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中国管理与治理

中国管理与治理

发布时间: 2020-12-27 23:00:42

❶ 中国古代王朝治理有何特色

第一,中国古代的治理之道重视以民为本。

在研究中国古代王朝的发展和更替时不难发现,中国古代凡是强盛和开明的王朝,基本上都是重视“以民为本”的,文帝景帝时的“文景之治”,隋文帝时的“开皇之治”,李世民时的“贞观之治”,李隆基前期的“开元之治”等,都是重视惠民政策,关注民生状况的。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比较明确的民本观念。《尚书》所坚持一个基本理念就是强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在总结国家兴亡的经验时分析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于是,孟子得出儒家治国的基本理念,他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离娄上》)这是先秦诸子最为明确的关于治国的基本要领。这一“民贵君轻”的理念影响了中国古代长时期的治国方略,成了历代明智君王管理国家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而这一原则到了唐代,便演化为魏征、李世民关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君民关系理论,是形象而深刻地阐明了“以民为本”的治理理念。

其实,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很早就知道国家治理必须以富民为本,早在春秋时期,管仲在论述国家治理方略时就强调:“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管子·治国》)在那么早的时期就明确提出治国必先富民的治理理念,这是很难得的。

❷ 中国的管理学大师有谁

周三多,大多高校都用他的《管理学原理》我只知道他一个,剩下的是我从网络回搜的。答 包国宪 研究专长:虚拟企业和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等
郭道扬 研究专长:会计史、宏观会计学等
赵曼 研究专长: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等
徐二明 研究专长 战略管理等
李维安教授(公司治理)李新春教授(家族企业)黎建强教授(运营管理)王方华教授(公司战略)赵曙明教授(人力资源)张维迎教授(企业管理)

❸ 怎么理解中国与西方社会治理的差异

西方人是以治理国家的方式管理企业、家庭;中国人是以管理家庭的方式治理企业、版治理国 家。权

具体如下:

一、管理治理“整体模式”不同

西方管理注重个性培养,以激发个体动机为主,满足员 工个人需要为主。重视生产效率、科学制度、个人成就 的管理风格。

中国式管理特点具有培养和重视员工集体主义精神和团体合作精神,激励方式建立在共同目标的实现,从而获得个人价值的体现和各类需要的满足。强调群体意识,协商共识、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

二、管理治理“对象”不同

西方管理中“人性本恶”的管理思想让西方的管理者眼中 的管理对象是对恶的管理。侧重于有奖有罚、分工明确、 标准作业。东方社会重人治、重感化;轻法治、轻惩戒。

中国式管理侧重员工是可以教化的,管理对象是能被感悟的。关系和面子相对于法律法规对员工的约束力更强 大。管理所关注的就是人际的和谐关系。

三、管理治理之“情理法”不同

西方式管理重程序、重法理,其关注程度顺序是:法、 理、情。不存在说情和关系管理,以管理国家的方式来 管理企业和家庭。

中国习惯以管理家庭的方式来管理企业和国家,重态度、重情理,其关注程度顺序是:情、 理、法。

❹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何重大意义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味着什么?
第一,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将更好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
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国家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有着自己的鲜明特点和显著优势。
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党和国家实行的民主集中制,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有党和政府强有力的社会动员组织能力,有全国一盘棋的互助协作机制等,这些都是我们的制度优势。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决不能否定和丢弃我们制度的优势,恰恰相反,是要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把各方面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
第二,意味着我国将进一步摆脱传统人治社会的影响,大踏步走向现代法治社会。
法治是现代国家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使我国真正实现从传统人治社会向现代法治社会转变,这将是意义更为深远的历史性转变。
第三,意味着我们将构建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人类社会制度文明作出更大贡献。制度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一样,是人类文明的基本形态之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发展变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既积极借鉴人类制度文明有益成果,又决不照搬别国制度模式,努力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总起来说,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为了国家长治久安。

一、什么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我们所说的国家治理,就是党领导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我们所说的国家治理体系,就是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它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这些构成了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依托。
我们所说的国家治理能力,就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能力,也就是制度执行力。这种能力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治理能力的关键是人的素质,特别是干部素质。提高治理能力关键是全面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特别是建设适应现代化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什么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国家治理体系=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其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
国家治理能力=制度执行力=改革发展稳定能力+内政外交国防能力+治党治国治军能力等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国家治理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依照我国宪法,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治理的主体,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党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担负着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使命,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必须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社会治理的主要方式:
一是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二是依法治理,加强法制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
三是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
四是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

❺ 我国实施公司管理的目标是什么,与西方国家治理有何不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对于中国的政治发展,乃至整个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来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内涵本质强调“国家治理”而非“国家统治”,强调“社会治理”而非“社会管理”,不是简单的词语变化,而是思想观念的变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政治理念,表明我们党对社会政治发展规律有了新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要创新,也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向执政党的重要理论标志。从实践上说,治理改革是政治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也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势必要求对国家的行政制度、决策制度、司法制度、预算制度、监督制度等进行突破性的改革。从理论上说,治理的概念不同于统治的概念,从统治走向治理,是人类政治发展的普遍趋势。“多一些治理,少一些统治”是21世纪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变革的重要特征。从政治学理论看,统治与治理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区别。其一,权力主体不同,统治的主体是单一的,就是政府或其他国家公共权力;治理的主体则是多元的,除了政府外,还包括企业组织、社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等。其二,权力的性质不同,统治是强制性的;治理可以是强制的,但是协商的。其三,权力的来源不同,统治的来源就是强制性的国家法律;治理的来源除了法律外,还包括各种非国家强制的契约。其四,权力运行的向度不同,统治的权力运行是自上而下的,治理的权力运行可以是自上而下的,但是平行的。其五,两者作用所及的范围不同,统治所及的范围以政府权力所及领域为边界,而治理所及的范围则以公共领域为边界,后者比前者要宽广得多。

