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的危害及治理
『壹』 网络谣言有哪些危害
随着互联网的来发展和普及源程度的提高,中国互联网上发生越来越多的谎言、谣言传播事件,污染了网络环境,扰乱了社会秩序,也严重损害了我国互联网的形象和公信力,引起广大网民和互联网业界的公愤。 网络上谣言的泛滥,危害是很大的,谣言有可能会导致一些无法预知、无法挽回的后果。
传播网络谣言会危害国家的安定,搅乱社会秩序,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例如造谣有强烈地震、宣扬世界末日论,或有恐怖讯息等等
解决互联网谣言问题,首要强调的是责任意识。不管是舆论的发起者还是网站的管理者,甚至围观的网民朋友们,都应该树立责任意识,各自在自己的责任范围内维护好网络秩序,不能让网络谣言肆意传播,甚至危害大多数人。网民朋友们应多加以理性的分析,能够正视网络信息的真实性问题,不过度依赖、不轻信盲从,对于未经证实或难以证实的信息保持理性,就能有效提高对网络谣言的识别力和免疫力,这也就可以让大家免受到网络谣言带来的危害。
『贰』 网络谣言的危害有哪些
传播网络谣言会危害国家的安定,搅乱社会秩序,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例如造谣有强烈地震、宣扬世界末日论,或有恐怖讯息等等
『叁』 网络谣言有哪些危害
1、引发社会震荡,危害公共安全,损害公众利益。由于网络谣言的传播速度快捷,范围广,一旦一些危言耸听的谣言形成了一定规模,就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引起广大网民的慌乱,从而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2、扰乱人们的思想、心理和行为。人们经常是为了一个虚假的谣言而表现种种不适当的行为,尤其是面对有关自己切身利益的谣传,人们就更加失去了理智,失去了判断力,从而从内心深处觉得这就是真的,一传十,十传百,到最后,弄的人心惶惶。
3、破坏政府公信力,损害了政府形象。近年来,各地经济都在飞速发展,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也正如火如荼,建设征地和拆除违法建筑也是政府工作中遇到的一件大难事。
(3)网络谣言的危害及治理扩展阅读:
应对网络谣言的方法:
1、加强主流文化建设。网络谣言是一种文化现象,其本质是腐朽的、低级的、破坏性的文化,而不是健康的、大众的、良性的文化。
2、提高政府公信力。及时发布政府及公共事务、突发事件信息,用正确的信息抵制谣言。当前,各地各部门在加强网站建设上动作很大,但是在维护网站上跟进不平衡。
3、完善公民网络行为法律制度。网络的虚拟性及相关法律创立的滞后性,刺激了一些网络谣言的制造者、传播者的侥幸心理。
『肆』 网络谣言 危害 我们应履行什么义务或如何履行义务
网络的迅猛发展在给信息交流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使谣言“插上了翅膀”。
网络谣言既有针对公民个人的诽谤,也有针对公共事件的捏造。小而言之,网络谣言败坏个人名誉,给受害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困扰;大而言之,网络谣言影响社会稳定,给正常的社会秩序带来现实或潜在的威胁,甚至损害国家形象。
事实与真相是谣言的天敌,只有用事实才能打败谣言。而这需要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共同努力。
法制方面:制网络谣言在内的社会舆论监管纳入法治轨道,形成常态化的监管机制,依法加强互联网管理,依法追究网络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的法律责任;另一方面,加快诚信体系建设,在互联网上倡导诚信意识
对政府以及其他权威机构而言,在发生谣言时,需要在第一时间对外发布信息,用尽可能详实、清晰的事实证据阐释事件的来龙去脉,澄清迷惑,取信于民。信息的公开、透明、及时,是应对包括网络谣言在内的一切公共事件的基本原则。因此,政府及其他权威机构应尽快熟悉和掌握网络工具,熟悉其运作规律。
对公民个人而言,则需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发言之前,应首先考虑自己的发言是否有确凿根据,是否会给他人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不捏造事实,不传播缺乏事实根据的流言蜚语,是每一个有责任感的守法公民的应尽义务。
总之,治理网络谣言理应是一种公共行动,彻底净化网络空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伍』 网络谣言对学生的危害具体事例
网络谣言对学生危害的具体事例:
