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生物治理蝗灾

生物治理蝗灾

发布时间: 2020-12-23 16:04:03

1. 人类如何应对蝗虫威胁

生态系统有它本来的食物链,蝗虫的数量之所以突然的增加,就是因为生态系统的破坏。所以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护生态环境,兴修水利,植树造林,甚至我们可以种一些蝗虫不吃的植物作为隔离带。其次就是注意对蝗虫天敌的保护,蝗虫的天敌有很多,包括青蛙、蜥蜴、各种鸟类,如果蝗虫已经到了遮天蔽日的地步,那它的天敌可想而知已经凋零殆尽……所以,人类一定要少吃点野生动物,放鸟类一条生路,让它们替我们去澄清寰宇,改善自然吧。想到这里,突然觉得人世上可能还真的有因果循环的道理。最后,最快速的办法就是农药了,马拉硫磷、敌敌畏,溴氰菊酯、氰戊菊酯……这是万不得已才使用的手段。生态圈就是这样,一环扣一环,如果这些农药进入蝗虫的体内,也就相应的进入了许多其他动物昆虫的体内,甚至会有一天会还给人类。

蝗军

2. 蝗虫灾害可以生物灭害吗

一、保护和利用蝗虫天敌防治;
自然界中蝗虫是很多动物或者昆虫的食物,如鸟类、蜥蜴、青蛙、螳螂、蚂蚁、步甲、食虫虻等等都是蝗虫的天敌,保护和充分利用这些蝗虫的天敌,可以有效的控制蝗灾的发生;
二、生物药剂防治;
目前生物药治防治蝗虫主要蝗虫微孢子虫、印楝素绿僵菌等,这几种生物药剂对蝗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三、生物防治;
通过养鸡、养鸭防治蝗虫,蝗虫孵化两个星期左右是灭蝗的最佳时期,这时蝗虫不会飞,鸡鸭吃起来正当时,所以防治虫害发生采用生物防治最好,既能减少药害维护生态平衡,又可通过养鸡养鸭获得一部分收益。

3.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 蝗灾属于爆发性、迁飞性和毁灭性的农业生物灾害,蝗灾


(1)蝗灾多发生在夏季,其中6月份发生频率最高,冬季蝗灾几乎没有;原因:夏季气温高,特别适宜蝗虫大量繁殖生长,冬季气温低,不利于蝗虫生长繁殖。(3分)
(2)黄河中下游地区最为集中;长江以南蝗灾减少,到东南沿海几乎没有。(2分)
(3)蝗灾与旱灾经常相伴发生(链性发生)。因为在干旱少雨年份,河湖水位降低,退水区域特别适宜雌蝗产卵,使得蝗虫数量剧增;若前期干旱少雨,利于产卵,而后期多雨又利于蝗虫幼虫成长,就会出现严重蝗灾。(4分)
(4)人工诱捕幼虫、成虫;农药灭虫;点火焚烧和投放天敌(生物措施)等。(3分)

4. 那些入侵的生物为什么可以被人类吃到灭绝呢

一场日益严重的蝗灾危机已经出现了,根据数据显示,预计全球将有2500万人因为这场蝗灾面临粮食安全的危机,可以说,2020年对于人类真的是多灾多难的一年。


此外,科学家还介绍说,形成蝗灾的蝗虫,其实和我们平时在烧烤摊上吃到的蝗虫不一样,或者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形成蝗灾的蝗虫其实是有毒的,这是因为当它们大量聚集的时候,就会在体内形成一种有毒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即使是蝗虫的天敌,闻到后也会退避三舍,所以,人类最好也不要食用。不过,正常来说,蝗虫其实是独居生物,当它们没有出现聚集的时候,对农业并没有什么影响。

5. 我国派10万鸭军出征巴基斯坦防治蝗虫灾害的方法在生物学上叫什么这种方法的

这种方法在生物学叫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的捕食性防治另一种生物,优点是版安全环保、成本低、可权持续,有利于维持生态链,对环境的破坏污染小,不会让生物产生抗性,减少农药使用量,节省能源。
另外提醒下,所谓的十万鸭军出征巴基斯坦,只是某小报的假新闻,早给官媒辟谣了。鸡鸭军团防治蝗虫,只适用小规模的蝗灾,而且栖息地附近有足够的水源。而巴基斯坦气候炎热干旱,很不利于鸡鸭栖息,而且这次巴基斯坦蝗灾规模太大,铺天盖地,动辄数千亿,区区十万鸭军也根本是杯水车薪。目前巴基斯坦防治蝗虫,只要靠喷洒农药和人工捕杀。不过,中国确实派出了专家组,前往巴基斯坦进行灭蝗指导,巴基斯坦也派人到中国学习生物灭蝗的经验。

