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上村整治
❶ 谁有土地整治前期资料目录。 请和我联系、、
××省××县××乡(镇)土地整理项目
资料清单
一、土地局收集资料范围如下:
县志;
县、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理专项规划;
县土壤志;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领导小组文件;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土地权属调整领导小组文件。
项目涉及乡,村的土地统计台账,项目区分村,分片现状地类表(按照新三级地类统计);
二、农业局收集资料范围如下:
县农业区划报告;
县农业综合开发资料;
县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规划;
三、水利局收集资料范围如下:
县水利志,县水利区划报告(水资源评价);
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标准或规定;
县多年降水系列资料;
项目区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数量与质量的实测资料,水资源利用现状与经验等资料;
项目区水文地质资料(地层、岩性、含水层、地下水埋深、水质等);
项目区工程地质资料(勘探报告);
项目区内现有农田水利工程(沟渠、竖井、提灌、涵洞等相关设施)的设计资料(图册、预算);
项目区通常采用的灌水方式(管灌、畦灌等)、灌溉制度(农作物播种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和灌水定额);
取水许可证(取水量)。
四、林业局收集资料范围如下:
县农田防护林建设的情况(树种、价格等)与经验;
五、统计局收集资料范围如下:
县主要农产品的单位面积平均生产成本及其构成(有条件的可以对农户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农产品的市场价格;
县统计年鉴(最近1年);
项目涉及村的社会经济统计报表(最近1年);
六、电力局收集资料范围如下:
电力线、输配电设备及配件的型号、及其产地和市场价格等;
七、其他(建设局、物价局):
县工程造价信息(最新的,地级城市一般有);(如物价部门没有公开出版物,就应对工程材料的市场价格进行调查)。主要工程材料包括:钢材、木材、水泥、汽油、柴油、砂、碎石、块石、管材及配件等。并有物价部门盖章。
八、附件要求
为了使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得到合法、有效的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该包含一些重要的文件资料,比如:从河流、水库中取水或新建机井时需要有当地水利主管部门的许可证明、砍伐项目区内的树木时需要提供当地林业主管部门的许可证明、对项目投资估算时可以参考由经济管理部门提供的当地主要原材料、劳动力、机械等的价格表格等。附件可以是有关文件或资料的复印件,也可以是经过编辑的文稿。附件无需与正文统一编排页码,每项附件独立编排页码即可。按照每项附件的先后顺序,在目录中反映附件名录,如附件1项目取水证(取水意见书)、附件2项目砍伐证(砍伐意见书)、附件3 防洪标准(防洪规划)证明、附件4基础设施报废证明。还有其他相关资料,如造价信息表;相关部门征询意见表;项目区利害关系人征询意见表;专家论证意见;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权属调整小组的通知;权属调整意向书等等。
❷ 江西安远县风山乡石口村砖厂生产导致附近村民道路无法行走村民多次跟村里反映为什么都得不到解决
人家是石口的有钱人,还管你这些。
看到那长烟囱吐出的烟,就觉得空气都被污染完了。
❸ 钱库镇的环境整治
多年来,“重发展、轻治理”的发展模式和产业“低乱差”的状况,使得钱库遭遇全国众多乡镇发展的通病——环境污染。据当地居民反映,以前钱库、望里街头垃圾遍布,车辆驶过,路上扬起的灰尘堪比如今令人胆颤的“雾霾”;境内密布的河网也因为疯长的水葫芦和漂浮的垃圾而黯然失色。面对如此严峻的环境现状,镇委、镇政府在广场上召开环境综合整治誓师大会,号召全镇人民齐推共抓,不达目的决不收兵。针对路面垃圾,钱库出台了四项整治措施:清理垃圾、加强绿化、拆除违章、落实三包。在实施整治措施的过程中,钱库不仅发挥政府机关的力量,而且动员当地群众投身环境整治工作。“为了缓解镇政府的财政压力,也为了号召群众保护家乡环境,我们成立了‘我爱我家’基金会。这个基金会属于慈善性质,会长由公选产生,政府引导资金投向而不干预日常运作。”杨雷书记说。经过以上措施,钱库的路面垃圾得到了极大地治理,城乡面貌得到有效改观。今年上半年,钱库共出动人员3.88万余人次,整治违章广告1493处、赤膊房460间,清理“四乱”4824处,清扫卫生死角8056处,清运垃圾6.48万吨。
除了治理路面垃圾,钱库还花了大力气对水污染进行治理。杨雷书记说:“我们钱库有210公里的河道,在没有治理之前可以说条条都是‘垃圾河’,其中有50公里是‘黑臭河’,长期积累的水污染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治的程度。为了科学合理高效的治理水污染,镇委镇政府经过研究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标本兼顾治理污染。”据了解,在治标层面,钱库组织人员进行了水面漂浮垃圾和水葫芦的清理,并落实市场化长效保洁机制;开展河道清淤,沿河道建设河滨公园。而重点还在于治本,城镇地下污水管网建设就是钱库治理水污染的治本之策。据介绍,钱库镇的地下污水管网建设由苍南县和钱库镇共同出资,要投入资金5000万元。到今年春节前后,投入2000万元的污水管网治理一期工程将完工。
对于钱库的环境整治,杨书记信心满满:“相信经过科学合理高效的环境整治,钱库的环境污染问题将得到彻底改观,曾经那个迷人的江南水乡将会焕发新颜。” 1.龙井景区
“龙井”位于林家塔村岙底的李家车山峡谷间,由二股溪流汇合后飞泻而下,长年累月的冲击形成一潭,俗称龙井,龙井上方 有巨石内凹,传为龙角所靠,俗名称龙靠。溯溪而上有一坪,称龙坪,宽数米,长20余米。溪水潺潺流过,似龙在游动,甚为可爱。且周围重峦叠嶂,植被资源丰 富,丹枫、黄桷、翠竹、青松错杂相间,时有鸟语相伴,身临其境,幽深窈窕之感油然而生。
97年初夏,一辆深黑色的小轿车驶进了桐桥村的山岙底,停 在了溪边的几块石头旁,县文物馆人员的到来,使寂寞的小山村激起了层层的涟漪,接着温州市博物馆馆长金柏东研究员带人来实地考察,2000年5月间,为了 配合“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省考古专家陈元甫组织了大批精干专业人员前来实地挖掘论证。这几块其貌不扬、村民们习以为迷路的巨石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吸 引力,使专家学者纷至沓来?
