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蝗虫的药
『壹』 杀灭蝗虫该用什么药
蝗虫的危害一般不必用杀虫剂防治,原因有二:
一是,蝗虫多为集群危害,如果蝗灾一旦形成,一般损失也就定型了。人为扑杀可以降低次年或后几年的爆发几率。
二是,蝗灾多与旱灾相伴而生。大旱年份之后,若雨量持续偏少,则爆发蝗灾的几率倍增。若要防治,必是举全省,甚至全国之力,统防统治,同时还要结合农事操作、垦荒造林,兴修水利,深翻改土,是一个系统工程。
但是,并不是说蝗虫就没法防治。
首先是,注意预测预报,大蝗灾爆发后,注意查残留虫量;干旱年份查低洼地退水区域的虫卵;夏秋季注意查蝗蝻数。准确的预测预报是防治蝗虫的先决条件。
其次,消灭蝗虫源地。飞蝗蝗区一般地势低洼,有一定倾斜度,土质多为沉积、冲积黏土和盐碱土,有季节性积水,喜随退水后在坡地产卵,植被以芦苇、稗草、茅草、马绊草等禾本科植物为主,杂以碱蓬、蒿子、野扁蓄、黄须等野草,植被覆盖度一般在75%以下。 采用垦荒造林、深翻改土的方法改变地貌和植被构成。就破坏了蝗虫滋生的源地,可有效降低附近地区的蝗灾危害。
最后,做好统防统治,根据测报结果,在蝗灾爆发前,大面积喷洒农药,飞机喷药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六十年代,主要用六六六粉等喷洒,该药剂由于残留问题已经禁用多年。现在可以选用,氧乐果、菊酯类、灭多威 等,触杀性较好的农药大面积喷洒。
蝗虫个体并不难杀死,大多数的杀虫剂都能起作用,关键是种群数量太大,极大的增加了防治难度。
『贰』 什么农药可以杀死蝗虫
杀死蝗虫有很多农药,比如甲基甲胺磷、敌百虫、氯氰菊酯、溴氰菊酯、阿维菌素、内辛硫磷等等都可以,容但是杀蝗虫最好在蝗虫的若虫时候杀的效果好,一是那时蝗虫翅膀还没有长全,飞行能力差,抗药性低,还就是蝗虫的卵是产在地里的,幼虫在地下活动,吃草根等,农药还可以杀死地下害虫。
『叁』 蝗虫的防治用什么药剂配方效果最好
⒈农业防治
⑴兴修水利,做到旱涝无灾。
⑵做到大面积荒滩垦荒种植,改变蝗虫的栖息环境,减少发生基地的面积。
⑶植树造林,改变蝗区小气候,减少飞蝗产卵繁殖的适生场所。
⑷提高耕作和栽培技术,达到控制蝗卵的作用,因地制宜,改变作物的布局,减少蝗害。
⒉生物防治
⑴在蝗灾区,使用高效低毒的农业和生物农药,保护蝗区的捕食性天敌。
⑵大面积施用微孢子虫。
栽培防治。栽培植物前,深翻土壤25至30厘米,通过暴晒、机械损伤、用天敌捕杀等方法破坏虫卵,降低虫口密度。及时清除农田四周杂草,破坏蝗虫的生存环境。
人工捕杀。虫口密度不大时,可组织人工撒网捕杀。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控制虫口密度。蝗虫的天敌如鸟类、蛙类、益虫、螨类、病原微生物等。应多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的环境,增加天敌数量。
化学防治。一是设毒饵防治:在晴天无风时,用麦糖或新鲜碎草、水、40%的氧化乐果乳油以100:100:0.6的比例混合拌匀,每亩用量1.5至2公斤,随配随撒。注意用药后在农田醒目的地方一定要立标牌或派专人看管,不能污染农作物。二是喷施化学药剂:在低龄若虫期喷施1万倍20%灭幼脲1号悬浮乳剂。在高龄若虫和成虫期,常喷施1000倍50%的辛硫磷乳油或50%的杀螟松乳油进行防治。
『肆』 蝗灾出现后,如何治理包括自然治理和药物治理谁详细说说