6. 怎么治理蝗虫

蝗虫农业防治:(1)兴修水利,做到旱涝无灾。(2)做到大面积荒滩垦荒种植,改变蝗虫的栖息环境,减少发生基地的面积。(3)植树造林,改变蝗区小气候,减少飞蝗产卵繁殖的适生场所。(4)提高耕作和栽培技术,达到控制蝗卵的作用,因地制宜,改变作物的布局,减少蝗害。
生物防治:(1)在蝗灾区,使用高效低毒的农业和生物农药,保护蝗区的捕食性天敌。也可在山坡放养鸡、鸭、鹅等家禽防治。
(2)大面积施用微孢子虫。

7. 蝗虫“大军”肆虐,蝗灾威胁航空安全,如何消灭

自从2020年开年以来,网传世界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蝗灾。最近又新消息传出,蝗虫侵入印度和巴基斯坦后,有愈演愈烈之势。

告急的蝗灾,不仅使大量农田和果园被洗劫一空,人们的生活受到了威胁;而且大片的植被遭到破坏,严重危及到生态环境,更是影响到航班起降。据《印度时报》5月29日报道:印度民航总局表示,虽说蝗虫的飞行高度并不高,但是客机在起飞和降落的关键时刻,大量蝗虫袭来可能会阻挡飞行员的视野、或者钻进飞机的进气口,给航空安全造成威胁。

蝗灾给人类造成了诸多不便,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所以,必须消除它们。那么,如何消灭这些蝗虫呢?

用鸭军打败蝗虫,已不是第一次了。2000年5月,中国曾从浙江空运3万只鸭子前往新疆灭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据统计,三个月里,鸭子大军在新疆境内的100万亩优质草原上,消灭光了密密麻麻、如地毯般覆盖的蝗虫。

鸭子的食量比较大,觅食时往往是采用地毯式搜索的方法,将食物吞咽到肚里。鸭子能一口气吞下100多只蝗虫,一天之内,一只鸭子能吃下200多只蝗虫。

以上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地消灭蝗虫。

8. 生物作业,如何防治蝗灾

多种措施 防蝗治蝗
蝗灾的再次发生,自然因素是主要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为因素。李照会说,战胜蝗灾其实并不难,最现实的做法是,吸取过去在防蝗治蝗工作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蝗虫必须在植被覆盖率低于50%的土地上产卵,如果一个地方山清水秀,没有裸露的土地,蝗虫就无法繁衍。李照会说,现在有些地方领导的生态意识不强,有的单纯认为治理污染才是保护环境,而对于改善蝗虫适生区的植被、土壤和小气候等工作,由于短期内看不到效益,并不重视。他建议,从长远看,要有效防治蝗灾,必须着眼于生态建设,要实行植物保护、生物保护、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四结合。特别是要确保生物的多样性,保护好蝗虫的天敌。据统计,我国目前有68种蝗虫的天敌,包括鸟类、两栖类、爬行类等,它们对控制蝗虫的数量具有重要作用。山东省有关部门曾在东营搞过培育蝗虫天敌———中华雏蜂虻的实验,取得了一定效果。新疆等地采取牧鸭、牧鸡等方式消灭蝗虫,效果也比较明显。
从短期看,药剂防治还是最为主要的手段。因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有效控制,近几年人们对蝗虫防治越来越不重视,研究它的人越来越少。据了解,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有组织的治蝗药剂系统研发活动已基本停顿,造成关键控制技术和特效药剂匮乏。李照会曾参加过省里组织的治蝗药剂的政府采购,在比较过程中,他发现除了有机磷类药剂外,基本没有什么新型药剂。倒是有一种国外厂家的产品,不但药效好,而且污染小,但由于价钱太贵,最后中标的量很少。他说,研制治蝗药剂并不应单纯是农药企业的市场行为,政府部门应加大在研发、引进方面的引导和投入,新农药的开发任重而道远。
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监测预防体系的薄弱。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多年未受飞蝗侵扰,防蝗治蝗体系逐渐削弱,经费投入也渐少。目前,全国的防蝗治蝗工作主要由各级植保站来承担,而近年来,各地普遍对其投入不足,有些地方甚至只保工资,不管经费。李照会经常到各个蝗灾区考察,对各基层植保站的情况比较了解。他说,一些地方植保站的人员并不能保证经常到蝗区去监测,原因是没钱给车加油。有的即使去了,由于测报设备简陋,手段落后,对蝗情的监测往往不够及时准确。结果常常是:蝗灾发生时,一些地方才重视起来,又是拨款,又是督促;灾情一过,又不再管了。现在,许多基层植保站为了经济利益,把自己办成了销售农药化肥的门市部。
引入鸭子蜘蛛吃蝗虫