2.灵鹫寺单檐塔
灵 鹫寺位于桐桥村,相传为上官、项、李家先祖于北宋重和年间(1118--1119)捐建。塔在寺前,原建五座,现存二座(现已按上官氏族谱原貌重修),每塔由青砖粘灰浆砌造。单檐,由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残高3.5 米,平面呈六角形,塔基须弥座,雕饰华丽,有水云纹、卷叶纹、仰覆莲等,束腰每面壶门内浮雕狮兽,姿态各异。塔身呈圆盘瓜楞形,高1.07米,空心顶置圆 盘周饰幔,下刻故我莲。正南面设一壶门,上以青砖菱角牙子叠涩出檐。塔顶残存覆体。该塔砖刻艺术精妙,造型精巧,为北宋砖塔的重要实物资料。1983年列 为苍南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3.打铁山上有奇洞
林家塔村的打铁山,峰奇石怪,山势极其险峻,南侧悬崖上有洞,呈圆形,象农家的大木桶嵌于壁中,当地人称稻桶洞。
双 休日的一天,我们一行沿着崎岖山道来到洞上,村里的林老伯向我们介绍说,他23岁那个打柴曾爬上那个洞。洞和我们平常住的房子一般大小,亦有三、四丈深, 林老伯67岁,进洞是40多年前的事,他说洞四周无路,当时他是从山顶悬崖沿藤枝攀缘而下的,尤其是洞的边缘处更为陡峭,人要腑着身体全身贴在悬崖 上,稍不留神失足就成千古恨。我们顺老者所指,悬崖上藤蔓小树所剩无几,想从洞上方入洞就更难了,因此我们试着从洞下方往上爬,当距洞三米间,因无立足攀 缘之处而告失败。
有关此洞,当地曾有传说,清朝末年,被清军追散的金钱起义军,逃至此山下,沿藤蔓进入此洞,为切断清兵追路,义军忍痛割藤,结果 也使自己断了退路,几十号人马活活饿死洞中每逢暑尽寒来北风呼啸之时,该洞就发出呜呜的嘶鸣声,村民们谓之义军们在呼号求救,此情此景,实为凄凉悲壮。
我们伟大祖国,山川秀丽,大自然鬼斧神工。愿稻桶洞以其险峻挺秀之姿,为我们双休日旅游增添乐趣。
4.温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林夫纪念馆
为纪念我国文化艺术界著名烈士、鲁迅先生学生、新兴版画先驱林夫,经上级批准,1999年在林夫烈士家乡林家塔兴建林夫纪念馆,现已被中共温州市委、温州市府命名为高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林夫纪念馆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0平方 米,包括三间仿古建筑的主楼,五间二层综合楼,十间双向走廊,飞檐琉瓦的牌门和围墙。馆内绿化也体现出园林式的布置。
我们从牌门进入纪念馆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帧高3米,宽2.7米的大理石雕像,用现代电脑雕刻的技术,现现了当年鲁迅先生与林夫盘坐欢谈的情景,整个纪念馆现分为五大部分;
第 一部分是林夫生平事迹介绍。用翔实的史料文字和图片,讲叙了这位生长在旧中国的莘莘学子把自己命运紧紧地和国家与民族命运连在一起的,热爱艺术、忧国忧 民,走上革命道路的成长过程,介绍他响应鲁迅先生倡导的中国新兴木刻运动,在浙南游击根据地进行的革命文化艺术实践的经历,和被捕后身陷囹圄,正气凛然的 革命气概。
第二部分是林夫生前的版画木刻作品。这部分共展出幸存的林夫版画46幅。其中木刻《母亲》是林夫的代表作,入选被鲁迅先生称之为 “聚全国出品的精粹的第一本”的《全国木刻联合展览会专辑》,该作品表现的是一位普通女性,看似平淡,而艺术感染力十分强烈,令人感到母亲的善良与伟大。
第三部分征集了全国文化艺术界的老前辈、林夫的老同学、老战友的题辞、楹联、书法共四十余幅。中国美术家协会代主席王琦、中国美术协会副主席李少言、中国美院副院长赵宗藻浙江版画协会名誉主席赵延年等老一代著名版画家均为纪念馆留下了珍贵的墨宝。
第 四部分是浙江版画陈列宝。室内陈列了浙江省五十多位版画家的八十多幅作品。金逢孙、夏子颐、张怀江、杨可扬、赵延年、赵宗藻、吴平等著名版画家都亲手将自 己四十年代、五十年代的作品捐献给纪念馆,这十分宝贵的艺术珍品的陈列,无疑给参观者和美术、版画研究者带来浓厚的兴趣,浙江版画家协会主席赵宗藻教授还 亲自为这个陈列室起草了前言。
第五部分是电视专题片《林夫》的播放室。1998年4月,苍南电视台与钱库广电站联合组成摄制组,怀着对先烈的崇敬 心情,踏遍了上海、福建、江西、杭州、棘、温州、平阳等林夫生前活动、战斗过的旧址,采访了十多位林夫生前的同事与战友,拍下了刻满岁月斑驳动人的历史画 面。该片长达二十五分钟,以纪实的拍摄方法和追忆性的画面,深切缅怀和热情赞颂了林夫烈士为革命流血、为艺术献身的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5.江南名刹——护法寺
据民国《平阳县志》记载:“邑中寺院始自隋唐,其时佛法已盛行。”坐落在荪湖龙头山下的护法寺,始建于唐大中年间(87-858),是钱库地区建寺时间最早,寺院规模最大的一座寺院。
传说当时有一位和尚,法名僧老,原在望州山顶古刹当家。为了方便越来越多的善男信女免受攀登之劳,所以又在龙头山脚下,选择一块风水宝地,先建一寺,坐南朝北,取名护法寺。到北宋乾德四年(963),他的继承者以为原寺太小,不能满足香火日盛的需要。于是就在原址上扩大规模,重建一座坐东朝西的护法大寺。它东倚龙头山、南至水礁沟、西靠塔基河、北接龙河水波殿,占地面积达四十库存,同时外加墙围。建设基金都由各方捐赠奉献,据荪湖林氏宗谱记载:当时单南道林克一家就施田240亩。
建成后的护法寺:一进七间,当中是弥勒佛的神龛,左右分列四大金刚;二进七间,中间是大雄宝殿,有释加牟尼金身;三进也是七间,中间为观音阁,左右有文殊菩萨和善财童子等。中间庭院铺以花岗石,两厢明廊,都是紫木结构,额以花板,画梁雕栋,雄伟肃穆,十分壮观。它不仅是当时钱库境内的一大名寺,在邑内也颇有名气。如芦浦四月初八庙会,有善男信女过八寺的风俗。这八寺之中,护法寺排在首位,然后是灵峰寺、广福寺、灵鹫寺、瑞岩寺、香林寺等。
护法寺始建时,没有寺、塔。到宋元祐三年(1088),才在寺前先后建成一座无祐桥和七座单檐塔,又称护法寺桥和护法寺塔。元祐桥三孔梁式结构,东西走向,长九米多,宽三米多,桥沿上刻有桥名和建桥时间。塔原有七座,现仅存三座(其中二座损坏后重新仿制),塔型与灵鹫寺单檐塔基本相同。桥和塔都已列为苍南县文物保护单位。护法寺始建时没有台门。到明永乐年间(1403-1424),有凤岙林氏自愿出资兴建,建筑也十分讲究,遗亦至今犹在。清乾隆十五年(1750),护法寺因年久失修,损坏严重,时有僧通证主持大修一次。到道光四年(1824),僧雪舟再次重修。光绪二十八年(1902)重建。到民国三十三年(1944),平阳县县长张韶舞,为镇压钱库大刀会起义,对钱库人民实行血腥的镇压,不仅钱库三条街被烧为灰烬,在追剿大刀会中还将护法寺及其所在的村庄也全部烧光。
