主要措施
(一)全面深入开展大排查活动。3-4月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大排查阶段。我镇要按照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经常性地开展辖区内的社会治安大排查,了解和掌握我镇境内的治安乱点和突出治安问题,查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广泛收集和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群众反映;通过发布公告、设置举报电话和建立奖励制度等,组织发动群众检举揭发违法犯罪行为和突出治安乱点、治安问题。镇安监办要联合各村居两委逐村逐户地排查,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任何“死角”和“盲点”,切实摸清辖区内存在的矛盾纠纷和治安混乱区域部位,摸清可能引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安全隐患,摸清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治安问题和导致混乱的原因。
(二)集中开展大整治行动。5-9月确定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大整治阶段。实行社会治安重点区域台帐管理,根据问题的性质和管辖权限分类建立台帐,落实人员管理,明确整改时限。坚持排查和整治两手抓。对排查出的治安混乱地区和治安突出问题,要认真查找分析原因,提出工作对策,逐一制定整治方案,逐一落实整治措施,逐一明确责任人。要采取“一个乱点、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和分级挂牌整治的办法,多方联动,集中整治,确保在今年内取得阶段性明显效果。要始终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集中开展专项打击行动;严厉打击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严重暴力犯罪和“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案件;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和团伙犯罪,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和黄赌毒等犯罪活动。对情况复杂,经反复整治,仍得不到解决或效果不明显的地方,要及时向镇领导小组汇报,由镇党委政府组织强有力的工作组驻点整治。
(三)着力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镇村组三级社会治安防控网络作用。进一步规范义务治安巡防员、治安信息员、平安建设志愿者、护楼守院队等相关人员的管理、培训工作,充分发挥群防群治作用。
(四)注重源头治理。把解决和改善治安重点整治地区群众民生问题作为重要工作,特别是要帮助在生产、生活方面有困难的村(居)民和流动人员改善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排查整治成果,不断减少诱发违法犯罪和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不利因素,努力建设新型社会。
(五)切实加强对以流动人口为重点的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要按照“公平对待、服务至上、合理引导、完善管理”的原则,大力推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创新。要有针对性地做好无业人员、生活困难人员以及不在学、无职业等重点青少年的教育、服务和救助工作;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做好吸毒人员的排查、登记、管控和挽救工作;加强对有现实危害和暴力恐怖倾向的高危人员、容易肇事惹祸的精神病人的管控工作。
(六)大力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巩固我镇平安建设成果,继续深入推进“平安细胞”创建,完善镇“六位一体”运行机制,村社“七位一体”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他们在化解矛盾和维护稳定工作中的作用。
(七)建立健全大排查大整治长效机制。建立定期例会制度,及时通报工作进展,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和重大情况;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切实做到对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早预防、早控制、早解决;建立台帐管理机制,对社会治安重点地区中的各类重点人员、安全隐患、矛盾纠纷等进行分级分类,逐一进行登记造册;建立进度报告制度,镇要做到每半月向县整治办上报排查整治情况。
(八)认真开展验收总结工作。10月为验收总结阶段。要认真总结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开展情况,尤其要总结出好的经验和做法,镇综治办于10月25日前书面报给县整治办。
㈣ 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机制有什么内容
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机制建设:
1、工作例会制度;
2、信息报送制度;
3、挂钩联系制度 ;
4、督查指导制度;
5、目标责任制度;
6、考核评估制度;
7、责任追究制度;
8、台帐管理制度 ;
㈤ 什么是社会治安重点地区
社会治安重点地区
具有黑恶势力特点的严重犯罪区域;流动人口聚居区;刑事案件上升、治安案件高发、“两抢一盗”等侵财性案件多发的区域;拐卖儿童妇女犯罪案件多发区域;“非法组织”等邪教活动和非法宗教活动突出的区域;治安复杂的村(居);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突出的区域;网吧、娱乐场所等高危重点人员经常出入的区域;治安问题突出的建筑工程工地;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领域;无照经营、欺行霸市、强揽工程、非法阻挠施工、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及黑市交易等问题突出的区域;强买强卖、强讨强要等问题屡治不绝的区域;交通秩序混乱、事故多发的路段;严重破坏铁路运输安全的区域;学校周边治安混乱区域;存在重大消防隐患区域;其他群众和新闻媒体反映强烈的区域。
㈥ 如何强化属地责任,加强社会面治安巡逻防范和对重点地区,重点部位的防范控制
制定好责任归属措施
安排好人员的配合
划分各自的责任区域
㈦ 公安局有几个部门组成
以公安局为例:
一、职能部门
1、办公室 2、政工科 3、计算机安全监察科 4、法制科 5、警务督察大队 6、信访科 7、武警中队;
二、直属机构
1、110指挥中心(副科级) 2、交通警察大队(副科级) 3、巡逻警察大队(副科级) 4、刑事警察大队(副科级) 5、经济犯罪侦查大队(副科级) 6、治安警察大队(副科级)7、国内安全保卫大队(副科级) 8、禁毒警察大队;
三、下属机构
1、看守所 2、行政拘留所 ;
四、派出机构
1、派出所;
(7)县纪委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方案扩展阅读:
公安局承担公安机关的工作职责: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防范、打击恐怖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管理交通、消防、危险物品;管理户口、居民身份证、国籍、出入境事务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旅行的有关事务;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场所和设施;管理集会、游行和示威活动;监督管理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工作;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治安保卫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
参考链接:公安局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