省昆虫研究所专家认为,广东防治蝗灾的关键在于做好蝗虫的监测预报工作,防止蝗虫上天,将其限制和消灭在孳生地。

目前,最有效的灭杀蝗虫办法是用飞机喷洒农药,该法杀虫率高、灭杀范围广,但成本高,而且以化学防治为主的防治方式只能应一时之需,不能保证长治久安。专家建议,在一般情况下,广大农民可通过引入鸭子、蜘蛛、蚂蚁等蝗虫天敌来预防蝗灾。

据刘南欣研究员介绍,省昆虫研究所曾在珠三角地区做过一项试验,将大量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结果仅需2000只鸭子就能把4000亩土地里的蝗虫吃得干干净净。此外,挂网田间的圆蛛及狼蛛、猫蛛等游走蛛,也能在田里迅速找到小蝗虫并将其吞食。他建议广大农民应尽量保护农田蜘蛛以防止蝗害发生。具体做法是:收割后不要把稻草随便烧掉,而将其放在田里,为蜘蛛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另一种做法是:在收割前后将发现的蜘蛛卵囊集中到安全地方并加以保护。

竹蝗防治方法

一、营林防治法:利用冬季竹林抚育、垦复中挖除竹蝗卵块;保留适量的阔叶树,以利天敌的繁衍。

二、诱杀:将稻草切成四五寸长,放入用人尿50公斤,加入50%可湿性敌百虫0.05-0.l公斤配制的药液中,浸没8小时,于晴天早晨分散堆放于竹林。

三、药剂防治:在蝗蝻(蝗虫若虫)出土10日内,用敌百虫粉撒于小竹、杂草上。上大竹后用敌敌畏烟剂熏杀。

越北腹露蝗防治方法

一、越北腹露蝗孵化期相对集中,低龄蝗喜在植株上(如水柳树)群集取食,若采用对口农药全面对虫源地施药,有效率在95%以上。

二、广东越北腹露蝗的虫源地主要分布在小北江支流的河滩荒地,为确保施药期间的人畜安全,减少污染,建议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口农药:5%锐劲特悬浮剂,每亩用20—30毫升兑水50—60公斤喷施。

三、加强监测,施药后一周迅速检查防治效果,对漏治和防效差的地段及时补施药一次。
http://..com/question/3417697.html?fr=qrl3

蝗灾的产生要主要跟气候条件有关.如果连续几年持续干旱,很容易发生这样的灾害.
因为,泥土的蝗虫卵只要在干旱的条件下才适合它的孵化.
此外也跟它们的生活习性有很大的关系,蝗虫有很强的聚群性.
http://..com/question/1424968.html?fr=qrl3

9. 生物作业,如何防治蝗灾

1、环境保护,治本之法。
蝗灾的发生,自然因素是主要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为因素。
蝗虫必须在植被覆盖率低于50%的土地上产卵,如果一个地方山清水秀,没有裸露的土地,蝗虫就无法繁衍。现在有些地方的生态意识不强,有的单纯认为治理污染才是保护环境,而对于改善蝗虫适生区的植被、土壤和小气候等工作,由于短期内看不到效益,并不重视。
所以,要从根本上防治蝗灾,应该十分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2、药剂防治,最主要手段。
建议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口农药,如5%锐劲特悬浮剂,每亩用20—30毫升兑水50—60公斤喷施。
也可以在蝗蝻(蝗虫若虫)出土10日内,用敌百虫粉撒于小竹、杂草上,或用敌敌畏烟剂熏杀。施药后还要加强监测,在一周内迅速检查防治效果,对漏治和防效差的地段及时补施药一次。
还可使用诱杀法:将稻草切成四五寸长,放入用人尿50公斤,加入50%可湿性敌百虫0.05-0.l公斤配制的药液中,浸没8小时,于晴天早晨分散堆放于蝗虫多处。
目前,最有效的灭杀蝗虫办法是用飞机喷洒农药,该法杀虫率高、灭杀范围广,但成本高,而且以化学防治为主的防治方式只能应一时之需,不能保证长治久安。
3、天敌防治,效果明显。
从长远看,要有效防治蝗灾,必须着眼于生态建设,要实行植物保护、生物保护、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四结合。特别是要确保生物的多样性,保护好蝗虫的天敌。据统计,我国目前有68种蝗虫的天敌,包括鸟类、两栖类、爬行类等,它们对控制蝗虫的数量具有重要作用。

10. 八下生物题什么样的气候最易导致蝗灾

什么气候特征最易发生土壤盐碱化,并分析该现象形成的自然原因 降水少,温度高蒸发旺.盐碱化简单说就是地下深层水中的盐碱富集到地表土壤中的一种现象.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