地处荪湖景区的护法寺,向来就是文人墨客游览和驻足之地,其间也留下许多诗文墨迹。后因寺毁人亡,保留下来的已经很少。手头只有金乡顾清标兄弟和刘绍宽等几首诗。现抄刘绍宽一首如下:
夏历六月十五夜携小儿缙同姜肖玉,谢仲远诸君共十五人会集护法寺,兼游燕窠洞。吾乡山水窟,西南钟灵秀,群山纷熸烍①,宛似列屏绣,少闻护法寺,宏杰山中枸,父老避嚣喧,读书此岩岫。(舅氏杨仲渔先生混仲、杨省三师、常读书于此)旁有燕窠洞,谲诡②尤奇观。嗟予尘俗士,饥躯事奔走,未领烟霞处,一洗胸襟陋。姜子集吟倡,深夜驾相就,长筵坐讨论,烛影动杗廇③。歌呼杂笑谈,明月耀清昼。兴来恣游览,山僧导先后,忽忆山洞奇,欲遂岩扉叩……。余昔郡城游,飞霞一拳瘦,宾从日淹留,车马纷填辏④。岂若兹山奇,嵌空若雕镂。只惜荒草埋,惟见长材茂。今日选胜游,孰擅文词富,搜剔崖壑姿,名胜垂宇宙。……
时光飞逝,护法寺被毁至今又过去了七十多年。2002年,在原护法寺的旧址,又新建一幢大雄宝殿。当家的是一位年青的出家人,问及“能否恢复旧观?”他说:“现在没有资金,我们的计划是逐步发展”。
6.石棚墓
石棚墓亦称支石墓,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最早建筑物之一,它利用天然的巨大石块,稍经人工修整,然后支撑,覆盖而成。普遍 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铁器时代早期,是古时东夷人墓葬形式之一,东欧、亚、非及南洋洲各国沿海地带都有发现,我国过去发现的石棚墓均集中分布在辽东半 岛。浙南石棚墓的发现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认识,对探讨商周时期浙南社会状况和对外关系也有特殊意义。
桐桥村石棚墓群于1997年6月初调查共有七处。其中1号石棚墓,盖石略长方形,长3.68米,宽2.06米,厚0.55米——0.60米,周长9.45米,盖石下存支撑柱1根,高1.84米。墓葬盖石伸出柱壁外,支柱与盖石之间结合不甚紧密,据考证属商周时期。
从 瑞安、平阳、苍南石棚墓陆续发现,专家们与日本的石棚墓相比较,浙南的石棚墓似曾直接影响日本。《山海经》最早记载了温州的地理位谓:“瓯居海中”,说明 对外交通必取道于海上,给人以居住海中的印象,据有关专家考证浙南出土的彩陶石奔与福建、台湾属同一类型,更与日本一致,这些现象反映浙南一带在商 周时期乃至更早,已通过海上交通与我国东南沿海以及日本等地有过频繁交往。由此可知浙南石棚墓对日本直接影响是有可能的。
我们相信,随着申报“国保”的步伐的加快,大批考古专家的深入研究,石棚墓这一千古巨石之谜将被解开,这块曾是我们先民们繁衍生息的风水宝地,不久将来将成为学者如云、游人如织旅游观光的好地方。
7.陈功甫故里
陈功甫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民国时期著名文史教授、近代史教研先驱。国立北京大学文学士,他的故里在钱库镇浃底园,由陈功甫故居、陈功甫墓园等构成,还有陈功甫先祖唐开漳圣王陈元光庙、陈氏大宗、盘古大帝庙等人文景点,值得一游。摘自陈先满(笔名陈圣吾)“史家陈功甫传略”。 钱库是一个有悠久而深厚历史底蕴的江南名镇,被誉为“千年钱王福地,百里江南水乡”。1997年,沉睡在桐桥山岙4000多年的石棚墓群被文物考古专家发现,经考证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或旧铁器时代早期的古东夷人墓葬遗址,距今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据现居民的族谱记载,早在五代后晋时期的公元941年和942年,钱库的后官、项家桥、李家堡等村始祖就迁居来此居住,此后不断有新的姓氏移民迁入,经一千多年的繁衍发展,现居民有7万多人口。
钱库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历史名人有夏口吴荣烈故居,项家桥武状元纪念馆,近现代名人有浃底园陈功甫故里,苏渊雷纪念馆,林夫纪念馆,李锐夫故居。生态观光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项桥办事处的各村落,其中林家塔村的“龙井景区”,打铁山的怪岩奇洞“稻桶洞”可谓山水之一绝。在这周边,还可以略览文保名寺灵鹫寺及古建筑单檐塔,桐桥石棚墓群。
假以一日的旅程,我们将指点你游历钱库的名胜景观,愉悦身心。
1. 从钱库镇政府所在地出发,略览钱库公园“梦园”,公园内苏渊雷纪念馆,老干部活动中心,瑞云道观,青少年旱冰场,儿童游乐场,以及群众性体育休闲场所,出口还有民间活动胜地“会龙宫”。
2. 从公园出来以后往繁荣的古街,东西街过“大魁桥”(文保)至横街埠头坐“长船”去景区。长船延瀛水逆流而上。途经小河川底略览现代农庄“河川别墅”,到“项家桥”(文保)上岸。去参观南宋期间“文取科第,武试夺魁”的武状元之项桂发纪念馆(文保)。
3. 之后,仍坐“长船”溯水至桐桥,沿着清洌的河水,漫步浏览两岸田园风光,经“宋桥”(文保),瞻观古刹灵鹫寺遗迹和古建筑单檐塔(文保)。如有体力,可翻爬桐桥岭进入濛洲山景区。
4. 沿着灵鹫寺的山边,绕进林家塔的龙井景区。看瀑布、龙潭、老靠。选择安全避风场所,挖红薯,摘野菜,捞螺虾野炊。之后过田龙坪,绕望尖顶,参观稻桶洞。之后,深入幽谷,进入林木繁茂的林家塔岙底幽谷。
5. 从稻桶洞下山以后到林家塔,看一看林夫纪念馆,听一听林夫事迹的介绍,再坐车去夏口参观历史名人吴荣烈的故居,欣赏“司马第”(文保)的荣耀和“百福百寿图”的文化艺术。
历代名人
宋朝
上官鼎(1179—1234)(今钱库后官人) 任 两广节度使、太子太傅、礼部尚书
项桂发 (1202—1272)(今钱库项桥人)任御营统兵护驾防御使、中亮大夫 武状元
明清
黄炳道(今钱库黄车堡人)号星如。清宣统三年辛亥法政科举人,江西高等检
察厅检察官
近现代
苏渊雷(1908—1995)原名中常,字仲翔,晚署钵翁又号遁圆,(今钱库玉龙口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佛教协会 常务理事
吕青云(1986—)又名吕存值,(今钱库桐桥人)中国易经协会理事专家,全球风水协会专家。