防治蝗虫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农业防治(生态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这些防治要达到的目标都是消灭蝗虫,避免蝗虫对庄稼的为害。
在防治蝗虫时我们强调要预防为主,因地因时制宜,采取简便、经济有效的方法。所谓的预防为主,就是要尽量在蝗虫大发生之前,或在蝗虫发生程度较低,蝗虫还没有给庄稼造成损失时,及时采取行动,将蝗虫杀死。否则,在蝗虫发生程度严重时采取行动,不但要使用更多的人力和金钱,而且也会给庄稼造成严重的损失。
治理蝗灾方法 :
第一: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主要方法可以归结为三种:
1、减少蝗虫的食物源。很多种蝗虫都吃玉米、小麦、高粱、水稻、谷子等,而不吃大豆、苜蓿、果树等。因此在蝗虫发生地尽量多种植大豆、苜蓿、果树和其它林木,则可以防治蝗虫;
2、减少蝗虫的生存地。有些蝗虫发生地地势较低,我们可以把这样的地块改造成池塘,养鱼、养虾,这样可以使蝗虫的生存地大大减少,也会较好地防治蝗虫;
3、减少蝗虫的产卵地。有些种类的蝗虫,如东亚飞蝗,它喜欢在干燥裸露的地块产卵,我们要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增加植物的数量,使植物覆盖度达到70%以上,这样的地块就不适于蝗虫产卵了,也就可以减轻蝗虫的危害。
第二: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方法目前采用的主要有三种:(1)保护和利用当地蝗虫的天敌控制蝗虫;(2)采用生物农药防治蝗虫;(3)牧鸡和牧鸭防治蝗虫。
保护和利用当地蝗虫的天敌。 蝗虫的天敌很多,包括青蛙、蜥蜴、鸟、真菌、病毒、线虫、捕食性的甲虫、寄生性的蜂类、寄生蝇类等。很多种青蛙或蛤蟆都可以吃蝗虫,如泽蛙、金线蛙、林蛙、黑斑蛙还有黑眶蛤蟆、中华大蛤蟆等;黑斑蛙每天可以捕食蝗蝻135只以上。泽蛙每天可以捕食122多头蝗蝻。蛤蟆每天可以捕食167头蝗蝻。在自然界鸟吃虫是普遍的常识。中国古代很早就有鸟吃蝗虫记载,如在唐代就记载有数千万白鸟取食蝗虫,一晚上就将蝗虫吃尽,庄稼免于受害。我国记载吃蝗虫的鸟有18种,包括海鸥、伯劳、灰喜鹊、喜鹊、草鹭、椋鸟等。我曾经在天津大港水库东亚飞蝗发生基地,观察到有大批海鸥飞到发生程度高的地块捕食蝗虫的情形。蚂蚁、步甲、芫青、雏蜂虻、食虫虻等都是蝗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昆虫,在蝗虫的发生地可以常见到它们捕食蝗虫的情况。而蝗虫的寄生蜂等又是蝗虫的寄生性天敌昆虫。
在自然界中他们可以消灭很大一部分蝗虫,一般可以有效的控制蝗灾的爆发,除非由于某些原因,蝗虫的天敌没有能力控制下蝗虫则大爆发。因此保护和利用好当地的蝗虫天敌,对于控制蝗虫有重要作用。
种植可以招引天敌的植物,如中华雏蜂虻和芫青的幼虫捕食蝗虫的卵,成虫取食花蜜或花,因此可以在蝗虫发生地种植开花植物,为天敌成虫提供补充食物,提高天敌的数量,控制蝗虫;
第三:农药防治:
目前用于防治蝗虫的生物农药有蝗虫微孢子虫、绿僵菌和印楝素。
蝗虫微孢子虫是蝗虫专性的、只有单个细胞的原生动物。蝗虫取食了有微孢子虫的食物后,就可以引起蝗虫得微孢子虫病。经过一段时间后,蝗虫因得病而行动迟缓、不能飞行,产卵量下降,直至死亡。蝗虫一旦得了微孢子虫病,它就成为了传染源,到处传播微孢子虫,而且得了病的蝗虫它产下的卵也带有微孢子虫。这种病可以通过食物污染、蝗虫相互咬食,在蝗虫群中传播,形成长期的流行病,就像是流感一样。因此一次防治后,该病可以在蝗群中流行多年。
