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河整治
1. 忠县有哪些乡镇及河流
你好!
忠县的乡镇有:[复兴\新生\洋渡\乌杨\官坝\石黄\金鸡\花桥\汝溪\扒山\新立\双桂\任家\野鹤内\东溪\石宝\三汇\永丰容\井镇]镇
[望水\丰收\大岭\新场\金声\涂井\咸隆\泰来\黄钦\精华\高洞\两河\庙垭\善广\石子\磨子\坡口\炉井\曹家\巴营]乡
忠县的河流有:长江\干井河
如有疑问,请追问。
2. 乡镇清理河道占地,政府怎么补偿占地赔偿,政府可以强制占地吗
不可以强制占地来。征地补偿标准是自指在市镇行政区的土地根据政府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范围内,依据土地类型、土地年产值、土地区位登记、农用地等级、人均耕地数量、土地供求关系、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水平保障等因素,再依据片区划分用于征地补偿综合计算的标准。
拆迁补偿标准的调整由市县人民政府公布。我国法律规定各地政府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当地人均收入增长幅度等情况,每2至3年对征地补偿标准进行调整,逐步提高征地补偿水平。如今实施的征地补偿标准已超过规定年限的省份如未及时调整,将不予通过用地审查。 各类具体的价格补偿标准由区县物价局依据当地经济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等情况进行定价。
3. 河长制专业性强 乡镇层面不知道怎么干
2008年9月3日,无锡市委、市政府联合下发《关于全面建立“河(湖、库、荡、氿)长制”全面加强河(湖、库、荡、氿)综合整治和管理的决定》。这项《决定》,对探索性实践了近一年的“河长制”管理工作作出了明确规范,从组织架构、目标责任、措施手段、责任追究等多个层面提出了系统要求。
可以说,以《决定》的出台为标志,在全国首创的“河长制”真正从“试水”走向了成熟。它在云南、河南、河北,以及整个太湖流域的借鉴推行,足以证明无锡市的这项探索是符合当前中国流域治理现状、适应当前城乡行政管理体制的有效之举。
解读一:“河长制”明确了地方党政领导对环境质量负总责的要求,对环境保护的职能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的审视
长期以来,对环境质量的指责或肯定,很大程度上是针对环保部门的。但在事实上,环保部门由于行政权限、技术手段、人员配备等限制,对于涉及环境的各方面掌控、调度往往力不从心。
环境问题尤其是水环境问题,牵涉领域众多,可谓包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河长制”的出现,把地方党政领导推到了第一责任人的位置,其目的在于通过各级行政力量的协调、调度,有力有效地管理关乎水污染的各个层面。
《决定》明确,“河长”作为“河长制”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所负责河道(含所分工包片地区)的水生态、水环境持续改善和断面水质达标负领导责任,牵头组织所管河道综合整治方案的制定、论证和实施,强化横向协调、落实长效管理,对断面水质达标负首要责任。
按照这一定义,目前全市建立了市、市(县)区、镇(街道、园区)三级“河长制”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至村委会、社居委也必须建立工作小组。《决定》提出,“河道水质的考核得分是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考核得分靠后,且所属河道水质恶化的责任人,严格实行‘一票否决’”。
解读二:“河长制”最大程度整合了各级党委政府的执行力,弥补了早先“多头治水”的不足,真正形成全社会治水的良好氛围
客观地说,在环境问题上,“人人都是排污者”,但长期以来,我们却并没有树立“人人都是治污者”的理念。旁观、指责、讽刺、挖苦一度成为不良的社会风气。
这种风气不仅存在于社会普通群众中,也存在于政府部门之间,谈到水臭了、河黑了,眼睛更多地看向环保、市政、水利等部门,对自身的追问却很少。