吴襄(1910—1995),字成之。钱库人。生理学家,北京市结核病研究所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生理学顾问,中国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院外委员。
林夫(1911—1942),原名林裕,字宽如,男,汉族,(钱库林家塔村人)烈士,鲁迅倡导新兴木刻运动,林夫是先驱者之一,名字载入中国现代版画史。
陈功甫(1890—1942)初名陈楙(懋)、更名鸿藻、字功甫、(今钱库浃底园人)清末贡元、郡学毕业生,国立北京大学文学士、中国历史学家,曾先后任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史学系教授,国立广东大学文科教授、国立中山大学文史教授、史学系主任兼广州市立二中校长、语言历史学事务委员会委员、历史语言学研究所近代史料征集委员会主任。
❹ 边坡治理的几种方法
1、坡率法
坡率法是指通过调整和控制边坡的高度和坡度,而无须采取其他加固措施的治理方法,工程中又称为削坡(或刷坡)。
采取坡率法时应注意因势利导保持水系畅通。边坡较高时,宜采用分层开挖、折线式或台阶式放坡,也可根据边坡岩土层变化情况按不同坡率放坡,台阶式边坡中部应设置护坡道。
2、浆砌块石、挡土墙
线路工程传统护坡多采用浆砌块石护坡,如下图所示,当支挡高度较高时需加筋处理,即为加筋挡土墙结构。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强风化岩质边坡,必须保证坡脚严格埋置在原状土一定深度内,一般对挡墙高度也有限制。
3、浆砌石回填
线路回填采用浆砌石回填,该方法在石头上很方便,开挖基坑会有很多块石,取材方便,减少块石的运输,因此,在石山地区,该方法被运用广泛。
4、抗滑桩
抗滑桩是承受侧向荷载用以整治滑坡的支撑建筑物。它穿过滑体在滑床一定深度处锚固以抵抗滑坡推力的作用。
与其他措施相比,具有抗滑能力强、适用条件广泛、不易恶化滑坡状态、施工安全简便,并能进一步核实地质条件等突出优点。同时,抗滑桩可与其他治理措施灵活配合。
5、挂网锚喷
锚喷支护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岩石边坡坡面工程防护措施,它是依靠锚杆、钢筋网和喷射混凝土共同负荷来提高塔位边坡岩体的结构强度和抗变形刚度,以减少岩体侧向变形,增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和耐久性。
❺ 塞纳河的整治
塞纳河河口整治主要在汤卡维尔至勒阿弗尔河段上进行。塞纳河口是强潮河口,大潮时最大潮差7m,小潮潮差3m。河口宽阔,整治前沙洲罗列,航道摆动不定。由于涨潮历时短,只有23h,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河床泥沙(中径为0.1mm)易于冲动,河口淤积严重,直接影响到勒阿弗尔港和鲁昂港的发展。100多年来,法国政府投入巨资进行了多次整治。
⑴1848~1867年,在拉马耶赖与里勒河之间兴建两道高水顺堤,以约束水流,堤顶高出平均大潮高潮位。但因高水河床缩窄过甚,涨潮流量锐减,洪水时宣泄不畅,以致在整治段上下游都发生严重淤积。事后不得不从勒阿弗尔到汤卡维尔另辟一条运河,以维持鲁昂港的航运。
⑵1898~1920年,开始整治汤卡维尔下游航道。北岸修建一北高堤,顺堤上筑丁坝;南岸在相应的长度上修建南潜水堤。工程完工后航道仍变迁不定,北堤上端建丁坝迫使航道向南推移,南堤末端形成沙洲。1932年采用弯曲航道的计划方案,目的是稳定航道和挖除部分沙洲,1939年开工,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断。
⑶1950年起,用动床模型对航道线路和工程效果作了一系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航道应均匀弯曲,凹面向北,在汤卡维尔和翁弗勒尔之间的航道必须靠在一道高水堤-新北堤一边。新北堤一直伸展到翁弗勒尔下游,直至-3.0m河床处,以下有拉蒂埃抛石潜堤对翁弗勒尔下游潮流起导流作用。1956年建成里勒河到翁弗勒尔间的新南堤,堤长10.5km。1957~1958年建成拉蒂埃抛石潜堤,堤长8.0km,高程+2.0~+3.5m,使涨、落潮流都有导流作用。
⑷1959年,拆除部分老北堤。1960年,兴建新北堤,采取整治与疏浚相结合的方针,使航道水深增加2.5m。吃水8.0m和10.0m的船舶可在低潮和高潮分别驶进鲁昂港,鲁昂港得到迅速发展。
⑸1970年起,新建北低堤,长5.0km,由上游疏浚挖出的砂砾堆筑。建堤后,河床水深明显改善。接着清除河床中约6.0km长的水流无法冲动的河床泥沙,使水流通畅,船舶吃水深度增加1.0m以上。
⑹1977年起,加高并延长北低堤至17km,同时留一缺口,航道继续进行疏浚。1979年,航道水深增加到2.0~2.4m。1980年后,3.5万t的船舶可驶抵鲁昂港。
美誉
塞纳河上游地处朗格尔高地地区起伏不平的丘陵。岩层结构是白垩与粘土相间,白垩层离地面深浅不一,一般在50米左右。雨水和雪水降到地面,有些地方渗透到地下,有些地方又重新回到地面,成为塞纳河源。丘陵地都不高,一般在海拔100~400米之间,坡降平缓,所以,塞纳河在上游水流平缓,有“安详的姑娘”之称。巴黎人称之为“慈爱的母亲,说“巴黎是塞纳河的女儿”。
❻ 右溪记中作者整治小溪有何用意
一、用意:作者来到道州,见到如此胜景,竟无人赏爱,不禁徘徊溪上,为之怅然,而引发作者怀才不遇的惆怅。
二、原文:
右溪记 元结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臵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名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四部丛刊》本《元次山集》)
三、译文:
道州城向西走几百多步,有一条小溪。这条小溪向南流几十步远,汇入营溪。两岸全是一些奇石,(这些石头)有的倾斜嵌叠,有的盘曲回旋,不能够用言语形容(它的美妙)。清澈的溪流撞击着岩石,水流回旋从上冲下来,激荡倾注;岸边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投下的阴影互相掩映。
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野,就是很适合隐士居住的;如果在人烟密集的地方,也可以成为市民游览的胜地,喜欢清静的人休憩的园林。但是自从道州成为州的治所以来,至今也没有人来欣赏和关爱;我在溪水边走来走去,为它(景色秀丽但无人知晓)而惋惜!于是进行疏导开通,清除掉杂乱的草木,建起了亭阁,栽上了松树、桂树,又种植了鲜花香草,来增益它优美的景致。因为溪水在道州城的右面,便命名为“右溪”。把这些文字刻在石上,明白地告诉后来人。