『伍』 怎样用生物农药防治草原蝗虫
蝗虫属直翅目蝗总科的害虫。它的种类多、分布广、食性杂。草原蝗虫主要分布在我国十大牧区,多发生在荒漠草原、山地草原、高山草原、草甸草原、盆地和滨湖洼地、沼泽草甸等生境内。由于各地区环境条件的差异,蝗虫的种类及发生规律也不同,一般为多种混合发生。为害草原的主要蝗虫有十几种,主要有亚洲飞蝗、宽须蚁蝗、大垫尖翅蝗、小翅雏蝗、狭翅雏蝗、朱腿痂蝗、西伯利亚蝗、亚洲小车蝗等。
当平均气温为8.33~8.60℃,5cm深的土壤地表温度达到14.54℃,10cm深的土壤地表温度达到13.68℃时,草地蝗虫在阳坡、沟谷、凹地等处孵化。但常因地势、温度、光照等不同而孵化时间不同,历时长达1个月,造成各种蝗蝻龄期的不整齐现象。越冬卵孵化率与土壤湿度有关。一定范围内,土壤湿度大,孵化率高。初孵化的蝗蝻有避光的习性,多栖息在禾本科、莎草科等牧草的根部和杂草丛中。蝗蝻一龄至二龄群集就地觅食为害牧草,三龄后食量大增,进入暴食期,迁移扩散能力逐渐增强。成虫多善跳跃和近距离迁飞,在无风晴朗天气,多趴在禾本科牧草、花苜蓿植株上栖息;在天气炎热的中午或低温时,多栖息在禾本科牧草根部和杂草丛中。
防治草原蝗虫的生物农药主要是印楝素以及类产碱假单胞菌和苏云金杆菌的混合制剂。
(1)印楝素0.3%印楝素乳油登记使用剂量为每公顷有效成分9~13.5克,即每亩200~300克,对水喷雾。(2)类·苏类·苏200亿个活菌/毫升悬乳剂登记制剂使用剂量为每公顷2250~3000毫升,即每亩150~200毫升,对水喷雾。
『陆』 请问防治蝗虫用什么药
蝗虫,抄用氯氟氰菊酯或溴氰菊酯袭或甲氰菊酯或联苯菊酯或百树菊酯或氯氰菊酯等高效低毒的菊酯类农药喷雾防治,效果很好,死得快,死得彻底,控制期长,残留期短,残留量少,不污染环境,不危害人体健康。喷药后15~20分钟即纷纷坠地死亡。
『柒』 蝗虫用什么农药防治
马拉硫磷、敌敌畏等有机磷农药,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菊酯类农版药,对蝗虫均有较好权防效,可以因地制宜选用。丁烯氟虫腈对蝗虫有极强的杀灭活性,广泛适用于水稻等农作物田防治蝗虫。吡虫啉、氟虫脲等药可以用于防治蝗虫。
『捌』 蝗虫用什么药可以打死
金龟子,用氯氟氰菊酯或溴氰菊酯或甲氰菊酯或联苯菊酯或百树菊酯或氯氰菊酯等内高效低毒的菊酯类容农药喷雾防治,效果很好,死得快,死得彻底,控制期长,残留期短,残留量少,不污染环境,不危害人体健康。喷药后15~20分钟即纷纷坠地死亡。
『玖』 杀蝗虫的农药有哪些
蝗虫不同于其它的特种养殖业,养殖它一方面可以变害为宝,增加农民收入,一方面又回增加蝗虫的种量答,形成了潜在危害。必须对它的养殖进行必要的安全管理措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成规模的养殖,按1亩地养殖为标准,在养殖场地四周应建有半米宽的植物染毒隔离带,周围要用铁丝网做围栏,并配有农药喷雾器,杀蝗虫的农药有很多种,可以用75%马拉硫鳞乳油,也可以用2.5%敌杀死等菊酯类杀虫药进行杀灭。养殖户如果不想对蝗虫进行养殖,要进行最后一次的灭绝措施。养殖户不想养殖了,应提前做好准备,在每年的春季5月20号之前不能将养殖棚撤掉,待蝗虫全部出土以后,未成虫之前,用农药将其全部杀死,这样就不会有危害了。养殖户在秋末之前,决定不在养殖了,必须在9月10号之前,即蝗虫没有交配前将其全部出售,或用农药杀死,不得让其在养殖棚内产卵,这样的措施才能保证根除以后的潜在危害,利于养殖蝗虫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