“河长制”力求改变这种风气。从现有组织架构来看,纵向从市委书记、市长开始,“系在一根绳上”的还有区委书记、区长,镇党委书记、镇长,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大大小小担任全市各级“河长”的干部人数近2000名;横向从市委、市政府开始,发改、经贸、财政、规划、建设、国土、城管、工商、公安等12个部门都各有分工、各具使命,谁都不能在水环境治理上缺位。这个办法,最大程度整合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力量,弥补了早先“多头治水”的弊端,使治水网络密而不漏,任何一个环节上都有部门、有专人负责。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治水“生态链”,使每个部门都不敢玩忽职守,提高了水环境治理的行政效能。
随着“河长制”的层层推进,社会力量也被带动起来。最明显的是产业结构调整,沿河、沿湖的企业不得不放弃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超标排污企业被关停,有环保自觉的企业家开始寻求清洁生产方式,循环经济得到发展。“河长制”也壮大了民间治水的信心和决心,机关干部、党团员、青年学生中宣传环保的积极性高涨,家庭妇女也广泛参与,全市水环境治理的氛围空前良好。
解读三:“河长制”提出了全市河道治理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措施,并在九大行政板块中形成你追我赶的竞赛氛围,树立了“上下游共同治理”、“标本兼治”的科学态度
目前,全市城乡已实现“河长制”全覆盖,纳入管理的河道从最初的64条扩大到815条。815条河道中,省级河道3条、市级河道25条、县区级河道84条,另有703条是镇级河道。
《决定》提出了全市“河长制”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大体上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08年底,省、市级河道基本消除黑臭现象;第二步,到2010年,彻底消除河道黑臭现象;第三步,到2012年,全面完成全市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确保水质持续改善。
“河长制”虽按照行政交界面划分并落实了各级领导干部的治水责任,但水是活水,一条河的治理需要上下游共同配合。《决定》提出的目标,既对各市(县)区的治水吹响了“竞技”口哨,又对各市(县)区上下游联动、协调配合提出了要求。
事实上,面对这样的目标任务,各市(县)区没有一家敢在治水大业上“拖后腿”,标本兼治,不玩花架子成为各地干部的自觉意识。按照《决定》要求,各地要对辖区内“河长制”河道造册建档,做好数字、文字、图像等全面记录,并因地制宜实施“一河一策”,有针对性地确定治水方案。同时,每条河都必须切实落实截污、清淤、企业整治、河容整治、两岸绿化、环境卫生等基本措施,地方政府同步做好排污总量控制、环境卫生监管、船舶污染治理等。
“河长制”的建立,为科学理性地实现和推进这些目标、措施提供了可能,如果没有这样的联动机制,水污染问题难以得到彻底根治。
4. 乡镇河道需治理怎么申请原租赁人在合同期内能申请求教谢谢!
向县水利局申请就写要进行河道治理轻于批复和支持,最后签你的姓名与日期即可
5. 忠县有哪些乡镇及河流
截止2019年底,忠县下辖忠州、白公、乌杨、新生4个街道办事处和拔山镇、白石镇、汝溪版镇、官坝权镇、石宝镇、新立镇、马灌镇、三汇镇、石黄镇、任家镇、双桂镇、黄金镇、花桥镇、金鸡镇、永丰镇、洋渡镇、东溪镇、复兴镇、野鹤镇等19个镇及善广乡、石子乡、涂井乡、兴峰乡、金声乡、磨子土家族乡等6个乡。
主要河流有:长江、汝溪河、渠溪河、甘井河、大沙河、戚家河、东溪河、黄金河、阿金河、方家河等数十条
6. 乡镇河道政府自包,禁止垂钓,捕鱼,但是政府部门公然用电网捕鱼,撒网捕鱼
不合法!可以向市或县政府投诉举报,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建议先向政府举报,后向公安机关报警或由政府责令公安机关查处!