❼ 湖南省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治措施
11.3.1 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湖南省各地、市、县社会经济发展参差不齐,可划分为四个层次:特别发达地区,发达地区,发展中地区,欠发达地区或贫困地区。
(1)特别发达地区:长沙、株洲、湘潭、岳阳四市,人均GDP值超过10000元(其中长沙市区已超过了20000元),农民年均纯收入超过3000元。
(2)发达地区:发达地区共计41个县市,它们主要分布于京广线两侧,呈南北向的带状展布。湘西、湘北也有一些发达县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农民年均收入大于6000元,其中农民年均纯收入绝大部分高于2000元。
(3)发展中地区:发展中地区共计24个县市,它们主要分布在于湘中丘陵区与周边山区的过渡地带,以及洞庭湖平原与两侧山区过渡地带的县市。发展中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农民年均收入在4850~6000元。
(4)贫困地区:包括国开发(1994)5号通知,我省列入扶贫的10个县(永顺、保靖、平江、桑植、新化、沅陵、花垣、安化、隆回、新田)和湖南省湘政发(1994)29号文件中增加省定扶贫的21个县区(城步、桂东、汝城、古丈、泸溪、凤凰、通道、江华、龙山、麻阳、慈利、宜章、新晃、炎陵、茶陵、吉首、石门、芷江、张家界市的永定区和武陵源区、浏阳市)。
(二)人口稠密
近几十年来,湖南人口急剧增加,从1953年(一次普查)到1998年的45年间,全省人口净增3152.30万,平均每年净增70余万人,使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人口增长与环境及资源的关系日趋紧张。就土地资源来说,1949年全省人均土地面积达10.64亩,人均耕地面积达1.76亩,而至1998年人均土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分别下降到4.89亩和0.74亩,分别相当于1949年的46%和42%,是全国人均耕地面积最小的省区之一,并且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可开垦为耕地的后备资源面积仅相当于现有耕地面积的5.8%。显然,人多地少是湖南省经济发展和国土开发利用过程中所面临的最突出的矛盾之一。除此之外,人口增长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还有森林覆盖率下降、生物资源衰退、水土流失加剧、地质灾害频繁,环境污染严重。
(三)土地退化
(1)土壤侵蚀加剧:花岗岩、紫色砂页岩和砂岩所生成的土壤结持力小,并且多为坡地,在春夏之间的雨季会发生水土流失。特别是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植被覆盖率低,以及不合理的垦复和耕作,均加剧了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给土壤资源和农业生产带来了一系列破坏,使地力衰退。据统计,每年全省流失的土壤约1.7亿吨,相当于80万亩耕地的土壤流失,并伴随有大约248万吨有机肥流失。
(2)土壤潜育化过程增强:由于长期对水利建设投入不足,发生水库、水渠渗漏,排水设施不完善,特别是重灌轻排的耕作技术以及长期的双季稻连作制度,土壤长期淹水,曝晒机会少,同时水耕水整的耕作方法使犁底层日趋粘重紧实,透气性差,土体的部分或全部层段还原性增强,普遍发生次生潜育化过程。全省潜育化稻田有50万余公顷,次生潜育化稻田27万余公顷。
(3)土地贫瘠化普遍:土地贫瘠化是因土地用养失衡所致。近几十年来,集约型农业日益发展,土地养分消耗量急增,而土地投入相对不足,重用轻养甚至只用不养的现象普遍存在,土壤养分损失严重。全省122.99 万公顷的旱地中绝大部分有机质含量不到1%,水田中亦有相当部分的有机质含量低于2%。土地贫瘠化现象在农业生产相对发达、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的区域表现更加明显,如常德、岳阳、长沙等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区,低产耕地占其耕地总面积的70%以上。
(4)土地损毁严重:由于工农业生产不断扩大、城镇化建设日新月异、交通建设的迅速发展,普遍发生了因挖损、塌陷、压占等使土地遭受破坏。据不完全统计(1995年),历年来全省仅国有大中型工矿企业挖损或压占的土地总面积1.13万公顷,安化县境内湘黔铁路复线工程全长仅38 km,施工过程中废土废渣堆占土地及河道、水面的面积高达7.44万平方米。
(四)江湖塘库功能衰退
(1)含沙量和输沙量增加:省内各流域中上游地区在春夏雨季,特别是大雨和暴雨季节,发生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由地表水径流携带向下游运移,此时大小河流的含沙量和输沙量普遍增加。湘、资、沅、澧四水干流多年平均含沙量分别为0.179 kg/m3、0.127 kg/m3、0.229 kg/m3、0.416 kg/m3,从60年代末期至80年代,仅湘江干流每年就向洞庭湖输入1235万吨泥沙。
(2)水利效益降低:主要表现在江湖塘库蓄洪、防洪、抗旱能力降低和发电效益降低,如洞庭湖在1949年天然湖泊面积为4350 km2,到1983年缩减为2691 km2,较1949年减少了38%,湖容量也缩减了40%。随之而来,每到雨季,洞庭湖平原就发生洪涝灾害,特别是近几年来历年都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严重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日常生活。
(3)河运能力降低: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造成江河淤积,河床抬高,航运能力和航运价值大大降低。湖南省流域面积大于100 km2的河流共594条,总长约3.3 万公里,1965年通航里程达1.6万公里,后因泥沙淤积,河床变浅,通航里程逐年下降,目前全省河流通航里程仅1万公里左右,客、货运量大幅下降。
