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改整治 » 治理效果低

治理效果低

发布时间: 2020-12-20 23:51:53

⑴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主要低靠哪些技术和模式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在我们国家一直是政府管理,,之前的农版村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权,乱倒现象很正常,现在好很多,很多地方是农村往乡镇拉,乡镇往县城拉,县往垃圾发电厂运,偏远山村有条件的购买小型垃圾焚烧炉(我厂生产的)一套设备加上场地建设费用几十万元。一个小时运行电费不到10元,人工一个月2-3千元工资,在经济发达城市有帮助情况下都在建,因为运输成本太高,垃圾不可以堆放时间太久和就地填埋,每天量有不多。因此当地条件许可的都会买一套30 万左右好设备,可以处理3-5吨生活垃圾,覆盖1万常住人工,做到垃圾就地分类资源化,垃圾少量化,无害化。

⑵ 近日,听说中国石化孤东采油厂应用新技术治理低效井效果好,请问具体是采用的什么

该技术主要由井下复数据制采集模块和自动排采控制模块集成。井下数据采集模块主要由声波发射接收器,声波发射接收控制器组成,该模块能实时采集井下液位数据,为自动排采系统提供准确的液位数据。自动排采控制模块:根据井下液位的数据变化以及用户的参数设定值,通过RS485或其它接口,自动控制变频器的输出频率,适时调整抽油机冲次,对地层供液能力极差的油井实现间歇式抽取方式,实现油井自动化控制,实现节能降耗。