7. 埠河镇的乡镇概况
埠河镇地处公安县北端,位于长江和虎渡河的环抱之中,与荆州市区隔江相望,著名的荆江分洪进洪闸--北闸坐落其间,207国道、沙刘省道和正在兴建的荆东高速公路贯穿全境,素有“七省通孔”之称。
全镇现有行政村44个,人口15万人,版土面积2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万亩。
埠河镇辖6个居委会、44个村委会:埠河、三八、江明、雷洲、义和、三台、新生、魏家洲、雷洲、东湖、四美、东风、青华寺、群联、杨潭、新红、合意、马市、协力、红专、郭新场、群英、荆南、水德寺、新利、新平、陈家台、天心眼、飞跃、群义、东岳观、万众、团结、义和、谢家、复合、灯塔、群力、柏枝湖、七台寺、北闸、太平口、关庙、金龙桥、群合、金台、西流、复兴场、群星、水月。镇政府驻埠河。
1952年设荆江县第五区,1958年改北闸公社,1987年建镇。 埠河镇地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腹地,属长江淤积型平原,偏碱性土壤,土质肥沃,盛产棉花、油料、芦苇、水产品、瓜果菜,地下有石油、盐等矿产资源,物产丰富,商贸活跃,人杰地灵。
埠河人民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团结拼搏、克难奋进,按照“立足发展,夯实基础,落实政策,加强建设”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浓墨重彩谱写埠河建设史上新篇章。
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镇委、镇政府坚持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作为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突出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线,尊重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依靠科技进步,着力让农民群众过上幸福殷实的好日子。镇内已先后发展起金星油脂、金秋科技、昌达棉贸和华军养殖、威尔福食品等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特别是近两年来,该镇葡萄产业发展迅猛,种植面积逾万亩,产品俏销周边各大城市,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2005年全镇农业总产值27910万元,农村人平纯收入3000元。
民营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镇委、镇政府咬定“工业兴镇、工业富民”不放松,通过内引外联、企业改制、优化环境、大力培育科技人才队伍,做大做强民营企业。全镇民营企业已从十年前23家发展到现在的58家,2005年全镇工业产值71200万元。
城乡建设迅速发展,群众生活日新月异。自改革开放20多年来,埠河镇城乡楼房相继拔地而起,商业和服务行业店面鳞次栉比,人民群众日子越来越红火。全镇电力、交通、通讯、卫生、教育、广播电视等事业得到很大发展,城镇面貌得到美化,“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有线电视进万家”是埠河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全镇人民在享受富裕的物质生活时,还经常性开展民间文艺演出和体育竞赛等活动,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业余文化生活。 1、全年粮食面积75608亩,产量30636吨,产值3530万,其中夏收面积47100亩,产量10279吨,产值1580万,小麦41300亩,产量9046吨,产值730万,蚕豆5800亩,产量1233吨,产值850万。秋收面积2850亩、产量20357吨,产值1950万,稻谷21500亩,产量18034吨、产值1700万,玉米2005亩、745吨,产值80万,大豆3005亩,产量531吨,产值90万,薯类1998亩,产量1047吨,产值80万。
2、全年棉花面积54278亩,产值2300万,产量6503吨。
3、油料面积41895亩、产值1585万,其中菜籽38000亩,产量82980吨,产值1500万,花生1190亩,产量211吨,产值35万,芝麻2705亩,产量342吨,产值50万。
4、糖料:685亩、产量939吨、产值140万。
5、蔬菜:49492亩、产量32794吨、产值1850万。
6、瓜果:4216亩、产量7658吨、产值400万元。
7、水果:7843亩,产量6461,产值645万吨,其中柑桔2348亩,产量1843吨,梨2778亩,产量3687
吨,葡萄2000亩,895吨,产值190万。
8、食用菌:产量30000公斤,产值5万。
9、水产品产量2380吨、淡水养殖面积5760亩。淡水养殖捕捞量1580吨,产值800万,淡水捕捞产
量:鱼类、贝类、吓蟹类800吨,产值550万。
10、畜牧业:牛254头,猪58729头,头号3000只,家禽(鸡、鸭、鹅)46.32万只,其中鸡34.74万
只,鸭8.34万只,鹅3.24万只。
8. 如何编制乡镇河长制工作手册
可参考《惠城区河长工作手册》编写。该手册由知河篇、体系篇、职责篇、任专务篇、属制度篇共5部分内容组成,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形式回答了河长制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让区、镇、村三级河长在了解辖区内主要河湖基本情况的同时,也明白河长肩负的职责任务和需要落实的具体工作。
另外,相关河长联系电话等内容也在其中,。除了对全域“河长制”工作的具体安排做了详细的解读,从市到县、乡(镇)的三级联系方式也一目了然地公布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