(五)地质灾害频繁
(1)滑坡与崩塌:省域内滑坡和崩塌较为发育,每年均有数千至万余起发生,其中约有1%可形成灾害。据统计,全省业已发生较大规模以上的滑坡764起,崩塌110起,它们集中分布在山地丘陵区,而且以海拔150~800 m之间为甚。湘西北石门—沅陵—凤凰一线北西山区、安化—通道的湘西南山区和茶陵—临武—江华的湘南山地区是3个滑坡与崩塌大量发育的地带,分别占全省滑坡与崩塌总量的35.2%、20.8%、25.2%,而且是大型滑坡与崩塌主要发育地带;湘、资、沅、澧四水干流及其一级支流两岸谷坡地带亦是滑坡与崩塌经常发育的地带。
(2)泥石流:省内泥石流往往与滑坡、崩塌相伴发生,但发生数量相对较少。根据地矿部门资料,固体物质一次输移量>1.0万立方米的泥石流有74起,其中大型—巨型的泥石流有22起。
(3)水土流失:由于本省大部地区属山地、丘陵区,地势高、且相对高程差大,同时雨水多、强度大,特别是在分布广泛的红层和岩浆岩岩类以及志留系页岩、泥岩分布区,基岩对土壤结持力小,抗蚀、抗冲及抗风化能力弱,植被一经破坏,极易发生水土流失,因此,水土流失一直是长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1985年湖南省农业区划研究成果表明,湖南省水土流失分布面广,达4.4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20.8%。按侵蚀类型分:面蚀41958.6 km2,沟蚀1673.7 km2,崩塌368.3 km2;按发生的地类分:农业用地6954.3 km2,林地27312.5 km2,草荒地9733.8 km2;按流失程度分:轻度20830.8 km2,中度14240.7 km2,强度7942.8 km2,剧烈986.6 km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封山育林和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森林植被和草地得到了较好的护养,植被覆盖率逐年提高,1996年植被覆盖率达到52%,不但有效地抑制了水土流失的进一步扩大,并对已发生水土流失的地区降低了水土流失程度,缩小了水土流失范围。但是,目前省内水土流失仍分布很广,除洞庭湖平原区的安乡、南县、沅江、华容和津市五县少有水土流失以外,其他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39430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18.62%。水土流失灾情较为严重的地区是衡阳、邵阳、自治州及娄底市,水土流失面积分别占其总面积的25.7%、24.1%、25.0%、23.4%,在衡阳又以衡南县水土流失最为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43.2%,形成了大面积的红壤劣地。
湖南省水土流失以面蚀为主,占总流失面积的95.36%,流失地类有农地、林地及草荒地,其中农地流失占15.8%,林地占62.1%,草荒地22.1%。
(六)地表水体污染
湘江水系:1998年度湘江水系主干流参与评价断面20个,支流参与评价断面12个。全流域水体符合Ⅰ、Ⅱ类水质标准的断面各为3个,各占9%;符合Ⅲ类水质标准的断面占5个,为15%;属于Ⅳ类水质标准的断面为17个,占53%;属于Ⅴ类水质标准的断面为4个,占12%。湘江干流中上游江段水体污染较轻,从源头永州大江口至株洲上游渌水口长约400 km的江段上,共布设监测断面11个(9个城市江段断面),仅1个断面水体符合Ⅲ类水质标准,其余断面水体均属于Ⅳ类或Ⅳ类以上水质标准。
湘江支流中,郴江、蒸水、浏阳河、涟水污染严重,潇水、舂陵水水质保持良好。湘江水域主要污染为总氮、石油类、总大肠菌群、氨氮、总磷、非离子氨、汞、砷以及其它重金属。
资江水系:资江是湖南省干流和支流污染均严重的水系。1998年参与评价断面15个(城市江段断面13个),干流上布设监测断面11个,支流布设监测断面4个,所有断面中,符合Ⅰ类水质标准的断面为2个,属于Ⅳ类水质标准的断面为11个,属于Ⅴ类水质标准的断面为2个。干流上仅中游柘溪水库、桃谷山2个断面水体良好,符合Ⅰ类水质标准。中上游以及下游共9个水体监测断面均属于Ⅳ类水质标准。支流邵水、夫夷水污染严重。邵水参与监测评价的2个断面水体均属于Ⅴ类水质标准,夫夷水参与监测评价的2个断面水体均属于Ⅳ类水质标准。干流上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挥发酚、总大肠菌群以及总磷。支流邵水马家坝、东风桥等生化需氧量、总大肠菌群、总磷、挥发酚的年均值均超标。
沅江水系:沅江水系共布设监测断面16个,干流上设11个,支流上设置5个。所有参与监测评价断面中,符合Ⅰ类水质标准的断面为5个,符合Ⅱ类水质标准的断面为2个,符合Ⅲ类水质标准的断面1个,属于Ⅳ类水质标准的断面为5个,属于Ⅴ类水质标准的断面为3个。沅江干流水质尚好,全长约500公里的干流上所设置的11个断面中,仅中游1个断面和下游2个断面水体属于Ⅳ类水质标准,其余监测断面水体均符合Ⅰ、Ⅱ或Ⅲ类水质标准。沅江支流巫水、峒河以及万溶江污染严重,主要污染物为总大肠菌群、总磷、挥发酚、氨氮以及悬浮物。支流万溶江、上州、七一化工厂断面的监测项目总大肠菌群、总磷、氨氮年均分别超标,干流下游新兴嘴断面、坡头断面总大肠菌群分别超标。
澧水水系:澧水水系参与监测断面6个,干流上布设5个,支流上布设1个。干流上仅石门三江口断面水体符合Ⅱ类水质标准,其余4个断面均属于Ⅳ类水体。支流上断面水体基本符合Ⅲ类水质标准。澧水水域的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悬浮物、大肠菌群。
洞庭湖区:洞庭湖区参与评价断面8个,属于Ⅳ类水质标准的断面为6个,符合Ⅲ类水质标准的断面为2个,总磷、总氮污染较广,呈富营养化现象。主要污染物为总磷、总氮、悬浮物、色度、总大肠菌群。湖区所有监测断面中,南嘴和茅草街断面污染较重。
长江水系:长江水系湖南江段参与评价断面3个,即岳阳市荆江口、陆城和城陵矶,断面监测结果均属于Ⅳ类水质标准。主要污染物为总磷、总氮、总大肠菌群、悬浮物和氨氮。
湖南省水库除湘江支流潇水的双牌水库挥发酚年均值超标外,其它各大水库监测结果表明水质良好。
(七)大气污染