⑶ 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和考核标准存在哪些不足

治理方法:
城市河流作为城市的命脉,不仅有水体循环、水土保持、贮水调洪、水质涵养等功能,而且还能调节温湿度、改善城市小气候,健康的城市水体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快,我国许多城市河流水质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十分突出,甚至出现了季节性和常年性水体黑臭现象。因此,解决城市河流的污染、恢复河流的生态和社会功能问题仍然是许多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任务之一。以下为黑臭水体治理方法:
1.物理方法:
①引水换水 用“以清释污”方法对污染水体进行稀释,可以使水体黑臭关键性水质指标总磷和有机物污染指标、高锰酸盐指数浓度等有所下降。但对于蓄水量较大的水域,补水量太小起不到净化效果,而提高补水量又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费用高昂。所以“引水释污”只是起到一个“治标不治本”暂缓效果,对于富营养化严重的湖泊,采用“引水释污”不是一个长久之计。
②底泥疏浚 “清淤挖泥”可减少积存湖内的大量有机碳、氮、磷等营养物质,增大湖的蓄水量,是减少内源性污染、减轻水体黑臭的有效途径和措施。但是大规模清淤,可能会破坏湖泊原有的生物种群结构和生境,削弱其自净功能,对生态修复带来负面影响。
2.曝气复氧法:
曝气复氧对消除水体黑臭的良好效果已被国内一些实验室试验及河流曝气中试所证实。其原理是进入水体的溶解氧与黑臭物质(H2S,FeS等还原物质)之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对于长期处于缺氧状态的黑臭河流,要使水生态系统恢复到正常状态一般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水体曝气复氧有助于加快这一过程。由于河道曝气复氧具有效果好、投资与运行费用相对较低的特点,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法国及中等发达国家与地区如韩国、香港等在中小型污染河流污染治理经常采用的方法。对于污染情况严重,污染长期排入的水体需配合生物方法及生态措施,因此,可做为辅助生物—生态修复的方法之一。
3.化学方法:
化学絮凝处理技术是一种通过投加化学药剂去除水层污染物以达到改善水质的污水处理技术。近年来,化学絮凝处理技术在强化城市污水一级处理的效果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研究与应用,而随着水体污染形势的日趋严峻,对严重污染的水体如黑臭水体的治理,化学絮凝处理技术的快速和高效也显示其一定的优越性。但是由于化学絮凝处理的效果容易受水体环境变化的影响,且必须顾及化学药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及生态系统的二次污染,这种技术的应用有很大的局限性。
4.生物方法:
Bacto-Zyme 1011系列生物复合酶 是一系列天然有机的、含多种酶类的复合产品,并结合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其他天然成分的蛋白质及无机营养物合成的一种高效复合酶类净化剂。
机理:
生物复合酶能刺激加速微生物的反应,同时它能促进水中的大分子化合物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同时释放出结合氧,增强水体复氧功能,这些简单化合物又很容易被微生物所利用,在有机物被降解的同时,又有利于微生物的多样性,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和繁殖能力,达到一种微生态平衡。
在大多数环境中存在着许多土著微生物进行的自然净化过程,但该进程很慢,其原因是溶解氧(或其它电子受体)、营养盐的缺乏,而另一个限制因子是有效微生物常常生长缓慢。生物复合酶可有效地刺激和加速自然的生物反应,激发土著微生物的活性,加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同时对浮游生物和环境无害。从而可以快速有效地促进受污染水体向良性生态系统演替,使得水体中的DO得以恢复,COD、BOD5、NH3-N等污染指标迅速下降,水体的黑臭异味现象得以快速消除。
特点1——高效消除黑臭恢复生态系统
Bcato-Zyme 1011速效消除黑臭生物复合酶可快速消除水体黑臭;配合Bcato-Zyme 1011削减营养盐生物复合酶可快速削减水体内污染物质,使水体 COD、BOD5、氨氮等污染指标迅速改善。同时,激活底泥中的土著好氧微生物,提高其生化反应效率,减少溶解氧消耗,促进溶解氧恢复,使水体微生态系统逐步完善。即以微生物实施水体生态修复,重建底端生物链,为上行生物链的梯次恢复奠定基础,为底栖生物着床创造底质条件;提高水体透明度,为水生动物的放养创造水质条件。通过人工控制生态环境,使水生动植物与水环境达到动态平衡。
特点2——标本兼治
邦源环保的生物技术治理河湖污染,不仅治理水体,而且治理河湖底泥。生物修复治理不仅仅是水质的达标,最终是要通过阶段性治理完全恢复河湖底泥的活性,使河湖恢复自净能力,达到生态平衡。
特点3——施工简便,原位治理
邦源环保采用生物法治理河湖过程中使用的设备简单,不需要挖掘机等大型设备,所以施工方便,操作简单,并且不会产生噪音,不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最重要的是――原位治理,标本兼治,在施工过程中不需转移底泥,即消除了污染物的转移,同时杜绝了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而且在原有底泥的基础上进行治理,刺激原有土著微生物迅速生长繁殖,形成种群优势,恢复底泥的活性,达到水体长期自净的效果。经过生物修复的底泥恢复了活性,不但不需要疏浚,而且活性底泥可以大大提高河道的自净能力。
特点4——产品绿色、环保、无公害
①生物产品不燃、不挥发、绿色、安全、无毒,无二次污染。
②配伍性好,该抑制剂由于无毒副作用,因此,可与其它生物制剂配合使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③生物降解性极佳,该抑制剂在水体中抑制浮萍生长以后,不会有残留。
4.生物-生态修复技术
生态—生物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环境生物技术。这类技术主要是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作用,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创造适宜多种生物生息繁衍的环境,重建并恢复水生生态系统。由于这类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工程造价相对较低、不需耗能或低耗能、运行成本低廉等优点。同时不向水体投放药剂,不会形成二次污染,还可以与绿化环境及景观改善相结合,创造人与自然相融合的优美环境,因此已成为水体污染及富营养化治理的主要发展方向。
生态—生物修复技术包括:微生态系统修复技术、人工湿地技术、浮岛技术、植物操控技术,生态护堤技术,生态复氧技术、生态清淤技术、水生动物恢复和重建技术等。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可按照水体污染程度,水环境现状及水体功能等考虑选用不同的技术组合,以呈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北京邦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采用生物方法及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先后完成北京、江苏、山东、海南、河北、云南等地数十个项目的水体生物修复治理工程,具有丰富的治理经验。能够提供系统整体的解决方案,阳光24小时全程跟踪服务机制。
由于内河治理的最终目的是河道生态系统功能与结构的恢复,并促使系统的自我维护和自我发展。因此,邦源环保所应用的生物—生态修复技术被认为是21世纪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最有价值和最具生命力的生物处理技术。

⑷ 废气治理效果去除率低于多少测厂房无组织

你好: (1)设每期减少的百分率是x 450×(1-x)²=288 ∴x=20%或者180%(舍去) ∴每期减少的回百分率是20% (2)第一期答减少:450×20%=90万立方米 费用:90×3=270万元 第一期结束后废气排放量为:450×(1-20%)=360 ∴第二期减少:360×20%=72万。

⑸ 做好双低站治理有什么设想和方法

经营效益低、营利能力差,是“双低”加油站的真实现状.这些加油站共有的特征是地理位内置偏远、销量较低、容管理难度大、普遍亏损.“双低”站的存在,成了每家油品销售企业发展的一块短板. 近年来,中国石油山东销售济宁分公司坚持按照“抓两头、带中间,量效并举、均衡发展”的工作思路,多措并举推进“双低”站治理,“双低”站逐年减少.