❻ 国家管理向国家治理提法的转变有何意义

“治理”和“国家治理”的提出,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提升执政能力、回应广大人民群众更高期待的必然要求,也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5年来的经验总结、对各领域改革目标的科学提炼,是中国应对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一般说来,作为一个执政党和人民的政府,实现对国家事务的管理,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即从“管理”到“治理”再到“服务”。
这个治理是什么意思呢?它强调多主体,大家都是主体,国家管理者,这是主体。现在我们的人民也是社会的主体,还有各组织、各单位,都是参加管理的一个方面的角色,都是主体之一,所以这是从过去的一个主体变为多主体。“管理”常常是单向度的,突出政府的行政权威;而“治理”则是系统的、体系化的,包含着群众的自治、社会的自治和具有反馈回路的,主张更多发挥NGO组织的调节作用。第四,结果上的差异,“管理”必致官本位,“治理”要求民本位。因此,所谓“治理”,是指多元的、扁平化的、系统的机制,是传统“管理”机制的一种提升。
意义:从“统治”到“治理”,这种理念的变迁强调了对人权的重视和对公权力的约束。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治理方式的法治化,即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法治中国包括了三个维度: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这三个维度都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基本标志。
思路:(一)精良的制度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制度是用以减少人们行为不确定性的规范和安排。在一个环境异常复杂的国家执政,中国共产党必须充分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要看到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价值:制度是国家治理行为能否有效开展、治理绩效能否顺利实现的基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治理的发展方向、进程和质态。科学、合理和健全的制度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源泉和动力,制度化水平越高,越有助于国家治理能力的提高。因此,构建符合中国国情、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契合社会发展需求、与国际先进治理经验相融合的现代治理制度,是提升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基础。
(二)合理的结构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支柱。一个组织能否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同其结构是否合理密切相关。实践表明,治理能力的充分发挥是建立在合理的治理结构的基础之上。期待不合理的结构能释放出较高的效能,几乎是妄谈。当前我们的治理能力之所以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同治理结构不够科学合理直接相关。

❼ 中国三大管理学家是哪三个

1、石滋宜
现任全球华人竞争力基金会董事长、全球华人企业顾问中心(北京)董事长。余年,石博士奔走于世界各地,拥有台湾“竞争力之师”的美誉。其领导的台湾“中国生产力中心”被世界银行命名为“培训辅导机构典范”,仅在台湾,每年训练人次85000,辅导企业400家。

在内地首批推出的有《经营DNA》、《竞争力》、《CEO智慧》三本著作,其中《经营DNA》是石先生向大家重点推荐的中小企业管理培训宝典。

2、曾仕强

曾任台湾智慧大学校长、台湾交通大学教授以及中国统一建设促进会理事长,专研中国式管理数十载,在我国台湾、内地及东南亚各国主讲中国式管理、大易管理数千场次,广受赞誉。他被业界誉为:华人三大管理学家之一,最受企业界人士欢迎的十大名嘴之一。

推出了一系列有关中国式管理的培训教材《中国式管理》、《中国式管理行为》、《管理思维》、《管理大道》等著作。

3、白崇贤
曾担任华人首富蔡万霖、印尼富豪林绍良、泰国正大集团、马来西亚金狮集团、中国顶新集团、欧迪芬集团的企管顾问,现又协助海南岛椰风食品公司、希望集团攀登事业的高峰。

已在台湾、东南亚、日本及欧洲等地区成功举办了上千场讲座,受益听众逾三十万人;荣获"1996年台湾最杰出企业家"奖。其著作有《迈向另一座高峰》、《超越颠峰》、《新头脑风暴》等。

(7)中国管理与治理扩展阅读:

管理学研究内容:

从管理的二重性出发,着重从三个方面研究管理学:

1、从生产力方面:研究如何合理配置组织中的人、财、物,使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的问题;研究如何根据组织目标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合理地使用各种资源,以求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问题。

2、从生产关系方面:研究如何正确处理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以及各种管理体制等问题;研究如何激励组织内成员,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组织目标而服务。

3、从上层建筑方面:研究如何使组织内部环境与其外部环境相适应的问题;研究如何使组织的规章制度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保持一致的问题,从而维持正常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❽ 古代地方管理体制对今天中国地方治理有什么启示

我们要借助古代的地方管理制度,但是同时也要根据今天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

❾ 中国哪个高校有应急管理及风险治理专业

国内还没有高校单设应急管理及风险治理专业。
所知道,如果是政府应急管理方面,中央财经大学的行政管理及公共管理专业偏重于应急管理这个方向;如果是金融方面,该校有金融风险管理专业方向的招生。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