根据湖南省环境保护局统计资料,我省重点源工业废气等标污染负荷为3819432.40,其中燃烧废气占68.98%,工艺废气占31.08%。说明重点源工业废气有三分之二以上来自燃烧废气。
工业废气等标污染负荷较大的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分别为1879829.73、963959.00和680971.878,这三项污染物累计负荷比达95.37%。
重点源工业废气等标污染负荷排在湖南省首位的是岳阳市,标污染负荷为729126.90,占 19.09%,以下依次是娄底地区负荷比为16.54%、株洲市负荷比为14.51%、衡阳市负荷比为12.00%和湘潭市负荷比为9.21%,这五个地市累计负荷比为71.34%,为我省重点源工业废气的主要污染区域。
11.3.2 生态环境的整治措施
(一)优先发展社会经济发达地区与加强区际合作、缩小地区发展差异并重
区域经济发展应走不平衡增长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集中有限的资金和人力物力在优势发展地域予以重点突破,并再实施滚动发展。
全省由于社会历史、自然条件、资源状况、投资规模等诸因素的不同,从而形成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上的明显差异。从总体上看,湘江中下游的湘中丘陵区和洞庭湖平原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湘西北地区、湘西雪峰山区和湘南山区。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要将有限的资金和人力物力优先保证社会经济发达地区的超前发展。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尤其是以长株潭为中心的地区生产率高,南靠广东、港澳,北通长江黄金水道,工、农、商业发达,城镇规模大、数量多,交通便利,科教卫事业和邮电通讯业发达,水资源充裕,具有投入少、经济效益高、快速发展的条件,应作为全省优先发展的区域带,使之增强聚集效应,增大辐射功能,率先缩小与沿海地区的差距,并推动全省其它地区的发展。
在优先发展社会经济发达地区的同时要加强区际合作。实现各地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目标,同时省内社会经济落后的山区,国土资源丰富,社会经济的严重滞后会对社会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制约作用。对湘西自治州以及其它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要根据其国土资源状况,按照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合理分工、突出重点、各展所长、协调发展的原则,实行对口扶贫工作,以加快全省300万人口的脱贫,缩小与社会经济发达地区的贫富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二)加强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控制人口增长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是关系湖南社会经济全局和子孙后代的大事。人多地少是湖南省经济发展和国土开发利用过程中所面临的最突出的矛盾之一。目前,人口年龄结构类型正处于从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变阶段,但少年、成年人口基数仍然很大,总负担系数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1.23%(1995年)。若放松计划生育,让少年人口迅速扩大,则建设成果将部分或大部分被人口增长所抵消,资源和环境也会承受更大的压力。因此,要继续切实加强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完善人口目标管理责任制,健全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网络,严格执行计划生育的法规和政策,把推行计划生育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
(三)造林育草、整治江湖塘库,扼制地质灾害
造林育草扼制水土流失:森林覆盖率低、草地退化是湖南省地质灾害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继续造林育草、发展植被是整治生态环境、改善经济条件最重要的基础措施之一。湖南省森林覆盖率达52%,远高于全国水平,但是由于大部地区地势起伏大,雨量多,尤其是暴雨和大雨,地质灾害仍然频繁发生。同时,原始林业已开发殆尽,现有林木绝大部分为次生林,主要为马尾松林、杉树林和经济林,它们对水土流失的扼制作用明显减弱。因此,必须强化“森林法”的实施,以法治林,封山育林,同时要调整林种结构,扩大防护林的种植面积,以保证森林不但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真正得到改善,提高涵养水土的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湖南省草地退化明显。由于人类对草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大面积草坡被垦、公滩滥牧,加上不顾客观条件的毁草造林,结果使草地垦植失败,有种无收,公滩荒芜、造林不成,反而引起草地退化。因此,必须从措施上采取围栏封育,退耕、退林还草,使草类具有充分的休养萌生时间;实施防护林与草地同步发展、交互分布的综合防护措施,以逐渐使草地恢复发展,改善生态条件。
整治江湖塘库,扼制洪涝灾害:每当春夏季节,雨水集中,水量充沛,且四水洪水与长江分流入湖洪水遭遇时,在洞庭湖平原及四水下游地势低缓平坦地区酿成洪涝灾害。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洞庭湖围湖造田造成洞庭湖蓄水防洪能力大幅度降低;二是由于长期水土流失,造成四水及洞庭湖含沙量和输沙量增加,江河淤积,湖河床抬高,泄洪防洪能力明显降低;三是四水中上游水库蓄水调节能力低。因此,必须整治江湖塘库。