⑹ 胜利油区“双低”单元综合治理效果分析及主攻方向

凡哲元邴绍献徐龙云周香翠马妤冯义娜

摘要分析研究了胜利油田“八五”以来“双低”单元(采油速度小于1%,且采出程度小于10%)的变化状况及现状;总结了“九五”期间不同类型油藏“双低”单元治理的主要做法及效果,分析了“双低”单元治理的潜力;部署了“十五”期间“双低”单元治理计划和治理目标,明确了“十五”主攻方向,这对改善“双低”单元的开发效果和提高油田整体开发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胜利油区“双低”单元“双低”单元治理效果评价采收率

一、引言

“八五”以来,胜利油区“双低”单元逐年增加,严重地影响了全油区的开发效果,制约了油田开发水平。从1996年起,油田设立专项资金,开展了“双低”单元专项综合治理工作,效果明显。总结“双低”单元治理的主要做法,分析目前“双低”单元的潜力,提出进一步改善“双低”单元开发效果的主攻方向,对增强油田稳产基础,提高采收率,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实现油田开发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二、“八五”以来胜利油区“双低”单元变化状况

1990年以来,胜利油区“双低”单元逐年增加,由1990年的71个增加到1999年的163个。从投入开发时间来看,新增加的“双低”单元中有87个单元是“八五”以来新投入开发的,其储量占“八五”以来陆上新建产能块储量的33.7%,主要是因为对其地质认识程度低、储量品位差、注水工作滞后、注采井网不完善、调整不及时等原因造成的。在163个“双低”单元中,动用储量51664×104t,占胜利油区动用储量的16.0%;共有油井1813口,开油井1116口,日产油水平4675t,平均单井日产油水平4.2t,综合含水77.8%,年产油184×104t,占全油区产油量的6.9%;注水井529口,开注水井281口,油水井利用率59.6%,注采井数比1:3;平均采油速度0.35%,平均采出程度5.44%。“双低”单元具有采油速度、采出程度低,单井控制储量高,储量动用状况差,注采井网不完善等特点,同时也说明改善开发效果的潜力较大。

163个“双低”单元分布在除海洋、清河以外的10个采油厂,其中储量绝对值较高的有滨南、河口、纯梁、现河等(表1)。

表1各采油厂“双低”单元分布状况表

三、“九五”期间“双低”单元综合治理效果评价

“九五”期间共治理“双低”单元63个,覆盖储量2.8357×108t。主要对“九五”前四年治理的50个单元进行了分析评价,这些单元分布在胜坨、东辛、渤南、临盘、牛庄等28个油田,主要为稠油出砂、低渗透和复杂断块油藏。“双低”单元总体治理效果明显,采油速度由治理前的0.59%提高到治理后的0.83%,共增加可采储量738×104t,提高采收率3.2%,扩建原油生产能力75×104t,已有17个单元彻底摆脱了“双低”局面。

1.不同类型油藏“双低”单元治理及效果

“九五”期间“双低”单元综合治理的总体做法是实施项目管理、强化组织运行,确保治理工作有序高效开展;深化油藏地质研究,做好“双低”单元治理的前期准备工作;配套完善综合治理工艺,突出工艺技术在“双低”治理中的作用;分油藏类型采取针对性治理措施:稠油出砂油藏采取防砂、降粘等措施,低渗透油藏主要是改善注入水水质,复杂断块油藏以完善注采井网为主。

1)稠油出砂油藏

“九五”前4年共治理稠油出砂油藏单元18个,如埕东油田西区馆下、胜坨油田胜三区东三等。这些“双低”单元主要生产馆陶组(Ng)、东营组(Ed),具有油层埋藏浅(1000~1500m),压实作用弱,固结成岩性差,油层胶结疏松,原油性质稠等特点[1]。因此,油井出砂严重,停产停注井多,开采困难,油水井利用率低,单元开发效果差。陈家庄油田南区、埕东油田埕古13等单元的地面原油粘度达7000mPa.s以上,埕东油田西区馆下每米油层吐砂量高达0.687m3,严重影响了油井正常生产。

针对稠油出砂油藏“稠”与“砂”的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攻关研究,在防砂抽稠采油工艺技术上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探索出一套防砂抽稠综合配套工艺技术,提高了油藏的开发水平。

(1)开展出砂机理研究

孤东油田四区馆上3~4单元,在治理的过程中开展了出砂机理研究,认为油井产量达到某一门限产量之前,油井产出砂仅是填充在岩石骨架中可以移动的充填砂;当超过门限产量后,因地应力变化而引起岩石骨架变性破坏,骨架砂与充填砂同时产出,油井大量出砂。根据油层出砂机理并结合沉积相研究,对不同沉积相油层采取不同的防砂技术:主河道相油层采取地层填砂与井筒机械防砂结合的双重防砂方法;河道边缘相采用地层复射挤稳定剂与绕丝管相结合的复合防砂方法,大大提高了防砂成功率,取得了很好的防砂效果。

