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隐患整改复查
① 对事故隐患整改的“三定”原则是
煤矿隐患整改来“无定”原则:定源人员、定时间、定责任、定标准、定措施的“五定”原则,
即:如下
1、定整改及验收人员:由谁去整改、谁来验收;
2.定整改及验收时间:整改多长时间,何时来验收;
3、定责任及责任人:谁负责整改谁负责,谁验收谁负责;
4.定整改标准:整改达到怎样的标准、要求;
5.定整改措施:怎样来整改,经验收达不到要求对责任人(单位)怎样进行处罚;
② 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下一人子隐患整改通知单,一一一进行整改,重大事故隐患改后,应有相关部门组织
对发现的事故隐患整改了。整改完了相关部门规定整改时间过去。重新去检查看整改的是不合格。
③ 项目部安全检查及隐患整改记录表中复查人是谁
一般隐患由原检查组组长自己或委托的人
重大隐患需相关技术人员或专家验收,上报安监局备案
④ 谁存在事故隐患,谁负责监控整改
事故隐患整改制度
一、整改责任
事故隐患坚持“谁存在事故隐患,谁负责监控整改”的原则,由存在事故隐患的单位组织整改,整改责任人为单位法定代表人。
二、整改要求:
(一)整改责任单位的主要领导人亲自抓整改,分管领导人靠上抓整改,工会组织督促协助、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确保事故整改工作取得实效。
(二)整改责任单位要按照《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要求,对事故隐患认真整改,并于规定的时限内,向局安委会报告整改情况。整改期限内,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进行专人监控,明确责任,坚决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三)整改工作结束后,整改单位要按要求写出验收报告,由局安委会组织检查验收。检查验收合格的,整改单位向局安委会报告全部整改资料。
(四)整改措施不到位,检查验收不合格,事故隐患未消除的停止其运营和操作使用,由局安委会下达停止工作通知。整改合格后由单位向局安委会申请检验验收,检查验收合格的可恢复运营,仍不合格的取消其运营资格。
三、整改资金的筹措
整改资金原则上由存在事故隐患的单位自筹,确需资金补助的特殊隐患,经局安委会组织安委会成员、职能科室负责人及专家技术人员对隐患进行评比、分析、研究,形成结论报局安委会批准,从局安全专项资金中给予补助。复查、评估、分析等费用,由存在隐患的单位支付。
四、事故隐患的档案管理
整改责任单位要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档案,完善管理制度,做到专人负责,专人管理,及时准确,完整成套,长期保存。
⑤ 对事故隐患整改的“三定”原则是
对隐患的排查、整改,坚持定人员、定措施、定完成期限。
⑥ 求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的整改制度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巩固本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完善项目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为把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提升项目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水平,特制订本制度方案。
一、每天由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对整个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检查,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对在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向相关责任人发出隐患整改通知单,定人、定时、定措施对隐患进行整改。
二、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定期(每周)项目上的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对检查出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责令立即排除;对重大事故隐患排查前或排查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责令立即停工,并定人、定措施、定时间进行整改,合格后方可继续组织施工。
三、巡查检查:由项目安全员每天对施工现场的登高作业、“三宝、四口”、临边防护、机械安全、施工用电进行经常性的巡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的要及时向项目经理报告。
四、隐患排查必须严格按照国家JGJ59-2011“安全评分标准”及“三检制度”的要求进行检查,每天检查做好记录,并整理分析总结。
五、班组每日上班前15分钟进行班前安全活动提示,对作业环境安全情况、注意事项、安全防护用品进行驶交代和检查。
六、项目经理部每周一上午由项目经理或项目副经理组织实施大检查,有项目技术总工、综合工长、安全员及个专业工长、班组长组成检查组,严格按JGJ59-2011评分标准评分
⑦ 事故隐患整改四定是什么
定整改内容及措施,定整改时间,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验收人。
⑧ 安全隐患整改期限一般为多少天
安全隐患整改期限由当地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决定,这个没有统一的标准,要根据整改的难度而定。一般来讲较系统性的安全隐患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整改,一般性独立的隐患需要的时间较短。一般都是要求“立即整改”,“限期整改”原则不得超过60日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第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一季度15日前和下一年1月31日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应当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除依照前款规定报送外,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
(一)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二)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三)隐患的治理方案。
第十五条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车间、分厂、区队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
(8)事故隐患整改复查扩展阅读: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处罚: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第二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未履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二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给予警告,并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各项制度的;
(二)未按规定上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表的;
(三)未制定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
(四)重大事故隐患不报或者未及时报告的;
(五)未对事故隐患进行排查治理擅自生产经营的;
(六)整改不合格或者未经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审查同意擅自恢复生产经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