1、2011年8月,该网站发布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个人所得税征收若干问题规定的公告》,即所谓的《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第47号公告》,被国内多家媒体解读、转载和放大。上海警方以伪造和在互联网上传播国家文件罪拘留了一名行政官员15天。
2、2011年10月,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本科生皮xx以“我很热,重庆的ci事件真的发生了”为题,在网络的转发栏上发帖,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回复。由于没有证据证明皮是故意的,警方拘留了他三天。
3、2011年11月11日,有人在互联网和手机短信中传播消息:新疆艾滋病患者通过滴血食品传播病毒,很多人感染了艾滋病。这一消息一度引起公众恐慌。一些捏造、编造、散布谣言的人被治安拘留。
4、2012年2月21日,一位名叫“mido hemp”的网友发布了“今天的疫苗接种,医生说252家医院被封了,还有非典变异病毒,真是吓人”,在网上迅速传播。保定市公安局新城区分局查处一起传播非典谣言案。涉案人员、网站经营者刘某被劳动教养两年。
5、2012年3月以来,有人在网上捏造、恶意散布所谓“军车进京,北京出事”等谣言,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北京警方拘留了6名在网上编造谣言的人。16家散布谣言、忽视管理的网站被关闭。
『陆』 申论 概括网络谣言危害有哪些 300字
谣言分为有害的谣言和无害的谣言,有害的谣言需要治理,无害的谣言尽可听之任之,顺其自然。网络谣言可以分为政治谣言和非政治谣言,如果二者有害,需要治理,如果二者无害,则无需治理。网络谣言的治理是有害谣言的治理,其害处具体表现在:伤害了国体和政体,动摇了国体与政体的根基,危害了国家安全;破坏了社会和政治稳定,扰乱了政治、经济、社会秩序;威胁或伤害到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幸福、自由、公平或公正;如果谣言达到了如此程度,进行谣言的治理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其中危害最大的是政治谣言,网络谣言的治理也主要是指政治谣言的治理,。
『柒』 网络谣言的危害800字作文
《800字》 OK了,楼主可以采纳了
『捌』 如何避免网络谣言的危害
不去看,不去传播就好。
『玖』 网络谣言的危害
网上谣言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网络谣言颠覆了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使事情真假难辨,甚至黑白颠倒,进而给网民造成巨大的思想混乱。本来,雷锋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一位爱憎分明、助人为乐、艰苦朴素的道德楷模,但“立二拆四”及“秦火火”却在网上散布“雷锋1959年为自己添置的皮夹克、毛料裤、黑皮鞋等全套高档行头,皮夹克、毛料裤、皮鞋加起来当时在90元左右,而当时雷锋一个月才6元钱”等谣言,故意损害雷锋的形象,使未经历过雷锋年代的年轻人不置可否。
网络谣言也对网络低俗文化流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互联网上的乱象之一就是低俗恶毒文化流行,著名的如干露露事件、凤姐事件等,尔玛公司及其骨干员工就是干露露事件、凤姐事件的网络推手。网络谣言严重侵害公民切身利益。尔玛公司常常把著名军事专家、资深媒体记者、社会名人和一些普通群众作为攻击的对象,无中生有编造故事,恶意造谣中伤,使他们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网络谣言污染网络环境,扰乱网络公共秩序,败坏社会风气,给社会稳定造成直接危害。诸如,“蛆橘事件”让全国柑橘严重滞销,地震谣言令山西数百万人街头“避难”,响水县“爆炸谣言”引发大逃亡,日本地震后散布谣言引发全国“抢盐风波”……而个别别有用心者更是通过制造传播谣言丑化党和政府形象,歪曲事实,怂恿不明真相的群众,引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据最新统计数据,我国网民数量目前已达5.1亿,103家微博客客网站的用户账号总数已达12亿个,比较活跃的用户账号超过1.4亿个。拥有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网络空间俨然已经成为现实社会之外的另一个“小社会”。因此,管好这个“小社会”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