(2)地质与工艺密切结合,因井制宜,采取针对性防砂措施

在防砂治砂的过程中,加强了油藏地质研究,充分认识油藏和单井的地质特点及井况,地质与工艺相结合,选择适合油藏和单井地质特点的防砂治砂工艺技术。胜坨油田胜三区东三单元对层数少、油层厚度薄、纵向层间渗透性差异小、口袋大于15m的出砂井,采用覆膜砂(涂料砂)防砂工艺技术;对井况复杂、层数相对较多且需分层防砂的油井主要采用树脂防砂技术;供液能力强、含水较低的油井主要应用绕丝管-砾石充填防砂技术,同时还配套应用其他防砂技术,以提高防砂措施的成功率;新井投产或老井上返采用防砂卡泵生产。此外,还应用AR-4防砂、解堵防砂、金属滤砂管防砂、稳定剂固砂等防砂方法,也取得了较好效果

胜利采油厂.利用综合配套技术,搞好胜三区东三段“双低”单元治理.2000.。

孤岛油田针对中16-13井区粉细岩油藏,在防砂工艺配套技术上采取因井制宜、解防结合的防砂治砂策略:对地层能量充足、出砂严重的井实施混排、地填石英砂、覆膜砂封口、砾石绕丝环空充填防砂工艺技术;对单层生产、射孔密度小的井实行复射孔、解堵、化学防砂技术,已形成了针对不同油井特点的解堵防砂工艺技术

孤岛采油厂.孤岛油田馆1+2中16-13井区“双低”单元治理效果总结.2000.。

(3)综合运用射孔、防砂、抽稠、稠油解堵、井筒降粘等技术,防砂扶停产井

义东油田沾4区、埕东油田西区馆下等单元由于油稠,出砂严重导致大部分井长期停产,储量动用状况变差,可采储量损失严重。在治理过程中综合运用以下技术:应用深穿透、大孔径、高孔密的射孔技术,增加原油渗流面积,降低油流入井筒的附加阻力,充分发挥油井潜能,为稠油常规开采及其他工艺措施的实施提供有利条件;高泵压、大排量充填式涂料砂防砂、PS防砂、机械防砂等防砂技术,不仅可以提高防砂井的成功率,而且还有较好的解堵效果;根据生产井的井况和原油粘度高低,采用不同的抽油杆、泵型和机型配套模式;在稠油生产过程中,容易在射孔炮眼附近形成蜡质或胶质成分沉积,堵塞油流通道,作业过程中入井液也容易在射孔孔眼形成乳化堵塞,影响油井产能,为充分发挥油井潜能,对近井地带有堵塞的油井可采取微生物采油等稠油解堵技术;开发出HKJ-1型降粘剂,以保持“地层-井筒-泵”的供排协调。

义东油田沾4区综合配套应用以上技术,实行从地层—井筒—地面全方位、多层次、立体的防砂扶井措施,恢复长期停产井10口,初期日增油48.3t,效果明显。

(4)采用蒸汽吞吐热力引效技术,热力启动高粘度油井,提高储量动用程度

为了充分发挥稠油出砂油藏的地下资源优势,采用注蒸汽吞吐热力引效技术,增强油层渗流条件,提高储量动用程度,改善开采效果。该技术特别适用于油层厚度大、储量丰度高,但由于油稠、出砂严重而无法开采的油井。埕东油田埕古13单元油层胶结疏松,出砂严重,原油稠,地面原油粘度平均为5546mPa.s,油井无法正常生产,在部分高粘度井点上利用了此项技术,CN13-6井热力启动后,生产效果较好,转抽后生产正常,已累积产油14474t。

通过前四年的综合治理工作,稠油出砂油藏18个“双低”单元的采油速度由治理前的0.64%提高到治理后的0.86%。已累积增油75×104t,增加可采储量278.1×104t,提高采收率2.62%,取得了明显的治理效果。

2)低渗透油藏

“九五”期间共治理低渗透油藏“双低”单元15个,覆盖储量4209×104t。“双低”单元主要储集层是下第三系沙三段,油层埋藏较深,在2500m以上,储集层渗透率低,砂体连通性差,并且蒙脱石、伊蒙混层等水敏性矿物含量高,遇水易膨胀,堵塞地层,使渗透率下降。由于低渗透油藏储集层发育差,注水开发时对水质要求高,但大多数单元注入水水质不合格,悬浮物固体、机械杂质含量等严重超过行业标准,如五号桩油田桩74单元,空气渗透率仅为6.4×10-3μm2,注入水中含油量30.2mg/L,悬浮物固体含量11.4mg/L,严重超标,污染油层,使地层吸水能力下降,渗流条件变差,采油井供液不足,开发效果差。

针对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主要存在问题,“双低”单元治理过程中,从改善注入水水质入手,加强注水配套工艺技术研究,采取油层改造措施,发挥各个环节的整体优势。