首先,在湘、资、沅、澧四水及其重要支流中上游,特别是在暴雨中心地段或降水高值区新建一批大中型水库,以及加强对已建水库的维护管理,提高四水中上游蓄水能力,做到防洪、抗旱调节自如,减少洞庭湖及四水尾闾的防洪压力。
在湘、资、沅、澧四水中下游河段,存在江河淤积、河床抬高的地段,应进行河道清障和疏挖,达到畅通水流,降低水位。同时要加固沿江大堤,使之达到防洪能力20年一遇甚至更高的标准。特别是社会经济发达的重点城市,如长沙、株洲、湘潭、衡阳等城市,沿江大堤的加固要达到防洪能力50~100年一遇的标准。此外,要确保重点铁路、重要公路不受淹没,常年畅通。
洞庭湖围湖造田和泥沙淤积湖床抬高,造成洞庭湖蓄水防洪能力大幅度降低,是洞庭湖平原及四水尾闾洪涝灾害的症结。因此,要切实退田还湖、清理四水尾闾洪道。此外,要加强堤坝建设和增强堤垸排涝能力。
(四)综合治理水污染
(1)加强宏观管理,健全监督机制,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排污动态申报和排污许可证制度。
(2)调整产业结构,扶持环保产业,对排污严重的企业应采取关、停、并、转的方针,对于化工、冶金、造纸等污染较严重的产业应实行区域性集中生产、慎重发展的方针。
(3)实行谁污染谁治理,加强对污水处理设施的监督管理,对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没有正常运转的,限期整改,对处理效果差的设施进行技改,尽快达到排放要求。
(4)加强水资源管理,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降低万元产值与单位产品的耗水量和排放量。
(5)加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资金投入,兴建和扩建生活污水处理厂,严格控制生活污水的排放量。
(五)综合治理大气污染
(1)以控制煤烟型污染为重点,综合治理大气污染,凡不符合国家烟尘排放标准的企业、民用锅炉和土灶要限期治理。推广节能高效、污染小的炉窑。
(2)逐步改变燃料结构,积极发展气体燃料,提高城市用气率。有条件的,要积极推广利用太阳能、沼气等非污染能源。
(3)加强对汽车尾气的控制和管理,对尾气排放不符合要求的汽车不准上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4)对工矿企业排放的各种废气,要结合技术改造进行治理或回收利用,污染严重的应限期治理,达标排放。
❽ 浙江多少名违纪违法村干部被揪出
村口挂起了举报箱,挨个走访村民了解情况,聚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到昨日,浙江云和县今年首批19个村农村基层作风巡查工作正式完成。“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反映,不需要再往县里跑了!”赤石乡阴岩村村民蓝新富说,县里派来的巡查组蹲在村里半个月,挨家挨户了解情况,老百姓感到党的好作风又回来了。
从2016年开始启动针对农村基层组织的巡查工作,到去年底云和已经完成了对92个村的巡查,18名村干部受到党纪处分、4人因违法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575人被批评教育。云和县纪委监委干部彭飞说,“点穴巡查”发现和查处的事情和当事人,均在全县点名道姓通报,有效整治了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重塑农村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点穴巡查”也发挥了正向引导和激励作用。崇头镇崇头村在巡查后,村两委干部战斗力大幅提升,“难产”了七年的苦枝墩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党员干部自觉带头拆-除自家的旱厕、猪圈,带动亲属及周边邻居积极配合环境整治。元和街道沈村村两委干部带头对接落实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只用了10天就顺利建成并网发电,一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5万元。
百姓在村口反映问题,问题解决在家门口。“村里往外上-访举报的少了。”石塘镇朱村村支部书记吴焕雷深有感受。据云和县纪委监委统计,今年上半年接到的涉农信-访件直线下降,同比下降75%。
一抓一大把。
消息来自凤凰网。
❾ 邻水县林业局因整治采石场不力被判败诉吗
2018年7月,四川省第二例行政公益诉讼案宣判。法院判决确认邻水县林业局不依法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违法,并责令其继续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恢复被破坏的森林资源。
为提升司法公信力,庭审当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近40家行政执法部门负责人到场旁听。同时,邻水县人民检察院也对该案进行了现场直播。
法院经审理后判决,邻水县林业局不依法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违法,并责令其继续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恢复被破坏的森林资源。
广安市人民检察院行政检察处处长雷景辉说,该案中,林业局虽向采石场送达责令恢复通知书,但根据2012年1月1日起施行的《行政强制法》,行政机关可以向法院申请行政强制执行或者代为履行。“根据第五十条规定,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要求当事人履行排除妨碍、恢复原状等义务的行政决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经催告仍不履行,其后果已经或者将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环境污染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的,行政机关可以代履行,或者委托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代履行。”