(1)利用水质处理技术,改善注入水水质

利用注水精细过滤装置,对注入水进行多级过滤,精细处理污水,改善注入水水质,使处理后水中的悬浮物固体含量、颗粒粒径、含油量等指标达到行业标准。

(2)采用增注技术,提高注水井注入能力

在改善注入水水质的同时,通过改造干线提高泵压,上单体增压泵井口提压,酸化增注等措施,提高注水井注入能力,恢复地层能量。

(3)采用油层改造、油层保护技术,提高产油井产出能力

通过酸化压裂等油层改造措施,解除油层污染,解放油层,同时采取钻井、采油、作业等全过程中的油层保护措施,减少外来因素对油层的污染,提高采油井的产出能力。

通过综合应用以上注水配套工艺技术,同时进一步完善注采井网,提高注采对应率和水驱控制程度,现河庄油田河135、五号桩油田桩74、纯化油田纯92等低效单元在注水水质处理和水井增注工艺技术上有了很大提高,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现河庄油田河135断块注入水中悬浮物固体含量已有处理前的58.8mg/L下降到处理后2.0mg/L,达到行业标准,采油速度由治理前的0.34%提高到治理后的0.75%,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低渗透油藏单元治理效果明显,15个治理单元已累积增油28×104t,增加可采储量169×104t,提高采收率4.01%,增加产能15×104t,采油速度由治理前0.67%的提高到治理后的0.79%。

3)复杂断块油藏

“九五”前4年共治理复杂断块油藏13个单元,包括东辛油田营66、胜坨油田坨15、滨南滨37-363等,具有断层多,断裂系统复杂,断块含油面积小,含油井段长,含油层系多,层间差异大,油水关系复杂等地质特点[2,3],但对其地质认识、尤其是构造认识程度低,造成注采系统难以完善,储量动用程度低,开发效果较差。因此,深化断块油藏的地质认识特别是构造认识,是取得好的治理效果的前提。

(1)充分利用三维地震等技术,深化油藏认识,为编制调整方案做好前期准备

断块油藏治理过程中,充分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并结合钻井、测井、生产动态等资料开展精细地质研究,尤其是构造研究,建立精细地质模型,落实构造和储量。东辛油田营66断块利用三维资料综合解释成果,对该块的构造及储量有了新的认识,认为断块内部构造相对简单,仅在腰部有两条近东西的南掉断层,并存在基本无井控制的不连续高点。由于该块构造格局发生了变化,含油面积向西南扩大了0.5km2,新增地质储量70×104t,这些地质新认识为编制调整方案奠定了基础

姜岩.营66双低单元综合治理的做法与效果分析.2000.。

(2)完善注采系统,提高储量动用程度

对断块油藏构造形态、储集层发育状况和流体分布有进一步认识后,部署了治理方案,完善注采系统,提高储量动用程度。东辛油田营66块利用新的地质认识成果,在微构造高点钻新井12口,新井投产平均初日产油能力18.1t,并选择老井下电泵提液,提高开采强度。这些治理措施,明显改善了开发效果,采油速度由治理前的0.4%提高到2.86%,增加可采储量68×104t。

复杂断块油藏在治理过程中,通过加强前期地质研究工作,落实构造和储量,治理效果明显,采油速度由治理前的0.38%提高到治理后0.62%,已累积增油52×104t,增加可采储量260×104t,提高采收率4.3%。

2.经济效益分析评价

用增量法对1996、1997年“双低”治理单元进行了经济后评估。从评价结果来看,1996年治理单元中,内部收益率大于12%的单元13个,储量占95.5%;1997年内部收益率大于12%的单元5个,储量占94.5%。大部分治理单元经济效益明显。但也存在着一部分低效益区块,主要原因是这些低效益单元的新井、低效井比例过高,为29%。

另外,从百万吨产能建设投资对比来看,1996年“双低”治理单元的百万吨产能投资为6.1×108元,而同期新区的百万吨产能投资为18.5×108元,“双低”治理单元的投资要远低于新区产能投资。经过对投资构成分析,钻井投资两者差别不大,主要是地面建设投资和公用工程投资“双低”治理单元要大大低于新区产能建设区块。

四、“双低”单元综合治理潜力分析及主攻方向

在总结“九五”以来“双低”单元综合治理做法的基础上,按照“分析有潜力、技术有保障、治理有效益”的原则,对胜利油区163个“双低”单元进行筛选评价,分析其潜力,提出进一步改善“双低”单元开发效果的主要措施和主攻方向。

1.“双低”单元“十五”治理潜力

分析认为1999年底“双低”单元中可治理的有92个,储量2.3445×108t。“十五”期间重点安排治理单元73个,储量1.93×108t,预计增加可采储量460×104t,增加产能45×104t。其中复杂断块油藏35个单元,储量7819×104t,增加可采储量200×104t;稠油出砂油藏17个单元,储量6405×104t,增加可采储量160×104t;低渗透油藏21个单元,储量5056×104t,增加可采储量100×104t。

2.“双低”单元综合治理主攻方向

1)稠油出砂油藏

该类油藏在“双低”单元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油稠、出砂是该类油藏治理的难点,也是需要攻关的方向。

(1)加强油层出砂机理研究

胜利油区油藏类型复杂,岩石类型多种多样,不同油藏、沉积相带、不同层位、不同完井方式和不同含水阶段出砂情况各不相同,油层出砂机理较为复杂。根据稠油出砂油藏的出砂特点,开展不同砂岩类型(粉细砂岩和疏松砂岩)的出砂机理研究;因井制宜,开展不同井况和不同沉积相带的出砂机理研究、不同含水阶段(特别是高含水阶段)的出砂机理研究。

(2)完善防砂抽稠配套工艺技术

在目前工艺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地质与工艺相结合,油层-井底-井筒-地面四位一体,从油层射孔、井底解堵、防砂、有杆泵抽稠、井筒降粘、地面集输等多层次、多方位,进一步完善防砂抽稠配套工艺技术,提高该类油藏工艺技术应用水平。

(3)开展低廉、高效防砂技术攻关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涂料砂防砂、PS防砂等技术,防砂效果较好,但措施费用较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推广和应用。开展低廉、高效的防砂技术攻关,要在延长防砂措施有效期的同时,降低防砂成本。

(4)开展防砂提液技术攻关

目前油井防砂后普遍存在着采液强度下降的问题,影响了单井产量和单元开采效果。开展高采液强度的防砂技术研究,研究出在防砂的同时,采液强度不但不会下降,反而能提高,形成防砂不防液的防砂技术,提高稠油出砂油藏的采油速度。

2)低渗透油藏

该类油藏主要从提高注水井的注入能力和油井的采出能力入手,开展攻关研究。具体工作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深化低渗透油藏的渗流机理研究。开展低速非线型渗流理论研究、双重介质渗流规律、合理驱动压力梯度、井网适应性等研究,寻求解决“注不进、采不出”的途径,为改善目前低渗透“双低”单元的开发效果提供理论依据。第二,切实加强水质精细处理。对于污水回注的“双低”单元要进行多级精细过滤(采用精细过滤装置),使悬浮物固体含量、颗粒粒径、含油量等指标达到部颁标准;加强注入水与地层的配伍性研究,对于水敏性地层,要采取防膨措施,防止伤害地层。第三,逐步完善高压注水配套技术。在解决注入水水质问题的同时,通过干线提压(泵站升级改造)、井口增压(单体增压泵)、油层改造(酸化压裂)、增注工艺等手段,逐步完善高压注水配套技术,提高注水井注入能力,并把水质精细处理技术和高压增注技术结合起来,发挥整体优势,加强注水,恢复地层能量,彻底解决低渗透油藏注水问题。第四,充分利用油层保护、油层改造和水平井等技术。油水井要采取钻井、采油、作业、注水等全过程的油层保护措施,减少外来因素对地层的污染,并采用油层改造和水平井等技术,提高油藏的注入和产出能力。

3)复杂断块油藏

复杂断块油藏具有断层多、块小、构造复杂等特点,且受地质认识手段的限制,早期投入开发的复杂断块油藏多存在着构造不落实,储集层认识不清等问题,应充分利用三维地震技术,加强精细地质研究,深化对油藏的地质认识。

针对难于完善注采系统的小断块油藏,可进行注CO2和单井吞吐试验和攻关,以提高储量动用程度,挖掘该类油藏的潜力;对含油层系多、含油井段长,层间动用差异大、注采不均衡的断块油藏,可利用分层注水和细分开发层系技术,提高水驱动用程度,改善开发效果。

五、结论

“九五”期间“双低”单元治理效果明显,油区“双低”储量不断增长的趋势得到控制。目前年新增加的“双低”动用储量与治理升级的储量基本处于平衡状态。

不同类型油藏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提高治理效果。稠油出砂油藏主要是选择和应用好防砂抽稠配套技术。低渗透油藏主要是加强水质精细处理、高压注水、防膨解堵、完善注采井网、提高注入产出能力。复杂断块油藏主要是深化地质认识,落实构造和储量,完善注采系统,提高储量动用程度。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兴国.陆相储集层沉积与微型构造.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106~107.

[2]王平,李纪辅,李幼琼.复杂断块油田详探与开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8~9.

[3]程世铭,张福仁.东辛复杂断块油藏.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3~7.

⑺ 高浓度,低风量有机废气用什么设备处理效果才能达标

第一次看到居然有这么高浓度的有机废气!!风量100000m3/h,浓度2500mg/m3
,也就是说一小时近2.5吨的有机成分!
我的思路如下:
1、首先推荐的还是回收再利用比较合理。如果乙酸乙酯、甲醇、乙酸丙酯主要成分占到整个废气的60%以上,就有理由优先考虑这个方案,处理效率达到95%要与实际操作情况有关了。
废气回收利用属于另一个环保范畴了,如果能回用,将为企业节省很多费用(哪怕直接导入锅炉中焚烧,也能节省很多能源)。这个需要你自己去咨询专业的做气体成分回收的公司了。
2、如果直接进行治理后外排,相对思路1,投资会少点。根据目前现有的市场应用技术来看,处理的难度比较大。
用于处理废气的技术目前有如下几大类:
洗涤、生物法、植物液处理技术、活性炭吸附、高能粒子、焚烧(氧化)等
如果要达到95%的去除率,估计单一的某一种是不行的,需要考虑多种技术综合治理。要初步建议哪几种比较合适,除了你提供的信息外,还需要你提供以下几个信息:废气出口温、湿度,ph,粉尘量,可用占地面积,是否能够地埋,项目地全年气候情况(最低、高温度、雨水、风向等),废气是否全年持续产生还是间断性的。当然至于是否长期治理还是短期行为、投资承受能力及其它要求,在这里询问就不合适了。
洗涤法:
优势:前期投资价格比较低廉,适合于废气成分较为单一的情况,
劣势:治理效果受运行费用投入影响较大,设备占地面积大,运行费用高,产生大量的废水,二次污染情况严重
植物液法:
优势:前期投资价格比较低廉,适合于有机废气,成分复杂的治理,几乎适合所有的有机废气情况的治理
劣势:治理效果不稳定
生物法:
优势:治理效果稳定,后期运行费用低廉,项目相对比较大气,有利于提高用户的形象
劣势:占地面积大,灵活度不够,前期投资费用较高,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
活性炭吸附:
优势:前期效果明显,原理简单
劣势:活性炭滤层需要定期更换,运行费用较高,属物理吸附,存在二次污染,对设备入口废气的湿度及粉尘要求较高(需要首先干燥及除尘附加设备)
高能粒子:
优势:名气大,投资及运行费用低廉,无二次污染
劣势:废气中湿度及粉尘均有很高要求,对于浓度较高、风量大的废气治理效果不明显
焚烧法:
优势:投资及运行成本低廉
劣势:存在安全隐患,需要防爆措施;产生二次污染;需要人工看守。
我做了2年的废气治理,希望这点经验能给你一定的帮助,如果有必要,可以线下联系。

⑻ “低电压”治理的手段有哪些

“低电压”治理的来手段有哪些:源
1、调整配电变压器分接头。用户电压过低时,把10千伏配电变压器的运行档位由П档调整为Ш档,有效提高输出电压。
2、调整三相负荷不平衡。按照用户分布半径、地理环境和用电负荷性质,合理调配三相负荷平衡,达到升压降损的作用。

3、增大导线线径。立足实际,想法设法提高中低压线路的供电能力,提高线路末端电压,如把低压出线电缆由70平方毫米更换为120平方毫米。

4、轮换配电变压器。采用“推磨”方式,以一台容量较大的配变为起点,依次轮换负荷大、容量小的配变,达到多个配变同时增容、提高电压的目的。
5、增加配变布点。按照“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绝缘化”的原则,增加配电变压器,并全部采用S11及以上型号节能配变,缩短低压线路供电半径,有效缓解负荷紧张、电压偏低的状况。
6、安装低压无功补偿装置。根据客户用电性质,在三相四线末端和重要用电设备旁、配电变压器低压侧进行分散无功补偿配置,以减少无功功率和电压损失,有效提高电网末端电压。

⑼ 如何开展好"慵懒散"治理,解决办事效率低下问题

为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强化正风肃纪,镇党委、政府决定,从现在开始到今年年底,在全镇党政机关开展“慵懒散”专项治理,突出解决办事效率低下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省、市、县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为指导,集中治理“慵懒散”,突出解决办事效率低下问题,深化正在全县开展的以“从严从紧抓作风、强化执行提效能”为主题的“干部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进一步提升境界,提升执行能力,优化发展环境,促进机关作风明显转变,机关效能明显提升,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二、治理重点
以加强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为载体,以提高干部队伍执行力、提升机关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为目的。重点治理以下问题:
1、思想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盲目自满,不思进取的;
2、工作作风漂浮,工作不落实、执行不到位,实干不足的;
3、不敢担当,不认真履行职责,工作没有进展,打不开局面的;
4、工作不在状态、积极性不高,工作协调不及时、政策对接不紧密,遇到问题绕着走、有困难工作不去干的;
5、干部素质低,对群众合理诉求置之不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
6、履行能力不高,专业知识贫乏,办事效率低的;
7、违反规定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的;
8、单位内部管理不规范,办事环节过多、周期过长的;
9、不遵守工作纪律,上班时间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的。
三、工作措施
(一)、主动查摆整改
镇直各部门、各管区各村要结合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条”、市委“十一条”实施办法、县委“十不准”、镇“十二不准”,对照“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问题,对照治理重点,采取广泛征求意见与自我查摆相结合,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发放调查问卷、主动深入基层听取群众意见等方式深入查摆,查摆要实事求是,不走形式。对查摆梳理出的“四风”问题特别是“慵懒散”问题,要分析问题症结,剖析思想根源,制定具体措施,切实整改到位。
(二)、开展专项督查
加强对镇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专项督查。围绕年初任务目标和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进一步加大对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专项督查力度,全力推动工作落实,确保政令畅通。紧扣全镇重点工程项目、阶段性中心工作,加强对各指挥部、村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重要事项推进情况的督查督办,切实以强有力地督查推进工作开展。严格对重点工程“周通报”、对重大事项及重要事项“月通报”制度,注重在督查过程中找准影响工作落实的规律性问题,分析总结、堵塞漏洞、整改提高,圆满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目标。
(三)加强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即时督查、全程督查、定期督查等制度,加大对全镇重点工作,重点指挥部、重点项目时间节点进展情况和各级各部门贯彻落实八项规定、执行“十不准”和机关干部遵守会风纪律、上下班工作纪律等日常行为的督导检查和明察暗访力度,做到一检查一通报、一问题一剖析、一案例一曝光。
(四)加强对信访积案化解工作的专项督查
认真执行信访案件备案通查通报制度,以全县信访稳定会议精神贯彻落实、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等工作开展情况为重点,进行专项督查,督促解决信访积案化解工作中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推诿扯皮等问题,对集中交办的重点信访案件化解工作进行挂号督查、跟踪督办、定期通报,并严格责任追究。
(五)加大查处问责力度
对无正当理由不能如期完成镇党委、政府部署的重要工作任务的,对各部门不作为、慢作为、服务差的问题年内查实三例的,对部门之间推诿扯皮造成不良后果的,对“评机关、评行为、评窗口单位”居后两位的,对干部顶风违纪被上级督查暗访查实给郭楼丢丑的,对因不负责任导致发生有影响上访案件的,对搞形式主义、履职不力、滥用职权、松懈散漫、铺张浪费的,依据有关规定严肃问责,不搞迁就照顾、不搞下不为例、不设“过渡地带”。
(六)强化社会监督
1、定期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及“干部作风建设监督员”座谈。每季度就改进作风工作开展一次座谈,重点了解掌握群众“不满意”因素,督促各级各部门搭建服务平台、优化服务方式,擦亮服务窗口、打造服务品牌,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纪委会同组织部门负责)
2、深化开展“双评”活动。进一步完善评议内容,突出评议服务质量、工作效能、任务落实和工作突破的情况;改进评议方法,征求多个层面评议代表意见,提高服务对象、办事群众在评议代表中所占的比例,并将政风行风、网络问政等群众评价情况与评议结果相结合。
3、深入开展群众满意度随访活动,了解群众对镇党委、政府及部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根据电话调查情况,找出差距,改进不足。(纪委会同组织部门负责)
(七)加强制度建设
构建作风建设制度体系,修订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防止问题反复。进一步完善涉企一费制、作风建设有奖举报、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行政执法责任制、责任追究制、绩效考核制、和民生服务等制度,强化《政风行风热线》进社区机制,着力形成作风建设制度体系。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镇党委、政府成立“慵懒散”专项治理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纪委。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加大对“慵懒散”问题的自查自纠力度,敢抓敢管,讲求实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不包庇纵容、不姑息迁就,及时制止机关工作人员中的不良倾向,在抓落实、促发展上见成效。实行整改落实责任制,对查摆梳理出的问题,要仔细研究,制定出目标清单,主要领导负总责,一级抓一级,逐级督促抓好落实。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镇直各部门、各管区各村要广泛宣传开展“慵懒散”专项治理的重大意义、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及时反映专项治理进展情况和工作成效,积极宣传专项治理中涌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曝光典型案例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发挥警示和震慑作用。
(三)加强督导,严格要求。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对专项治理工作的检查督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对查摆出的问题,要认真梳理、综合分析,制定整改方案、研究整改措施,确保专项治理扎实有效开展。

⑽ 辛店洼目前采用鱼塘—台田模式,取得较好的低湿地治理效果,主要原因是什么

大原因:因地制宜1、鱼塘养鱼,同时可以排水2、台田种粮,不容易被淹3、混合农业,塘泥肥田,秸秆喂鱼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